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幼兒教師任職以來工作總結(精選3篇)
2024年幼兒教師任職以來工作總結 篇1
一個班就是一個集體,班內教師之間配合得是否和諧直接關系到班級管理的好壞。教師要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相互補位,把班集體建設成一個溫馨、和諧的小家庭。
1、教師之間要以誠相待,工作中經常換位思考,相互理解、體諒,時時處處事事為他人著想,一切以工作為重,這樣就會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工作環境。在對班級幼兒的教育上要保持一致性。每個老師都自有一套教育方法,但在要求上必須是一致的,特別是幼兒的常規,不能甲老師A要求,乙老師B要求,也不能一個緊一個松,以免使幼兒形成兩面性,從而不能將常規形成一種習慣。
2、學會合理安排分工、有效合作。正所謂“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對于幼兒園要組織什么活動或臨時布置的工作,全班老師一起商量,征得一致意見后分工又合作盡力完成好。比如,最近教師節我班的詩朗誦就是全班老師一起出點子,哪個環節應該怎么做,選什么樣的節目,定下來以后全班老師通力合作,最后都獲得了好的成績,充分體現了只有通過團體的力量通力合作,才能把班務做得盡善盡美。但應切忌居高臨下的“指揮棒作風”,要學會合理安排分工、有效合作。
一、加強常規,鼓勵幼兒自律,形成優良班風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幼兒這些良好、文明的行為習慣正是班級開展工作的保證。因此,常規工作不容忽視。對于我班調皮愛打鬧的男生,我們共同商量對策采取了以下做法:首先是榜樣的力量,我們把幼兒分為四組,每一組選出一個組長,這個組長都干一些讓幼兒比較羨慕的活。比如說,幫老師分盤子,發本子,去監督幼兒的行為,這樣不僅可以不放任幼兒違規行為,又減輕了老師的工作量,正所謂“一舉兩得”。再一個就是激勵法,通過給幼兒發小貼畫,集齊貼畫可以換禮物的形式,培養幼兒長期養成自律的良好習慣。在教育活動中,老師開展教學活動時,配班老師要密切地配合、幫助帶班教師維持課堂秩序,協助做好相關的配班、準備工作。
在日常教育中,我班注重多途徑、多渠道地對幼兒進行行為習慣的培養,運用音樂來進行常規訓練,把各種音樂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戶外活動時,我們老師之間總是在活動前統一要求,向幼兒說明要求,然后再出去。在生活活動常規管理中,當幼兒進行盥洗時,我們老師之間也是分工合作,合理、有序地組織幼兒進行盥洗和室內游戲,使各個活動開展得有條不紊。
二、要增強學習管理理論的意識,提高管理理論水平
我班老師經常利用空余時間多看專業方面的書籍,并通過網絡等新媒體,爭取更多的機會和同行一起探討幼兒教育,以此來了解當前幼兒教育的新動向、新理念和新觀點。同時,積極參加園內組織的各種培訓。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才能拓寬視野,豐富內涵,開闊思路,從而在實際班級管理過程中游刃有余。
2024年幼兒教師任職以來工作總結 篇2
本學期,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本人積極參與小繼教各種培訓活動,認真學習“一德三新”的相關內容,做好各類學習和培訓筆記,努力提升自身素養。在學習和培訓的過程中,效果雖談不上是立竿見影,但是也收獲了不少。現將本期學習及收獲總結如下:
一、校本研修方面
通過對《校本研修面對面》的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當一名現代的好老師,尤其是當前課改下的好老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果沒有與新課程合拍的教育理論沒法教;沒有扎實的德才學識和廣博無私的胸懷教不了;沒有勤鉆研,善反思和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的進取精神,絕對教不好。因此,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必須更新觀念,勤學理論,不斷地敢于否定自我,推陳出新,敢于丟棄我們以前長期積累下來認為行之有效的成功經驗,進行再創造再探索。課改后的課堂教學,促使我們老師具備更全面更扎實的基本功。伴隨課改的進程,我感到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一不留神就會被學生勝出,一不留神在課堂上就會捉襟見肘。越是開放式的教學就越需要我們的精心設計,就越需要我們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較強的調控能力和教育機智,因為開放式不是放羊式,是遵循學生學習規律和學科學習規律的,教師沒有相應的能力和機智,教學很容易失控、走樣,就很難達到我們的教學目標。現代教學最難的是在課堂教學行進中,如何發揮即時即地的教學資源,調控教學策略,去實現教學中的生成目標。
二、師德修養方面
通過對《新時期師德修養》的學習,使我明白:
作為一名教師,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要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傳統教育中,把學生僅視為“塑造”的對象,學生完全是被動接受,這顯然是違背客觀規律的。因此重新認識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很有必要的。學生是能動的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學生對待教育信息是有選擇的,他們有正常的心理需要,希望別人尊重與理解,這就要求教師要盡可能為學生創造和諧寬松的教育氛圍,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差異,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平等、健康、主動的發展。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用教師的人格力量去感召學生。現代教育提倡“以人為本”。學生受教育的過程實際上是完善人格的過程,因此,教師的首要責任就是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召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更應該愛崗敬業,自覺加強自己的師德修養。知識的無限性和教學時間的有限性促使我們去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思維發展和人格的塑造,一切本著有利于全體學生身心和諧健康發展的原則,這是對學生對事業高度負責的表現。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現今的社會是知識型社會,學習型社會,知識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因此,教師要有寬廣扎實的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真正掌握教書育人的本領,尤其是必要的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在教學實踐中,要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新方法,以教師的創造性勞動來實現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的目標。
三、信息技術方面
本學期,我參加了信息技術網絡培訓和考試,讓我收獲甚大:
1、通過培訓,結合了教師應掌握的大部分內容。這種任務驅動式學習,更營造了一種學習的氛圍。沒有大而空的理論闡述。師生平等,使我更易于理解與接受。使我認識到怎樣從學生的角度,將自己的課設計好和上好,并且很大程度的彌補了我的計算機知識的缺陷。
2、互相幫助,合作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共同進步。結對共享是通過電腦派位、撲克抽簽、自由組合或其他一些方法,隨機或者按一定規則、標準的兩兩組合,學員們就學習方法、內容、資源等進行交流、切磋、幫助。教法研討是讓學員討論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將要或可能遇到的問題、困難等。每個學員都按嚴格的要求創設規范的文件夾,且設置共享,并在每一模塊完成后按要求上傳到教師機指定位置。每個學員都可以根據需要參考其他學員的學習成果,使用其他學員的支持材料以及搜尋到的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3、信息技術進課堂的一些思考:如不濫用課件、不要依賴課件等。
總之,繼續教育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離不開繼續教育,在今后的繼續教育工作中,我將投入更大精力去學習和完成。
2024年幼兒教師任職以來工作總結 篇3
教育教學是一項常做常新的工作。每一年每一屆每一個班級,每一個學生個性迥異,對教育教學工作開展來說也在不斷的變化和更新,而在這一工作的過程中,老師也必須有針對性地反思,才可以使教育真正達到更好,更有效的目的和結果下面是我對于這半學期工作以來的感悟和概述,現將這半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政治思想素質
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熱愛本職工作,責任性較強,工作上認真完成學校安排的常規和臨時任務,團結同事,一心撲在教育上,認真上課,備課,批改作業,課下進行答疑,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不斷充實自己,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關心,愛護,尊重自己的學生。
二、教學工作方面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深知要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是關鍵。堅持先備課后上課的原則,做到每一節課都是“有備而來”。認真讀教參和教輔資料,備教材,教法和學生,既要考慮知識的縱向聯系,又要考慮知識的橫向銜接;既要突出重點,又要突出難點;既要體現完整的教學過程,又要注意好各個環節的過渡自然。
三、取得的成績
在這幾個月的工作中,我所帶的七年級英語較之前有了明顯的進步,但后進生還需鞏固基礎的詞匯和句型知識。
四、存在的問題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例如:對學生還不夠了解;教學方法上還可以再提升等。而這些問題只能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解決。
五、改進措施
1、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這樣有利于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育。
2、注重組織教學,嚴格要求學生。有些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差,這些學生已經形成了厭學的習慣,頂多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有些甚至是抄襲的,所以必須嚴格要求他們。由于學生缺乏學習自覺性,所以上課時間是他們學習的主要時間,作為老師應善于組織,調動學生進行學習,更充分的利用好上課時間。總之,在這半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付出了很多,也收獲了一些回報。我會努力填補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設計一些學生喜歡的活動來輔助課堂教學,激活課堂,積極開發和有效利用課程資源,更有效地為英語教學服務,力爭在今后的英語教學中取得好的成績。我相信耕耘總會有收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