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置劃撥土地請示(通用3篇)
處置劃撥土地請示 篇1
________破產清算組
_________土地管理局:
_________已于________年___月___日被_________人民法院以( )_____字第____號民事裁定書,
依法宣告_________進入破產還債程序,并指定破產清算組全面接管了該破產企業。
經清算組清算查明,該破產企業尚有劃撥土地____畝,地上房屋____間(寫明房屋型號、數量等),
根據地隨房走的原則和安置破產企業職工的需要,特申請將該劃撥地評估后,以評估值為拍賣起叫價連同房屋一同拍賣。
當否,請指示
(清算組印)
組長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月___日
處置劃撥土地請示 篇2
甲方:_____
身份證號:_____ 住址:_____
乙方:_____
身份證號:_____住址:_____
經甲乙雙方友好協商,本著平等、自愿、有償、誠實 信用旳原則,就土地互換事宜達成協議如下:
一、 互換地塊概況
1、甲方愿意將位咸水嶺社一巷十號土地總面積為_________㎡。合_________畝與乙方進行等面積互換。包括區域內渠、路。四址為:_____
2、乙方愿意將位于土地面積為_________㎡合計_________畝、土地進行等面積互換。包括區域內渠、路。四址為:_____
3、甲乙雙方自愿互換原屬于對方的土地。雙方以后均互不干涉土地使用情況。
二、履行期限和方式,甲乙雙方自愿等面積互換原屬于對方的土地后永遠歸對方所有。
三、違約責任:
1、乙方應積極配合甲方申報辦理有關手續。協議生效后不得再反.
2、本協議未盡事宜,須經各方協商解決,并簽訂相應的補充協議,補充協議與本協議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本協議在執行過程中發生矛盾、爭議,經協商無效時,提請法院裁決。
4、本協議經各方代表簽字蓋章后生效。
5、本協議電子打印版為一式五份,甲乙雙方各執兩份,公證單位執一份。
甲方(蓋章):_____
代表:_____
乙方(蓋章):_____
代表:_____
公證單位(蓋章):_____
代表:_____
日期:_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日
處置劃撥土地請示 篇3
甲方:(以下簡稱甲方)
乙方:(以下簡稱乙方)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省、市、縣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加快新農村建設,實現城鄉統籌發展,優化用地結構和促進節約用地,緩解建設用地供需矛盾,根據《省國土資源廳關于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黔國土資2015116號)、鎮府辦發20122號和募府發201230號等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鄉實際,經募役鄉黨政班子會議研究,確定乙方為斗糯村黃瓜哨組土地增減掛鉤復墾工程施工單位,為保障該工程順利進行,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工程具體情況,雙方自愿達成如下協議:
一、施工時間:
年 月 至 年 月 日前結束。
二、具體施工面積及內容、單價:
1、實施面積9.35畝,清除土地增減掛鉤項目內渣質,將原有殘渣土層占地恢復為耕地,平整土地(平整度在10㎝以內):2100元/每畝,清除的渣質用于道路修繕(以原有小路為基礎進行修整,填整機耕道。
2、地塊石更的修筑:干砌墻:20m,按120元/m取石及運輸,按80元/m干砌,合計:4000元/畝。
3、圖斑內進行土石分開,恢復為耕地。
4、石更干砌要求厚度達到50㎝,小灣取直,大灣就勢,穩靠勞固,石塊大小搭配得當,達到穩、平、厚、直的目的。
三、施工工程款:
1、渣質平整:9.35畝×2100元/每畝=19635.00元
2、地塊石更的修筑:
(1)干砌墻:20m×120元/m=2400.00元
(2)取石及運輸:20m×80元/m=1600.00元
3、總工程款:23635.00元。
四、實施方式及要求:
1、以動員群眾自行修繕為主,若群眾沒有勞動力修繕,可組織小型施工隊在短期內完成該項目的工程,達到驗收的目的。
2、主體工程完工后,按照募役鄉“土地增減掛鉤”實施方案進行土地培肥:按300元/畝進行補助。
3、在施工過程中的一切安全事故由施工者自行負責,政府不負任何責任。
4、實施該項目完畢后,申請上級相關單位及領導進行驗收。
5、乙方施工必須嚴格工程質量,保證達到驗收的目的,若達不到驗收的目的,造成的損失由乙方全部負責,甲方不負任何責任。
五、付款方式:
簽訂合同并進場施工后,甲方支付乙方總款的10%(2363元)作為開工費,其余資金按施工工程進度撥付,留10%的資金作為質量保證金,待次年漲過洪水不垮塌,無質量問題存在或因質量問題引起的重大事故,在次年的8月底前可付清余款。
六、施工安全:
在整個施工過程中,一切安全事故由乙方自行負責,甲方不負任何責任,若出現安全事故,由乙方自行處理,不涉及甲方任何問題。
七、協議事項
本協議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持一份,并從簽訂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若有凝問或其他相關事宜,需甲、乙雙方在場共同協商解決或申請仲裁,上訴等相關法律程序解決。
甲方:
代表:
年 月 日
乙方:
代表: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