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違紀的心得體會_員工行為管理心得體會(精選3篇)
員工違紀的心得體會_員工行為管理心得體會 篇1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帶來結果。企業管理中特別強調員工的行為管理。一個訓練有素的團隊,一定是行為訓練有素,相反,一個烏合之眾,一定表現在成員的行為是雜亂無章。
一則國外著名的寓言:失了一顆鐵釘,丟了一只馬蹄鐵;丟了一只馬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損了一位將軍;損了一位將軍,輸了一場戰爭;輸了一場戰爭,亡了一個國家。看似不起眼的一顆鐵釘,卻會帶來驚人的蝴蝶效應,直至亡了一個國家。中國古話早就有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些都告誡我們要重視良好的細小行為的養成。
中國中小企業在行為管理方面還不夠重視,在行為安全控制方面有待提高。
一、沒有明確的行為規范引導
美國西點軍校是培養將軍和企業家最多的高校。一個軍事院校培養的企業領袖超過了世界大學綜合排名第一的哈佛商學院,為什么?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西點軍校非常重視學員的行為管理,《西點軍校22條軍規》就是對行為標準的詳細闡述,濃縮為四句話“是,將軍”、“不是,將軍”、“是,立即執行”、“是,沒有任何借口”。迄今為止,沒有哪一個院校的學員行為要求能出其右。
目前企業在這方面常常體現在:
1、對外,沒有統一標識。沒有工作服,甚至沒有企業LOGO,外人和員工一個樣,分不出哪個是哪個。
2、對內,沒有具體行為要求。員工串崗、聊天、吃零食等現象時有發生,給人感覺這不是辦公室,而是公共場所。
3、對己,沒有儀容儀表規范。穿戴、頭發、化妝等沒有明確指引,員工憑興趣辦事。
4、形象,自然就因人而異,根本看不出是*公司的統一良好形象。
二、缺乏足夠的行為過程考核
其實員工是可以引導和規范的,為什么新加坡能夠保持世界花園城市,環保城市的典范?其禁煙為什么那么有效?最主要就是政府“既能說到,也能考核到”。
現在企業往往只重視結果,而忽略了過程。久而久之,結果就將失控。就像一個農民,春天把秧插好,就等著秋天有好收成,對過程一概不管,這樣能有好收成才怪!我們企業經常犯同樣的錯誤,制度制定出來了,也張貼出來了,至于過程怎么執行一概不管,這樣的制度能執行到位才怪!
考核過程是現代績效考核是趨勢,優秀的過程必然帶來有效的成果。過程可控,才是全程可控。我們不怕犯錯誤,就怕犯了錯誤都不知道!這就是過程管控的重要!
三、忽視優秀行為的典型塑造
典型是能夠對人們的思想、行為等產生示范和導向作用的特定個人或集體或事跡,有正面與反面之分。先進典型宣傳能夠激發員工內在的榮譽感,從而激發自己向善的力量,是一種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激勵手段。但是這么一個好方法,我們的企業往往很少用。
有一次對100家民營企業的人力資源調查表明,企業實施罰款等懲罰考核與實施獎勵等正面考核的比例是8:2;企業對過錯典型的強調與優秀典型的強調比例是7:3。可見正面行為的激勵少得可憐。
《發現你的優勢》這本風靡全球的書中一個重要觀點是:發現你的優勢從而正面加強,發揮到最大效應,而不要老是關注你不足的地方。發揮優勢比克服劣勢來得更容易得多。轉換思想,從負面走向正面,是引導員工正確行為的良方。
員工違紀的心得體會_員工行為管理心得體會 篇2
管理當中,人們喜歡探究人的動機,認為人做任何事情首先是有動機的,人們喜歡探究一個人做事情的動機,甚至很多時候在做外行心理學家,在猜測員工行為背后的動機。
在一堂銷售管理課上,老師講道,“做銷售人員,成就動機很重要,如果沒有成就動機,肯定做不好銷售。”于是,學員問道,“那么,老師,我們該如何衡量一個人的成就動機呢?”老師沉默了幾秒說道,“這個我也不清楚,反正,你們記住了,成就動機對于一個銷售人員至關重要,至于如何衡量,你們自己想辦法。”
試想,一個專職的講師都無法知道如何衡量一個人的成就動機,那么,那些整天忙于具體事務的管理者該如何知道怎么衡量呢?如果不能知道如何衡量,提出這個觀點又如何落地呢?這句話是不是就可以看作是無意義的廢話了呢?再想一下,我們在管理者,諸如此類的廢話又講了多少呢?
很多文章或著作都教管理者做心理學家,猜測員工的想法,進而做出自己認為正確的判斷,然后扣到員工的頭上。
其實,管理者能做到的是管理員工的行為,而不是員工的心理。企業招聘一個員工,是租用員工的行為而不是整個人,比如我們請了一個保潔人員,我們租用的是她的清潔行為,我們請了一個司機,我們租用的是他的駕駛行為,這些行為都是可見的,便于衡量的,而至于保潔人員、駕駛人員心理活動,我們是無法準確獲知的,即便我們想了解,我們也要通過問話的形式,讓員工說出來,當員工說出來之后,我們才知道他想要做的行為時什么,進而才可以通過管理的手段加以管理。
管理就是管理員工的行為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并不容易,首先管理者要明確一個崗位需要表現的行為有哪些,通過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加以界定。其次管理者要明確一個工作行為的頻次,比如遲到這個事,你不能簡單地說,如果你再遲到我就開除你。因為你一旦說了這個話,你的處境將很尷尬。還是說這個例子,你說了員工再遲到你就開除他,那么員工一年內沒有遲到,一年后的一天遲到了一次,你還要開除他嗎?或者說20xx年后遲到了一次,你還要開除他嗎?如果不是,你為什么要這么說?其實,管理者可以這樣說,“如果一個之內,你有兩次遲到超過30分鐘,我就開除你”。這樣的話是有時間和頻次的,是可以衡量的,也是可以幫助員工改善行為。第三,管理者要針對員工的行為表現,進行及時的記錄和反饋。當員工的行為沒有達到要求時,管理者要及時和員工進行面談,幫助員工糾正不正確的行為,這是行為表現管理的重要部分。
最后,管理者一定要明確,你是一個行為表現管理者,而不是一個心理學家,所以一定要針對員工的行為進行管理,而不是員工的心理,當你不清楚員工的行為的時候,觀察一下,或者問一下,讓員工告訴你,而不是猜測!
員工違紀的心得體會_員工行為管理心得體會 篇3
學校中教學工作與管理工作是天平兩端的砝碼,教學工作搞好,管理工作就輕,學生違紀行為就少,反之,教學工作搞不好,管理工作就重,學生違紀行為就多。我們要抓住新課程改革的良好機遇,徹底改變以前那種陳腐的教學方法。變單一的老師講學生聽為老師學生齊動手、齊動腦,變以前枯燥乏味的教學為生動活潑的課堂學習。使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學生養成樂學、愿學的良好學習風氣。讓學生的精力和時間都投入到學習中去,違紀的行為才會從源頭中減少。因此,我們要樹立抓課堂教學就是抓學生管理的思想,應該把這一觀點灌輸到每一個教職員工的腦海之中去,上至領導,下到一般教師、教輔人員,在校園之中形成人人抓教學的良好氛圍。
一、注重課堂管理技巧,嚴抓課堂學習紀律,確保學習效果
仔細閱讀了《學生課堂,行為管理》這本書, 不時能感覺到外來文化的真實和鮮活,讀這本書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手把手地教授課堂管理技巧,確實是一本值得老師共享的精神財富。
作為教師,其實就是一位管理者,課堂上,我們不僅要準備那節課要教授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有什么樣的策略和技巧。如:在課堂上如何實現并保持對學生的控制;為學生提供什么樣的選擇。這樣教師就的學會讀懂班級,同時的運用教師個人的魅力等。總之一句話,知識的教授誰都會,關鍵是怎么樣教,在怎樣的氛圍內教,教什么樣的知識。
二、課堂管理中的教學風格
課堂管理是有效教學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師最關注的領域之一,是影響課堂教學的重要因素。想要成為一個良好的管理者,教師除了認真教學外,還應做好課堂管理的設計。在課堂上,教師必須處理的大多數不良行為問題都是一些小亂子,如做小動作、交頭接耳、注意力不集中、擅自起立等。這些事并非真正嚴重,但為了保證學習的正常進行,這些行為必須被消除。教師在考慮對策的時候,應先想一想自己的意圖,并不是為了保證紀律而處理違紀,而是為了給學生一個溫暖、快樂、支持和接納性的課堂環境。因此,在處理日常的課堂行為的問題時,最為重要的是要有老師自己獨特的風格。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表揚是強有力的刺激,小學生更不例外。教師要想減少學生的不良行為,不妨表揚他們的良好行為。其目的在于鼓勵和強化學生的良好行為。
不管采取何種方式來制止學生的不良行為,我覺得師生始終要共同銘記的是:尊重。教師要讓學生理解并看到,教師的任何行為都是建立在對全班學生尊重的基礎之上的,學生的任何行為,也都應時刻體現著對自己對其他同學和對老師的尊重。沒有相互之間的尊重,是無法建立一個健康生態的課堂的。
總之,不同年級運用的課堂方法也是不一樣的,書中通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種參考方法。我也會慢慢地去參考與分析,讓自己的“小學課堂管理”變得更加成熟。但是在課堂教學管理中, 我覺得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還是要緊緊地抓住學生的心, 讓他們完全投入到課堂中。老師要善于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喚起學生求知的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而又愉悅的進行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