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讀書心得和啟迪作文(通用7篇)
三字經讀書心得和啟迪作文 篇1
《三字經》是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一本中國古典名著之一。作者用三個字的,像詩歌的形式用精練的語言表達出了中國古代的家教及傳統。《三字經》里的語言,有的易懂,有的難懂。為了透徹的理解這本書,我借了一本《解讀三字經》。它是中國歷史學教授錢文忠的作品。
細細地讀著書中的每一個字,看著注釋,慢慢的理解著。一遍讀不懂,就再讀第二遍。這次,我深刻的體會到了古人所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的道理。一遍又一遍地讀同一章節,思緒漸漸變得清晰,那一句句精練的語言似乎也不是那么難以理解了。到這里,我從心底里佩服這位教授。這些字在錢文忠教授的“說教”下變得安靜下來。當我“歷盡千辛萬苦,越過崇山峻嶺”之后,我被《三字經》這一本書深深地震撼了。這些看似簡單的文字,竟然還有這么多的含義!我心想:這個無名作者到底是誰?是文人?是官員?還是普通老百姓?能寫出《三字經》這本書的人一定不簡單!在古代私塾,所有孩子的啟蒙書籍就是《三字經》。
流傳至今的《三字經》在世界上依然有著巨大的影響力,F在的《三字經》早已不單單“屬于”中國。許多外國的兒童,也開書讀各種語言的《三字經》。當然,原創還是在中國。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不去讀先輩們留下的文學經典,我們還去讀什么呢?讀自己國家的書,然后學習進步,寫出更好的文章!伴L江后浪催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美好的明天屬于我們,美好的未來屬于我們,美好的祖國依舊屬于我們!祖國媽媽將在我們的建設下,更加繁榮昌盛!
三字經讀書心得和啟迪作文 篇2
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一直屹立于世界之巔,其中以少數兒啟蒙讀物《三字經》最為典型。我也覺得這本書很好,這本書三字一句,含義簡單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比说谋拘圆罹嗖淮,但是由于受到后天外來環境的熏染,差距越來越大。“茍不教,性乃遷。教不嚴,師之惰......”如果不接受教育,善良的本性也會受到遷移,而學習的根本辦法,就是專一。教育就是挖掘他們本性的善良,讓他們有一個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
對于學習,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專一。所謂“一心不能二用”!度纸洝分械拿恳痪,都有著一些道理在其中,雖只有短短的三句話,但讓我受益匪淺。
記得,我看過這樣的一個故事。古時候,一個孩子,被稱為“南方才子”,他就是唐伯虎。他從小擅長畫畫。一次,他被別人叫去幫忙作畫,還得到了獎勵;丶液螅堰@件事告訴了媽媽,,并自稱在這很有名氣,畫畫得不錯。媽媽聽后,沒有回答。過了幾天,媽媽要他去附近的一位老師家中學畫,唐伯虎就去了。
唐伯虎跟著老師認認真真地學,不知不覺就已經學了一年多了,老師說他進步很大,可以回家了,并準備了飯菜送他,飯前,他看見窗外的風景很美,學了一年多了,還沒發現這處美景,準備把腦袋探出窗外仔細看看時,“呯”地一聲,撞到了玻璃,窗戶明明是開著的啊?怎么......唐伯虎用手一碰,才恍然大悟,哦!原來這是老師畫的畫啊!真是栩栩如生!我離這個境界還遠著呢!老師來了,他就要求還學幾年,當然老師就同意了。轉眼間又學了4年多,畫藝比以前好了許多,這4年中,他十分刻苦,果然畫技有了很大的長進.。
這個故事告訴我了許多道理,茍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在這個故事中體現的很好,學習是自已的事,在學習中一定要認真刻苦,比如:有兩個孩子,從小一樣,但有一個孩子十分刻苦,做事很認真,而另一個很懶惰,遇到困難就怕了,最終誰會成功,一看就知道.小時候,不分高低,而每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努力后,就會有明顯的差距.努力,勤奮...就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如果以前沒做到,那么,從現在開始,改掉壞習慣,做到《三字經》中的每一條.
《三字經》,簡簡單單地三個字,句中卻蘊含著大道理,每一句都給我們不同的啟發,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們努力做到每一條,加油!
三字經讀書心得和啟迪作文 篇3
朗朗乾坤,得萬古之氣,孕千年文化之精髓,成千古曠世之奇書,《三字經》橫空出世!《三字經》傳承下來已有七百多年了,歷史十分悠久。這本書承載著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如今《三字經》的內容已被我們椒江人民印畫在了文化墻上,大大增強了我們椒江的文化氣息。
來,現在就讓我和大家一起走讀椒江文化墻上的《三字經》。
來到文化墻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烏黑發亮的《三字經》里的文字和生動的配圖。看得出來,這么多文字和畫都是聰明勤勞的人們精心書畫寫上去的。顏色艷麗,字跡工整,栩栩如生,美麗動人!我從左往右讀,“教之道,貴以!谟泄,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看著這些圖文并茂的文字,我眼前似乎出現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钡染渥又畜w會到黃香小小年紀都懂得孝順父親,值得學習、發揚!“融四歲,能讓梨!弊鳛榈艿艿目兹趯ψ约和叾寄芏弥t讓與寬容。我比起孔融,可真是相差太遠了!生活中,哥哥不管吃的玩的總讓著我這個做妹妹,而我卻一而再,再而三,得寸進尺,不懂得半點謙讓,F在看到這里,讓我感到十分愧疚。我回家后,馬上真誠地對哥哥說聲“對不起!”表示我的歉意!梆B不教,父之惰。教不嚴,師之惰!彼嬖V我們做父母都有教育孩子的義務,父母要及時指正孩子的錯誤。老師教育學生不嚴格,那是老師的過錯,會誤人子弟。我慶幸自己有負責、嚴格教育我們的好老師!“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蔽覀冏鳛樾『⒆幼钪饕娜蝿站褪菍W習,努力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做一個品學兼優的人!拔裘夏福瑩襦徧。子不學,段機杼。”孟子的母親曾經三次搬家,都是為了孟子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孟子后來能成為著名的大家,是和他母親的良好教育是分不開的。是呀,良好的學習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是多么重要啊!我慶幸自己在百年名!嗣裥W,在區優秀班級——四(5)班,熱情高昂地學習。我相信同學們都會珍惜這美好的一切,讓我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三字經》凝結著古人的智慧,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它更多地告訴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小故事,大道理!
走讀《三字經》文化墻后,你們有什么感想呢?愿與我一起分享嗎?
三字經讀書心得和啟迪作文 篇4
最近,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我可高興了。
我小心翼翼地翻開書的封面,映入眼簾的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查閱了相關資料,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長過程中后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而我自己的理解是:人小的時候都是一樣的,只是學習方法和受到的教育不同,長大了就會有好、有壞。我從中得到的感悟是:我們平時交朋友,要交善良的、愛學習的朋友,不能交行為不好,好吃懶做的朋友,否則很容易誤入歧途。在我的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班里有一位同學,他原本學習成績很好,身上有很多閃光點,老師和同學都很喜歡他?墒撬徊恍⌒慕Y交了一個愛玩電腦游戲的朋友,經常跟著這個“朋友”出入網吧。有時候沒錢去網吧,還偷家里人的錢,學習成績更是一落千丈。真是讓人痛心啊!
書中還寫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意思是:一塊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為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樣的,如果不通過學習,就無法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我看法是:即使你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假如你不好好學習,不經歷磨煉,長大了也會一事無成,庸碌無為。讀了《三字經》,讓我明白了許多人生的道理,時時鞭策著我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真是應了那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白玉堂。讀書真好!
雖然《三字經》到我手上才幾天,我只讀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我已經深深地愛上了這本書,今后我一定好好品讀這本書,明白更多的道理,讓自己不斷成長。
三字經讀書心得和啟迪作文 篇5
【品讀國學經典 傳承中華文化】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翻一翻任何一本國學經典,先哲的智慧無不令我們贊嘆、敬仰。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他們心中播下了文學的種子,慢慢地生根、發芽。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的父母就已經讓我開始接觸《三字經》了。那時的我還很懵懂,既不知道“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的意義,也不知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钡膬群V恢浪忠痪,讀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背誦。直到現在,當我再次翻開《三字經》,細細品讀。感受著文化的魅力,沐浴著文化的甘露,我受益匪淺,懂得許多。
讓我感觸最多的是“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這句話的意思是“東漢時有個人叫黃香,在他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寒冷的冬天,黃香就用自己的身體讓父親的被子變得溫暖,好讓父親睡起來時感到暖和。每一個孝敬父母的人,都應該學習和效仿。”看到這里,我不禁有些慚愧。平常,我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讓我做些小事我也不情愿。就拿前幾天來說吧,晚上快要吃飯時,媽媽叫我去拿一下碗筷。我當時看電視看得津津有味,哪里愿意離開呢?媽媽只好自己起身去拿了碗筷?戳它S香的故事,我感覺羞愧萬分,無地自容。我們每每談到父母,都說要孝敬父母?蓪嶋H上,一些人還總是讓給父母增加負擔、讓父母操心。與古人相比,真是天壤之別。父母為了我們不辭辛勞,付出了太多太多。黃香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讓我們盡自己的能力孝敬父母。從我們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關心父母。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币馑际恰皯饑鴷r期,孟子的母親曾經三次搬家,為的是給孟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有一次孟子逃學,孟子的母親就折斷了織布的機杼來教育孟子!泵献幽軌蛲〞怨沤瘛W識淵博,和孟母的嚴格是分不開的,強調了學習環境的重要性。一讀到這里,我又想起了我的父母:他們不僅給我一個單獨的房間,讓我安靜地學習,還給我買了寫字臺、臺燈,努力改善我的學習環境,可是我總是不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學習總是不認真。讀了這段話后,我才明白父母為了我能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可謂操碎了心。父母對我的期望如此之大,我怎么能不好好學習呢?
“昔仲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勤學!薄摆w中令,讀魯倫。彼既仕,學且勤。”“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古人勤奮好學、無時無刻都渴望知識的精神感染了我,促使我在努力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叭袅簽,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彼既成,眾稱異。爾小生,宜立志!备嬖V了我學習的好處無窮,更加堅定了我學習的決心。最后的“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勵!币簿疚覀儯呵趭^上進的人,都會有好的收獲,事業有成;但只顧貪玩,游手好閑、不求上進,浪費了大好時光,是沒有任何益處的,將來一定會追悔莫及。
中華文化,經歷了無數滄海桑田,挺過了無數風風雨雨。作為新世紀的中華少年,我們有責任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代表——國學經典,讓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文化成為世界的潮流,傲然屹立于世界之巔。
三字經讀書心得和啟迪作文 篇6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我最喜歡的是《三字經》,這本書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度纸洝饭378句,背誦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的內涵中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字經》中的“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給我感受最深,東漢人黃香,9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為人子女都應該實行和模仿的。當我們擁有母愛的時候,當我們在母愛的陽光雨露里幸福生活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認真的想想,怎樣去回報母親的愛?就像九歲的黃香那樣,有沒有想過在自己穿棉襖時,只要能給父母一件布衣,母親就會高興的滿面笑容。在人生的每個旅程,都有母親的陪伴,然而我們卻并沒有回報給我母親同樣的溫暖,母愛總是自然而然地流露,總是毫無保留的付出,為了讓我們幸福地成長,對于偉大的母愛,我們要給予回報:在吃飯時,父母總是往自己的碗里夾菜、夾肉,然后又和藹的說:“多吃點,好好學習”。其實只要給他們捶捶背,洗洗腳,或者說聲“我愛你”,即使是些微不足道的舉動,他們都會熱淚盈眶,心靈總會感到十分欣慰。高爾基又言“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是的,母親就是這樣的愛,它讓你肆意的享受,卻往往不想讓你給予任何回報,因此,我們忽略了母愛的存在。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三字經》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也是兒童必備讀物。讀這本書,你會懂得更多道理: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
三字經讀書心得和啟迪作文 篇7
我是一個愛讀課外書的女孩子。我讀過很多課外書,其中令我感悟最深的莫過于《三字經》。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經典作品,也是我的好老師。它教會我許多做人的道理。直到現在,我還經常翻閱它。它每次都能引起我的思考。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边@開篇的短短幾句話說明了環境對人性的影響。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很相近,但是在成長過程中,由于生活、學習的環境的不同,慢慢地人的習性就會相差很遠,有了好壞之分。可見周圍環境對人成長影響很大。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有出息,即使在古代也不例外,所以才有了孟母三遷的故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边@句話一直鞭策著我奮勇向前。玉石只有經過雕刻打磨才能成為器物。同樣的,一個人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懂得知識和道理。人之初,上天賜予我們每個人成為“玉”的機會,可為什么長大后,人與人之間卻會存在如此大的差異呢?除了環境的影響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各人后天努力程度不同造成的。只有愚蠢和懶惰的人才會把自己的失敗歸咎于老天的不公。要想得到更多,就必須得付出辛勤勞動。如果今天不把握大好時光好好學習,整日游手好閑,無所事事,就只會一事無成。相反,如果你愿意刻苦磨練自己,將來就一定能成為光彩奪目的“玉”。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黃香非常孝順,九歲時就懂得替父親暖被窩。父母養育我們長大,為我們操碎了心。成功時,父母陪我一起慶祝,失利時,父母在我身邊支持鼓勵,與我共渡難關。我們從小就應該懂得感恩,孝敬父母,讓孝順這一光榮傳統在我們身上傳承下去。
除了以上讓我感悟最深的名言和典故,《三字經》里還有很多充滿智慧,給人啟迪的名言、典故。它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是中華傳統的傳承使者,值得我們細細品讀。相信今后無論我多大了,走到哪里,都會在身邊帶一本《三字經》,時時翻閱,處處提醒我做人的道理,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做一個有修養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