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點的讀后心得與收獲(通用3篇)
人性的弱點的讀后心得與收獲 篇1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三字箴言至今細細讀來,仍有很多發人深省之處。我對于讀書這一習慣的堅持,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我大學期間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師所影響,時至今日,我的內心對他充滿感激。最近讀了戴爾·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一書,引發了我很多的思考。
假如生活背棄了你,請依舊善待生活。身處高位的將軍會因為下屬的怯懦錯失最佳的作戰時機;游走市井的推銷員因因面對一次次的拒絕喪失斗志;安全員對于施工作業人員戴好安全帽頭疼不已……然而,這些都不會阻擋他們繼續前進的腳步,恰恰相反,在他們的經驗之談中,所有的困難以及阻礙成為了他們成功道路上的基石。平凡普通的我們,即便只是宇宙中的一束微光,是不是也該盡自己最大的力量散發光和熱呢?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在常人本該憤怒、絕望的時候,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找準時機,奮起一搏。
10秒鐘的思考,對大家都好。人,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悲傷憤怒在所難免,如何在憤怒的極點不傷害到他人的自尊呢?請給自己10秒鐘的思考時間,讓自己冷靜,不要在頭腦不受控制的情況下做出任何決定,傷人更傷己。你不會因此失去深受信任的合作伙伴,你也不會失去生命中重要的朋友,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安全員為員工不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頭疼不已,換位思考后,配合工作的人越來越多……成功從來都不是偶然,而是頭腦風暴后依舊保持一顆冷靜清晰的心。
現在經歷的種.種,是生活最好的饋贈。人們常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要常想一二,不思八九。在我看來,這句話與書中闡述的道理具有異曲同工之妙。每個階層的人都有不同的煩惱,關鍵在于我們處理問題的心態。每每心煩意亂、不知道從何處下手時,我會選擇關掉手機,什么都不去想,拿出《人性的弱點》,細細品味"前輩"走過的人生,會心一笑,明天會更好。
古人說的沒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無論你身在何方,身處何為,所做何事,放平自己的心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會發現:周圍的人和事原來如此豐富多彩,諸多的快樂等待著我們去挖掘。如果你是一個普通人,請善意的接受生活給予我們的種.種饋贈;如果你是一個領導者,請換位思考、10秒鐘后作出最終的決定,如果你用心去感受,最大的收獲是成長與快樂!
人性的弱點的讀后心得與收獲 篇2
思想文化的不斷積累和沉淀,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化。在幾千年的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先賢們留下的無數的著作和典故。著作和典故背后的哲理,是歷代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值得人們不斷重溫、不斷理解、不斷實踐。
近段時間,本人閱讀了戴爾卡耐基先生所著的《人性的弱點》一書。這本著作通過分析多個生活故事,從生活故事的本質背后挖掘出多條為人處事的技巧,幫助我們學會應對生活中各種情況,是一本教導我們如何思考、如何行動的書籍。
通過閱讀《人性的弱點》這本著作,書中的其中一個觀點深深打動了我,這一觀點是“真誠地從對方的立場看問題”。書中描述到“要記住,別人也許完全錯了,但他們卻不這么想。不要指責別人,任何傻子都會那樣做,而要盡量了解別人,那才是明智大度、超凡不俗的人應該做的!。當我閱讀了這段文字后,我立即進行沉思,思考我面對別人時,能不能做到嘗試了解他人情況,換位思考他人的想法,進一步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這一觀點對我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將會有重大積極的影響。通過從對方的立場看問題,換位思考對方的想法,從而體會對方的情緒,了解他人的需求,尋求解決的辦法。并且本人從事基層工作,常與基層群眾進行接觸,與群眾進行業務交流中,由于群眾對新規章制度的不熟悉和歷年慣性思維的影響,不時會出現與群眾無法溝通理解的情況,本人對這一情況表示十分苦悶。閱讀了《人性的弱點》這本著作后,本人通過學習“真誠地從對方的立場看問題”這一觀點,上述情況得到緩解的辦法,本人可以從群眾的立場看待業務問題,通過換位思考群眾的想法,了解群眾的難處,從群眾的角度解釋本人的工作內容和業務特性,指引群眾了解新規章制度,跳出慣性思維來了解事件情況,這樣做不但能有效地完成業務工作,而且能提高本人的服務質量。
最后,讀完《人性的弱點》這本著作,本人學會了一件事“從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從對方的立場看問題,如同從自身的立場出發一樣”,這樣習慣將會成為本人的人生基石。
人性的弱點的讀后心得與收獲 篇3
當我把《百年追夢全面小康》讀完時,覺得自己身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平日里我們僅僅是把學習當作任務,也常常為實現自己的小夢想在努力奮斗中。今天《百年追夢全面小康》一書讓我明白了我國百年追夢目標是什么?在百年追夢中有著許許多多的追夢人,他們為實現夢想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正是有了他們的付出給我們帶來了幸福的生活。如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首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記得觀看給她頒發諾貝爾獎的直播時,她已經是頭發花白的老奶奶了。屠奶奶在1968年就開始對抗瘧中藥的研究,她在失敗190次之后,才成功提取了青蒿素,并在反復試驗中得出青蒿素對瘧疾抑制率達到100%的結果。當時沒有先進的實驗室設備,科研條件相當艱苦,屠奶奶帶領團隊卻能面對失敗不退縮,終于勝利完成科研任務。在青蒿素問世44年里,共使超過600萬人逃離瘧疾的魔掌,這就是她獲獎的理由。她的獲獎感言我至今記憶深刻,她說:“作為一名中醫工作者,我有幸參與了青蒿素的研發工作,但我不是以獲得諾貝爾獎為終極目的。我的追求是:抗瘧、治病……終有一天,我將告別青蒿,告別親人,如果那一天真的來到,我希望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間,讓我以另外一種方式,守望終生熱愛的土地,守望青蒿的濃綠,守望蓬勃發展的中國中醫事業。”我想一定是治病救人的使命讓她不畏困難堅持幾十年艱難地研究,同時也是為了發展我們的中國中醫事業而忘我地工作,得以讓全世界的人民不再飽受瘧疾的威脅。她的愛國的使命感、社會責任感怎能不深深地打動我呢?
看,這幾年我們的家園變得也越來越美麗了!無論走在哪兒都看不到垃圾、小廣告,小商小販都自覺地找到規定的地方買賣了,縣城乃至鄉村增設不少公共設施;許多鄉村的道路不僅硬化了,村里還設有垃圾池、垃圾焚燒地了,外鄉人來到都感慨“鄉鎮和城市沒啥區別啦!”作為鄉鎮的小主人,我感到非常高興!可最近,我們的校門口發宣傳廣告的叔叔阿姨多了起來,我們當中有些同學得到傳單后發覺無用,隨手扔在馬路沿上,當同學們開開心心地回家后,校園外面卻多了清潔工人忙碌的身影,馬路也頓時變得干凈整潔了。試想如果沒有我們同學的隨手一扔,清潔工人就能像我們一樣按時回家了,他們的孩子就能立刻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了,我們的家園也不會一次次遭受迫害了。我們都想讓自己的家變得美好,那我們的每個人都應有責任感:當看見垃圾時,隨手撿起來;當看見不文明的現象時,立刻制止;當看見需要幫助的人時,馬上伸出援助的手……只有這樣我們的家才會變得美好、和諧呀!
我們的家在全面建設小康,她的偉大復興終將在我們少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讓我們的責任托起了建設美好家園的夢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