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烏鎮旅游導游詞(通用3篇)
介紹烏鎮旅游導游詞 篇1
正中供奉的為東岳大帝,相傳東岳大帝是主管人間生死的,人們非常敬畏他,所以地方上都有東岳廟,每年農歷三月二十八日為其誕辰日,會舉行隆重的祭奠和廟會。兩旁依次是高2米的十二生肖元神像。
現在,在左右配殿內供奉的是城隍菩薩和瘟都元帥,每年的五月十五、七月十五烏鎮都有迎瘟元帥、城隍菩薩的活動。
第三進玉皇閣分兩層。下層供有觀音,其左右兩邊站立的是她的弟—子善財童子和小龍女。上層供有玉皇大帝塑像,玉皇大帝是仙界中至高無上的主管,所以地位也最高。兩邊有程長庚研究室創作的壁畫。這兩幅壁畫均高3米,長8米,分別是太乙諸神上朝圖和西王母出游圖。
看完修真觀,接下去前往的是夏同善的翰林第。
夏同善翰林第和皮影戲
我們烏鎮曾有兩處翰林第,一為北柵的嚴辰,一為中市的夏同善。夏同善翰林第原是一般的民居,我們當地稱之為肖家廳。肖家廳大門里的門檻很高,中間一節可卸下來,稱為“德檻”。跨過石板天井便是肖家的正廳,在正廳匾額兩旁供奉著的大紅鏤漆木盒是盛放圣旨皇榜的。
那么既然是肖家廳又怎么會變成夏同善的翰林第呢?原來肖家廳是夏同善繼母的娘家,夏同善的生母在他五歲時就已過世了,他的父親續娶了烏鎮肖家的小姐肖氏,夏同善侍之如生母,在他十五、十六歲時,因家道中落,其父欲棄儒經商,夏同善隨繼母常住于肖家,他舅舅肖儀斌藏書頗豐,夏同善又酷愛讀書,每日手不釋卷而懶于酒醬鋪的事務。肖老太公非旦不責怪,反而認為孺子可教,把他送入塾館請老師教授。由此夏同善學問大進,科舉連連告捷,在二十五歲時考取進士,次年被欽點為翰林,夏同善為報答肖家對他的養育之恩,就把翰林第的匾額掛于肖家廳。
在一八七六年時,夏同善會同二十七名官員為楊乃武與小白菜翻案,得到當地百姓的稱頌,烏鎮的鄉紳非常敬重他,出資在肖家廳隔壁造了一間翰林第,F在我們就穿過這個假山到隔壁看一下。這個小小的庭院就是肖家花園了,假山、小池、竹子、芭蕉,顯得小巧而雅致,花園北邊的是“轎廳”,又稱“接官廳”,里邊停放的是兩頂轎子,一頂為冬轎,一頂為夏轎。在看南邊,這就是翰林第的正廳了,里面的一切擺設都是按當年的情形布置的,正廳的墻上高掛著“翰林第”的匾額。這幅題有“高風亮節”的竹子圖則象征了夏公的為官清廉和為人正直。走過正廳后面的天井就是樓廳,樓下安放著夏同善的塑像,當時夏同善與翁同和同為光緒皇帝侍讀,官拜兵部右侍郎。
在這個翰林第中還有一間小白菜曾住過的房子,被稱之為“白菜樓”,
那么小白菜怎么會住在這里呢?據說,當年“楊葛”冤案昭雪以后,裕親王十分好奇,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女子竟使我朝大小官員近百名被革去頂戴花翎?于是他命刑部帶那小白菜來面察,那小白菜雖然面色憔悴不堪,但仍掩不住她的天生麗質,裕親王頓起同情之心,便問她有什么要求,小白菜見裕親王問就說了:她曾在獄中許下一個愿,誰幫她洗清冤情,就服侍誰一輩子。裕親王一聽就為難了,因為慈禧已經下了諭旨要小白菜到庵堂了卻余生,可自己剛才話已出口又很難收回,這可怎么辦才好呢?思慮片刻之后,倒也想了個兩全其美的主意,他讓小白菜到烏鎮去伺候夏同善的母親夏老夫人三個月的時間,三個月后再進庵堂,以還其心愿。但這段時間必須是不見天日的,悄悄地去悄悄地回。據說這里的后門與長廊就是為了使小白菜“不見天日”而修筑的。
接下來我們要去看的是一種快失傳的民間藝術:“皮影戲”,也就是古代的動畫片了!
介紹烏鎮旅游導游詞 篇2
凈月潭被人們譽為綠色明珠的凈月潭位于長春市東南部,素有中國臺灣日月潭姊妹潭之稱。山青水秀、林木繁茂,空氣清新宜人,環境優越,凈月潭曾先后被國務院和林業部命名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級森林公園,現已成為吉林省省級度假區。凈月潭一年四季,景色各異,令人目不暇接,留連忘返,是春季踏青、夏季避暑、秋季賞紅葉、冬季滑冰、滑雪的絕佳去處。
凈月潭風景名勝區,面積151平方公里,距市區中心12公里,國家一級公路直通湖畔。景區面積達83平方公里以上,分為潭北山色、潭南林海、月潭水光和潭東村舍四個景區,水景為主,山村襯托,植被豐富。由于她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完美的森林景觀以及清澈無瑕的一潭碧水,1986年國家在這兒開辟為北方綠化中心。1988年,林業部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凈月潭風景名勝區是我國最大的人工林場,生長已有50多年的.人工林就有8000公頃,世界聞名。凈月潭迄今已形成多樹種、多層次、多結構獨自特色的森林景觀。成為踏青、春游、野營、登山、觀花、賞月、避暑度假的理想環境。由于造林歷來以松濤依舊,大森林的幽靜和神秘。
觀潭山上的太平樓,典雅別致,為集古今建筑精華于一體的藝術杰作。山村中有金代古墓兩座,已被長春市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長春凈月潭旅游經濟開發區成立。區內包括凈月潭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吉林省凈月潭旅游度假區。,轄2個整建制鄉鎮、2個國有林場和凈月潭水庫。
介紹烏鎮旅游導游詞 篇3
陳元龍,字廣陵,號乾齋,世稱廣陵相國,亦稱海寧相國,清代相國(宰相)又稱閣老,故其故宅俗呼“陳閣老宅"。陳元龍(1652—1736)字廣陵,號乾齋,浙江海寧人,清朝大臣?滴醵哪暌患锥M士,授編修,直南書房。郭琇劾高士奇,辭連元龍,謂與士奇結為叔侄,招納賄賂,命與士奇等并休致。語互詳士奇傳。元龍奏辯,謂:“臣宗本高,譜牒炳然。若果臣交結士奇,何以士奇反稱臣為叔?”事得白,命復任。累遷侍讀學士。元龍工書,為圣祖所賞,嘗命就御前作書,深被獎許。上御便殿書賜內直翰林,諭曰:“爾等家中各有堂名,不妨自言,當書以賜!痹堊喑几钢]年逾八十,家有愛日堂,御書榜賜之。四十二年,再遷詹事。以父病乞養歸,賜葠。時正編賦匯,令攜歸校對增益。上南巡,元龍迎謁,御書榜賜之闿及元龍母陸。之闿卒,喪終,召元龍授翰林院掌院學士。
五十年,遷吏部侍郎。授廣西巡撫。值廣東歲歉,廣西米價高,元龍遣官詣湖南采米平糶。五十四年,修筑興安陡河閘,護兩廣運道。并於省城擴養濟院,立義學,創育嬰堂,建倉貯谷。五十七年,擢工部尚書。六十年,調禮部。
世宗即位,命守護景陵。七年,與左都御史尹泰同授額外大學士,尋授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元龍在廣西,請開例民捐谷得入監。李紱為巡撫,請以捐谷為開墾費。上責其借名支銷,命元龍詣廣西清理。紱旋奏:“元龍分得羨馀十一萬有奇,除在廣西捐公費九萬,又助軍需十萬。今倉谷尚有虧空,應令分償!奔笆诖髮W士,命免之。十一年,以老乞休,加太子太傅致仕,令其子編修邦直歸侍養。行日,賜酒膳,令六部滿、漢堂官餞送,沿途將吏送迎。
乾隆元年,命在籍食俸。尋卒,賜祭葬,謚文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