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送課下鄉個人總結(精選3篇)
2024送課下鄉個人總結 篇1
根據縣教育局送課下鄉活動精神,我非常榮幸地跟縣教研室的領導們到石阡縣坪山鄉九校參加了送課下鄉活動,雖然忙碌了一段時間,但是感觸非常深刻,可謂是收獲頗豐。
心得之一:感謝
首先要感謝縣教研室領導給了我這次學習和鍛煉的機會。在準備這節公開課的過程中,我得到了教研員的熱情幫助,學校領導的鼓勵,特別是講完課以后雷老師耐心細致地幫我分析課堂中的每一個細節,提出了許多寶貝意見他這種嚴謹扎實、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及豐富的教學經驗,讓我無比欽佩,也使我受益非淺。
心得之二:感動
坪山鄉九校,是我剛參加工作時的教學地方,走進九校仿佛回到家里,一切都是那么的親切、溫暖,但在近十多年來,九校的教學硬件軟件設施上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唯一不變的是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熱情。
在上課時我深切地感覺到孩子們的淳樸、可愛。看著他們那一雙雙求知欲望的眼睛,真的讓我感動。我感覺我比以前任何一次上課都更有熱情、更加投入、更希望和他們交流。我感覺到這里的孩子一點也不比城里的差。通過這次活動,使我更進一步感到教學是教與學的交流、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更令我深受感動的是那里的教師。聽課的老師都非常認真,整個聽課的過程中無一人講話,只看到他們都在認真地聽著、記著。多么令人感動的場景,他們和我們一樣,一樣有著理想和抱負,不一樣的只是環境。但他們比我們還多一樣東西,那就是艱苦奮斗,不斷進取,不斷求學的精神,我被他們的這種精神所感動著。
心得之三: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如何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個人素質,以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通過這次送課下鄉活動,我愈發感受到每天堅持反思自己的學習活動和教學行為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多反思才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只有發現了不足才會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只有不斷改進才會實現自己的專業化發展,才會有學者型、研究型、專家型名師的出現。
“送課下鄉”結束了,給我的啟發是: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學生,他們是在不斷發展變化、逐漸成長的,我們教師一定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要堅持反思,做到虛心好學、刻苦鉆研、勇于創新,也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一省,今天我讀了嗎?(教材、課標、相關資料)二省,今天我做了嗎?(實踐新理念、改進教法)三省,今天我寫了嗎?(教學反思、教學心得)。
“送課下鄉”使我感恩之心油然而生,感動之情無以言表,最大的感慨那還是我深深地體會到自己此行也學到了一種精神——好學、鉆研、創新。我相信這將使我終身受益。
2024送課下鄉個人總結 篇2
五月二十三日與學校的幾位老師一起聽了教科所送課下鄉的課。這次一共聽了四節課,一年級音樂《山谷回聲真好聽》,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我懂事了》,三年級的語文《一面五星紅旗》,四年級的數學《植樹問題》。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的確,只有在真實的生活情景中才會有最真實的體驗和最深刻的感悟。“品德的教育與養成必須要回歸生活”這已成為品德課教學追求的一個基本理念。今天,我想借此機會,以我曾在“學科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這個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執教過的《我懂事了》一課為例,談談我對品德課程生活化的思考、感悟與收獲。
這堂課是x小學x老師上的,在沒上課之前李老師就與學生打成一片,彼此相互問好,像是早已經認識得朋友,這樣一下子就拉近了師生之間得距離。
李老師先出示了一些圖片,如洗碗,刷鞋,帶弟弟,看了這些圖片有什么要說得,馬上就有孩子說,自己得事情自己做,幫家里做一些小事,聽爸爸媽媽的話 ,李老師又問既然圖片中得孩子能做這么多得事情,那么請在坐得小朋友也說說,你在家里都做了那些事情,有得孩子說;洗衣服,掃地,疊被子等等。
光說不行啊,所以老師還準備了一個穿衣服比賽,請了十個小朋友來比,所 有得學生都當評委,看誰穿的又快有好,并且說明理由,在后面還讓學生自己表演了小品,并且討論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出示書中的圖片,當媽媽生病了你會怎么做? 當鄰居家寶寶睡覺了你會怎么做?孩子們都談了自己得一些做法,從他們得言語中能明顯得感覺出來,這些孩子的確長大了。最后在朗讀書中得一首兒歌,《別說我小》優美的童聲,再加上可愛得動作把這堂課推向了高潮。
最后李老師還聯系到此次發生得地震,讓每個孩子都把要對災區的祝福寫下來,有的寫到“希望能給災區得小朋友送一些鉛筆和本子讓他們能繼續好好學習”,“有的則希望他們能快點勇敢得站起來”,還有許多的孩子都捐了自己的零花錢,通過這件事激發孩子們愛心,同情心,并學會關心他人。
我覺得從事品德教育決不能把眼光僅僅聚焦在一堂課上。短短的40分鐘時間,再高明的老師也無法讓學生將一種認知內化為一種品行。我們要將教育融入到生活之中去,讓課堂延展開來,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去嘗試、去實踐,讓他們在生活中受到最好的教育。我們要幫助孩子們將一次次有意的言行演變成一種習慣、一種自覺。到那時,我們就可以驕傲地說:我們的孩子已經擁有了這一美好的品德!
2024送課下鄉個人總結 篇3
為進一步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崗位設置管理制度,逐步實現人事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根據貴州省從事廳《關于印發的通知》(黔人通【20xx】194號和《關于印發的通知》(黔人通【20xx】165號)文件精神,結合我鄉實際情況將現有在職在崗正式教師納入崗位管理,建立崗位設置管理的基本制度,于今年9月底前完成了崗位設置管理工作。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1、全鄉現有教職員工111人,其中特崗教師15人,共有96人符合此次崗位設置條件。
2、我鄉教師崗位設置情況:管理崗位:1人;專業技術崗位:七級崗位12人,八級崗位9人,九級崗位18人,十級崗位31人,十一級崗位41人,十二級崗位41人,十三級崗位1人。
二、崗位設置組織實施辦法:
1、我鄉成立崗位設置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對全鄉各類各級崗位職級評定人員進行審定。成員名單如下:
組長:韋幫忠
副組長:羅默唐仲剛
成員:胡元亮、陳才貴、王幫興、陳鑫、楊延順、王興忠、王興國、王國超、楊建云、楊勝兵、陶仕文、謝官成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鄉基礎教育辦公室,胡元亮同志任辦公室主任。
2、召開全鄉教職員工崗位設置工作會議,組織學習(黔人通【20xx】194號和(黔人通【20xx】165號)文件精神,各校在校內成立崗位設置審核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學校崗位競聘工作方案或實施細則。
3、各校制定《學校崗位競聘工作實施方案或實施方案》后,針對各教師具備的實際條件對號入座,擬聘在相應的`崗位上,并經老師簽名確認,進行公示,公示期為7天。
4、公示期滿無異議后,將各校公示后的《審核表》報鄉中心小學統一匯總,再報局審核小組辦公室進行審核。具體步驟如下:
1)、20xx年9月8日填寫《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審核表》和《大營鄉學校專業技術崗位說明書》并報縣教育科技局和人事局審批。
2)、20xx年9月9日召開崗位設置管理領導小組會議,初步擬定《大營鄉學校崗位設置實施方案》,在此過程中我們既考慮公平公正,又考慮其可操作性,以確保工作順利進行。
3)、20xx年9月10日公示《大營鄉學校崗位設置實施方案》和《大營鄉學校專業技術崗位說明書》,報《崗位設置實施方案》到縣教育和科技局備案。
4)、20xx年9月18日開展崗位聘用工作。由崗位設置管理領導小組對申請崗位教師進行嚴格審核,特別對提供的資料必須是原件,逐一查驗,確保復核工作的嚴謹、嚴密。
5)、20xx年9月28日,《全鄉教師崗位設置表》報縣教育和科技局和人事局審核,并順利通過。
三、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實施崗位設置工作,能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積極性,是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具體體現,是調動廣大教師積極性為目的的一項工作。由于本次崗位設置,在解讀黔人通【20xx】165號)文件等過程中雖然有《紫云自治縣20xx年事業單位崗位聘用條件補充說明》作為支撐,但仍存在一定的爭議和一些歷史遺留問題,所以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兼顧平穩、客觀、靈活,順利完成了此次崗位設置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