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個人讀書心得(通用6篇)
平凡的世界個人讀書心得 篇1
平凡的世界熱播之余,又重新翻看了原著,同樣的一本書,隨著時間的流逝,閱歷的豐富,感悟也早已不同。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是上大學的時候,熬夜看完的,也是大學里唯一一本讀完的小說。看完后躺在床上思緒萬千,只感覺作者淡淡的文筆中處處流露著對生活的無比熱愛,理想,愛情,親情,友情......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生活充滿了希望。跟初入象牙塔的大學生一樣,愜意的校園生活,肆意奔放的青春,憧憬著美好的未來。感動一閃而逝,小說里的人和事早已模糊于記憶當中,只留下黃土高原上的一段往事和平凡的書名。
如今再回看小說,驀地發現這分明就是父輩的寫照,甚至我們身上還烙有小說里某些人物的余影。有人說,只要城鄉二元結構還存在,平凡的世界就不會過時。書里反映的正是大時代下億萬中國農民的縮影。小說里人物的命運沉浮,悲喜歡憂,情愛糾葛都和農民的身份綁在了一起。
一紙戶口把農民世世代代釘死在了黃土地上,除去考大學和參軍,再也沒有其他途徑擺脫農民的身份。農民不僅要與天斗,還要跟自己與生俱來的命運抗爭。他們只有拼命地從這浸透了血汗的黃土地中收獲希望。父輩對土地和糧食的感情,不是改革開放后這代人所能夠理解的。土地是農民的一切,吃飯,穿衣,蓋房,拉扯孩子......所有這一切都只能依靠在有限的土地上起早貪黑,精耕細作。記得很深,小時候喝稀飯,碗底剩下些許的飯根,爺爺總要讓我們舔干凈才能離桌。
農村的生活雖然清苦,可是簡單愜意,有濃濃的人情, 有田園、山野、河流、羊群,有村東頭的李老漢、隔壁村的憨牛、外地嫁過來的老王家的俏媳婦......誰家有紅白事,整個村子里的人總會一個不拉的趕去幫忙,逢年過節,再窮的人家也要殺口豬,宰上兩只雞,放些炮仗,村頭照例點上火堆,竄天的火苗烘出熱鬧的年味。
再回去,一切都變了,四處開發房地產,工廠,一望無際的麥田只剩下零零星星的散落在工地之間。灌溉的河流大都被填平,有的干脆成了化工廠的排污溝。孩子連基本的農具都認不清。每個人都忙著掙錢,連話家常的功夫都沒有,除夕當天才收鋪子,大年初一街上就陸續開業了......
改革開放這幾十年,中國農村經歷了歐美數百年才完成的社會變革。從農業社會越過工業社會直接到現在的信息社會。只是人的感情在這種急劇的變革中變得無所適從,一旦脫離了土地,幾千年來建立其上的人情世故,宗族禮法轟然倒塌。平凡的世界成書到現在不過短短三十年,書中描述的世界宛然遙遠的另一個世界。即使路遙本人回到現實的石圪節村,只怕也陌生茫然。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三十年來,物非人非,很多東西變得不是東西,很多不是東西變成了東西。
平凡的世界祭奠行將消失的中國農村,我們想從中找回逝去的原鄉。
平凡的世界個人讀書心得 篇2
《平凡的世界》中的愛情,對于無關風月的我實在沒有大多感悟。直到今晚抓緊時間刷完孫田二人的感情線后,竟發現自己對愛情的認識有了極大轉變:
常說完美的愛情故事都以“畫上圓滿的句號結尾,但路遙的這部作品,皇甫同學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一一畫上一個省略號,我最初并不滿意這個結局,但真正讀到孫少平不甘心田曉霞的犧牲,一如既往地在約定地點“見面時,真有一些感動。某種意義上,這未必不是完美結局。若林黛玉葬花之辭:“若未錦囊收艷骨,一抷凈土掩風流。作者也不想這段理想的情感沾凡塵之事。從始至終,兩人的情感就是純粹的愛情。
其實孫田二人的結局可以說是最有味道的:縱觀全書,所有人的愛情都因現實不圓滿。把孫氏兄弟的感情線相比。簡直是一組鮮明的對照:男女雙方差距相同,但收獲了不同的結果。我的眼中,愛情也有三個層次:付出,負責,改變。少安與潤葉屬于第二層,少平與曉霞卻已達到改變一層,跨越地位,學歷,家境,兩人不斷改變著自己,甚至達到“生者可死,死者可生”的“情之至”可惜,少安若可為潤葉過上圓滿的生活去尋一條可能更艱難的,卻可成全二人的路也好。
愛情其實與萬物無關,其中沒有距離,沒有倫理,沒有生死。可以“恨不相逢未嫁時”,亦可“能以精誠至魂魄”,除去時間,愛情就是亙古不變的。
平凡的世界個人讀書心得 篇3
每一個平凡的世界,都有一個又一個不平凡的人,用汗水創造著一個又一個不平凡的人,路遙,就是那個不平凡的人,在一個平凡的世界創造他的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世界》——一本獲得茅盾獎的文學作品,可其中卻沒有一絲矯揉造作,更沒有華麗的辭藻,離奇獨特的故事,震撼人心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遣詞造句,樸質的情感。
路遙創造的這個世界里的村莊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主人公孫少安與孫少平兄弟倆,也只是一這個平凡的世界中群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一個。可他們倆卻在這個世界中不斷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終書寫了新的人生之路。同樣是做皇帝,武則天卻成為了歷史上的唯一的女皇帝,書寫了一段傳奇,同樣被蘋果砸,牛頓卻發現了萬有引力,同樣是殘疾人,有一些卻微笑面對……他們一個個用自強與自信、奮斗與拼搏戰勝困難,擺脫了屬于那個時代的束縛。
也許,不平凡的人生,就誕生在平凡的滴滴點點之中。一時極度貧窮曾讓多少有理想的青年意志消亡,停泊在幻想之海,可在逆境中,孫少安和孫少平戰勝了自卑與懦弱,用對夢想的渴望給自己一個堅強的理由,劃起堅強之舟,用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體會生活中間的親情,友情甚至愛情,讓本來渺小而微不足道的自己,為這浩渺的世界添上幸福而溫暖的一筆。
擁有了磚窯,踏上了社會,就像所有美好的結局一樣,每個人都過上了幸福生活,可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一切都現實而殘酷。孫少安的賢妻因勞累而噴血,孫少平的女友田曉霞在一次采訪中去世,李向前雖和潤葉在一起卻已殘廢,潤生和金波的愛情也沒有著落。而路遙正是通過這一凄涼的結局來告訴我們,每一個世界都不完美,生活因苦難才美麗。
每一個平凡的世界,都需要一個不平凡的自己,潑墨揮灑書寫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個人讀書心得 篇4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偶像,但是,我的偶像不是舞臺上激情四射的明星,也不是商場上叱咤風云的精英,他們只是一部小說中的主人公,他們像一粒沙子一樣渺小,卻可以像航海燈一樣為我們的人生導航。這部小說就是《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時間跨度從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年,全景式地反映了這個近10年間城鄉社會生活的巨大歷史性變遷,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以整個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轉型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形象地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孫少安和孫少平這些為生活默默承受著人生苦難的人們,在這里人性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苦難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回腸,孫氏兄弟不甘為命運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發掘自己被禁錮的價值,自強不息的命運主旋律。當少平在村里不當教師后,他沒有向命運屈服,不愿一生只為填飽肚子而活著。少平青春的夢想和追求也激勵著他到外面闖蕩世界,他從漂泊的攬工漢成為正式的工人,最后又獲得了當煤礦工人的好機遇,盡心盡力地干活,成為一名優秀工人。
但是,這一切絕不是靠運氣。在他闖蕩過程中,他背上的疤,告訴我們他付出了多少;他破爛的行李,告訴我們他的生活有多苦;黑夜中微弱的光芒,告訴我們他的求學精神有多么頑強。是啊!生活有多苦,他就有多強!
有一種精神幫助少平度過了一次次人生的絕境,那就是堅強。如果把少平看作一棵樹,當狂風折斷他的樹枝時,只要樹干還在,來年春天依舊會生機盎然。在他的人生征途中,分家——他失去了大哥的肩膀,戀人的離開——他失去了甜蜜的愛情,毀容——他失去了英俊的面容。雖然這些不幸一次次把他逼向懸崖,但是,他并沒有選擇逃避,而是選擇了毅然面對。分家后,他成了家里的頂梁柱,照顧年邁的父母和供妹妹上學;戀人離開后,他用沉重的勞動麻痹自己的心靈,減輕痛苦,不久,成為了一個小班長;毀容后,他由開始的憤怒,逐漸轉為平靜,坦然的接受了現實。他沒有被不幸壓垮,反而,脊梁更加挺直了。
少平的哥哥少安也有著同樣的頑強力和意志力。在少安的磚窯有很大發展時,他決定貸款擴建機器制磚,不料因技師根本不懂技術,磚窯蒙受很大的損失,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棄。一段時間后,他重整旗鼓,再創人生的輝煌,最終成為當地社會主義建設的領頭人。
少平和少安生活的那個年代需要自強不息,艱苦奮斗,而我們的這個時代更需要這種精神。有一個叫洪戰輝的河南人,他曾經感動了全中國。他13歲時,就擔起撫養小妹妹的責任,帶著妹妹求學將近12年。他靠做點小生意和打零工維持生活,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與挫折,我們可想而知。甚至當他自己回頭看時,也不太相信他真的能夠走過來。是什么幫了他呢?是堅忍不拔的精神。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少平和少安那樣堅強。一些人失戀后,就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們認為失去了心愛的戀人,生活不再有明天,不再有希望。然而,他們錯了。少平和曉霞之間的愛情跨越了世俗的偏見,兩顆年輕的心緊緊貼在一起,許下海枯石爛的諾言。可是,天公不作美,兩人最終陰陽相隔,少平痛徹心扉,痛苦不已,他用繁重的勞動麻痹自己,減少一些痛苦的思念。慢慢地,他將曉霞放入心底,讓這段刻苦銘心的愛情,成為他人生中最美麗的回憶。他又張開了雙臂,準備迎接明天的朝陽,接受了不能改變的事實。
《平凡的世界》一書中,蘊含著無限的力量,每讀一次這種力量就增加幾分,面對困難與挫折的自信也增加了幾分。它已在我心中生根發芽,為我的心靈撐起一片樹蔭。我的世界因它而不再平凡。
平凡的世界個人讀書心得 篇5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有那么一個地方,有一群可愛的人,他們每天都辛勤勞作,自食其力,他們富有愛心,樂于助人。他們都是來自路遙的筆下,只是平凡的人,擁有平凡的世界。
生活在黃土地上的農民,土地便是他們的一切,莊稼便是他們的希望。他們早出晚歸,只為餐桌上的糧食能夠豐富一點,家人的臉上能多一絲微笑,稚童的身體能快快地成長,所以,他們肩上的擔子未曾放下過,心中的愛憐之情越來越濃。愛世間萬物,愛親愛的家人。
在艱苦的生活條件下,少平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學習。或許除了溫飽,學習便是平凡人家最重要的事。即使沒有動畫片,沒有游樂場,那兒的孩子依然過得快樂,因為他們每天都過得充實,心中的希望從未熄滅。
少平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
正直與自信,一直與他相隨。讀書時代,他從不曾因貧窮而自暴自棄,正視現實,心靈一點一點地變得堅強。在面對他人遭遇困境時挺身而出,于湍急的河流中救起一個女孩,給了她繼續生活的勇氣。于偷竊風波中給過一個女孩再生的機會,用最合理的方式給了她應有的懲罰。
責任的擔子,在歲月中越來越重。高中畢業后,他開始用稚嫩的肩膀分擔起繁重的家務,任勞任怨,總是把最好的留給家人。父親也知道,年輕的小伙子不愿在山區里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出去闖蕩一直是少平最大的向往。離開黃土高原后,少平只能去給包工頭做搬石頭、運水泥之類的苦力工作。不出幾天,少平滿身都是傷疤,咬著牙堅持干活,且悄悄地承擔了妹妹的學費。
少平和田曉霞的凄美愛情,成了故事中的一大遺憾。他所有堅強的理由在曉霞面前變得虛無。可是他們之間的默契給了他莫大的安慰。生活中,總有意外存在于角落。生老病死是一個自然規律。田曉霞因救人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可是她活潑開朗的形象一直被人們記住。少平很快便從悲傷中走出來。存在過便有價值,他堅信她還沒有離去,只是以另一種方式存在,還激勵著他向前走去。
故事的最后,每個人都找到了合適的道路,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人生。他們也曾因自己不及別人而怨恨,甚至想出各種辦法去損害他人的利益。在一次次的挫敗中,他們重拾了自己的良知,被善心感染,化作了善良的代表。
故事的正能量,總能在我失落時化作光明,引領我往前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價值,在生命的長河中一步一步地去挖掘,去實現。惜情深不壽,殊途同歸,最終都是無言的結局。所以,我們大可以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好就行了。
猶記得你當日面朝朝陽,笑容燦爛。你那自信,也激勵著我前進。
平凡的世界個人讀書心得 篇6
曉霞死了,我聽到了心碎的聲音。一個多才能干的美麗姑娘,一個有著顯郝地位卻又拋棄一切功名利碌而不顧一切去愛的偉大姑娘,一個處于人生最輝煌時期、最美好時代的年輕姑娘,她在一次采訪中英勇犧牲了。
她和少平的那個約定還沒有實現,就走了。我替少平感到痛苦,仿佛感覺到了他的悲傷,仿佛看到了一顆破碎的心。無獨有偶,秀蓮也得了肺炎去世。少安沒了妻子,少平沒了愛人,他們生命中兩個最寶貴的,最至親至愛的女人走了,永遠地離開了他們。生活啊,你為什么這樣殘酷?感動的不只是他們之間那種不至死不諭的愛情,而是這兩位女性的偉大。想想看,秀蓮也真夠可憐。她不嫌棄少安窮,連一分財禮也不是就嫁給了少安。
她不怕苦不怕累,體貼善良勤勞能干,和少安一起吃了許多的苦一起經歷了許多的風風雨雨,還沒過上幾天好日子,當生活剛剛好轉,剛剛有起色的,幸福的生活才剛剛開始的時候,就這樣突然地去了,留給我的是遺憾和悲傷。禁不住又懷疑了,這就是生活的本來面目嗎?而少平,我完全理解他為什么不愿在大山里生活,而要到外面去闖蕩去經歷去受苦。是的,我完全能理解。
麻木、甘于現狀、甘于落后,這是多么的可悲。這個年輕的小伙子引起了我心靈的震憾和共鳴。可就是這樣一個出色的青年,他連最起碼的幸福都得不到,不僅女朋友死了,最后他為了救一個曠工而受傷毀容。欣慰的是,他是那樣一個堅強。他從不為自己的地位、自己命運的坎坷而怨天尤人。他那種對生活的態度、對人生的態度不得不令我折服。但更令我佩服的是孫蘭香,她是一個讓人驕傲的女大學生。比較一下,我和她一樣年紀的時候,我又做了什么,她又做了什么。現在想來,每每讀到她,我心里是一陣慚愧。怪不得少平說,他從不為妹妹蘭香的交往擔憂——她妹妹比誰都配。
《平凡的世界》中的王滿銀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生性愛逛,游手好閑,好吃懶做。他把孫玉厚的大女兒孫蘭花取了回家。如果說他是一個本分的人、勤勞的人,那么他應該算是有個比較幸福的家。孫蘭花很愛他,不讓他下山干活,拉扯兩個孩子,還把他侍候得周周到到,可他不懂得珍惜。一年到頭地跑去外面流浪,去做“生意”。可他做的生意除了能養活自己之外,再也沒有什么了,有時候甚至連自己的溫飽都解決不了,弄得狼狽不堪。可他就是喜歡流浪,不愿回家。有一天。他突然從鏡子里看到他的眼角的皺紋,頭上也有了白發,他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是誰,他需要的是什么。他需要的是一種平靜的生活,需要的是一個溫暖的家,而不是一個到處流浪的孤雁。
人到中年,會對自己的前半生做出反思,從而調整心態去對待生活。有時候,往往一個極偶然的因素,就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甚至整個人生。是的,我相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