會計人員演講發言稿(通用3篇)
會計人員演講發言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好!
我來自縣信用聯社,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會計的基本職業道德——不做假帳》。
金融業,是個高風險的行業,而我們行業經營成果是通過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反映出來的。如果會計資料失真,將無法真實準確反映企業經營狀況,使無法正確決策,最終將導致經營風險,嚴重干擾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
在這次市人行組織我市銀行機構會計工作開展“遵規章、講誠信”活動中,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的校訓,“不做假帳”四個字。朱總理是絕少題字的人,但他卻為上海會計學院題了這四個字。這看似一句很普通的大實話,然而仔細體味,卻寓意深刻,一方面反映了當前會計造假已成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并引起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另一方面表達了全社會要求會計人員不做假帳的強烈愿望。
前段時間,美國以“安然”公司為代表的假帳丑聞,導致很多公司破產,數萬名職工失業,很多老人失去了養老金,政府信譽受到損害。在我們國內,也有紅光實業,黎明服飾,銀廣廈等做假帳的典型案例。而在我們信用社,前些年的不少案件都與假帳有關,這主要在于我們的工作人員沒有遵規章,忽視講誠信的結果。與之相反,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一些講誠信的企業,通過講誠信促進了經營大發展,比如園林工程公司,由于講誠信,金融部門愿意為其服務建設單位愿意和其發生業務,公司由小到大,由弱變強。
“遵規章”就是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會計準則,內控制度;說到“講誠信”,信者,言之實也!“講誠信”就是恪守承諾,說實話,辦實事。當前,我們信用社正在風風火火開展“農村信用工程”,在各部門支持下我們創建了更多的信用農戶、信用村組、信用鄉鎮,從而大力推廣我們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在為農民弟兄的生產發展提供動力的同時也為我們尋找到了新的效益增長點。這一活動一方面要求他人講誠信;另一方面也是信用社對自身講究誠信的一種承諾。
在我們平時工作中,我們怎樣自己自覺帶頭講究誠信,在金融系統內形成一種講誠信的氛圍,以贏得社會的信賴,促進業務的發展呢?我想,信用社講誠信最基本就要做到不做假帳,要杜絕做假帳的現象,必須標本兼治,整改并舉,落實到會計日常工作中去:
首先,必須遵守國家法律和會計法規,同時深化單位負責人的會計責任主體,使會計人員即站的住又頂的住,這是會計講誠信的基矗
其次,加強會計人員的陪訓,特別是要響應市人行組織的這次“遵規章、講誠信”活動,學習有關會計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提高職業道德修養,深刻認識講誠信的重要性,這是會計講誠信的保障。
再次,加強監督管理,狠抓原始憑證,從源頭上防止造假。為我們的經濟核算提供真實、準確、及時、完整的會計信息,這是會計講誠信的關鍵。
最后,我謹代表縣農村信用聯社所有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向我社的廣大的社員、監管部門和社會各界保證:我們將以“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原則,不做假帳。”
會計人員演講發言稿 篇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能在這次交流會上發言。關于讀書我不知該從何說起,于是在這里我把去年年末寫的一篇關于讀書文章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寫的不好敬請諒解。
一直想寫寫自己的讀書生活,面對這一屋子的書本。我仔細搜索自己記憶里的角角落落,犄角旮旯里的那些關于讀書的故事。這一路的成長,這一路的相伴。
我的記憶回到最初最初,來時路回首中一行行記下。翻看畫書的小姑娘,背著父母訂《文史知識》的少女,大學宿舍床頭書的女生,還有如同今日臥室、陽光、香茗、書、音樂相伴淡定怡然的女子。一路走來的我,不同階段的我,都有一個很重要的道具,便是書了。
因為讀書,我視野大開,我的思想便不再局限于狹小一隅。因為讀書,一向豪爽的我,也變的更為大氣了。書山有路勤為徑,我不是一個勤奮的人,我也深為自己這一點而慚愧,卻本性難移。但是書山這條路,我雖然談不上勤,但委實也是一路走著,還將走下去吧。這么些年,身旁的人用種種稱號說著我,全不管我是否實與名俱。起初我還極力反駁著。后來說的多了,也懶得反駁了。人性的虛榮也會讓我有些許的自得,但那也不過是瞬間的事。我很清楚自己的水平,自己也不過如此罷了。
我也不知從何時起,腦中一直有個信念固執的占據著。那就是:我們怎么活都只有一輩子,多知道點總是好的。因了這個執念,我讀書,各個方面的,從來沒有停止過。從來不曾厭煩。甚至有些不求甚解。一年又一年,于是也就----因為固執占據,變成了一種性格,怕是這輩子也改不了了吧。不過也挺好的,那就不改了。
現在的我,忙碌的日子,心也因此浮躁的很呢。那么多的書,似乎變的越發讀不完了。仿佛間時間少了許多,書卻多了。我也深為遺憾呢。只有盡力了。這也是我為何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的原因吧。總是吃老本是不行的呀。腦子里的存貨還是需要不斷補充的啊。所以反思后,還是得繼續讀下去啊,自勉吧。
時有人問我關于書的事,有些我委實回答不了。因為我了解的也不過是我自己較喜歡的那些罷了。別人喜歡的,我卻未必關注吧。有人讓我推薦幾本書,我頗為難。每個人的閱讀傾向不同,我喜歡的,別人未必喜歡。每每這時我頗為糾結。有人借我的書讀,我十分高興樂于相借,但是卻不知道該借什么。讀書啊,真是因人而異的事啊。
最后,我給大家講兩個發生在我身上,對我影響很深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那是小時候,姥姥在我家。一天,我寫完作業。便玩了起來,姥姥問我,怎么光玩?我說我寫完作業了。都會了。嘮叨的姥姥卻說,學問可是沒有完,沒有深啊!她的話我當時不是太懂。
第二個故事:我高中時,那個時候語文、歷史老師都很寵我。我自然也有點驕傲吧。一天,我把寫好的作文拿給語文老師看,自我感覺很好。卻不成想他并沒有如往常表揚我。居然只說了句:要是多讀點書就更好了。我當時雖然不敢說什么,但是心里還是很生氣的。覺得老師也真是的。他的話當時我雖然懂,卻不以為意。
那時候還小,那時候年輕。那時候他們的話卻從那時候放在了我心上。盡管當時不在意。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讀書的增多。我卻一步步理解明白了他們的話。于是,當讀書成為一種習慣,當讀書成為生活的必需。我一次次想起他們的教誨。打心底里的感激。在這次發言的最后。讓我把他們曾教育我的話分享給大家。我姥姥說:“學問哪有完?學問沒有深啊!”我的語文老師說:“書是讀不完的,你要是多讀點書就更好了。”
這就是我的發言。
會計人員演講發言稿 篇3
一個富人去請教一位哲學家,為什么自己有錢以后很多人不喜歡他了。哲學家說:因為你有錢后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別人了,富人仔細體味著這句平淡無奇的話,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人往往是自私的。只是有的人私心特大,有的人私心較小而已。但這個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遠是不受歡迎的。世界是由許多人組成的一個整體,我們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擁抱著才能飛翔,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和理解。人活一輩子,其實就是與其他人溝通。要能夠溝通,就必須堅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現在許多人就如前面那個富人,一有些錢就目中無人,說話也變了味,這樣的人渾身盡是銅臭味,他只愿交往比他富的人,完全忘記了“達者兼濟天下”這句話,別人在他眼里都是窮光蛋,說話不客氣,完全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的人是要吃大虧的。
陳世美一心只想榮華富貴,他攀龍附鳳,殺妻滅子,終究是人才兩空,死在包大人鍘刀之下。唐明皇寵信楊貴妃,不顧百姓勞頓,嶺南快馬送荔枝往長安,終究弄得眾叛親離,江山破碎。
而唐太宗則知道這個道理,他采納魏征的“十思”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居樂業,自然國泰民安,歷史上才有貞觀之治的美譽。
孟子進言齊威王,以“齊桓晉文之事”曉之以理,闡述了要體諒百姓,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則天下可運于掌上,民之歸如水之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多為別人想想,世界將更加和平。想想那些醫療事故,那些殘疾人,如果是你呢?想想那些被虐待的戰俘,那些流離失所,掙扎在水深火熱中的難民,如果你也在其中呢?想想那些被端上餐桌的猴頭、熊掌,難道動物就沒有生存的權利嗎?這些太可怕了,可這卻是一些人的所作所為,他們的行為將被人們唾棄,他們終有受到懲罰的那一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為別人著想,別人也會為你著想,真誠才能換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世界一定會更加和平,安寧。生活得更加和諧,充滿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