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養(yǎng)費訴狀人(精選3篇)
撫養(yǎng)費訴狀人 篇1
原告:_________________(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yè)、工作單位和住址。如李__________,女,32歲,漢族,北京人,北京市某某局公務員,家住北京市某某區(qū)某某路__________小區(qū)_____號樓201)
被告:_________________(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yè)、工作單位和住址。)
訴訟請求:_________________
原告與被告曾是夫妻關系,因感情破裂于年與日,經(jīng)(是法院判決離婚的,要寫出判決法院以及字號,是協(xié)議離婚的,寫出在__________民政局協(xié)議離婚)離婚,孩子歸我撫養(yǎng),被告每月應該支付孩子撫養(yǎng)費500元,但自離婚至今,被告從未支付撫養(yǎng)費。原告百般無奈之下,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履行撫養(yǎng)義務,支付從年月到年月孩子撫養(yǎng)費,共計_________________元,并且以后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支付孩子撫養(yǎng)費。
事實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
詳細敘述離婚后,你怎樣找他,他怎樣推托。怎樣寫欠條,又怎樣失蹤找不到人等等。應該寫的清楚明白,不要羅嗦。
證據(jù)和證據(jù)來源、證人姓名和住址(如果有證人、證言、證據(jù),在此寫清楚)
為此,原告特依法提起訴訟,請求貴院依法裁決。
此致
_________人民法院
上訴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撫養(yǎng)費訴狀人 篇2
原告:______________,女,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生,漢族,住址:_________________電話:_____________
被告:______________,男,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生,漢族,住址:_________________電話:_____________
訴訟請求:_________________
一、依法分割同居期間所取得的財產(chǎn)。
二、判決女兒__________由原告撫養(yǎng)、被告每月支付撫養(yǎng)費1000元。
三、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事實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
寫明雙方一起同居的事實、同居期間取得的財產(chǎn)狀況、子女狀況;要求對方支付撫養(yǎng)費,可以寫出對方的經(jīng)濟狀況等。
此致
__________區(qū)人民法院
具狀人: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
撫養(yǎng)費訴狀人 篇3
原告:_________________李_____,女,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出生,漢族,某市人,公司職員。住所地:_________________北京市西城區(qū)某樓聯(lián)系電話:_________________
被告:_________________史_____,男,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出生,漢族,某市人,北京市某區(qū)某地。住所地:_________________北京市某區(qū)某室聯(lián)系電話:_________________
訴訟請求:_________________
1.請求法院判令原被告的子女史某由原告撫養(yǎng)。
2.被告每月支付原告子女撫養(yǎng)費1000元整。
2.本案的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事實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原被告未婚生育一子。后因感情不和,原被告分居兩地。約定兒子由父親史某撫養(yǎng),母親李某在不影響兒子正常學習和生活的前提下,可隨時探望。并約定:_________________兒子在寒暑假期間,由母親接走撫養(yǎng)。若此條款不能履行,則兒子的撫養(yǎng)權可變更為由女方撫養(yǎng)。
兩人分開后,被告將孩子送到農(nóng)村老家,托給孩子的爺爺奶奶來撫養(yǎng)。此后,原告每次探望兒子都遭到無理拒絕。07年暑假原告去接孩子,孩子爺爺竟然將孩子藏了起來。拒絕讓原告接走撫養(yǎng)。原告從兩人分開至今僅見到過孩子一次。
綜上所述,原告認為,被告把兒子放在農(nóng)村老家,并拒絕讓原告探望和撫養(yǎng)的行為嚴重違反了協(xié)議的約定。該行為不利于兒子的學習與成長,并嚴重損害了原告對兒子的撫養(yǎng)權和探望權。原告作為母親思兒心切,經(jīng)常以淚洗面。為了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的規(guī)定,訴至貴院,望貴院判決兒子由原告撫養(yǎng)。此致
_______________人民法院
出具人_:______________
上訴日期: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