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童年有感700字(精選9篇)
讀童年有感700字 篇1
最近,我讀了高爾基的著作《童年》。這本書其實類似于高爾基的自傳,講述了他三歲到十歲的生活。主人公的名字——阿廖沙其實就是高爾基的乳名。阿廖沙三歲時,失去了父親,母親把他寄養(yǎng)在外祖父卡什林家。阿廖沙的兩個舅舅不斷地爭吵、斗毆。他的母親由于不堪忍受這種生活,便丟下了他,離開了這個家庭。
但在這個污濁的環(huán)境里,也還有正直的老工人葛利高里。在這些人當中,外祖母給阿廖沙的影響是最深的。外祖母為人善良公正,熱愛生活,相信善總會戰(zhàn)勝惡。
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溫暖,在學校也受歧視和刁難。因此,在阿廖沙的心靈中,“愛”的情感漸漸被對一切的恨所代替。為了糊口,阿廖沙放學后同鄰居的孩子們合伙揀破爛賣。同時,也感受到了友誼和同情。但這也招致學校的非難。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讀完了三年級,就永遠地離開了學校課堂。
這時候阿廖沙母親逝世,他埋葬了母親以后,不久便到“人間”去謀生。
在我看來,外祖母可能是對高爾基影響最大的一個人,她甚至可以說是高爾基童年里唯一的希望。她對于高爾基的影響非常大,是她親切和藹的形象使高爾基對這世間抱有一顆溫暖的心,給了他生活的希望,否則我覺得他很難在這么艱難的生活環(huán)境里支撐下來。
不得不說,書中的外祖父真是一個極其暴躁的人,動不動就動手打人,對待身邊的人也很粗暴。但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家境的衰落、不爭氣的兒女,對于這個老人的生活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看過這本書,我也不得不感嘆相比之下,當今孩子們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不愁吃,不愁穿,也處于一個和平年代,沒有來自沙皇的黑暗統(tǒng)治,沒有資本主義的社會,也沒有極其不平等的階級劃分……
但也正是小時候這悲慘的生活,造就了高爾基……如果他從小就在蜜罐中長大,可能也不會有這堅毅的性格。無論如何,我們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和諧社會,為自己的未來打造一個更好的明天!
讀童年有感700字 篇2
讀了《童年》這本書,我深受感觸。
我們大部分人的童年都是歡樂的,而高爾基的童年卻充滿了灰色。
童年時光就像是池塘邊的榕樹上、秋千上的蝴蝶、天邊的彩虹、手中的漫畫……那是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而高爾基的童年是充滿了灰色格調(diào)的。
《童年》是以高爾基自身經(jīng)歷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自傳體小說。作品不僅講述出了高爾基三歲到十歲的灰色童年生活,還寫出了他對苦難、生活的獨特認識和見解,字里行間透出一股堅強不息的氣息,深深的感染著、打動著人們的心。
在《童年》一書中,高爾基將他灰色卻不缺乏點點色彩的童年生活娓娓道來。在他展現(xiàn)他成長經(jīng)歷的同時,生動地再現(xiàn)了19世紀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不僅接露而且抨擊了舊俄羅斯幾個世紀以來形成的愚昧落后,貪懶自私。更表現(xiàn)了一個孩子生活的艱辛和革命意識的覺醒過程。高爾基在《童年》里不僅抨擊了黑暗的社會,還展示了光明的希望。
而且《童年》以孩子的眼光來看待一個丑陋的世界,耐人尋味。這是一個悲劇卻又披著天真的彩衣,能讓人在黑暗中看到點點光明;在邪惡中看到絲絲善良;在悲慘中感受到堅強的力量。
這本書充分的體現(xiàn)出了古人的一句話,就是“逆境成才”。
讀童年有感700字 篇3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既抨擊了黑暗,也展示了光明的書——《童年》,讓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中的第一部,也是最具特色的一本書。高爾基4歲時喪父后寄居到外祖父家。外祖父家境已經(jīng)敗落,嚴酷的生活讓他愈來愈古怪、暴躁,經(jīng)常謾罵甚至毒打親人孩子。兩個舅舅也是極其自私、粗野。高爾基家里是集百年俄羅斯靈魂中的痼疾與沉疴之大成:自私、庸俗、殘忍……外祖父鞭打高爾基;舅舅把高爾基父親毒打;后父毒打高爾基母親;外祖父瘋狂毆打外祖母腦袋……一件件丑事,一樁樁暴行,一幕幕慘劇。真是令人憐憫。
高爾基的童年是多么黑暗啊!最令我難忘的是,高爾基內(nèi)心十分善良,特別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顆善惡分明、是非分明、能愛能恨的心。他刻苦認真、勤奮學習,嚴酷的生活使他鍛煉成長為一個意志堅強、有理想的人。他對知識的渴望,對未來的憧憬并沒有被生活的困苦磨滅,他堅信風雨后總有彩虹!
相比下來,我們的生活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困難的;是無憂無慮的。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打”。我們就像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許多人說貧窮使你學習不好。可你的生活沒有黑暗,貧窮不能成為借口。多少名人不是跨過一座座高山,一個個困難才成功的?貧窮只是人生路上的一塊石頭,未來還有更多的石頭,我們不應該放棄,要像高爾基一樣,用堅定的信念踢走一塊塊石頭,邁向成功!正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努力學習吧!
讀童年有感700字 篇4
不久之前,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文中的主人公就是高爾基自己。
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童年,并且每個人的童年也都是不一樣的,但是,高爾基的童年沒有我們的童年這么美好,幸福。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為高爾基童年的經(jīng)歷而感到心酸。他年幼時父母就雙亡,冷酷的外祖父經(jīng)常打他,只愛錢的兩個舅舅冷淡他,表哥總是捉弄他,除了外祖母,沒有人關愛,關心他。高爾基在這樣的一個家庭中,太早的體驗了痛苦。
同時高爾基兒時的故事夾著一些苦,也夾著做人的一些小道理,高爾基能在這么痛苦的環(huán)境下成長,也是很了不起的。讓我非常佩服他。
和高爾基悲慘的童年相比,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童年都是很燦爛的,五顏六色的。每天坐在潔白寬闊的教室里,上課時聽老師講課,下課還和同學們一起玩耍;回到家就可以吃到大魚大肉大蝦,幾乎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可當我看了這本書,內(nèi)心就有點羞愧了。我們現(xiàn)在的家庭中幾乎沒有這么復雜的關系,可是這些高爾基全部都經(jīng)歷過,在他們的那個年代,幾乎沒有幾天安寧的日子,天天有人傷害他,欺負他。
所以,我們要更加珍惜現(xiàn)在幸福,美好的生活。抓住剩下的童年,努力學習,學會知足。在這個優(yōu)秀的學習環(huán)境、幸福的童年生活里,一定要好好的學習,也要好好的玩耍,珍惜現(xiàn)在的每一秒時光。
童年剩的也不多了,迎來的即將是一群少年少女們,稍不留神,童年就離我們而去啦!抓住童年的最后一點點,留下一些美好、幸福的回憶,可千萬不能像高爾基一樣阿。
讀童年有感700字 篇5
人們總說我們這一代的人很幸福,是溫室里的一朵小花,吃穿不愁,有優(yōu)越的學習條件,只要要求合理爸爸媽媽就會盡量滿足,但捫心自問:“我們幸福嗎?”我心里就如翻滾的浪潮久久不能平靜,我陷入了沉思。
文中的作者懷念童年時的兩種游戲——拍洋畫、打彈子,可是作者遺憾地發(fā)現(xiàn)這種游戲已銷聲匿跡。雖然這些游戲簡單,卻給作者的童年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樂趣。看了這篇文章我很羨慕作者。那些洋畫、彈子雖然很廉價,玩起來卻那么帶勁,讓人意想不到。現(xiàn)在的玩具雖然很貴,少則幾十元,多則幾百上千元,遙控賽車、悠悠球、芭比娃娃、變形金剛、高達瓶裝玩具,買回來玩幾天新鮮勁一過,就把它棄之一邊,這樣是多么浪費。傳統(tǒng)的游戲如陀螺、鐵環(huán)都是自己制作的,動手又動腦。而現(xiàn)在的玩具眼花繚亂、花樣繁多,對開發(fā)智力幫助并不大。特別是電子游戲,危害視力,而且容易上癮,一旦沉迷其中,就無法自拔。
不僅僅是作者小時候玩的玩具讓我們羨慕,更讓我羨慕的是作者小時候有那么多玩的時間。文中寫道:“放學后,放下書包,從下午時分一直到傍晚,才在大人的呼喚聲,不舍的結(jié)束游戲”。雖然玩得土頭土腦,但令我十分向往。能有這么多的時間用于玩耍,這對于我們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瞧瞧我們先自愛這些學生整日埋頭于作業(yè)之中,做完課堂作業(yè),還有家庭作業(yè)。做完了家庭作業(yè),還有爸爸媽媽布置的作業(yè)。好不容易盼來了雙休日或是假期,像大腕明星走穴趕場似的,奔波于各種培訓班之間,忙得連喘氣的時間都沒有了。學習!學習!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有點時候真希望我是機器人,可以不知疲倦,我們哪可以喝小伙伴一起玩?即使有一點時間也都呆在家里獨自地玩耍,缺少了很多很多的小伙伴合作與溝通的機會。
童年對于一個人很寶貴,一身只有一次,而且是轉(zhuǎn)瞬即逝的,作者十分懷念童年。簡單童真的游戲給作者帶來了七彩絢爛的童年,相比之下我們的童年是缺失色彩的。對即將遠去的童年我感到留戀,更多的是遺憾。
讀童年有感700字 篇6
我看完了高爾基寫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在人間》這一章后,非常深切的感到高爾基的童年是那么的不幸。
那是在高爾基十一歲的時候,他的母親不幸去世,而外祖父也在家道中落。他無法再繼續(xù)過寄人籬下的生活,便走入社會,獨立謀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坊當過學徒,也在繪圖師家、輪船上做過雜工,飽嘗了人世間的痛苦。當高爾基在輪船上當洗碗工時,終于結(jié)識了正直的廚斯穆雷,并在他的幫助下開始讀書。此后,在善良的裁縫妻子,美麗的“瑪爾戈皇后”的幫助下,在書籍的幫助下,小高爾基在書籍的海洋里越游越暢。正是這些書籍,開拓了他的眼界,激發(fā)了他對正義和真理追求的決心。于是,在五年以后,高爾基懷著進大學的希望去了喀山。
高爾基小時候,連學習的機會都沒有。有一次,他好不容易得到了一次學習畫圖的機會,結(jié)果老主婦用可怕的暴力制止了他。于是,在高爾基的生活中,每天就只有干活,因為只有干活,才能吃飽飯。哪像我們現(xiàn)在,有時候坐在寬敞明亮的的教室里還要抱怨,抱怨老師拖堂、作業(yè)留多了等等,拿我們的生活和高爾基小時候相比,我們又有什么話好說呢?我們現(xiàn)在衣食無憂,娛樂產(chǎn)品一大堆,還時不時的抱怨,抱怨這個菜不好吃、那個菜不好吃,拿我們的生活和高爾基小時候相比,我們又有什么話好說呢?所以,好好珍惜現(xiàn)在美好的童年時光吧!
讀童年有感700字 篇7
在苦難中成長,本是一種磨勵。蘇聯(lián)作家高爾基就是其中一位。
他的外祖父是個吝嗇、貪婪、專橫、殘暴的人。常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他的兩個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人,為著家產(chǎn)爭吵斗毆、虐待自己的妻子。他的外祖母卻是一位慈祥、善良、聰明、能干,熱愛生活。對誰都能忍讓的老人。是他給阿廖沙義力量和支持,使他在黑暗無助的環(huán)境中仍保持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并逐漸成為一個堅強、勇敢的人,真正變成充滿愛心的人。
在苦難中成長,本是一種磨勵。苦難讓我們成長的更快,那也將會是我們一筆寶貴的財富。即使是在苦難中成長,我們也要微笑面對。
我們要用微笑點綴今天,用歌聲去照亮黑暗,不再苦苦尋覓快樂。祈求光明的伶憫。而是含著微笑走過四季,而將它儲藏成幸福的美酒,享受一生。即使生活苦難重重,挫折不斷,我們也要以微笑面對。像作者的外祖母一樣。他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他還經(jīng)常講一些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的民間故事給阿廖沙聽,他對阿廖沙的影響,正像高爾基后來寫的那樣:“在她沒有來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xiàn),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
《童年》告訴我們:要做微笑面對生活,更不要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隨波逐流。
讀童年有感700字 篇8
《童年的秘密》是由意大利當代教育史上最偉大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瑪利亞·蒙臺梭利撰寫的,蒙臺梭利一開始研究智力缺陷的兒童的心理和教育問題,后來她創(chuàng)辦“教育之家”,致力于正常兒童的教育實驗。
這本書中,蒙臺梭利深刻地揭示了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秘密,說明成人對兒童的阻礙和壓抑是導致兒童出現(xiàn)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并通過自己在“兒童之家”的教育實踐指出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和療救之方。
《童年的秘密》詳盡地告訴父母,兒童的成長有著其內(nèi)在的精神驅(qū)動和規(guī)律,兒童的成長需要依靠他們自身不斷的有意識的、自主的、獨立的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活動(書中稱為工作)來獲得。成人如果想促進兒童成長,最重要的是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愛的安全的環(huán)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行為,對他們的行為盡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導”。兒童自然會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該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會逐漸成長起來。
書中還講到許多具體的觀念,比如,兒童充滿精力樂此不疲地去工作(活動),只是一種內(nèi)在的心理驅(qū)動,并沒有任何目的。在這種工作中其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兒童對“秩序”有一種天然的敏感性,如果這種秩序被打亂,會引起他心理上的不安,甚至會引起生理上的疾病。更換保姆、脫穿衣服、移動一些物品的擺放位置等這些秩序的打亂,兒童都能敏感的感知,并做出相應的反應。兒童還喜歡重復性的活動,對于喜歡的活動,他會十分專注的、安靜的反復操作進行,并在這種重復的活動中獲得極大的滿足感。成人絕不應該去取笑或打斷孩子的工作。
我覺得蒙臺梭利一生中最重大的成就,除了研制出了各種適合幼兒操作的蒙氏教具外,還有一項就是幼兒關鍵期的確立,配合幼兒不同的關鍵期進行適時的教育,這也許就是孩子們有出色表現(xiàn)的原因吧!對于這一點,我想任何一個蒙氏教師都是十分熟悉的。用心分析孩子出現(xiàn)的各種現(xiàn)象,孩子需要什么,我們就給他提供什么樣的環(huán)境。把孩子置身于一個愉快的環(huán)境。
這種敏感期的存在也許更清楚地表現(xiàn)在兒童所遇到的障礙上,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兒童發(fā)脾氣很可能都是由于這種敏感性……依據(jù)孩子的敏感期,適應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那么我們的教育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讀童年有感700字 篇9
蒙臺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有一段是這么說的:“人們對兒童心理上的創(chuàng)傷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傷痕大多數(shù)是由成人無意識地烙上去的。”對此,我也深有同感。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家長阻止孩子不讓他們做很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些成人看孩子做事“不順眼”,怕孩子浪費時間、打壞東西等,總是讓孩子按照他們的節(jié)奏來生活。當他們看到一個兒童正在作巨大的努力做某些似乎毫無成效的事情,而這些事情他們本人一瞬間就可以做完,并且做得完美得多的時候,這時他們就會按捺不住自己地想去幫助這個兒童。
早上起床時,孩子正在努力地學著自己穿衣服,父母看見了,非但沒有給予表揚、鼓勵,反而擔心孩子穿衣服的速度太慢,會耽誤自己的上班時間,于是一把奪過孩子手中的衣服,麻利地為孩子穿戴整齊。當一個成人看到自己的孩子端了滿滿的一杯子水,正小心翼翼地向前挪動著步子時,他就開始擔心孩子會不會摔倒。內(nèi)心的種.種擔憂迫使他快速地從孩子手中將杯子奪過來,不讓孩子自己端杯子。
另外,迫于現(xiàn)代社會競爭的激烈,有些家長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于是,給孩子報這報那的輔導班,雙休日時,家長帶著孩子穿梭于各種學習班,小小孩子沒有了游戲時間、沒有了童年的歡樂。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仔細想一想,我們成人確實經(jīng)常犯這樣的錯誤。
由此我想,成人如果給予孩子不恰當?shù)膸椭蛞圆豢茖W的教養(yǎng)觀去教導孩子,過分地給予些什么、看到孩子發(fā)生錯誤急著想干預些什么,還不如做一個觀察者,給孩子充分的空間和時間,讓其自然地展現(xiàn)和成長。還有,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覺得,最好的教育或許就是不教。這也許讓那些擁有“滿腹經(jīng)綸”的父母們大吃一驚,但,事實確實如此。
在《童年的秘密》中,蒙臺梭利毫不留情地對成人進行了斥責,他把成人對兒童的關愛看作是成人的自私自利,當然,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成人在照看及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時會走彎路,或出現(xiàn)一些錯誤的舉動,但在孩子面前,我覺得,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無私的。
試想,如果沒有成人組成的人類社會,一個嬰兒怎么會憑自己的能力而成長為一個真正的人?成人的努力是在教會孩子怎樣去更好的適應社會(當然也不排除極少數(shù)的成人對此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成人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最自然的本能就是將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適應社會并能夠生存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成人參與,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性格都會起到一定的作用,這是自然存在的矛盾相對論,但依照現(xiàn)在社會的發(fā)展,總體來說,人類還是在不斷的發(fā)展的,人類的教育總體來說還是好的。
現(xiàn)在,部分家長還缺乏正確的引導,我想,只要將正確的方法加以推廣,科學的理念得到普及,相信未來的人類將是更加智慧無比的!所以,作為教育者,尤其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我們更加感到了肩上任務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