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文物旅游景區導游詞(通用3篇)
嘉峪關文物旅游景區導游詞 篇1
嘉峪關旅游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全國唯一的長城文化與絲路文化交匯的城市。關城文物景區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懸壁長城號稱“西部八達嶺”,盤旋于黑山之上,氣勢雄偉,蔚為壯觀;石關峽景區是絲路文化的典型代表,張騫出使西域就從這里經過;魏晉墓群具有地下畫廊之稱,周邊分布著20__多座墓葬群,出土的“驛使圖”是中國郵政的標志;“七一”冰川終年積雪,距離市區116公里,是亞洲距離城市最近的冰川;嘉峪關夏季上升氣流優良,是世界三大滑翔基地之一,舉辦過首屆國際滑翔賽。相繼建成的4A級東湖生態旅游景區、紫軒葡萄酒莊園以及嘉峪關大劇院、多普勒氣象觀光塔、森林公園、長城博物館、城市博物館等一批人文景觀。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旅游發展環境,挖掘提升文化內涵,培育出
了一批特色精品線路與精品景點,初步形成了以“5A、4A級旅游景區”為龍頭、3A級景區為主體,文物古跡游、現代工業游、農耕文化游、休閑生態度假游為一體的旅游格局。嘉峪關是長城文化和絲路文化的交匯點,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地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的嘉峪關關城、世界一流的國際滑翔基地、亞洲距城市最近的“七一”冰川、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魏晉墓群、西部八達嶺之稱的懸壁長城、萬里長城第一墩、討賴河大峽谷、長城博物館、迎賓湖旅游園區、東湖生態園區和酒鋼水上樂園等旅游資源。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嘉峪關市是中國鐵人三項運動訓練基地和專業賽場,是國際鐵人三項賽和全國汽車場地越野賽重要舉辦地,有西北一流的體育館場,是舉辦國際、國內重大體育賽事的理想城市。目前,嘉峪關市已有四星級賓館3家、三星級賓館5家、二星級賓館3家、一星級1家,旅游定點飯店2家;有國際旅行社3家、國內旅行社17家;旅游涉外定點餐館、商店、汽車公司、農家樂共32家,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綜合接待能力。20__年,嘉峪關市共接待游客74萬人次,旅游及相關產業收入3。12億元。去年,全社會旅游人數165萬人次,年均增長21。8%;旅游及相關產業收入7。5億元,年均增長23。7%,游客集散中心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形成,帶動了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
嘉峪關市已形成以冶金工業為主體,化工、電力、建材、機械、輕紡、食品為輔的工業體系。酒鋼集團公司已形成了以鋼鐵冶金工業為主體,冶金新材料、能源化工、裝備制造、食品釀造、建材工業為主導的多元工業體系。酒鋼(集團)公司已形成1000萬噸鐵、鋼、材綜合生產能力,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位居全國企業500強第155位。
嘉峪關市經濟質量較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全省處于領先地位。以來,嘉峪關經濟社會發展明顯提速。截止去年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4億元,是“十五”末的2。2倍;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25萬美元,主要人均經濟指標位居甘肅省前列。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865元,比“十五”末凈增3115元,連續七年位居甘肅省首位。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四連冠”等殊榮。20__年,吳邦國委員長視察我市時,欣然題詞:“湖光山色、戈壁明珠”。
嘉峪關市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富有西部情調、獨具大漠神韻的旅游紀念品頗受國內外客商和旅游者的青睞,生產的旅游產品風雨雕、駝絨畫、夜光杯、嘉峪石硯產品等曾多次獲獎,在國內外旅游市場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尤其是取材于大漠戈壁的天然沙漠風化奇石和野生干草、干花,經人工精心選擇鑲制而成的大漠風雨雕系列產品,其造型逼真,構思新穎巧妙,賦予大漠風雨奇石人性化和不可復制性,是廣大游客的饋贈佳品,并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另外,嘉峪關市的風味小吃也是一絕,各地風味小吃盡匯于此,這里匯聚有四川、東北、江浙、陜西、新疆及省內臨夏、蘭州等各地的維吾爾、回、朝鮮、漢等民族風味小吃30余種,頗受市民和旅游者的喜愛。
嘉峪關文物旅游景區導游詞 篇2
懸壁長城位于嘉峪關關城北8公里處石關峽口北側的黑山北坡。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為了加強嘉峪關的防御,肅州兵備道李涵在暗壁以外,峽南側的山頭上開始,監筑了一條長15公里的片石夾土墻。工程完成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使關城防御更加嚴密,古稱“斷壁長城”。因城墻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長城倒掛,鐵壁懸空,從山上陡跌而下,封鎖了石關峽口,俗稱“懸壁長城”。
懸壁長城原墻現只余一截,底闊4米,上寬2米,高0.5-6米不等。片石層厚10-15厘米,土層厚10-12厘米。現存750米長城經1987年重修,其中有231米城墻懸掛于高150米,傾斜度為45’的山脊上,高達6米,片石、土層厚度如舊。在墻頭增筑垛墻和宇墻,首尾各添筑一墩臺,在首墩和山坡上筑臺階式饅道。游人拾級而上,平坦處如履平地,險峻處如攀絕壁。頗似北京八達嶺長城。有詩贊云:“萬里長城萬里關,迭障黑山暗壁懸”。
嘉峪關文物旅游景區導游詞 篇3
沂蒙山是泰沂山脈的兩個支系,指的是以沂山、蒙山為地質坐標的地理區域,這里不僅只是革命老區這么簡單,同時它還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文化圈,歷史上屬于東夷文明,是古青州海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沂蒙山不僅是一個人文概念,同時也是一個旅游概念,沂蒙山旅游區位于山東省中南部,包含沂山景區、蒙山龜蒙景區、蒙山云蒙景區三個景區,核心景區面積148平方公里,是世界文化遺產齊長城所在地、世界著名養生長壽圣地,現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
沂蒙山是東夷文化、鎮山文化發祥地,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有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等遺址幾十處。曾有10朝16位帝王登封、詔祭,為中國五大鎮山之首。孔子“登東山而小魯”,諸多文人墨客、圣僧高道登臨攬勝,弘法傳道,留下大量碑碣銘文、詩章名句。齊長城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最大的單體雕刻壽星巨雕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旅游區內另有東鎮廟、玉皇閣、雨王廟、萬壽宮等知名人文景觀110余處。
沂蒙山區是著名的紅色革命老區,沂蒙精神是黨和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沂蒙山小調》唱響海內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優秀民歌。反映沂蒙山風光的民歌《誰不說俺家鄉好》以最高票入選“嫦娥一號”衛星搭載歌曲飛向太空。沂蒙山旅游區是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是全國紅辦重點調度的八大紅色旅游目的地之一,被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列為全國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基地。
沂蒙山旅游區自然風光秀麗,生態資源優良,森林覆蓋率高達95%以上,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是得天獨厚的“天然氧吧”。沂蒙山素有“三十六峰七十二崮”之稱,海拔千米以上高峰15座,層巒疊嶂,奇峰競秀,最高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境內峰峭、水澈、石奇、谷翠,春季山花爛漫,夏季飛瀑流泉,秋季紅葉映照,冬季銀裝素裹。旅游區有獅子崮、歪頭崮、九龍潭、情人谷、鷹窩峰、百丈瀑布、中國瀑布、懸崖棧道等高品質自然景觀300余處。
“人人都說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風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沂蒙山旅游區,熱情好客、淳樸厚道的沂蒙山人,誠摯歡迎海內外游客的光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