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青銅葵花》有感(精選3篇)
讀《青銅葵花》有感 篇1
我以前最不喜歡讀書,但從我一次生日后,我就愛上了讀書.那一天是我11歲的生日,媽媽一早就訂了蛋糕,買了禮物,約齊了親朋好友在晚上開生日派對.在晚上,那些親朋好友送給我的禮物都是好吃的、好玩的,但奇怪的是媽媽給我的卻是一本厚厚的作文書給我,讓我一天讀一遍,而且要讀到能背誦的程度.我奇怪的問媽媽:“媽媽,為什么要送的我一本這么厚的作文書給我呀,而且要每天讀一篇作文,還要讓我讀到能背誦的程度呢?”媽媽回答:“你的作文不行,要多讀作文才能寫好的.”
從此,我每天都讀,每天都背.終于有一次,我苦練這么久的成果終于在一次考試之中表現(xiàn)出來,我把作文中的好詞佳句用在作文上,老師在我的作文上寫了鮮紅的一個“優(yōu)”字,而且還寫了許多贊揚(yáng)的評語.我激動不已.真是要感謝我媽媽送給我的那本作文書,才可以拿到這么好的成績.從此,我更愛讀書了.
“書是人類進(jìn)步的階梯”這句話說得一點(diǎn)也不假,我要以書為伴,活出精彩的人生.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說:“喜歡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打開你的書,讓你走進(jìn)書本里去,或者做一個夢,或者給思想洗一個澡,或者去尋求無價的人類的聰明才智.讀書中,我們提高;讀書中,我們快樂;讀書中,我們收獲.
總喜歡翻看一篇篇雋永的小品,芳香;天然;濃郁;悠長.總喜歡閱讀一本本有趣的故事書,神奇;新鮮;美麗;動人.總喜歡坐在圖書館的排椅上享受書的馨香.那種感覺,就像走進(jìn)了上帝的伊甸園,你大膽地摘食了智慧的果子,于是你知曉了一切.
原本,我是不喜歡讀書的,總是認(rèn)為書枯燥無味,平淡無奇.于是,我從來不去碰那些書本,所以總在作文課上受到語文老師的批評.苦惱中,我思考:難道讀書真得能幫我把作文充實(shí)起來嗎?于是,我一點(diǎn)一點(diǎn)的吸取著書本的營養(yǎng),一點(diǎn)一點(diǎn)收獲著書本的果實(shí).好詞、好句、好段,我全部抄在讀書筆記上.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讀書是快樂有趣的.于是又一本一本地吸取著,收獲著.終于,我的作文成了同學(xué)們在作文課上寫作的范文,而且不久之后,我發(fā)表了一篇文章.這使我信心倍增,真正理解了讀書的益處,從此我就跳到書海里去了.
每個星期天,我必定要去一趟書店,哪怕是雪天雨天.每個夜晚,我也必定要讀一篇文章,無論長短,無論早晚.有時 ,夢中我也在捧著自己心愛的書,有時,生日禮物也是書.總之,一看到書,我就會精神煥發(fā).那種感覺,就像在沙漠中遇到水源一樣.
總喜歡到琮琮姐姐家去,她的書房是我和她最長呆的地方.一進(jìn)她的書房,我就習(xí)慣性的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攤在腿上,隨意找個地方坐下,便到書里去了.也許就因?yàn)闀?我們成了知心朋友,經(jīng)常在一起談讀書心得,談自己在書中收獲的點(diǎn)點(diǎn)滴滴.讀書,要讀好書,要讀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如果讀些污七八糟的東西,就是對人生的不負(fù)責(zé)任.我們也不能在那里收獲什么對自己有益的東西,我們要知道:許多參天大樹是被自己養(yǎng)大的蟲子毀掉的.所以,我們要讀些積極向上的書,讀合我們的書,只有讀這些書,我們才能收獲陽光.
俗話說,人有三寶精氣神,腹有詩書氣自華.為了獲取知識,我們要讀書;為了提高修養(yǎng),我們要讀書;為了改變命運(yùn),我們要讀書.成長不可無書,成功不能無書.熱愛讀書吧!“書猶藥也,讀之可以醫(yī)愚.”
讀書——生命飛翔的羽翼.書是我們的翅膀,有了它,我們可以騰空而起,飛向藍(lán)天,飛向成功,飛得更高更遠(yuǎn).書是我們的鑰匙,有了它,我們可以開啟幸福與快樂的大門.
我讀書,我收獲.收獲知識,收獲力量,收獲智慧.我讀書,我收獲.收獲快樂,收獲勇氣,收獲成功.讀書吧,收獲吧,品味吧,進(jìn)取吧!讓我們盡情地在書中沐浴,在書中享受.書是黃金,珍貴無比;書是陽光,能量無限.捧起書本吧!
書籍是人類進(jìn)步的階梯.對于渴望精神富裕的人來講,讀書實(shí)在是件快樂無比的事,可以廢寢,可以忘食.書教會了我太多太多,感動了我太多太多.讀書中,我收獲著;讀書中,我成長著.我愛讀書,我愛收獲.我讀書,我收獲.以前,我只知道埋頭讀書,卻不知道為何而讀書.現(xiàn)在我長大了,逐漸懂得了讀書的樂趣.
高爾基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說得多好呀!讀書會讓我們的腦袋變得靈活,變得豐富.書像一位好老師,教我們怎樣做人,怎樣煉出一顆比鋼鐵都強(qiáng)悍的心.
讀《青銅葵花》有感 篇2
這本書很好看,感動的我眼淚嘩嘩的!幫你!希望能幫你吧! 愛的聲音,葵花,從小沒了媽媽,爸爸相繼跌入河里,從此一去不復(fù)返。 青銅,一場大火使他失去了語言。 他們一個在城市,一個在鄉(xiāng)下。一個在大麥地,一個在干校。 青銅本是很孤獨(dú),像一只鳥獨(dú)自擁有天空的孤獨(dú),一條魚獨(dú)自擁有大河的孤獨(dú),一匹馬獨(dú)自擁有草原的孤獨(dú),一個女孩出現(xiàn)了。本來是互不相接的平行線,因?yàn)槊\(yùn),他們在了一起,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 女孩手臂如溫暖的絲綢,眼黑得無一絲雜色,目光怯生生。全身如一塊潔白無瑕的玉。男孩蓬亂的黑發(fā)下,閃爍著烏黑聰慧的眼睛,如天空上的星星。 當(dāng)我讀這本書時,不禁動容。每一篇故事都讓我落淚,每一篇故事都讓我感動,這些文字散發(fā)著墨香。
《蘆花鞋》中,青銅把上學(xué)的機(jī)會讓給了葵花,他是多么的想去上學(xué)呀!而他稚嫩的心靈上已被劃上了一道深深的口子,他失去了語言。葵花上學(xué)了,有一天,二瘸子來照相,葵花很懂事,知道家里生活拮據(jù),青銅知道了妹妹的心事,告訴了家人,從此,家人發(fā)奮掙錢。青銅去賣蘆花鞋,不管風(fēng)吹雨打,青銅總是去賣。有一天,大雪紛飛,青銅執(zhí)意去賣鞋子。鞋子賣光了,一個人還想買,青銅把自己的賣給了那個人,自己赤腳奔波回家的路上,他的腳凍得通紅;《三月蝗》中,一場突如其來的“蝗災(zāi)”擾亂了他們安穩(wěn)幸福溫馨的美滿生活,孩子們從興奮到害怕到無助,大人們從燒香拜佛到恐懼到無可奈何,蝗蟲來了,災(zāi)難來了,一切都沒了,一切都是恐懼,只有一番令人傷心的干凈,天依然藍(lán),云依然白,人們心中只有空曠,人們已山窮水盡了。青銅逮到了一只鴨子,嘎魚家少了一只鴨子,嘎魚以為是自家的鴨子,大鬧了一番。后來,青銅證明了自己的清白;悲劇發(fā)生了,奶奶為了給孩子添衣,自己病倒了,牛也去了,家里急需要錢,這時,我們一直認(rèn)為是壞孩子的嘎魚卻送來了鴨子,給奶奶補(bǔ)補(bǔ)身子……令人動容。
懂事的葵花故意考砸了,家里人很氣憤,他們終于懂得了葵花的用心良苦,一家人泣不成聲。葵花一去不返,葵花回來了,奶奶卻永遠(yuǎn)走了……最終,葵花也要走了,嘎魚藏著她,天天給她送飯。紙包不住火,城里人把她帶走了,人們哭了,葵花雖然走了,但抹不去人們對她的映象。葵花走了,只留下一個美麗的謎……青銅那一聲“葵花”驚天動地,讓人淚如雨下。 只要你有純真善良的心,即使你不怎么聰慧漂亮,但卻能一樣被人敬重。我有個朋友,她很聰明,多才多藝,但我們卻離她而去,不是她不聰明,不是她不樂于助人,而是她對別人的不足而斤斤計較,而她沒想過別人的感受。有一次,我們一起去玩,因?yàn)樗?jīng)常不守信,我們就沒帶上她。事后,她指責(zé)我們不讓她一起去,我們向她表示了歉意,雖然我們沒有不對的地方,她生氣了,一甩辮子,走了。嘴里還念著:不讓我去,不跟你們好了……讓我們做個像青銅葵花一樣善良的人,世界如果人人都這樣,世界該多美好! 心善一點(diǎn),感動多一點(diǎn)。青銅葵花雖窮,但掩蓋不了那一顆顆善良的心。我看完的《青銅葵花》,心里滿是感動……
讀《青銅葵花》有感 篇3
這一個星期,我看了一本曹文軒寫的小說《青銅葵花》,在看的過程中,我曾無數(shù)次留下了眼淚,當(dāng)看完這本書時,我情不自禁得寫下了一些心得。
《青銅葵花》主要描寫了,一個特別的機(jī)緣,城市女孩葵花與鄉(xiāng)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過著艱苦的生活,一起長大但是,當(dāng)葵花12歲時,命運(yùn)又將她召回了大城市,葵花走后,青銅常常坐在田埂上,遙望著葵花離開的地方……
《青銅葵花》在物質(zhì)生活極度豐富,獨(dú)生子女時代的今天,無疑是另一種聲音。今天的我們,生活優(yōu)質(zhì),有一個不容易輕而易舉就倒塌的家,讀書是我們的權(quán)益,每個人一旦到了讀書的年齡,就會去上學(xué),書包是五顏六色的,衣裝是整潔的,幾乎每個同學(xué)的口袋里都裝有一部手機(jī),教室里很多都是無人認(rèn)領(lǐng)的書籍文具,課堂里開小差的同學(xué)數(shù)不勝數(shù),食堂里的剩菜桶里裝滿了同學(xué)們的只吃過幾口的飯菜,校門口被家長們豪華的轎車淹沒……
我想,我們已經(jīng)適應(yīng)了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好日子,甚至以為我們現(xiàn)在的所得都是理所當(dāng)然的。不,萬萬不是這樣的!書中的兩位主人公為了去上學(xué),居然投幣決定!全家人為了湊一份去照相館照相的錢,去賣自制的蘆花鞋,日日夜夜不知辛苦了多長時間,連手都做到?jīng)]有知覺,才湊得了照相的錢,當(dāng)然,最后他們沒有去照相,而是攢進(jìn)了孩子們的學(xué)費(fèi)里面,我還記得,當(dāng)?shù)诙p蘆花鞋做出來時,全家人欣喜若狂,兩雙鞋,在一家人手中傳來傳去地看個夠才肯罷休,在制作蘆花鞋的艱苦過程中,年長的奶奶還唱起了歌謠。一次,兩兄妹因?yàn)榧Z食不夠吃,常常在放學(xué)的路上餓得頭暈眼花,為了不讓家人擔(dān)心,他們在放學(xué)的路上跑去挖蘆根吃,吃著吃著,居然還覺得好吃,陶醉極了,甚至有時候天上變化多端的云在他們眼里也成了黃燦燦的麥地、柿子樹、雞腿、魚肉、香瓜、豆?jié){……
最后,還是曹文軒那句話——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沒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fēng)度,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qiáng)者。希望大家珍惜身邊的幸福,不要等它消失后才知道惋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