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雞湯》心得體會800字(精選7篇)
《心靈雞湯》心得體會800字 篇1
前幾天,我讀了杰克•坎菲爾和馬克•漢森寫的《心靈雞湯》,讀完后感受頗深。
這本書中的三百多個故事,每一個都蘊涵了深刻的道理,它讓我學會去疼愛他人,充滿信心地去迎接生活的挑戰(zhàn)。在我面臨挫折和失意時,它會使我得到鼓勵和慰藉;在我面臨成功時,它又會讓我對未來充滿希望。它將成為我一生中永遠的良師益友。
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卷七中的故事:野雁的感覺。這個故事講的是一群大雁互相幫助,飛往南方。一路上,它們遇到了許多困難,但它們齊心協(xié)力,借助團隊的力量,最后成功到達了南方。這個故事中布萊克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深:“沒有一只鳥會升得太高,如果它只用自己的翅膀飛升。”其實,何止是鳥,其實人也一樣。人與人之間只有互相幫助,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團隊的力量是強大的,一個人如果脫離了團隊,就一定不能獲得足夠的幫助來贏得成功。記住,成功的總是那些懂得和別人互幫互助的人,因為他們有更大的優(yōu)勢。記得有個人說過:“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兩個交換后仍是一個蘋果;但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我們兩個交換后就各擁有兩個思想。”正是因為這樣,一個團結的集體總是能勝過一個人。
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分享共同目標與集體感的人們可以更快、更輕易地到達他們想去的地方,因為他們憑借著彼此的沖勁、助力而向前行。生活中的種種例子證明了這一點。科學研究中,許多研究成功的人后面其實都站著一些給予他很大幫助的人。就拿獲得諾貝爾獎的那些人來說吧,他們獲獎之后總是要感謝某些人在這期間對他的鼎力幫助。如果沒有這些人,那么他可能永遠也不能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人的幫助,他才能無憂無慮地走向成功。
當然,《心靈雞湯》給我的幫助遠不止這些。它還教我應該去愛護他人,去學習,如何實現(xiàn)夢想,怎樣去克服障礙,面對死亡的態(tài)度等等。感謝《心靈雞湯》對我的幫助,我將永遠記得《心靈雞湯》教給我的一切。
《心靈雞湯》心得體會800字 篇2
《心靈雞湯》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聽朋友說的,感覺不錯,于是我去買了一本。那些美麗的小短文深深打動我。
《心靈雞湯》的編者是當代美國著名作家杰克?坎菲爾和馬克?韓森,他們以獨到的眼光挑選了這些貌似平凡卻讓人讀來回腸蕩氣的小短文,它們來自于普通的生活瑣事,飽含樸素率真之美。每一則故事都讓人怦然心動,其中《安息吧,“我不能”先生》,對于同是教師的我感觸至深。
唐娜老師不會給少不更事的孩子們講“自信心人人必備”的深奧人生哲理,而是巧用做游戲的方式,將“我不能”擬人化,與孩子們一起玩“我不能”先生的葬禮游戲。那個紙墓碑掛在唐娜的教室里,每當有學生無意說出“我不能……”這句話的時候,唐娜就要指著這個象征死亡的標志,孩子們便會想起“我不能”已經死了,進而想出積極的解決方法。最有意思的是,老師語重心長地對孩子們說,希望“我不能”先生的兄弟姐妹“我可以”、“我愿意”,還有“我立刻去做”能夠繼承他的事業(yè),這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了自信的種子,對他們健康成長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唐娜老師的游戲很聰明也很實用,使孩子們在快樂中欣然接受了教育,在潛移默化中成長。這對我們老師、家長,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他或是金子或是鉆石,或是大河或是小溪,或是大樹或是小草,即使是沙石、泥巴,也是建筑高樓大廈不可缺少的有用之材。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而如何培養(yǎng),確實是門藝術,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須努力探究的方向。如何把教育變成一門藝術,或者把它同生活相維系,讓它變得更容易接受,更貼近真實生活,我想我應該去探尋。
食補藥補不如心補!來一客心靈雞湯吧!讓它滋潤你的心靈,豐富你的生活!
《心靈雞湯》心得體會800字 篇3
溫暖人生,品味心靈雞湯
我們過著塵埃喧囂的生活,心靈有太多負累,渴望一碗專屬心靈的雞湯,在這個冬日如一縷陽光,照亮心房。
淺綠色的字調在淡淡的油墨香里飛舞,仿佛希望的春天充斥在字里行間;又如同一位慈祥的老者,為你撥開迷霧;又如一位精靈,喚醒珍藏在心底的零碎記憶,拼湊一幅美麗的畫卷。這里面的五十個故事,有的關于母愛,有的關于生命,有的關于友誼……在慢慢咀嚼時,總會迸發(fā)出思想的火花。
當讀到一篇文章寫作者與朋友談論父母的戀糧情結時,外婆外公的形象總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兩個淳樸的農民,像文中父母的行為一樣,總是干出對于我們來說難以接受的事情來,比如米飯掉在地上馬上撿起來放到嘴里,覺得理所當然;吃剩飯總是不厭其煩地一遍遍熱,直到吃餿了為止……這些行為是因為長輩對糧食飽含珍惜。文中有一句話這樣說道,他們都曾是土地的孩子,懂得那用來養(yǎng)活生命的飽滿顆粒原是上天美好的賜予。這不是迷信,這不僅僅是長輩們在艱苦的舊社會時餓作文怕了,而是作為農民,這些種糧的艱辛他們體會到了,當享受糧食時會覺得是上天美好的贈予,更不允許有人去糟蹋它們。所以,珍惜糧食是一種永不過時的美德,希望在飯店時剩菜請帶回家,買東西不要買太多,以免過了保質期還吃不掉,因為你在做這些的時候,會感覺到背后會有一雙含笑的眼睛。
不記得最后一次抱母親是什么時候了,也許是童年吧,長大了之后覺得再抱的話又幼稚又別扭。當看到一篇文章中作者接近四十歲了卻每次看到母親都要擁抱,不禁覺得滑稽可笑,可是讀到后面又不禁被作者的“滑稽”所打動,作者的母親那幸福的表情和另外幾個母親羨慕的表情,我深深覺得,母親就像一把漸漸老去的骨頭,不要在自己再一次想抱母親的時候已不能實現(xiàn),才追悔莫及。所以請現(xiàn)在擁抱自己的母親吧,體會幸福的甜蜜吧!
感動的故事太多太多,但只有記住它們才能使感動永恒。希望夜晚的明燈照在著溫暖的書頁上,再讓我們的心靈品味這一碗專屬它的醇香雞湯吧,一口一口的溫暖,一點一滴的感動。
《心靈雞湯》心得體會800字 篇4
一段故事,可以讓人哭,讓人笑,讓人橫穿寒暑,跨越時空,與古今人物對話,賞盡人間四季風景;一個故事,可以移人性情,令人恍然大悟,走出意冷心灰的陰郁,迎接溫暖的晨曦;一則故事可使我們沉思生存之意義;一則故事或使我們欣然接受新的真理,或給我們以新的視野和方式去體察大千世界,蕓蕓眾生。
我在暑假看過一本書,名字叫《心靈雞湯全集
》。這本書讓我知道世界從來就不缺少溫情,只要我們打開心扉,就會感受到世界有多么可愛。
我在這本書里看到過這樣一則感人的 “一杯牛奶”的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貧窮的男孩為了攢夠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由于他很饑餓,便向一個婦女乞討,婦女看到他那饑餓的樣子,便給了他一杯牛奶。數(shù)年后,這位婦女得了一種怪病,給她做手術的醫(yī)生正好是她曾經救濟的那個男孩,男孩為了報答他,竭盡全力為她做手術。手術成功了,婦女翻開醫(yī)藥費通知單時,不禁大吃一驚,上面寫著“
醫(yī)藥費,一滿杯牛奶。霍華德醫(yī)生。”
看到這讓我想起了四年前的那件事。那時我還在上小學。有一天,下午放學了,我一如既往的來到公交車站,準備坐公交車回家。當我上車后,買票的阿姨讓我買票,于是我就把口袋里僅有的一元錢給了她。可她卻說:“公交車票今天漲價了,要兩元!”這可怎么辦?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但是她卻不耐煩的說沒有錢了就下車了,周圍的人都看向了我,當時我的臉“唰”的一下子就紅了,我都都快急哭了,無奈的我只得下車,可就當我快要把腳邁出去的時候,一個年輕的阿姨說:“別為難孩子了,不就一塊錢嗎,我給。”正說著,就把錢遞到了買票阿姨的手上。我的心里感動極了,之后這件事就印在我的心里,無法抹去。
這些故事或許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用波瀾壯闊的場面,更沒有千回百轉、離奇曲折的情節(jié),僅僅是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用最樸素的語言講述內心的情愫,甚至可以說是在喃喃自語一如深夜夢回的囈語那般真實動人。慢慢體味每一個故事,就像啜一口香濃的咖啡般沁人心脾。
感恩就是這樣,施恩的人彷如那鮮艷的花兒,施以愛心,不求回報,卻留有余香。受恩的人銘記在心,永不敢忘。
我愿做那懂得感恩的人。
《心靈雞湯》心得體會800字 篇5
每個人的心靈都需要營養(yǎng),而知識就是心靈的營養(yǎng),《心靈雞湯》這本書中就蘊含著許多的哲理和知識,讓我們陶冶情操,使我們能更有信心應對這個世界,更讓我們變得堅強、變得勇敢、變得更有愛心和智慧。其中《首先將你的心跳過去》,這篇文章更是倍受我的喜愛。
這故事是講一個成功的跳竿運動員,在初次練習時,因為心中害怕,膽怯,總是跳可是竿子。教練告訴他,要先將“心”跳過去,果然,當這個跳竿運動員充滿信心一跳后,最終越過了欄桿。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一個沒有勇氣的人眼里,任何挫折都是不可戰(zhàn)勝的。如果你真的能夠勇往直前,將你的心跳過標桿,你的身體就必須能跨過去。每當遇到難題時,我們都要先從心里打敗它,認定自我必勝無疑。僅有具備這種無比堅定信心的人,才能越過人生的標桿。
記得有一次,我在家做奧數(shù)的時候,突然看見一道十分長的題目,關系十分復雜,我一下子就慌了神,沒有信心去關注了。但之后問了輔導教師,卻發(fā)現(xiàn)這道題很多條件都是剩余的,這道題其實十分簡單。
這就是我不相信自我的后果,很多人都是如此,只要前面擋著一個看似聲勢浩大的困難,就立刻喪失了信心,卻不明白這些困難其實只是紙老虎,一捅就破。
所以,我們必須要相信自我的本事,即使阻礙再大,你只要有打敗它的信心,有永不言敗的勇氣,就必須會取得成功。即使總是失敗,但只要永不放棄,相信自我必須會成功,也就必須能夠成功。
記住,只要心能跳過去,身體必須也能夠跳過去!
多么好的一本《心靈雞湯》啊,它教會我們有時也要學會放棄,以換取更大的成功;它教會我們山再高也有頂,困難再大也有限,而自我的力量卻是無窮的,所以只要想辦法,就必須能戰(zhàn)勝困難;它更教會我們昨日就像使用過的支票,明天則像還沒發(fā)行的債券,僅有今日是現(xiàn)金,能夠立刻使用。今日是我們擁有的財富,無度的揮霍和無端的浪費,都是對生命的不恭。
《心靈雞湯》,不得不讀!
《心靈雞湯》心得體會800字 篇6
五月,我讀了不少書,其中有一本書名叫《心靈雞湯》。眾所周知,“雞湯”是指心理層面的雞湯,是一碗充滿哲學道理,讓我們感悟人生的“雞湯”。
這本書是由美國著名的作家--杰克.坎菲爾和馬克.漢森兩個人共同主編的,它是世界上最暢銷的系列讀物之一。書中為我們講述了很多個充滿哲理的小故事,有關于人性思索、幸福與快樂的理解,蘊藏著非常深刻的人生道理。知,雞湯是用來喝的,那“心靈雞湯”又是怎么回事呢?就讓大家聽我娓娓道來……
其實,我最喜歡《心靈雞湯》中的一篇名為《常懷感恩》的短文。文中寫道:感恩是進入人心的大門,它能打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容許生活有更多的愛和關懷;感恩是一堵墻,具有病毒掃描和防火墻的功能,不受病毒的侵襲,同時也能創(chuàng)造快樂、開心和傳遞愛的正能量。我覺得感恩怎么變成了電腦的“防火墻”,還有殺毒和修復的作用,真是好神奇!
文中還提到了全身癱瘓的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以一顆感恩的心創(chuàng)造出一段生命的奇跡。當一位女記者帶著同情的口氣地問:“霍金先生,盧伽雷病已將你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為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他爽朗地微笑著,用還能活動的手指敲擊鍵盤:“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和目標,有我愛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真是太了不起呀!連全身癱瘓坐在輪椅上的霍金都不懼病痛的困擾,仍懷有感恩之心,更何況是四肢健全的我們呢!真是覺得自愧不如。
讀《心靈雞湯》之后,對我的幫助和影響很大。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來自父母、老師、朋友的關懷和愛護,讓我們覺得在這世界上是最幸福、最快樂的。但是,面對這樣的關懷和愛護時同時,我們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學會去愛護他人,愛學習和生活。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不斷地沐浴在幸福的陽光里。
平時,爸爸媽媽工作都很辛苦,熬夜加班是常有的事,看到爸爸媽媽頭上的一根根白發(fā)和眼角長出的皺紋,我都情不自禁地潸然淚下。父母的愛是一座大山,你靜靜地依靠著;父母的愛是黑暗的夜路里的一盞明燈,照亮你回家的方向;父母的愛是一把傘,為你遮擋驕陽和酷暑。每當這時,我不禁唱起了那首歌:“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父母的恩情比山重,比海深,我們不單是嘴上說說而已,還要落實到實際的行動中,家務勞動幫著干,為父母減負擔,比如說洗洗碗,掃掃地,拖地板,或者給累了一天的爸爸媽媽捶捶背,揉揉肩膀,和他們分享在學校里的有趣的事情……
因為一路有你的相伴,不斷地為我的心靈輸送豐富的營養(yǎng),因而讓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信心百倍地去迎接新的挑戰(zhàn)。你是我一生中永遠的良師益友。
《心靈雞湯》真是一碗好湯!
《心靈雞湯》心得體會800字 篇7
《心靈雞湯》是一本讓人受益終生的書。它是由一個個感人、飽含智慧的小故事組成的。讀完這本書,我有很大的收獲。我覺得《心靈雞湯》就像是一道精美的精神糧食,讀完之后,猶如品味了一道豐盛的智慧大餐。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由于不慎跌進火盆而失去雙手。但他身殘志不殘,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朋友的鼓勵,嘗試著用殘臂攝影。他經歷了上百次的失敗,最終成為了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唯一的一名“無手攝影家”。他就是鄭華龍。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想起四年級發(fā)生的一件事。那時候,我一向想有一本自我編寫的書。經過我反復構思,寫了第一章。可到了下頭的故事,我卻一點頭緒也沒有。我苦思冥想,只要一有空閑的時間,我都用在寫作上。許多天過去了,我還是一點都沒有寫出來。看著那空了一大塊的白紙,我想:我還能把這個故事寫完嗎?我放棄了,我把我自我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文章鎖在柜子里,再也沒有去看過。和鄭華龍相比,我是一個多么容易被擊垮的人啊!
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人們往往強調成功所需要的外在條件,可實際上,嘗試的勇氣和堅持的毅力,才是成功更為重要的動力。僅有嘗試,才有成功的機會;僅有堅持,才能走到成功的終點。文中有句話說得好:敢想,就等于成功的一半。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敢想,但不敢做;敢想,也嘗試去做,可遇到小小的困難就放棄;有些甚至連想都不敢想。做什么事情,總會有一點兒磕磕絆絆,要是我們遇到困難就對自我失去信心,那我們還能做成什么事呢?我們大家都應當向鄭華龍學習,學習他那種敢想敢做的精神,學習他那種頑強的毅力。那么,我們的終點必將是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