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讀書心得體會600字(通用7篇)
談讀書心得體會600字 篇1
大家從小就受到歷史的熏陶,一定都習慣性地認為,勾踐就是一個英明的君主,他臥薪嘗膽了20xx年,經過長期的艱苦奮斗,使越國終于重新崛起。可是,看了《西施秘史》,我卻對他們都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在《西施秘史》這部電視劇中,我最欣賞吳王夫差。與歷史傳說中描述不同,他并不是一個一意孤行,自恃清高的君主,也不是一個薄情寡義的男人。對待女人,他的心從來沒硬過。對待想讓自己兒子篡位的王后,他只是貶到了冷宮;對待想李代桃僵假裝生下大王孩子的衛姬,他只是遣送回衛國;特別是對純潔善良的西施,屢次犯下該殺頭的大罪,如抗旨不尊,對待大王傲慢無禮啊,可是夫差仍然一次又一次地寬容著她,放縱著她,漸漸地也用自己的溫柔,自己的真心去博得了西施的好感。不僅是對待后宮里的女人,在政事上,他也寬容著自己的對手,越王勾踐殺了先王闔閭,和吳國有不共戴天之仇。可是夫差,卻讓他做了幾年罪奴之后,就放他返回越國了。也許,這也并不是一個好處,也許就是因為他的寬容,讓勾踐有了可乘之機,恩將仇報,拿下了吳國。
西施也是一個十分讓人心疼的角色。她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雖然被鄭旦這種利欲熏心的女人教唆著,可是善良的本性一點也沒有改變。越國在檇李之戰兵敗了,就在鄭旦謀劃著如何一個個的計謀去除掉西施的時候,西施竟然還把鄭旦視為姐妹,一個勁地為她說著好話。西施封妃之后,鄭旦就連忙央求到她的宮里工作,就是因為大王來這里的時間很多,有的是機會狐媚大王,她還經常把西施灌醉,以她睡了為名,自己去討大王的歡心。而這一切,西施都不知道,只是她提什么要求,全部答應,哪怕是讓出夫差大王。當她知道夫差已經戰敗自首了,她的心,也已跟隨夫差而去。為了這份愛,她帶著肚子里的孩子,跳下了城樓。在跳下的一瞬間,她想到了很多,很多。
在《西施秘史》中前半集衛姬是一個很壞的角色,但是她做的一切從始至終都是為了夫差大王。她屢屢設計陷害西施,是為了博取大王對她的寵愛,她李代桃僵,將庶民的孩子冒充成王子,也同樣如此。她最后失勢了,為了不被處決,只好裝瘋賣傻,被遣送回衛國,可是到城門,她猶豫了,她決定放下保衛國公主的身份,像庶民一樣,靜靜地待在都城,待在她愛人統治的地方。
而勾踐,我卻不會用一個贊美的辭藻來形容他。為了復國,他首先是拆散了范蠡西施一對新婚夫妻,然后又是讓幾個越國女子賣命地為她做事,承諾以后都做他的王妃,卻一點也不顧及雅魚王后的想法。最后,他戰勝了吳國,竟然要求西施也做他的妃子,還大言不慚地說“王后是王后,新寵是新寵,都是要有的嘛。”看到這里,我覺得勾踐實在太夠賤了,太無恥了,恨不得當時就唰他一巴掌。
愛恨情仇,在《西施秘史》里被演繹得淋漓盡致,真實的歷史,也被還原得一清二楚。
談讀書心得體會600字 篇2
人生在世做事情總得總到完美。“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人生在世,有誰愿如一縷清風飄來即過?我相信任何人都有一顆上進的心,都想留個好名聲在世。但人活著就離不開做事,而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就一定要能做事。如果我們光有想做事的念頭,肯做事的誠意,沒有做事的能力,事情同樣做不好。反之,如果你具備了做事的能力,那就一定要把事情做到最好。
讀完《把事情做到最好》第三章,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不要只做低于自己能力的工作。”工作中我們經常會碰到有些人做事不主動,只能跟著別人干活,給別人打下手,自己單獨做事就完成不好,這樣的人是永遠不知道積極進取的人。安于現狀,自我滿足,自我感覺良好,這樣的人永遠只能在原地踏步。一個有能力的人,做事情不能只正常發揮自己的能力,能挑一百斤的擔子,那你千萬別選擇避重就輕,千萬不要白白浪費了自己的能力,假如有一天失去了別人對你的信任,那就再也沒有機會擔當重任了。
很多時候,沒有做好工作正是因為我們沒有盡力去做,沒有把自己的才能盡可能發揮到最高。現在很多同行都覺得自己的工作單位是安全的,能端穩飯碗,沒有危機感,其實現實社會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一旦我們懈怠就會退步和淘汰。而要保持高效的工作效率,就必須全力以赴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只有比別人做的更好,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積極的思想幾乎能戰勝世間的一切障礙,把事情做到最好,就一定能到達輝煌的頂峰!
談讀書心得體會600字 篇3
“文藝復興”,這個概念,為很多人所熟知。是指發生在14世紀到16世紀的一場新興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14世紀,“文藝復興”發源與意大利,文學上有但丁、薄伽丘和彼得拉克三杰,藝術上有拉斐爾、達芬奇、米開朗基羅。而那時的中國,處于王朝交替中。參照《十日談》背景時間1348年,正好是元朝末年。20年后,1368年,元朝滅亡。一邊是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萌芽,一邊是王朝更迭,中央集權不斷鞏固。
《十日談》講述了佛羅倫薩疫病期間七女三男在十天講的一百個小故事。故事的內容頗有時代感,大多涉及天主教廷、男歡女愛、也會有少部分親情友情的`故事。
偷情的故事比較多,并且充滿套路。故事里的女主和男主,想法和腦回路大多比較清奇,卻也真實可愛。很多故事的套路都是女主男主相愛而出軌,于是和男主精心布下陷阱瞞過自己的老公以保證長久偷情。而故事的結尾通常會說:于是他們開心的度過了一生。Excuseme?還能說什么呢?當然是選擇原諒你了。
批判天主教廷的也非常有趣。修女和神父大多是道貌岸然。一邊做著神職工作,一邊卻又想法設法滿足自己的淫欲。神父欺騙信徒的妻子與自己茍合。而修女們盡管非常瘋狂但是看上去卻并沒有神父那樣讓人厭惡,反而一些小修女會讓人覺得可愛。懵懂無知,有過一次體驗后又怕被發現,直到最后變為全修道院一起......小說中對修道院里的種馬男子寬容有度,說到:他來時孑然一身,而幾十年光景,不僅壯大了修道院,也有了一定的資產。
雖然作者是文藝復興初期“三杰”之一(其他兩人為但丁和皮特拉克),但是這本書完全是一股清流,淺顯易懂,更像是那個年代大家茶余飯后的談資。這本書是薄伽丘的代表作,同時也是歐洲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實主義巨著。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熱那亞等城市都是當時人口稠密的大都市。文藝復興的進步思想發源于此,可見一般。作者贊頌智慧、勇敢,反對天主教廷對人性的禁錮,鼓勵熱烈真摯的愛情。很多價值觀現在看來仍然大跌眼鏡,卻有一種野生的快樂。
談讀書心得體會600字 篇4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有無數優秀的作品,讀但丁的《神曲》時,其中濃厚的宗教氣氛讓我不自然的挺直身板,地獄篇中的描寫更是讓我感覺仿佛在與鬼剎修羅對視,所以對我而言,《神曲》書如其名,就像是置于神壇之上的圣物,太過厚重,而同為文藝復興時期作品的《十日談》卻給了我完全不同的感受。《十日談》以1348年的佛羅倫薩瘟疫為背景,十個青年男女在同一個別墅避難,十天里一人講了十個故事,這一百個小故事包羅萬象,樂趣中藏有人生百態和哲理,也難怪意大利評論界將薄伽丘的《十日談》和但丁的《神曲》相媲美,稱之為《人曲》。
不知怎的,讀《十日談》時,我竟會莫名的想到《聊齋志異》這本書,郭沫若曾評聊齋——“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說到聊齋,我腦中總能浮現出一幅畫面,一座不起眼的`茶棚立于車馬熙熙的官道旁,一個衣著樸素像是書生模樣的男人坐于棚中,在這個棚中講故事的人形形色色,或是垂垂老者,或是稚子孩童,亦或是彪形大漢,蒲松齡用一碗碗茶水換來一個個內容各異的新奇故事,給后世留下了這本《聊齋志異》。聊齋和《十日談》,蒲松齡和薄伽丘,兩本語言都不同的書,兩個相隔百年的作者,完全不同的國度和社會背景,卻都以民間故事或傳說來針砭時弊,贊美愛情,譴責荒淫腐敗的統治,也許這正是文學作品的奇妙之處。
《十日談》雖被列在世界名著行列里,可我覺得它更像是一本床頭故事,不管什么時候抓起來,總有一個小故事能逗你一笑,或讓你閉目沉思,讀書的時候忽然想起,小時候喜歡盤腿坐在夏天的庭院里,在姥姥的蒲扇唿扇里聽她講那一個個遙遙的故事。大道理太枯燥,于是人們把一個個道理編進故事里,在無數個夜晚講給孩子們,也把先人的智慧一代代傳下去。
談讀書心得體會600字 篇5
在一段并不短的時間內,我閱讀了一本名著,那就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談》。這本書借助十位年輕男女的十天生活,敘述了一百個關于人的假丑惡和精神的人的真善美的故事。在這一百個故事中,字里行間所滲透出來的不免是對殘暴的人的批判,對善良的人的崇敬。
在書本的開頭所描寫的是一八三四年在佛羅倫薩的一場瘟疫,那時候的人民為了不感染上瘟疫,即使是自己的親人也會置之不理,還有不少人是被誤以為患上了瘟疫而被活埋而死。就在這樣的景況,七位年輕少女和三位年輕青年走到了一起,一行人朝著一棟遠離瘟疫的別墅前進著。他們選出了伯姆皮內婭當他們的.女王,就在這樣一個令人心曠神怡的地方,一個個故事拉開了序幕。
在書上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切伯雷諾達普拉托的人,他是一個作惡多端的人,他一生做盡了壞事,他在為穆夏托做事時來到了佛羅倫薩但卻病倒了,但他得了不治之癥,已病入膏肓。他請來了一為純潔得修士,他害怕自己的罪行得不到赦免,所以用一大串謊言蒙騙了他,最后,他在臨死前受了圣禮和涂油禮,那位純潔的修士八他所懺悔的謊言信以為真,將他的圣行告訴了人們,他的圣潔也越穿越遠。切伯雷諾達普拉托就是這樣活著,這樣死去,這樣成了圣徒。他雖然一生作惡多端,但在臨死的一刻良心發現,真心悔罪,獲得天主得寬恕,把他收進了天國。從這個故事可見作者薄伽丘對棄惡向善的人也懷有崇尚之心。
但書中不免也體現出了這樣一個真理:好人和壞人的區別在于本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那是不容易轉化的東西。但所謂好人和壞人,雖然品質不同,可是有相近的人性。因為都是人,都有作為人所應有的需要,只是滿足需要時的思想、方法及目的不同才有好壞人的區別。
談讀書心得體會600字 篇6
這個寒假,我看了一本叫《十日談》的世界文學名著。這本書讓我的寒假生活又增添了些趣味,讓我不再感到無聊。當翻開它時,就會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吸引你繼續讀下去。
這本書以當時的佛羅倫薩瘟疫大流行為背景,講述了十個青年男女,為躲避災難,逃到城外居住了十幾天,其中的十天,他們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來消遣,共講了一百個故事。這些故事涉及上至國王。貴族。教士,下至商人。手工業者。農民等各階層社會人物,敘述語言生動活潑,塑造人物栩栩如生。
薄伽丘在這本書中旗幟鮮明地反對封建主義。提倡人文主義。他抨擊了虛偽丑惡的'封建社會,揭露了貴族官僚的罪惡。
這本書的每一個故事都很精彩,但我覺得其中的一個叫《懺悔》的故事讓我印象最深刻。
這個故事是講一個無惡不作的壞蛋,臨死前做了一番假懺悔,騙得神父的信任。神父向人們宣傳壞蛋的“懺悔”,結果,壞蛋成了圣徒。這個故事既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丑惡,又告訴了我一個道理:不管你做過什么樣的壞事,只要你能改正錯誤,不再干壞事,是一定可以讓別人對你有好的評價的。
其次就是一個叫《畫“慷慨”》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一位貴力木先生用一句話諷刺了吝嗇鬼,使他成為了大方的人。這個故事告訴了我:遇事要想合適的方法來解決,這樣才能做到“事倍功半”。
十日談這本書里寫的故事既生活化有形象化。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還可以陶冶情操,這真是一本好書呀!
談讀書心得體會600字 篇7
“讀書百遍,其異自變”這也是由讀書中領悟的。讀書可以說是娛樂,也可以說是辛苦。當你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時。你自然會產生不同的疑問,但讀書是百利而無害的,如果那是好書的話,一切文學者都這樣認為。這當然也包括我在內。我對好書從來都是愛不釋手。加以保護。所以我對破壞書的人感到厭惡,因為他們根本不懂得珍惜。讀一篇好文章比作任何事都要好,這簡直是人的享受。所以我熱愛讀書。讀書也給我好多的幫助和啟示。
我從小就喜歡讀書、看書。什么四大名著全都給我看過了,意思還能看得懂。有些雖然很無聊但很實用,有些就很有趣。文章中運用的各種手法都很妙筆生輝,如色如畫。比喻形象、生動,夸張則程度很深,很能突出事物的特性,極其美妙、動人。有些情節還感動得流淚。
無論形態、動作、心理都描寫得極其細膩、完美。使人找不出什么缺陷可以稱得上 完美無缺。不過這實在太美了,使我看了還想看,回味無窮。所以我愛看書,甚至忘了吃飯,把東西拉倒,搞跨了。所以我媽媽稱我是書呆子,這次也承認,事實也確實如此啊。
其實讀書有很多好處,只要你真正地欣賞到文章的內在美,你會覺得飄飄然,很自由,一切的煩惱拋到九霄云外,怎么也望了使人流連忘返,其次還可以陶冶性情。至于那情操,道德什么不在話下,它可以使人品德兼優,有同情心樂于助人,不求回報的好學生。讀書還可以使人懂得人生的一些哲理,懂得理解他人,原諒他人,和睦相處,解決糾紛,什么都以和為貴。正所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互相關心,朋友才會真心相告,友誼才能加以長久。人不可以有歪斜之心,一旦有了必須改正,它會導致你走向絕路,永不能回頭,所以不能產生歪斜之念,這只是一念之差而已,千萬不要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啊!人生往往都是要慎重選擇自己的路,所以讀書對我們擇路很大的幫助,它或者可以決定我們人生的道路,我們需要向好的看齊啊!
讀書的好處不可勝數,它能給我們很好的啟示,教育,所以讀書是可以陶冶性情,心情開闊的一種娛樂活動,我們要熱愛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是一句不錯的.話,大家也認真讀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