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有修養的學生講話稿(通用3篇)
做一個有修養的學生講話稿 篇1
各位老師、同學:
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做一個有修養的學生。
什么是修養?是指一個人身上所擁有的文化、智慧和善良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美德。講究情操修養,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好傳統。我國古代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說法。要想成為有修養的人,必須具備三個品質:淵博的知識、思考的習慣和高尚的情操。知識不多就是愚昧,不習慣于思考就是粗魯或蠢笨,沒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同學們,我們正處在人生最美好最燦爛的青少年時代,這也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險灘,你是愿意做淺薄無知、言行粗魯的人呢,還是做一個知識淵博、舉止文雅、謙和熱情的人呢?相信所有的同學選擇的都是后者,這就是有修養的人。一個人的修養不是想想就能擁有的,而是靠平時點點滴滴的積累。同學們,當你走在美麗的校園,你也許會感嘆生活實在是太美好了;當你和志趣相投的伙伴一起學習,你會感覺到生活是那樣的充實快樂。可是,在我們這個美麗的校園,在我們的言行中,還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需要我們每一個浮中學子去督正、修煉。比如:當每天早晨進校時,迎接你的是禮儀崗同學和值日老師時,你該怎么做呢?是漠然擦肩而過還是微笑問候呢?當課間休息時,你是選擇輕言輕語、養精蓄銳還是追逐打鬧、放肆的追逐喧嘩呢?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真善美,也都希望做一個有修養的人,那為什么不付之以實際行動呢?“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是古訓。同學們,上課的時候請專心聽講,尊重老師,與同學交往真誠禮貌文明待人,受到委屈要不失君子風度,被誤解也能夠寬容他人;遇到師長、來賓,主動敬禮問好;上下樓梯,注意謙讓,靠右行走,保障暢通;講究衛生,不亂扔果皮,見到紙屑隨時撿;愛護公共財物,不亂寫亂劃,嚴格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相互監督,共同促進。修養不僅能給予他人快樂,而且還會使自己變得美麗;變得高尚。
作為浮中學子,我們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初一同學要認真學習《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x中學文明禮儀知識”,加強自我修養,讓我們的校園更文明、更美麗、更和諧!
做一個有修養的學生講話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豐縣人民路小學六年級的一名小學生,我叫。今天,我能代表參加這次培訓的同學在這里發言,感到十分榮幸,心情無比激動。首先,我代表所有的同學,向一直關心和鼓勵我們的各位領導,培育我們成長與進步的各位老師,以及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同學表示衷心的感謝和最誠摯的祝福!(起立鞠躬)
從小到大,老師經常對我們說,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無窮智慧的民族,我們民族的發明創造不僅讓炎黃子孫擁有了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也加快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步伐。這讓我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也讓我迷上了小發明和小創造。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我就經常參加縣級、市級舉辦的各種科技比賽,多次獲得省、市、縣一、二等獎,我知道,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我的學校和老師們的教育和幫助。 我們豐縣人民路小學是個繽紛的科技校園,科技活動非常豐富,有航模興趣小組、機器人興趣小組、手工制作興趣小組等各種各樣的科技小組;有專題科技圖片展、講座、比賽等等。老師們細致而無私的培養,為我們創設了創新活動的天地,我們的潛能在這片天地中有了充分發揮的機會,科學的種子才開始生根發芽。
“雄光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同學們,一年一度的科技創新大賽又向我們走來,我們應以此為契機,在踏踏實實學好各門功課的同時,多讀科普讀物,多參加科技活動,細心觀察生活,敢于動手嘗試,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向著世界科技的高峰,一步一個腳印勇敢攀登吧!
最后,再次感謝關心幫助我們的各位領導和老師,謝謝大家!
做一個有修養的學生講話稿 篇3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我是407班的團支書,首先,讓我們來讀兩句話:“對歷史的多情只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引發出人生滄桑感;我最不耐煩的,是對中國文化的幾句簡單概括。哪怕是它最堂皇的一脈,拿來統攝全盤總是霸道,總會把它豐富的生命節律抹殺”。
這兩句皆出自于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在這本書里,我看見中國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時刻躍然于紙上。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在我們身邊的文化,寢室文化、班級文化亦或是學校文化。
上周,我們參觀了各個班級,并從各個年級中選出比較具有代表性班級作為特色文化班級:高一年級406班、高二年級503班、高三年級603班。讓我一起走進這三個班級,感受屬于他們的班級文化。
406班的同學還為自己的班級創作了一首小詩,讓我們共同欣賞一下:
小詩中寫道:
為什么我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們愛這班愛的深沉。
心中有班,不做作,踏實的走,
每個班都是絢爛的一筆。
這不僅是六班同學的心聲,也說出了每個班級同學對集體的愛。
503:與色彩紛呈的高一六班不同,503班走的是學習style,他們利用教室空間,充分營造學習氛圍。在教室前黑板右側的白板上有班內語文學習小組成員提供的四大板塊,包括字音、字形、成語釋義和詩詞賞析,并且每周更換兩次;而在教室后黑板報的兩側分別有理科補充題和英語生詞,此外教室兩側的墻壁上都以照片墻的形式展示班級風采,還有一幅繡著“天道酬勤”的十字繡畫,這是班主任送給班級的禮物,也是對同學們的鼓勵與期望。
603:再來看一看高三年級,還沒進教室,目光就被前后門的兩個大紅燈籠還有“福”字所吸引,充溢著年味和民族氣息。而教室里,兩側墻壁上那大氣的書法作品顯現出高三的沉穩,就連后面的黑板報也是中國風。最具特色的是603班有一張表——生日表,上面按月份記錄了班級每一位同學的生日,我想,被人記得自己的生日也是一種小幸福。
再讓我們把視野放的廣一些,看看二中有什么別樣的風景。
希望同學們用自己的行動來維護校園的寧靜,創造出二中的特色文化。
上周,在歐明華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高一年級各班排出一名同學有幸到隔壁國際部his參觀了一番。我們跟著蔡老師的步伐沿著行政樓和教學樓的走廊參觀,走廊上都有各式各樣的相框以及宣傳欄,上面有同學們參加比賽、課程培訓的照片,有同學們自己做的小報,有活動后的小結,有課堂作業展出,有一系列的繪畫作品……只要是同學們的勞動成果,不分優劣,走廊成為了同學們展示自我的平臺。
這里的實驗室、圖書館、教室都整齊有序,很少能看見走廊里同學們打鬧的場景。因為跨年級較大,這里有從小學到高中的不一樣的活動設施,特別是大型的中國象棋,讓我躍躍欲試。
然而,即使是國際部,為了適應中國的環境,中文也是他們的課程,教室、辦公室的門口會有老師的名字還有用中文和拼音寫的例如“校長”、“科學”“女孩”、“男孩”等字樣,行政樓的門口還有各個國家的同學用自己學會的語言刻下的印記,還有食堂里“中華廚藝大賽”的海報更是吸引我們一行人的眼球,正所謂中西方結合嘛。
從his的教學環境中,我們不難看出學校以“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培養為中心思想,參觀的同學中不乏有同學感嘆說“自己的想象早就被題海埋沒了”。帶領我們參觀的蔡老師介紹說,國際部的班級不能太大,要因人而教,有的課程學生們分組圍坐在小方桌旁,聽老師講課。老師講課的時間不多,課堂以孩子們的分組活動為主,包括討論,辯論,實踐活動等等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