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雷鋒故事有感(精選8篇)
讀雷鋒故事有感 篇1
假期里,我讀了一本書是《雷鋒的故事》讓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雷鋒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里,還不到七歲的時候,失去親人成了孤兒,是好心的六奶奶收養了他。他從小就想當兵,為父母兄弟報仇血恨。雷鋒長大后,光榮地當了一名解放軍戰士。
在這本書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家都說的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記得有一次,雷鋒出差到沈陽,在火車上看見一個老大爺蹲在車廂門口,他趕緊走過去扶起老大爺,給他讓座。雷鋒又轉身去列車員那里,拿著掃把和抹布開始打掃車廂,從車廂這頭打掃到那頭,累得滿頭大汗。可他一點也不知道累,放下抹布又給旅客們倒水喝,就這樣一直忙到下火車。到了沈陽后,走在路上看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背著個大包袱,拄著棍吃力地走著。雷鋒上前接過老大娘的包袱,扶著老大娘往前走,一問才知道,老大娘要去找兒子。雷鋒連忙說:”老大娘我們是同路的,我送您去找兒子吧。“一路上,雷鋒對老大娘照顧的無微不至,周圍的人還以為他們是母子倆呢!雷鋒按老大娘給的地址,邊走邊打聽,找了兩個多小時,終于找到了老大娘兒子的家了。像這樣的好人好事,雷鋒做的數也數不清,他從來也沒留下姓名,只說:”我叫解放軍,這是我應該做的。“看完這本書,我明白了:”做好事容易,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我從今以后,一定要向雷鋒叔叔學習,要樂于助人,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另外還有一件值得我學習的是,雷鋒叔叔非常節約。有一天,他和團長一起散步,在路上看見一顆歪七扭八的釘子,雷鋒就把它撿起來放進口袋里。團長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說:”我要把這個釘子修好重新用。“雷鋒就這樣不浪費國家的一分一毫。他自己的衣服和襪子,總是縫了又縫,補了又補一直穿著。我從雷鋒叔叔的事跡中受了很大的教育,決心向雷鋒叔叔學習,從小就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學會洗衣服,學會做飯,縫補自己的襪子。
在去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發生地震災害后,我們全國人民都向災區的人們獻出一份愛心,幫助他們重建家園。我比起他們這些英雄還差很遠,但我在今后的學習中,一定以他們為榜樣,繼續努力!
讀雷鋒故事有感 篇2
說起雷鋒,大家一定都知道。從上幼兒園時,老師就教我們唱”學習雷鋒好榜樣……“,長大一些,媽媽和老師會告訴我們要向雷鋒學習, 多做好事。但是雷鋒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我并不了解。
前幾天,我從圖書館買回一本《雷鋒的故事》。書一頁一頁的翻開,雷鋒的光輝形象也一點一點的展現開來。知道了雷鋒的父母,哥哥,不滿一歲的弟弟都被地主一一逼迫而死,雷鋒六歲就成了孤兒,吃了很多苦。在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不僅關心他,還讓他上了學。知道感恩的雷鋒也沒有辜負黨和國家,他做的好人好事一火車也拉不完。他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冬天一樣冷酷無情。“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遺憾的是,雷鋒的一生很短暫,他在一次意外的車禍中犧牲了,那年他才二十二歲。
雖然雷鋒早就不在了,但是他的釘子精神卻被永遠的傳承了下來。往我們的身邊看看吧:20xx年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無不讓人敬佩;在去年的5。12大地震時,抗震救災的解放軍戰士,消防官兵,醫生護士等等都讓人稱贊,讓人落淚,只有8歲的小林浩用弱小的身軀奮不顧身的把同學背出廢墟;還有那為互不相識的白血病人捐獻自己骨髓的無私奉獻者;為老人讓座的小學生……還有很多很多的好人好事發生在我們的身邊。這些不都是活著的雷鋒嗎?
我明白了學習雷鋒的真正含義。其實在平時的生活中,我也經常幫助同學,幫助父母,雖然事情很小,但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會更加努力做好自己,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回報父母,回報社會。也衷心的希望社會上那些少數犯罪分子能夠學習雷鋒,做好自己,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團結,更加和平。
讀雷鋒故事有感 篇3
想必大家都聽過這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句話就是對雷鋒叔叔的真實寫照。雷鋒叔叔是個充滿愛心、樂于助人的人。他把為人民服務當作他的生活習慣,經常在工作、生活中體現,他見到生活中有困難的人,就竭盡所能幫助他人。雷鋒做好事,對他來說很平常。下面就是雷鋒叔叔幫助別人的一些實例:
1、有一次,雷鋒因腹疼到團部衛生連開了些藥回來,見本溪路小學的大樓正施工,便推起一輛小車幫著運磚。當市二建公司敲鑼打鼓送來感謝信時,部隊領導才知道這件好事。雷鋒是孤兒又是單身漢,在工廠有工資,入伍時有200元的積蓄。后來,他把100元錢捐獻給公社,遼陽地區遭受水災時,他又將100元寄給了遼陽市委。雷鋒入伍當年每月有6元錢的津貼,全用于做好事。自己的襪子補了又補,平時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2、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3、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要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領著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后,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顫,又把自己的貼身毛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火車到了沈陽,天還在下雨,雷鋒又一直把她送到火車站,
或許有些人覺得雷鋒精神有些過時,但雷鋒的精神已經影響到了我們每一個人。我們要發揚雷鋒叔叔的這種樂于助人的精神,成為一個新時代的少年吧!!
讀雷鋒故事有感 篇4
雷鋒出生在舊社會一個很困苦的家庭,他在七歲的時候就成了孤兒,在地主家他受盡了地主婆的打罵,身上留下了很多傷痕。
新中國成立后,雷鋒上了學,他努力學習,當上了鄉政府的通信員,后來鞍山公司要招收一批青年工人,雷鋒就主動要求去工作,在去鞍山的路上,他主動把座位讓給了一位老漢,并幫助列車員干活,倒水。在工作期間,只要是有時間雷鋒主動到外面工地干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時間長了,大家都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征兵工作開始了,雷鋒又去參軍,在部隊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在日記里寫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這就是雷鋒的崇高愿望。
今后我要向雷鋒學習,在學校好好學習知識,看到有人需要幫助自己主動去幫忙,做一個像雷鋒一樣的好少年。
讀雷鋒故事有感 篇5
今天我讀了《雷鋒的故事》這本書。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做過的好事數也數不清。
雷鋒叔叔平時生活非常節儉,他的襪子補了又補,已經補得變了模樣,還舍不得丟掉。炎熱的夏天,同志們都買汽水喝,他卻說:“喝白開水也很解渴。”同志們說他是“傻子”,他卻把辛辛苦苦攢下的錢全部都捐給了災區。
“一花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雷鋒叔叔的影響和帶動下,他們班全體戰友同學習,共進步,團結一心,使他們成為了全連又紅又專的先進集體。
讀到這里,我想起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有一次我生病了,請了幾天假,等我病好去上學時,同學們有的拿課堂筆記給我看,有的主動給我講解所缺內容,使我很快補上了我落下的功課。他們不都是我身邊一個個助人為樂的“小雷鋒”嗎?
讀雷鋒故事有感 篇6
雷鋒自小就失去了親人,是他的鄰居——六叔奶奶在養他,他的六叔奶奶家也很困難,有時連飯也吃不上,所以雷鋒經常背著六叔奶奶去很遠的地方來討飯,有時也經常到山上去砍柴,一個空空的倉庫一下子就滿了。
雷鋒長大后,他幫助過許多人,他接送小同學上學,互送迷路的小朋友回家,自己的錢除了買生活用品和好看的書外,剩下的錢都捐給了災區。他為人民服務,地球人都對他贊譽有加。
他非常喜歡看書,每天都看到深夜;雖然沒有燈,但是他借用車燈來看書。他為人民做了很多很多,但他常說:“是偉大的黨把我救出苦海,我的所作所為是應該的,是為人民服務的,我還做得不夠……”
雷鋒叔叔是個不但善良,而且還是個會報效國家的大善人。有一句名言——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句名言非常值的我們學習,我非常喜歡這句名言。
雷鋒喜歡幫助別人,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好伙伴。
讀雷鋒故事有感 篇7
寒假的時候,我讀《雷鋒的故事》這本書,開始讀這本書我就深深的喜歡上了這本書,每次讀了又讀,愛不釋手。特別是書中的《可敬的傻子》這個故事,意味深長,催人奮進。
《可敬的傻子》這個故事講的是雷鋒叔叔在抗洪搶險戰斗中不怕困難,為了人民的'利益奮不顧身;在工作中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別人;在生活上,給戰友們洗床單、補被子、當“掏糞工”、協助炊事員洗菜在這個故事里最讓我感動的是雷鋒叔叔當“掏糞工”。有一天上午,他看到廁所的糞池滿了,立即動手把大糞掏出來,雖然犧牲了自己一上午的休息時間,但是廁所里弄得很干凈了。大家開玩笑地說他是一個掏糞工,說他是個“傻子”。他反而說當一個掏糞工也是很光榮的。
讀完這個故事,我想起自己的一次成長經歷。寒假里的
讀雷鋒故事有感 篇8
雷鋒叔叔出生在一個“吃人”的舊社會,很小就失去了父母。但他也是幸運的,因為共產黨讓這些苦孩子免費讀書。雖然那時條件很艱苦,但雷鋒叔叔讀書時很用心,老師布置的作業都會認真的完成。放學后,雷鋒經常會去幫助別人。
參加工作后,他做過通訊員,開過拖拉機,工作時他都嚴格要求自己,遇到不懂的積極向前輩請教。由于雷鋒個子小,進不了軍營,但他仍然堅持著,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被錄取了。雷鋒叔叔只要一有空都會去做好事,做了好事總是不留名。經過他不懈的努力,1960年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由于一次意外,雷鋒叔叔光榮的犧牲了。
我看了這本書后,覺得雷鋒叔叔在那么惡劣的環境里也能好好學習,而我更加要努力了,要改掉一些不好的習慣,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