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河南龍潭大峽谷的導游詞范文(精選3篇)
介紹河南龍潭大峽谷的導游詞范文 篇1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將由我陪同大家一起來游覽這個龍潭大峽谷,希望我們一路上都能順利,好啦,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一起來吧。
在通往龍潭大峽谷的前段路上,有幾處景點,各具特色。它們依次為仙人指路、“龍潭大峽谷”青石牌坊、紅孩兒山、紅孩兒寺和千年古檀。
仙人指路:右邊石崖上有尊象形石人頭像,惟妙惟肖,正襟危坐,守候在通往龍潭大峽谷的路上,像是在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一般。這是由白云質灰層巖沿裂隙溶蝕和崩裂塌陷風化而殘留的地表剩余物。
龍潭大峽谷“青石牌坊”:此處是龍潭大峽谷風景區的入口。牌坊前、后各有坊聯。
前聯為:八里迷谷,樁樁迷景逗客佇;千尺險峽,步步險象著人驚。
后聯為:關峽相望,嵐為輕云繞;潭瀑聯珠,水呈青龍飛。
兩副對聯形象地概括了峽谷內天造地設的雄奇景觀,這就是我們要游覽的世界地質公園——龍潭大峽谷風景區。
紅孩兒山: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幾間紅房子后邊的山就是紅孩兒山,雄偉挺拔,峰巒疊翠,把青河川岔開,右邊為山窩河谷,地勢較緩,是古道通往黃河渡口的必經之地,并與黛眉峽谷風景區連接;左邊就是龍潭峽谷,又稱“八里迷谷”,一直通往黃帝密都青要山腹地,與雙龍峽谷風景區連接。山上有石洞,洞內供奉有黛眉奶奶、送子奶奶和觀音老母三尊神像,是當地人祈財邀福,求子保平安的地方。
紅孩兒寺:緊挨著紅房子的這幾間看似年代比較久遠的建筑就是紅孩兒寺。相傳牛魔王的兒子紅孩兒在附近一帶吃人,被觀音老母治服,收入一瓦罐之中,壓在紅崖寺下(當地人稱紅孩兒寺)。據證此處確有一座紅崖寺,始建于唐朝初年,武則天當政時期,曾經名播四方,香火極為旺盛;到了唐武宗時期,大興滅佛運動,紅崖寺曾一度被毀。宋、元時期,更名為“三教堂”,仍由佛家法師住持,還是這條古道上聞名遐邇的著名寺院。元末明初,寺院毀于戰火。明正德年間由法師宗璽主持重修,到嘉靖龍飛甲辰歲秋仲月由凈恩法師主持續建竣工。后來,隨著時勢的發展,這條古道逐漸被廢棄,寺院也隨之蕭條。現只剩下遺址……
千年古檀:這棵樹就是千年古檀樹,它高約30米,冠幅約40米,樹冠碩大,枝葉茂密,遮天蓋地;樹干由底部分4杈,集簇向上,胸圍6.5米;大家再看一下檀樹的根,裸露抓伏在巖石上,縱橫交錯,如盤龍臥虬,僅靠吸收白云質灰巖和石英砂巖之間的水份生長,這簡直就是生命的奇跡,因此這棵樹也被當地人視為吉祥樹。民間有選老樹認“干娘”的風俗,認為有老樹庇佑,可保大吉大利、富貴平安。樹下設有祭壇,每年農歷三月三,有許多善男信女誠心前來焚香許愿。
歡樂天地水上娛樂項目:相信許多朋友早已急不可待想趕快過把癮吧,千萬別急,導游提醒您還是先仔細閱讀一下注意事項及安全提示,再玩也不遲。這幾個游樂項目自南向北依次叫做:三級跳繩、鋼絲橋、圓木蕩橋、腳環吊橋、方板蕩橋、鐵索蕩橋、雙層鋼絲橋。
景區標志碑:這塊巨石就是景區的標志碑。它高5.4米,寬2.8米,厚1.5米,重約60噸,矗立于1米高的基座之上。碑體為景區內典型的沉積構造和地質剖面景觀,碑面為景區地質遺跡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波痕和泥裂現象,左上角圓形的圖案是國家地質公園的標志(現已為世界地質公園),中間“龍潭峽景區”幾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是選用宋代大文豪蘇軾的字體。
走進紅石峽:龍潭大峽谷風景區的紫紅色石英砂巖沉積于距今12億年前后的濱海地帶。260萬年以前,由于新構造運動(又叫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強烈抬升和水蝕作用的深度切割,形成高達百余米的丹崖長墻和寬僅數米至數十米的碧水丹峽景觀。峽內瀑布飛瀉,溪潭珠串,漫步崖壁棧道,您盡可領落丹崖、碧水、藍天構成的一幅幅精彩畫卷,還可欣賞砂巖層內的交錯層理、層面波痕以及山崩所造就的崩塌奇觀。
青龍關:這座關隘就是青龍關,下邊的潭叫青龍潭。來過龍潭大峽谷的游客都說走到青龍關,才算真正進入了龍潭大峽谷景區,因為精華部分才剛剛開始。大家請看這兩側崖壁上有許多綠色植物倒映水中,青光溢滿水面,看起來就像一條青龍在此浮動,因而得名青龍潭。
“之”字型峽谷:大家仔細觀察一下水流的走向,看會發現什么現象?哦,這位先生說得非常對,流水順著崖壁成“之”字形流動,非常有意思吧!它的形成原因是構成龍潭大峽谷的這套紫紅色石英砂巖中,有兩組相互直交且連通性好的垂直節理比較發育,流水追蹤這兩組垂直節理切割,在兩組節理交匯的部位形成“天井”,在一組節理發育的部位形成隘谷(一線天)。如此便形成了這種天井,一線天呈“之”字形分布的紅石峽谷景觀。
黑龍關(及黑龍潭):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座比較狹窄的關隘就是龍潭大峽谷著名的黑龍關,又稱一線天。大家一定很難想到這兩座崖墻在12億年前后是連在一塊的,后來隨著地殼運動,形成崖墻的中元古界紫紅色石英砂巖在新構造運動背景下,發育了兩組相互直交且連通性好的垂直節理,流水沿節理密集的部位強烈下切,形成兩側峭壁直立,長20m、寬僅1——3m、深達50m的隘谷(一線天)。通俗地講就是流水切割把一座山體切開成了兩座山體。黑龍關下的水潭深4——5m,由于兩側崖壁之間的間隙比較小,狹窄封閉,太陽光很難照射到,使整個潭水顏色看起來深遂發暗,猶如一條黑龍盤踞在此,故而得名黑龍潭。潭上關隘被稱為黑龍關。
古海沉船:這艘人工仿造的古海底沉船古色古香,惟妙惟肖,和周圍的環境相映成趣,也使峽谷顯得更加神秘,是拍照留念的好地方。
壺穴(王母池):這個小水潭看起來就像一個浴池,傳說王母娘娘曾在此潭沐浴,所以又被后人稱為王母池,聽當地老人說在這個水潭里洗把臉會使皮膚變得細膩光滑,大家不妨來試一試!至于它其形成的原因請大家看一下解說牌。(壺穴是急流中夾帶砂礫石磨蝕河床而產生的凹穴,因急流中常有渦流伴生,礫石便挖鉆河床,形成壺穴。該處的王母池就是一處典型的壺穴景觀。)
飛龍潭(又名臥龍潭)及飛龍瀑:別看水是柔性的物質,流水沖刷巖石“以柔克剛”的力量卻讓人不可小瞧,這個水潭旁邊的崖壁比較光滑就是由流水沖刷旋蝕形成,致使水潭形狀成圓形。此潭直徑約25米,深10米。潭后有15米高的瀑布飛瀉而下,猶如一條巨龍插入水中,氣勢壯觀,因此被稱為飛龍瀑,其下潭水稱為飛龍潭。
陰陽潭:這兩個水潭銜接一起,像一個卡腰寶葫蘆,水深約12米。其中大的叫陽潭,小的叫陰潭,因高峽內陽光照射不勻,明暗有別,所以有“陽潭”、“陰潭”之說,這與中國古代哲學中對“陰陽”學說的闡述也是極其吻合的。(在中國哲學概念里,陰陽指兩種既對立又相聯的力量,存在于世界上一切事物里。陰代表被動、陰暗、女性、夜間;陽代表主動、明亮、男性、日間)
陰陽潭甕谷:甕,是我國北方農村一種用來盛米的容器,它的特點是口小肚大。在龍潭大峽谷的陰潭和陽潭上方,就有兩個形狀像甕的峽谷,稱之為“甕谷”。甕谷也是由流水沖涮旋蝕形成。以陽潭處的甕谷最為典型,直徑達20m,弧度270°;陰潭處的甕谷經流水的切割貫通成嶂谷。
串珠潭:這三個近似圓形的水潭連在一起,看似串珠,所以故名串珠潭;跟王母池一樣也是壺穴的體現,三潭之間,串珠潭溪水相連,清澈見底的河床上有一朵朵紅色圖案,艷若桃花,所以又叫“桃花聯珠潭”。
神奇河蝕地貌—壺穴谷:距今大約260萬年以來,區內受新構造運動影響,地殼強烈上升,加之區內雨量充沛,地表徑流發育,湍急的水流受節理和層面傾向控制,形成擾流和螺旋狀渦流,帶動砂石在不平坦的河床上如旋渦般鉆挖形成一系列壺穴。相鄰壺穴不斷擴大,周邊貫通聯合形成今天我們在谷底和崖壁上所看到的磨蝕光滑、成群分布的壺穴壁與壺穴谷景觀。
佛光巖:此處崖壁因水流打磨顯得非常光滑,經水濕潤后像鏡子一般反射光線,在黑暗的峽谷內如發銀光,故名。
石龕:“滴水穿石”貴在水的執著,眼前這個洞再次讓我們見證了流水的偉大力量,在絕壁的底部由于水流長期的沖涮旋蝕形成了一個頂部小、肚子大的洞,在地質學上叫石龕。說到這兒大家肯定疑惑了,這個洞怎么會升到那么高的位置?這就又要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神奇了。后來由于地殼運動的抬升,水流的不斷下蝕,才把石龕抬升到陡崖的中間。
蘆葦灘:走了這么久,大家肯定累了,我們在這里稍作休息,我給大家朗誦一首詩《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許多朋友都知道,這是《詩經》里的一首非常著名的詩,那大家知道詩里所說的“蒹葭”指的是什么呢?這位朋友真是博學多才,蒹葭指的就是蘆葦。在我們面前就有一片蘆葦灘。蘆葦,多年生禾本科蘆葦屬植物,古稱蒹葭。蘆葦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是溫帶濕地的主要植被。當然它的用途也是非常大,除了能做手工藝品外,還有凈化污水的作用呢!
蘆葦潭:蘆葦灘旁邊這個水潭就是蘆葦潭,又叫伊人潭。上面這個僅一尺寬、一尺長的瀑布,名為一尺瀑,呵呵,這可是龍潭大峽谷里袖珍型的瀑布哦。
花瓶峽:請大家轉身向后看,可以看到眼前這個峽谷口小肚大,形狀酷似花瓶,所以美其名曰“花瓶峽”。
好啦,今天的游覽就到此結束,祝愿大家能夠玩的開心,再見!
介紹河南龍潭大峽谷的導游詞范文 篇2
大峽谷導游詞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您到京東大峽谷旅游觀光!很高興為您作導游,希望各位能在山水一色的大自然懷抱中,度過一段美好時光!
京東大峽谷坐落在平谷縣城東北二千里的魚子山村,這里兩側山峰連綿,形成天然屏障,京東大峽谷包括京東大峽谷和井臺山兩個自然風景區,以千米高空索道相連形成統一的整體,總占地20平方公里,山上林海茫茫,峽谷溪流泉涌,不僅自然風光秀美,更有五個不同趣味的龍潭構成景區山水相依的自然景觀。
京東大峽谷旅游區的主人曾經是與紫杉抗日根據地的人民,像當年歡迎八路軍進山一樣笑迎八方賓客的到來。
過了檢票口,便進入泡桐掩映的綠色走廊,登上一百六十八級花崗巖臺階,過仿古長城門樓進入景區分岔口,向右到魚子山抗日戰爭紀念館,館內詳細地向您介紹了英勇的魚子山人民抗日斗爭史,向左登上龍門湖大壩進入大峽谷游覽區,龍門湖上輕舟泛水是您娛樂和代步的工具,高空走鋼絲和水上吊籃是您挑戰自我勇氣的絕佳項目。
龍門湖既是景區的入口又是大峽谷的出口,這里兩側山峰對峙,中間是山口,恰似山門口,相傳青龍上天去飲水必經此山門,故名龍門子,老區人民自己動手攔壩,儲水成湖,所以人們把這個湖命名為龍門湖,龍門湖大壩長96米,壩高36米,湖面33600平米。目前已開辟了快艇、水上吊籃等水上項目,有位詩人乘船于山水間被這里的秀美風光所感動,詩性大發,當時吟道,“湖光斂綠水湛藍,青山綠水映眼簾,置身山間湖水上,凡身頓感已成仙”。
魚子山地區擁有豐富的水源,良好的氣候,肥沃的土壤,使許多動植物在這群山環抱的水環境里得以繁衍生息,旅游區內有近百種植物,幾十種野花,被專家譽為京東“植物王國”,京郊大地的“綠色寶庫”,沿湖畔前行1000米,在層層疊疊的翠屏山腳新開辟一處娛樂場,在這里設有步行球、游樂船、竹筏等設施,讓大家真正享受游山玩水之樂。
過樂游樂場、紫藤架便來到大峽谷第一龍潭——驚潭,京東大峽谷以山稱奇,以水制勝,在北方山地景觀中,大峽谷的水堪稱一絕,從峽谷頂峰的天地至峽谷的入口龍門湖中間六華里的溝谷之中,又有五個龍潭點綴之間,山間小溪穿針引線,把五潭二湖串連在一起。驚潭是進入大峽谷的第一潭,因為它兩側均為懸崖絕壁,要過此潭,只能將身體緊貼在崖縫的左側,慢慢挪動,方可勉強過去,常常有探險者落入水中,驚險無比,所以稱驚潭,驚譚在五潭中面積最小,但水深三米之多,位居五潭之首。驚潭和險潭緊密相連只有一橋之隔,又稱姐妹潭,險潭兩側均為峭壁,
人不能攀登,鳥不能棲息,要想跨越此潭,必須從右崖上爬行移動,稍不留神,墜入潭底,十分危險,故稱險潭。在這里曾有人發出寧爬千山,不過險潭之說,為了保證大家的安全加修了棧道,但從高處向潭底望去,仍有驚險無比的感覺,而且有樹枝掩映其間,從上向下看,只聞水聲、不見水流,更增加了險潭的高深莫測。
過了驚險二潭,沿谷中小溪前行便來到大峽谷最涼爽的地段——冷魂谷和萬丈崖,萬丈崖立璧千仞,整個山崖呈弧形扇面展開,面闊120米,通高180米,呈90°垂直于地面,只有仰視才能望頂,這里是大峽谷氣溫最低的地方,當地人稱冷魂谷,游客贊美它是空調城,前行30米,便來到峽谷的第三潭——怪潭,此潭地處兩峽谷正中間,兩側是懸崖峭壁,中間一池湛藍的清水,潭口上方有一個三米高臺,水從臺上飛流直下向南、西、北,三個方向輻射,水越來越淺,水流源源不斷的匯成小溪,經過驚險二潭,匯入龍門湖。
登上怪潭云梯,過臥龍洞、神龜探海石,登上棧道橫橋,便來到第四潭——靈潭,因潭邊有一深谷,相傳靈芝仙子隱居在此,常有百鳥陪伴,所以稱百靈谷,靈芝仙子每天來潭中飲水,靈芝仙子飲水之潭故稱靈潭,因靈潭位居峽谷正中,夏秋季水流山谷,過谷之人只能淌水而過,為了方便大家過谷,我們在靈潭之上架設了高空鐵索吊橋,一橋飛架東西,靈潭深谷變通途,吊橋全長60米,橋寬1.6米,下面有無根并列鐵索作支撐,大家可以放心大膽地走上橋去,嘗試一下有驚無險的刺激,在鐵索橋上過把癮。
過鐵索吊橋百靈谷便來到高空索道下站,這里距峽谷終點點還有168米,循著嘩嘩的響聲沿登山下路前行,便到了峽谷的盡頭,第五龍潭——響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從懸崖峭壁上飛流而下的33米的高空瀑布,沿瀑布向上觀看,瀑布的源頭來自峭壁之上,上面是高山平湖,當地人稱為天池。天池之水天上來、響潭之水天池來,由于天池有一地下泉眼,常年噴涌不息,使大峽谷有充沛的水源,在這里您可以俯視響潭、仰視瀑布,還可以做上橡皮船享受大自然帶給您的無盡樂趣。
舉目南望,松林翠柏,無限風光在險峰,京東大峽谷的第二大風景區——井臺山景區又稱龍鳳嶺,海拔775.4千米,是整個景區的制高點,為滿足游客登高遠眺,到井臺山景區進行“森林沐浴”的要求,北京井臺山索道有限公司投資800萬元,于1999年7月8日建成千米高空索道,索道從四潭上方拔地而起,飛越三峽跨越六谷,直達井臺山頂,似空中彩虹凌空高架、天塹變通途。
乘千米高空索道15分鐘,便可到達井臺山主峰,在這里可使您得到森林沐浴、高空攬勝、叢林漫步、避暑度假等多種美的享受,還會真正了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古詩的真正含義。井臺山景區是茂密的林區,森林覆蓋率98%以上,由百畝杏林,萬畝松林,千畝橡樹林組成森林生態旅游區。井臺山是樹的海洋,在充滿靈氣和生命力的景區旅游一定會讓您更加具有精氣和靈氣。在這里還可以登高遠眺,西南方向是丫吉山、大華山,西北方向是密云水庫,東北方向是古長城,南望碧波萬頃的金海湖。近視,大峽谷龍門湖、東長峪世外桃源、峽谷深潭和遠行中的空中索道,峽谷奇景,谷深林密水長流,井臺山和大峽谷有100多種野生花卉,從春到秋陸續開放,春夏秋冬景色各異,一年四季旅游皆宜。
當您游覽完井臺山,還可以乘坐驚險刺激的、世界最長的滑道返回停車場,這樣既省時又省力,全程只需十幾分鐘。假如您不便乘坐滑道,還可以乘坐景區旅游觀光車返回停車場,這樣景區內外的美景將盡收眼底。
陽春山花燦漫,桃李爭艷,杜鵑報春,翠鳥鳴潭,置身花的海洋,這里是讓您精神煥發、充滿青春活力的春游理想之地。
夏天,溪水奔流,萬壑難青,氣溫比城市低5-7℃,是最佳的消夏避暑勝地,讓您爽身爽神又爽心。
金秋層林盡染,百果飄香,20多種干鮮果品相繼成熟,十多種可食野果遍布山間,可親自采摘果品與農民共享豐收之樂,是金秋旅游的黃金景區。
嚴冬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置身在冰封、冰山、冰瀑、冰花冰的世界中,定有身臨冰雪不覺寒、冰峰對面是春天的奇特感受。
歡迎大家在不同的季節來大峽谷旅游觀光,帶給您的將是不同特色、不同情調、不同旋律的全新感受。
介紹河南龍潭大峽谷的導游詞范文 篇3
今天我們去龍潭大峽谷游玩。導游阿姨說可以走一條水路到山頂,意思是可以一邊玩水一邊爬山。從我們的賓館出發到達龍潭大峽谷差不多需要一個半小時。我等啊等啊,終于到了。我們下車之后,媽媽說可以給我買一個玩水的工具。我想了想:那就買漁網吧!于是爸爸給我買了一個藍色的漁網。本來我還想買黃色的,可是爸爸說水是藍色的,所以藍色的漁網就不容易被魚兒發現,也就更容易撈到魚。
導游買完票,我們就進入了龍潭大峽谷風景區。我剛進門,就發現龍潭大峽谷是一個山青水秀的地方,真漂亮。我們繼續往里走,看見了一個玩水的地方。因為在那里玩水很危險,所以我不敢在那里玩。媽媽說前面還會有玩水的地方,于是我就跟著媽媽繼續往前走。果然,不一會兒我就又看見了一個玩水的地方。這里的水很淺,非常適合我們小孩子在里面玩。我迫不及待地下了水。剛下水,我就感覺腳下特別涼爽,還差點兒滑一跤。后來,我就慢慢地能在水里走動了。每當我走一步的時候,水面上都會蕩起一圈圈波紋,好像水娃娃笑了。慢慢地,慢慢地,快要到深水區了,我不得不把褲腿挽起來了。挽起了褲腿后,我又在深水區里玩了一會兒,就上岸了。
我們繼續往里走,看見了一個能用奶瓶喂魚的地方。我跟爸爸說我也想用奶瓶喂魚,爸爸答應了。于是爸爸就掏出錢包,帶我去喂魚。啊!魚的力氣真大呀,差點兒把我拽倒。魚兒好像不知飽似的,每當我把奶瓶放到魚兒面前時,魚兒就會像剛出生的小寶寶一樣嘬奶瓶,真可愛!
喂完魚,我們又在龍潭大峽谷邊走邊玩了一會兒。快走到頭的時候,發現能坐觀光車到風景區出口。于是我們就一邊欣賞著風景,一邊坐著觀光車快快樂樂地到了出口。
今天是我第一次蹚了一路水,也是我第一次用奶瓶喂魚,更是我最難忘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