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讀書心得(精選3篇)
本草綱目讀書心得 篇1
本草綱目是明朝醫圣李時珍歷經三十余年寫成的。
翻開書,我第一眼就看到《本草綱目》這本書條理清晰。全書共436頁,1000000多字,分草部,菜部,果部,谷部,木部,禽部,蟲部等好多種啊!
他沒有采用《神農本草經》的分類方法,而是另辟蹊徑,正名為綱,綱下列木,綱目清晰。書內對所記錄的藥材的形態,功能,方劑都有記載,而且每一味藥都附有插圖。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還不知道連平常炒菜用的蔥,都可以用來治感冒
這本書里有大白菜,紅色的蘿卜,好吃的萵苣,大大的冬瓜等等等等,有我認識的、有我不知道的,有平常飯桌上就能看到的、有藏在山中不易被發現。這些東西原來都是可以治病救人啊!
我很好奇,李時珍是怎樣在那個交通不發達的年代采集到那么多的藥材并畫出它們的呢?
看了這本書,我仿佛看到了李時珍身背藥簍、腳穿草鞋;披著蓑衣、拄著拐杖,穿梭在名山大川之間孤獨而堅毅的身影;看到了李時珍頂著烈日的炙烤和蚊蟲的叮咬,仍然不停的腳步。
那時,太和山五龍宮產的“榔梅”,被道士們說成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果。他們每年采摘回來,進貢皇帝。官府嚴禁他人采摘。李時珍不信道士們的鬼話,要親自來試試看,有什么功效。于是,他不顧道士們的反對,竟冒險摘了一顆。經研究,發現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樣,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種變了形飛榆樹的果實,并沒有什么特殊功效。
在當時人們稱鯪鯉,其實就是今天的穿山甲,是過去比較常用的中藥,當時,有一位名醫陶弘景說它能水陸兩棲。白天爬上巖來,張開鱗甲,裝出死了的樣子,引螞蟻進入甲內,然后閉上鱗甲,潛入水中,打開鱗甲,讓螞蟻浮出,再吞食。為了了解陶弘景的說法是否對頭,李時珍親自上山去觀察,并在樵夫,獵人的幫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從它的胃里剖出來一升左右的螞蟻,證實穿山甲食蟻這點。不過,從觀察中,他發現穿山甲食蟻時,是扒開蟻穴,進行舔食,而不是裝死抓螞蟻。他肯定了陶弘景對的一面,糾正了他錯誤的地方。
從這幾件事上,不難發現李時珍堅定的信念,對醫學熱愛和不怕犧牲的精神。讀了這本書,我得到了許多的醫學知識,了解了許多生活中的醫學小常識。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讀到這本書,也希望這本書里的知識能流傳的世界各地,給人們帶來幸福。
我還要學習李時珍對醫學的熱愛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把它用在學習上!
本草綱目讀書心得 篇2
中國中藥是國寶之一。提起中國藥李時珍是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他從小學醫,在最初行醫的十幾年中,他發現古代介紹本草的書籍中,有許多說法互相矛盾,對一些草藥的描述也不一致。他下定決心要重編著一部本草書籍。35歲那年李時珍開始著手此事,在編寫過程中最讓他頭疼的就是由于藥名混雜,許多藥物生長情況的分不清楚,所以他下了農村,搜集民間難言,觀察和收集標本。
除了湖北和廣東外,李時珍還來過江西、江蘇、安徽等好多地方,他每到一地,就虛心向那些采藥的、種田的、捕魚的、砍柴的、打獵的……各式各樣的人物請教,大家也向他介紹自己知道的都介紹給他,比如蕓苔,是漢病常用的藥。蕓苔空間是什么樣子?《神農本草經》說得不明白,李時珍問一個種菜的老農,在他的指點下他知道了,蕓苔就是油菜于是他就在本草鋼目中將這種藥物一清二楚地解出來了。
本草綱目讀書心得 篇3
李時珍是我國明朝時的醫生,他創作了一本《本草綱目》,這部書規模宏大、內容豐富、范圍廣泛,是古代任何一部本草書所不能比的。
《本草綱目》還真是一部偉大的醫藥學巨典啊!李時珍的爸爸李言文是當地的醫生,李時珍小時候很喜歡醫學。長大后,因為想修訂舊本草書里的話多錯誤,他到太醫院去當醫生,可是,有人說他是“草澤醫生”要修本草是“狂妄”之舉,李時珍的希望落空了,就辭職回了家鄉。經過了27年的艱苦努力,他終于完成了《本草綱目》,全書共有190多萬字,記載的藥物有1892種,每種藥物都詳細地記述了產地、形狀、顏色、氣味兒、功用和采集、制作的方法。
還附有1160幅插圖,這些圖形象逼真,使人很容易辨認。還收集了11000多個藥方,并對各種藥物的如何使用,也都作了詳細的介紹。
讀了這篇文章,我懂得了,做什么事情都要經過艱苦的努力,才能得到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