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道:為師亦有道》讀書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師道:為師亦有道》讀書心得體會范文 篇1
今年暑假,我利用閑暇時間,仔細研讀了馬朝宏老師所著的《師道:為師亦有道》這本書,受益匪淺,給了我很多啟迪和思考。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始終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學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學生,教育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影響。教育就是開啟智慧、健全人格,要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進而達到獨立行動,成為一個心靈博大、精神堅強的人。
簡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像人一樣生活,像人一樣活得美好。媒體不斷爆料老師怎樣體罰學生,形式五花八門,別出心裁。這類老師把學生當成他的私有財產,沒有讓學生像人一樣生活。我覺得這些老師不配當老師,沒有師德。教室是學生學習的地方,不是你施暴的地方。做人有人德,為師有師德。做一個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師,為學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賦予學生生命以意義和價值,就是最高尚師德的具體體現!這是為師之道,更是為師之德!從這本書中,我還知道了,活潑、歡快、高能量的頑童,或許每天都會惹人煩惱、生氣,甚至是憤怒。常常看到他們貪玩、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喜歡做小動作等,也常常聽到家長、老師的抱怨和失望的語氣。
因而,在很多人看來,頑童愛玩、不聽話似乎是不務正業,甚至覺得后果堪憂。其實,頑童之與頑童,正像工作之與成人,是一生中必需的生活方式,可以說玩是孩子的第一份工作,是孩子的另一種學習。我們成人要做的,不是漫罵、毆打,而是正確的引導,并給予無私的關愛。教育家陶行知告誡我們:“在你的嘲笑里有愛迪生,在你的責罵聲中有愛因斯坦,在你的教鞭下有牛頓。”憑借這強制和懲罰,或許我們可以造就奴才,但不能成就英才。孩子的調皮是天生的,如何順其自然,保護他的天性,并把它轉化為科學探究的動力,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和家長必須深思的問題。
為了每一個頑童的健康成長,作為人民教師的我們,必須端正自己的教育態度,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善待頑童,給他們創造的空間,發展他們獨特的個性,讓社會多一些人才,讓他們都像金子一樣煥發耀眼的光芒——這是我從這本書中獲得的最大收獲。
《師道:為師亦有道》讀書心得體會范文 篇2
放假期間我利用閑暇時間閱讀了馬朝宏主編的《師道:為師亦有道》一書。這本書跟以往的書籍有點不同,主要是收集了以評論和教學隨筆為主的一線教師的文章。此書,封面上那五句話:審視教育本真,傾聽教師憂思,分享成長策略,明晰教師立場,重塑教師信仰,讓人印象尤為深刻。教育的本真是什么呢?我想我們為師首先就要有做人基本價值的追求。
首先是對自信的追求,我是一名一線工作十幾年的老師,因為我從小喜歡小孩子,所以長大后,我毅然選擇了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認真從事教育工作。我自信我心無雜念;再次就是對真善美的追求,做教師不虛偽、不做作、直率、干脆,這是真;以同情之心待人、以惻隱之心愛人,這是善;溝通心靈和儀表,融合人類與自然,這是美;為師要對真、善、美追求;最后就是是對奉獻的追求,而奉獻的源泉來自創造,立足課堂立足學生追求業務的專業,立足課堂立足學生創造性教育教學,靜心做一個“一個人課改”的創造性教育者。為師就要有為人的底線。要愛我們的學生,不謾罵侮辱孩子,不推打體罰孩子,不能一言堂式授課,不能禁錮孩子的自由……
作為一名教師,這應該是我們追求的最基本的境界吧!《師道:為師亦有道》這書在書的背面那一頁寫著“教育真沒多少新的話題,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創新,只需要教師始終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學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學生,教育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影響。教育就是開啟智慧、健全人格,要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進而達到獨立行動,成為一個心靈博大、精神堅強的人。簡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像人一樣生活,像人一樣活得美好。”我想,這就是教育的本真吧!
《師道:為師亦有道》讀書心得體會范文 篇3
暑期期間翻閱書籍給自己補充點能量了,打開學校推薦的書目《師道:為師亦有道》這本書吸引著我,于是我借讀了這本書。這是一本教育教師讀物,其主旨如書的封皮上所寫:“審視教育本真,傾聽教師憂思,分享成長策略,明晰教師立場,重塑教師信仰。”作為一名教師,我無力去改變教育制度不合理的一面,但我想既然已經做了老師,就要擔當教育的責任,就要成為學生思想的引領者。至少能盡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在我所帶的學生中去播種責任感,愛,讓他們擁有自信和科學精神,懂得尊重、同情、憐憫,不再高分低能,毫無自己的見解,只能人云亦云。
四百年前法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帕斯卡爾說:“人的全部尊嚴就在于思想。”書中一位做了十七年教師的作者說:“沒有思想的教師培養不出有思想的學生,一名教師應該成為學生思想的領袖。”我對這句話特別贊同。首先,在教學上,一位有思想的老師深知課堂是培養思維品質的地方,所以在課堂上不會照本宣科,不拘泥于課本和教參,在他的教學中融入了自己的獨立思考,會靈活、并有創造性地解決教學中的'問題,他的課松弛有度,給學生留有自由思考的空間,學生質疑的時間,學生自然在他的帶領下慢慢地學會獨立思考,主動思考,靈活應對。
我認為成為學生思想的引領者,首先要在自己所教的學科上教會學生獨立思考,不但自己思考,還讓學生在自己的創新中不斷成長,有了自己的見解。其次,在生活中,有思想的老師都會重視閱讀,從書中汲取智慧,用積極的心態去思考,有自己的教育信念,努力開啟學生智慧、努力培養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成為一個精神富有、堅強的人,給學生展示一種別樣的生活方式。他們對不合理制度敢于提出意見和建議,維護自身和學生權益。能主動承擔責任,尊重學生,和學生在一起時,關系融洽,能從人格、情感、意志、知識影響學生。做一名學生思想的引領者,讓自己的思想給學生潤物無聲的漸染,是我的追求與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