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教讀書心得(通用3篇)
關于幼教讀書心得 篇1
最近看了一本《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的書,確實是給我在幼兒教育的一個角開啟了一扇窗。這本書里的一個個的問題,一個個的案例,一個個分析都是從教師教育上發生的實例,掌握解決這些問題是每個一線教師必須具備的教育技能。書中從教師與兒童、教師與家長、教師與社區等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其中在教師與家長這一方面,這本書教會教師如何更好的去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如何跟家長溝通使家園合作更有效。
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和合作伙伴.教師有責任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任務,以便雙方能達成教育共識,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家長工作難做,但是很重要。家長一直以為孩子在幼兒園只是在玩,有的家長自己早上想睡懶覺,便很晚才送孩子來園,不重視幼兒園的教育。教師在有時間跟家長個別交流的同時,還應經常召開家長學校的交流會,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教師也有更多的時間對家長進行教育引導,可以讓家長和教師保持一樣的教育觀念。家長可以親自參與孩子的活動中去,可以更快的轉變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觀念。每個學期我們都會組織幾次親子類型的活動,以便家長參與到幼兒園孩子的活動中去。
因此,教師與家長的互動與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將成為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我們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教師和家長之間的關系,才能共同把兒童教育工作做好。對我們來說,在雙方溝通中怎樣善于抓住時機,在隨意交談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長的心聲。怎樣有藝術的向家長宣傳、指導保教知識,還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如何解決與幼兒家長溝通中存在著的一些困難?我認為應該從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入手,不斷提高與家長溝通的方式、途徑與技巧。
教師每天與家長接觸時間雖然短暫,但三言兩語中也能反映出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靈活掌握交談技巧及說話的藝術。過去,我總認為時間短,與其拐彎抹角,不如直截了當的說。于是有時當著孩子和家長就告狀,弄得家長十分尷尬,孩子也害怕。這樣,既不利于孩子克服缺點,也不利于家園配合。這本書開啟了我一扇窗,成為我學習新技能的一把鑰匙。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窗需要開,既然選擇了教師,就意味著要面臨很多挑戰,需要尋找更多的鑰匙……
關于幼教讀書心得 篇2
接受教育為的是什么?教育能給學生什么?面對劇變的時代,我們教育應該做些什么,又該改變些什么……這些是我讀《21世紀技能》一書所想到的最多的問題。
為了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這是每一個人,每一個團體都追求的不變主題。不然,社會就會停止發展。然而,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來考察教育,就會發現,我們的教育是多么地嚴重錯位。
細細觀察當前的教育,我們所追求的更多的是知識,說得再直白一些,就是分數。然而,時代已經發生了劇烈的變化,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著互聯網的全面推廣,知識在以幾何級的速度在增長,一個人想記住全部知識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在快速增長的海量知識和信息面前會不會迷失自己。也就是說,我們如何在知識和信息的海洋里生存。
在數字時代,我們需要哪些生活技能呢?這本書指出,當前我們學生嚴重缺乏一些基本技能和大量應用技能:口頭和書面交流能力;批判性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專業水準和職業道德;團隊協作與配合能力;在不同團隊工作的能力;技術運用能力;領導才能和項目管理能力。提出這個觀點,有一個作者對未來工作的判斷:工作變得越來越不程序化、手工化,而是越來越抽象、越來越以知識為基礎和以設計為導向。
可以說,“學習如何學習”是我們今后教育的最大任務。也只有這樣,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變化的環境中學習,將是伴隨我們終身的。對于當前來說,如何利用一些數字化的工具進行學習,是我們自己以及教育部門的一個挑戰。我們現在大部分學校都視電腦、手機為陷害學生的狼,這是對已經到來的數字時代的一種反抗與逃避。要學會與人相處,甚至是與不同價值觀、文化背景、生活習慣的人一起交流和共事,這也是我們面臨的挑戰。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要有較強的表達與交流能力。
看一看這些年來社會經濟的巨變,想一想不久的將來變化的速度會比現在更快,它讓我們感覺到,未來是多么的不可預測。我們現在所學的、我們現在的學生所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方式,難道能為大家為未來做好準備嗎?大學畢業即失業,我想,這種狀況與我們當前的教育錯位有很大的關系。
想想未來的變化,看看當前的教育,每一個稍有心智的人,都會嚇出一身冷汗。
關于幼教讀書心得 篇3
自從在必讀的N本商業書看到,已經期待多年了。書中觀點新奇大膽,震聾發聵,既痛陳當今企業管理的嚴重危機,又授以變革和重生的全新方案,文思大膽,語言精煉,在引人入勝中發人深省,是一部不同于所有企業管理著作的奇書。
《追求卓越》 是管理學的經典。它主要是以探索成功企業的特質為主線來寫企業管理特質的。本書中大量的運用具有悠久歷史的成功企業來作為實例來詮釋企業的管理特質。通過IBM、惠普、麥當勞、強生、迪士尼、花旗、沃爾瑪、通用電氣等美國經營最成功的企業進行研究,總結出了卓越企業的八大特質。
作者托馬斯彼得斯的《追求卓越》開啟了商業管理書籍的第一次革命,真正將管理的科學性與藝術性密切地結合起來,成為轟動整個管理世界的經典法則。在作者眼中,卓越的標準是指企業除了表現在財務方面的長期的優異業績外,更重要的是具有高度的創新精神。作者認為,盡管每個優秀企業個性不同,但擁有許多共同的品質。這些品質基本上可以總結為八大基本屬性,即:崇尚行動,貼近顧客,自主創新,以人助產,價值驅動,不離本行,精兵簡政,寬嚴并濟。這些基本原理的提出,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全球企業的管理和運營。崇尚行動,貼近顧客,自主創新,以人助產,價值驅動,不離本行,精兵簡政,寬嚴并濟這些指導性原理,仍然是許多企業提升績效和贏利水平的有效方法。雖然《追求卓越》中提及的某些企業可能已經失敗了,但這絲毫不會影響八條原理所具有的真正價值以及它給企業運營帶來的深遠影響。正如彼得斯所言:遵循這8條原則,你會贏,肯定會贏,我永遠不會這樣說。我要說的是,忽視這8條原則,你會失敗,肯定會失敗.
與此同時,托馬斯彼得斯并沒忘了警告人們:任何一個人如果蠢到看見一本商業書籍就全套照搬,那他就的的確確是個白癡。這個時代變化太迅速了,不可能僅僅依賴幾條準則就獲取永久的成功。彼得斯強調:我們應該貼一個警告標簽。注意!沒有永恒的東西。任何東西吃得太多都會有毒。請記住:商業中所有事情都是悖論。大師的語言風格潑辣。
《追求卓越》其實不僅僅是一本美國企業管理的圣經,其實也是一種全人類的生活價值觀。對于我們成長中的大學生具有很大幫助,所以,我推薦大家有時間可以看一看這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