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心得優質文章(精選7篇)
城南舊事心得優質文章 篇1
童年,是記憶的開始,是夢的源泉。讀著《城南舊事》我仿佛也隨風飄進了書里,跟隨著小英子,讓她為我一一講解:緩緩的駱駝隊,惠安館、胡同的井,還有草垛子后而的秘密。
我漸漸明白,原來,小英子的童年里有如此美麗、快樂、天真、燦爛的記憶。
我最喜歡其中的一首小詩:“我們看海去!我們看海去!藍色的大海上,揚著白色的帆。金色的太陽,從海上升起來,照到海面,照到床頭。我們看海去!”這一首短短而稚嫩的小詩,像一場清韻的雨,沖刷著每一個讀者的心。
這讓我也回想起我的童年生活,無憂無慮的日子。
那年我還七歲,暑假在外婆家玩。那天,我們兄妹幾個一塊幫外公洗石灰袋(做紙的原材料之一),我穿著父親的拖鞋去小溪里,我一搖一擺地走,好像腳上穿的不是拖鞋,是小帆船。
其實我并沒有洗石灰袋,而是在玩水,一不留神,腳下的“小帆船”就順著溪水離開了我的腳,我大喊一聲:“拖鞋游走了。”兄妹們一聽,蜂擁而上,你抓一把,我抓一把開始幫我撈拖鞋。
大家一邊幫我撈拖鞋,一邊打鬧,好不熱鬧,使在洗石灰袋的大人停了下來,看著我們瘋成一團,正在走路的大人也停下了腳步,靜足觀看我們這場“相撲比賽”。大家撈著撈著,竟玩起打水仗。“哎”看來只有我自己去撈了。馬上就要抓住了,突然我腳下一滑,摔了個大跟頭,“哎!拖鞋又跑了一只!”看來啊,我又得追了……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了。”我的耳邊仿佛又聽到了林海音的嘆息聲。
童年是人生的一部分,是記憶的始端,童年一去不復返。如果你現在還擁有童年,請你珍惜,因為擁有再多的金錢與再長的生命也不會再擁有第二個童年。
城南舊事心得優質文章 篇2
《城南舊事》中滿含著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著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群、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主人公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充滿疑問的,她從不在自己的世界里上鎖,總是任由人們進進出出。
所以她和被人們認為是瘋子的秀貞結下了友情,三天兩頭的往惠安館里鉆;她和“小偷”寫下承諾,甚而認真地聽著“小偷”的故事;她愛著自己的奶媽,望著她離去,英子傷心難過。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我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雖然很天真,卻道盡人世復雜的情感。
“惠安館”、“駱駝隊”、“蘭姨娘”、“驢打滾”、“爸爸的花”,每一章節都飽含著樸素的氣息,感人肺腑。但似乎這些故事的主角最終都離開了英子,他們的離去,讓英子堅強了、也長大了。這本神奇的書,像一位繪畫大師,締造出了真實的人性世界,善惡、冷暖為我呈現了一出精彩絕倫的演出。合上此書的最后一頁,房間里飄著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無法散去……
城南舊事心得優質文章 篇3
童年,是記憶的開始,每個人都在這一階段有著許多夢一樣的故事。《城南舊事》是一本回憶童年的經典之作,是作者林海音的一部自傳作品,講述的是她小時候生活在北京城南的真實往事。
《城南舊事》由五個篇章組成: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和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每篇文章的標題都很新穎,也很吸引人,但真正吸引我的是書中一個個曾經和作者玩過、談笑過、一同生活過的活生生的大小人物,這些人物和作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音容笑貌時刻浮在她的腦海。如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蹲在草叢里的厚嘴唇小偷,漂亮愛笑的蘭姨娘,井邊的小伙伴妞兒,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騎著小驢回老家的宋媽,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父親……
《城南舊事》記錄了作者童年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看后讓人心酸,令人落淚,感人肺腑,親情、友情、離別之情貫穿整部作品。花兒謝了會再開,一曲終了還可以從頭再來,但是童年一去就再也回不來了。再過十天,我就要上五年級了,我要做人更加懂事一點,學習更加認真一點,交往更加活潑一點,好好珍惜屬于我的童年。
城南舊事心得優質文章 篇4
同學們,在這個寒假里你們一定讀了不少書吧!我也讀了幾本,《城南舊事》就是其中之一。
這本書的主要人物有:英子、宋媽、秀貞、妞兒、厚嘴唇、蘭姨娘,其中英子是主人公,她是一個熱情、善良、樂觀向上的姑娘。她人小膽大,不僅幫妞兒找到親媽媽,還幫自己的媽媽完成婚姻保衛戰…
這本書包括五部分,“惠安館傳奇”、“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和“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惠安館傳奇”是第一部分,主要講了英子從南方搬到北平,認識了人稱“瘋子”的秀貞,知道了秀貞的不幸遭遇,幫助秀貞找到了她的親生女兒妞兒。這個故事主要體現了英子樂于助人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看海去”講述了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胡同,英子在附近的荒原中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神秘人。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他卻是一個“賊”。這個故事描寫了英子成長中的困惑,今天的我們經常也有類似的感覺。
書中還有一些情節我不是很理解,爸爸說我長大后就明白了。
城南舊事心得優質文章 篇5
在這個暑假里,我讀了林海音奶奶寫的《城南舊事》。這本書是我讀過的一本最讓人難忘的好書。它記錄了小英子豐富多彩的童年故事。里面的人物也十分豐富,有惠安館的瘋子——秀貞,有爸爸、媽媽、宋媽、小英子的好朋友——妞兒、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斜著嘴笑的蘭姨娘……
這本書講述了小英子小時候在北京發生的許多事。它通過小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一種說不出來的天真體現了出來,自然而不造作,道盡人世復雜的情感,將小英子眼中北京南城風光恰切的地融入字里行間,在展現真實熱鬧的市民生活之余,更為讀者架設一個明晰的時空背景。全書在淡淡的憂傷中彌漫著一股濃濃的詩意,讓人禁不住再三尋思其深意。
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一個夢的符號。小英子的童年是十分快樂的,身為大小姐的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于是便有了這本《城南舊事》的產生。回憶童年,我的童年也是如此:爺爺奶奶只有我一個孫女,于是,我便成為了他們的掌上明珠。就連給我喂飯就要跑到這,跑到那,也毫無怨言。記得在小時候,我最開心的事就是去外婆家了,因為在那里,不僅有許多好玩的東西,而且犯了錯媽媽也不會責怪我。童年的回憶是多么的美好,花兒謝了會再開,一曲終了還可以再從頭,但是童年一去再也回不來了。
城南舊事心得優質文章 篇6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一去不復返。東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這段話是林海音對《城南舊事》一書的總結,也是小英子對她童年時期的領悟。
《城南舊事》一書中共講述了五個片段: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和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
“惠安館”這一小片段令我感觸最深,它通過林海音真實、淳樸的筆調,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寫出她幼時在北京城惠安館邊的生活。
小英子在那居住時期,一次出游,她認識了人人口中所唾罵、不堪的的“瘋子”。而在交往過程中,英子卻深深地喜愛上了“瘋子”秀貞。也知道了秀貞的病來源于她的生活——為丈夫、女兒的深深眷念而積累出的病,想要尋找到女兒,再帶女兒找出丈夫,三人共同過上美好而幸福的生活。與此同時,英子也在北京城新認識了一名叫做妞兒的女孩。她們做了好朋友,也被妞兒的可憐經歷所哀憐,妞兒自小失去雙親,被人撫養至今,卻常受苦受累、被虐待。后來,在小英子用她的那顆誠摯的心,妞兒與秀貞母女相認。而英子,卻因為高燒失去了記憶,忘記了她們。
此片段使我對友誼提出了更深的認知和感悟。友誼不分年齡,讓人擁有相識相知相伴的機會。秀貞的尋女心切,妞兒的聰慧勇敢,以及英子的熱情天真,人物間的不同性格緊緊相連,得到了友誼。英子是單純的,她為了秀貞和妞兒付出了她的心。在高燒期間,她得到了其實妞兒便是秀貞尋找多年的“小桂子”,不惜強撐著身子去傳遞出這個消息,讓她們得到了相認的機會。這就是英子自身所流露出的善,在殘酷社會間的不可多得的性格。
“我們看海去”一段中,向我們講述出英子與一位小偷朋友間的真情交往。在斷斷續續的交往中,互相坦誠,并約定要一起看海去這個美麗的夢。可最終,小偷被英子的不慎而透露風聲,被警察捉去。圍觀群眾中發出的是一片唏噓聲,沒有關心,只是單純的數落。英子在這片壞境中,想起了他們的約定,并希望小偷朋友以后的生活能夠美好。
文章到了第三章——“蘭姨娘”,這段向我們展現了現實社會的落后和黑暗,要槍斃大學生!德先叔為政府的此次行動而逃到英子家中避難
;后來,蘭姨娘也因為雇主的丟棄,并想趕走她,也去到英子的家中居住。后來他們的生活使德先叔與蘭姨娘相知,一起離去了。
“驢打滾兒”是講宋媽的的小栓子死去,小丫頭子又不見了,在找小丫頭子過程中,看見有人買名為“驢打滾兒”的吃食,最后宋媽也離去了。
最后的片段,就是講英子爸爸的石榴掉了,他的花兒也枯萎了,爸爸也相繼離去了。英子的這些經歷中,她所熟識的朋友一個個相繼離開,讓她的心也漸漸地傷起來。
英子的世界是單純、充滿疑問的,她從來都不在自己的心靈世界中上鎖,任由許多的人進進出出,所以她收獲了許多的友誼,即使他們都相繼地離開,但是這些友誼的曾經存在也使英子得到了更深的感情。我們透過英子的雙眼,看盡各種悲歡離合,道盡人世復雜感情!
城南舊事心得優質文章 篇7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看了第一句詞相信很多人就可以哼出那熟悉的旋律,雖然未必知道這是奧德維的名曲,《城南舊事》讀書心得。歌名叫《送別》,但我更愿意叫它《驪歌》。同是李叔同填的詞,不知道為什么和我們小時候唱的《送別》不同,但《城南舊事》的開頭就是抱笙加豎琴的《驪歌》…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本好書,可以凈化一個人的心靈。在我內心的深處,曾經有這樣一本書,它像一滴清水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陽,這本書就是《城南舊事》,作者是林海音,它是以年少的心態來記敘自己在北京城南的幸福童年生活。看完書后,古城的殘片、大樹的幾根垂落枝條、臨街老店被涂蓋的字號、半扇院門的插閂以及那些美好的回憶都一幕幕地浮現在我的眼前。
也許,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一個夢的符號,它代表經歷滄桑后的人對純真年代的懷念。讀著《城南舊事》,我漸漸地走近了書里,看著英子在城南度過的幸福童年,它們就像是一股細流靜靜地,慢慢地滲入我的腦海中:惠安館、胡同的井、鬧市僻巷、草垛子……這些地方所浮現的人物:井邊的小伙伴妞兒、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躲在草垛里的小偷、斜著嘴笑的蘭姨娘、不理“我們”的德先叔、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爸爸都與我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筑成的。
當讀到英子和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玩時,我真擔心秀貞會不會做出傷害英子的事;當看到英子知道自己的好伙伴妞兒就是秀貞的女兒時,英子不僅幫助他們母女重縫,還將自己的生日禮物——鉆石表和媽媽的金手鐲送給他們當作盤纏去尋找思康叔。此刻,我不禁為英子感到驕傲,一個六歲的孩子竟懂得友誼,懂得愛,這大概是一種來自生活的力量鼓舞著她在成長吧!讀著讀著,我時而心驚肉跳,時而輕松自在。我覺得很奇怪:難道英子不害怕秀貞嗎?看到最后,我才明白,她的童年之所以精彩,是因為她有一顆純真的心靈,正是因為她有這樣的一顆心,她的童年才那么快樂。那是真正的,無憂無慮的,不折不扣的快樂。
《城南舊事》絕不僅是一本回憶錄,它還是名篇佳作,它以它獨特的特點,洗滌人的自私心,讓人受到教育。這本書,的確讓人沉醉,它像一位繪畫大師,締造出了真實的人性世界,為我呈現了一出精彩絕倫的演出。合上此書,房間里飄著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無法散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