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讀后心得體會(通用3篇)
白鹿原讀后心得體會 篇1
我是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我用暑假二十多天的時間讀完了梁忠實老師的長篇巨著《白鹿原》。
以我現在的水平,書中很多的事件和觀點我還不是很懂,但有一點我讀懂了,那就是“善”與“惡”。
《白鹿原》這本書,它以陜西白鹿原這個大村莊為背景,描寫了半個多世紀的歷史。
長長的一本書,揭示了一個觀點,那就是: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有時會遇到很多坎坷和艱辛,有時甚至會有生命的危險,但他總能度過難關,挺直腰桿,坦坦蕩蕩,半夜不怕鬼敲門的活著,做一個心懷鬼胎的人,他也能衣食無憂的活著,他也能度過一些難關,但他的心始終是顫顫抖抖的,每走一步,他都要向后望望,是不是有鬼要敲打他的頭。
書中的白嘉軒,他就是那個善的代表,在他當族長的那些年,他始終舉著正義的利劍,就是他的兒子違反了族規,他也向兒子舉起正義的鞭子,在鬧饑荒的年代,為了村民,他冒著生命的危險向土匪借糧……
他從頭到尾都是白鹿原村民心中一顆不倒的大樹,正如文中鹿兆鵬所說,每次回家,只要能在村頭看見他,我覺得我心中的那棵大樹沒有倒,村民們是安全的。
文中的鹿子霖,他就是那個邪惡的代表,在他當鄉約的那些年中,貪錢、貪糧、侮辱婦女、嫁禍于人……
不過他最后失憶了,到了一個無知的世界,這是梁老師給他選擇的的歸宿,如果他不失憶,他將如何面對原中的父老啊。
再看看我們生活中的一些事,也有這樣的因果啊,一天,我和媽媽在街上散步,當一輛110警車經過時,走在我們前面的兩個西裝革履的男青年,突然脫掉西裝,發瘋一樣狂奔,警察叔叔感到不妙,猛追上去,抓住那兩個人,經查,那還真是網上追捕多年的逃犯,其實,110警察只是正常的巡邏,是那兩個逃犯做賊心虛。
我們小區有一位王奶奶,她為人熱心腸,別人有什么事情找她幫忙,她都不會拒絕。有一次,王奶奶的兒子出了非常嚴重的車禍,急需要很多的錢做手術,不然,就有生命危險,而肇事司機逃逸了,小區的人們聽說后,就自主辦了一個募捐活動來幫助王奶奶。
讓我們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吧,他強讓他強,真心明月照。他橫讓他橫,邪惡終有報。
白鹿原讀后心得體會 篇2
白家秉承著祖上的醇厚祖德,一代代把勤勞和仁義、忍讓、傳承,直至白嘉軒這一代都未曾改變絲毫。而同樣作為白鹿村殷實之家的鹿家卻與白家有著截然不一樣的祖訓,鹿家爭強好勝、精通世事,世世代代都在為仕途發奮,渴望躋身社會上流。當這兩家聚集在一起時難免會產生沖突,于是,白鹿兩家的恩怨紛爭成為了貫穿全篇的主線。鹿子霖是與白嘉軒同輩的鹿家后人,他以其出色的領導和組織潛質在白鹿原上謀得鄉約一職,與上層階級關聯頗好。他順應時代潮流,替“當朝者”賣命,身如浮萍,缺乏自己的原則,最終被潮流所淹沒,下場慘淡。他貪戀女色,與原上許多具有美貌的女子有染,又卑劣地讓自己的親生骨肉認自己做干爹,在黑娃投奔革命之后他又對黑娃的“不干不凈”的美貌媳婦小娥下手,連哄帶騙使她滿足他豺狼般的性要求。見事情有暴露跡象,他使出陰謀,讓小娥勾引時任族長的白嘉軒之子白孝文,讓其自毀名譽,最終與白家決裂,與小娥醉生夢死,直至耗掉了白嘉軒分家分給他的一切,上街乞討……
好在此時鹿子霖良心發現,給了他一份職務,從此他才重新做人,最終憑著他自身在祖上秉承的頑強品格和學識飛黃騰達。與父親鹿子霖相比,兩個兒子鹿兆鵬和鹿兆海則明顯多了幾分豪氣與仁義,盡管兆鵬最后去向不明,但是
他的一生卻為共產主義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對靈靈的感情也飽含了深情與厚意,感人至深。兆海雖然死在剿共的戰場上,但那也是將命在身,不得已而為之,他為國為家與日本鬼子血戰的英雄豪氣,以及他對靈靈的一片癡情都是他的父親鹿子霖所不能比的。白鹿兩家的恩怨和紛爭最后以白家獲勝收場。而這其中的辛酸和涕淚就融成了這部小說的養料,使小說變得豐滿,人物形象變得有血有肉,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波瀾壯闊。
白鹿原讀后心得體會 篇3
以前聽說過周迅主演的一部電影,叫做《白鹿原》。當我在書店看見這本書時隨手翻了一翻,文章的第一句話就吸引了我的眼球——白嘉軒后來應以為豪壯的是一生里娶過七房女人。我帶著一種探究的心理走進了這本書,也走進了這個叫做白鹿原的地方。
白鹿兩家生活在白鹿原上,他們的祖宗靠著自己的勤勞發了家,為家底打下了殷實的基礎。小說的中心人物是白嘉軒,他跨越了清末到解放戰爭的年歲,見證著這段歷史的變遷,白嘉軒身為白鹿村的族長,心胸寬廣,做事果斷,明道理,辨是非,識大體,最可貴的是能夠以德報怨,堪稱大家風范。而與他相反的是白鹿原上的另一大戶——鹿子霖。他小肚雞腸,愛諂媚于別人,做事張揚顯擺,是一副小人嘴臉。他們的性格的不同也預示著后來白鹿兩家的命運。
故事在時代大背景下進行,白鹿兩家孩子同在白鹿原上長大,同讀于朱先生門下,而長大后卻走向了國共兩黨的紛爭中。白家的小女兒百靈原本與鹿家二兒子鹿兆海相愛,后卻因為黨派不合而分離,也是因為黨派之間的關系,后又與鹿家大兒子鹿兆鵬在一起了。白家長工的兒子黑娃也多次在陷入國共兩黨的斗爭,小說描寫著年輕一輩的愛恨情仇,十分精彩。撇開大時代,小說中有一個很特殊的角色就是田小娥,她一身“投入于”多個男人之中,先是給地主家做小妾,后來又與黑娃私奔,被迫與鹿子霖狼狽為奸,最后又與白孝文茍合。這些男人都沉浸在與她的“合交歡”之中。盡管她如此浪蕩不羈,但她其實是一個可憐的人,幸福在她手中從未停留很久,她也只是想追求一份安穩的生活。
小說也頗帶一些迷信的鬼神色彩,白鹿原上傳說的白鹿為小說點上了燦爛的一筆,因為白嘉軒在鹿子霖田地里發現了型似白鹿的珍草,然后設法將家父的墳墓遷至此,白家后來得以光耀門庭。還有百靈死的那晚,白嘉軒,白趙氏,白朱氏同時夢見了含著眼淚的白鹿。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白鹿原上鬧瘟疫的時候,白家長工鹿三被死去田小娥“鬼附身”,讓人讀到毛骨悚然,卻又感覺刺激新鮮。
小說中的許多場面真實反映了那個年代的生活狀況,使讀者感覺身臨其境,對人物的刻畫十分鮮明,故事情節曲折離奇,是一本值得看的好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