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傲慢與偏見有感精品(精選3篇)
讀傲慢與偏見有感精品 篇1
《傲慢與偏見》無論是曲折的愛情還是豐富的人物性格都讓我意猶未盡。
傲慢、偏見,是我們很常見的弱點和毛病。每一個人其實都很容易被自己的主觀印象所驅使,因而容易對別的人下不正確的注解,進而造成了彼此之間的誤會。一個人所給予的第一印象固然可以影響到很多事,但并非一定不會改變,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有更客觀一點的論點,就好像故事中女主角對達西的看法,
這是個曲折但卻也美麗的愛情故事,主人公伊麗莎白是個勇于追求愛情、漂亮聰明、堅強可愛的中產階級女子。故事主要以她對達西先生從一開始的厭惡到尊敬,再到愛慕為線索,也穿插了在幾個發生在她身邊的幸福或不幸的婚姻,揭示了作者對那個時代女人生活與愛情的理想和期望。故事中女主角伊麗莎白第一眼看到男主角達西就是不順眼的,加上男主角個性的傲慢,繼而對他有了偏見。而男主角達西,是個不受人歡迎的傲慢男子,也不屑于周遭冷淡的人際關系,對他來說,傲慢也許是有理的,偏見卻很無情,這兩者產生的沖擊是免不了的。兩個人之間也因此而常有針鋒相對的言辭,彼此之間的傲慢和偏見就造成了一開始的不愉快與誤解,但是經過種.種事件的澄清,彼此又漸漸產生一點點的感情。
達西代表著“傲慢”,伊麗莎白代表著“偏見”,他們一開始都被自己的情緒所牽引。接著一連串對達西不利的流言,更讓伊麗莎白對達西反感。當達西向伊麗莎白求婚而遭到拒絕時,他說了一句話:“要是我耍一點手段,把我內心的矛盾掩飾起來,一味地恭維你,使你相信我無論在理智方面、思想方面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是對你懷著無條件的純潔的愛,那么也許你就不會有這些苛刻的責罵了。可惜無論是什么樣的偽裝,我都痛恨。”達西沒有為了討好伊麗莎白,而改變他的傲慢性情。伊麗莎白也表現了很真實的自己,彼此都不刻意去營造給人的印象,表現出了最真實的一面。而開始的時候,伊麗莎白一直活在自己的偏見之下,而忽略思考事實的真相,經過達西的解釋和自己的判斷,才最終找到幸福的歸宿。
《傲慢與偏見》通篇是伊麗莎白幽默的俏皮話,可是這種強顏歡笑下,隱藏的卻是那一時代人們無盡的苦惱、不滿、遺恨。或許不幸太多了,變成了麻木。可是令人羨慕、認可的“幸福”背后,堆砌著的又是什么呢?是金錢、麻木、淚水、悔恨、遺憾,或許更多更多,但唯一沒有的便是真愛。
讀傲慢與偏見有感精品 篇2
看題目就知道我今天看了《傲慢與偏見》,沒什么好講的。但是,這部電影真的拍的很好,我在此強烈推薦朋友們有空去欣賞一下,在此之前,我有看過它的原著,只記得當時很吸引我不住地讀下去,看電影之前也只記得一點故事梗概。
邊看電影邊拿著原著對著看,常被某某人嘲笑,但是我覺得很有意思,我在原著里找到這么一段話:“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這樣的單身漢,每逢新搬到一個地方,四鄰八舍雖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見解如何,可是,既然這樣的一條真理早已在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們總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個女兒理所應得的一筆財產。”其實這也是,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開篇的第一段話。
我覺得這話也不無道理,雖然有點世俗。如果一個人要結婚,到底該考慮些什么呢?“單單為了財產、金錢和地位而結婚是錯誤的;而結婚不考慮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不知道這是誰的話,但一語道破。我覺得男女上方的感情是締結完美婚姻的基礎,沒有感情,就不要再談婚姻這回事了。要是有了深厚的感情基礎,那也還得物質支撐,否則感情也走不了多遠。最后,女主角與男主角跨越種.種偏見重聚在一起,那種勇氣很讓人觸動!但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讀傲慢與偏見有感精品 篇3
作品中女主角伊麗莎白是個活潑大方,美麗與智慧并具,不屑于攀權附貴的女孩。雖然出身貧寒,但自尊自愛,不論于當時那個年代,還是于當代來說,這種品格都是很難能可貴的。而男主角達西是個多金多才,俊美瀟灑的完美男人,但性格拘謹嚴肅,不擅言辭,因此給人傲慢自大的印象,故伊麗莎白對達西先生形成偏見,并逐漸加深。
但在相處的時間里,達西對伊麗莎白的愛慕之情逐漸加深,但由于伊麗莎白的偏見而屢遭挫折。最終伊麗莎白還是讀懂了達西的為人,知道自己之前的偏見僅僅是因為誤會和別人的有意詆毀,最終兩人喜結良緣,大團圓結局。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伊麗莎白與達西的姑媽的兩次交匯,一次是她們一起共進晚餐的那一幕,進餐過程中達西姑媽因為伊麗莎白的出身和技能不足而故作刁難,但伊麗莎白還是給以禮貌有力的反擊,不僅捍衛了自己和家人的尊嚴,還展現了社會中下階層應有的骨氣。
另一次是達西姑媽發現達西愛上伊麗莎白而不愿與自己女兒結婚后,前往去找伊麗莎白,讓她不再與達西往來時,伊麗莎白同樣地不肯屈服在權貴下,仍然堅持自己所想。正是伊麗莎白這種自尊,不屈于權貴的品格吸引了達西,也造就了一段美好姻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