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d id="44f3z"></kbd>

<style id="44f3z"><thead id="44f3z"></thead></style>
    <option id="44f3z"></option>
      <em id="44f3z"><dfn id="44f3z"></dfn></em>
    1. <menuitem id="44f3z"><thead id="44f3z"><i id="44f3z"></i></thead></menuitem>
      <u id="44f3z"><input id="44f3z"></input></u>
      日日碰狠狠躁久久躁综合小说 ,艳妇臀荡乳欲伦交换h在线观看,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 a v无 码免 费 成 人 a v,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白嫩少妇激情无码,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情在线
      首頁 > 范文大全 > 導游詞 > 導游詞范文 > 公園的導游詞(通用31篇)

      公園的導游詞

      發布時間:2025-01-08

      公園的導游詞(通用31篇)

      公園的導游詞 篇1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叫,是天津市南開科技實驗小學的學生,今天很榮幸能為大家服務,你們就叫我誠誠好了!今天我們要游覽的是長虹公園。長虹公園是前不久剛剛免費開放的公園。,希望大家愛護花草,可不要亂扔垃圾、亂寫亂畫哦!

        長虹公園位于天津南開區長江道、紅旗路立交橋下。占地33.9公頃,其中水面占12.5公頃。假山迎門而立,右側一泓湖水,岸上垂柳成蔭,公園里幽靜的通道,大片的綠地,鮮花爭艷,大樹參天,全園綠地面積占97.5%。公園西部有兒童樂園、旱冰場等游樂設施,為游樂區;南部的南湖為劃船區。公園西北角建有老年閣,是游人聚會和文娛活動場所。如果拍幾張照片,與朋友們一起享受“長虹”的陽光與美景,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哦。長虹公園是 本市首個免費開放的大型公園。市民在免費開放的公園內,可以領略“山水園林、南派建筑、植物造景、生態造園”等美景。市民反應良好。在一次對改造后的公園滿意度調查中,滿意度達到了98.9%。

        近年來,公園辟出大片地塊,開設了“長虹風情街”,里面的建筑都是徽派建筑風格,黑瓦白墻,斗柱翹檐,還有各種形狀的小橋,有平橋、拱橋、曲橋、月橋、廊橋等等。街兩旁的商家經營的商品包羅萬象,大部分是各地名小吃,引來游客駐足而樂。 各位游客,今天的游覽到這里就結束了,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與合作,謝謝。長虹公園恭候您的下次光臨。

      公園的導游詞 篇2

        龍亭公園的大門朝南,是開封的主要旅游景點之一,也是中國開封菊花花會的主場的主場。

        我們從大門進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美麗的菊花,有白的,粉的,紫的等等。菊花真是五彩繽紛!除了菊花的顏色美麗,菊花的造型也各不相同,有巨龍飛天,還有像吊蘭一樣的菊花掛滿了道路兩旁。菊花還有招人喜歡的名字,有葉公好龍,古都慶菊,還有奧運火炬呢!連名字都特別招人喜歡。

        觀看過菊花,我們走上了玉帶橋,今天有霧,潘楊二湖像被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霧中的小亭若隱若現,過了一會兒,太陽出現了,湖面像有螢火蟲飛舞。不一會兒,太陽又消失了。

        過了玉帶橋,我們來到了古色古香的龍亭大殿前,“天哪!這也太高了吧!”我情不自禁的喊出聲來。我禁不住爬上了龍亭大殿,大殿周圍有許多石欄,上面雕刻著龍與風的圖案,龍亭大殿里面真是金碧輝煌!里面全是金色,又高又粗的柱子上雕刻了飛龍,盤龍,舞龍,臥龍的形象,皇家好氣派呀。。

        出了龍亭大殿我們又來到了右邊的廂房,里面展現的都是古代的一些大事,有“包公上任”,有“王安石變法”,還有“接待外使”的蠟像。我們又來到了右邊的廂房,展現的也是“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故事,場面非常逼真,令人笑嘆!我們又聽到了鑼鼓聲,原來是在演節目!有“楊八姐游春”,變臉節目,好看極了!游人陣陣叫聲,此起彼伏!

        我們稍休息了一下,便戀戀不舍的離開了龍亭公園。

      公園的導游詞 篇3

        “今天凌晨6時左右,環城公園7盞景觀燈連遭惡意破壞。每個燈成本在580元,讓人痛心啊!4月7日上午,合肥市環城公園燈飾辦向本報反映。記者趕到景觀燈遭破壞的環城公園環東景區現場,看到原本高出地面20余厘米的草坪燈被弄壞,剩下了7個燈座,包上了塑料袋,并壓有磚塊。

        據燈飾所的工作人員介紹,當天凌晨,工作人員發現這段路一百多米的距離內燈不亮了,趕來查看時發現7盞草坪燈遭破壞:每盞燈地上部分倒在地面,燈泡已破碎,現場凌亂。燈飾所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草坪燈損壞嚴重,破壞者只是踩壞燈具,并非盜竊,這種惡意破壞行為,實在不應該!

        據燈飾所人員介紹,這里的草坪燈年后才投入使用。本來是為了亮化、美化環城公園環境,方便市民晚上休閑。據燈飾所人員介紹,這種遭破壞的草坪燈每盞造價在580元,還沒有現貨。由于新燈需要到廠家進貨,他們還正在聯系。因沒有新燈及時安裝,市民晚上到這里休閑時就不太方便了。

        合肥市導游詞 ·包公祠導游詞 ·七星潭導游詞

        一位路經現場的市民得知一夜7盞路燈連遭惡意毀壞后,告訴記者,這可能是有人在宣泄內心的郁悶,只是這一宣泄方式很不文明,不應該以毀壞公共財物的方式來發泄。

      公園的導游詞 篇4

        八一公園清代為貢院,1932年辟為湖濱公園,1946年4月3日改稱為介石公園。1950年7月定今名,總面積23.7公頃,陸地面積64公頃。園中林木繁盛,花團錦簇。公園可分為湖區和陸區兩部分。

        南昌八一公園處于鬧市中心,綠蔭如蓋,湖水蕩漾,“豫章十景”中的“東湖月夜”及“蘇圃春曉”均在其中。由于鬧中取靜,每天游人如潮,且每年園內均舉辦大型花卉或花燈展,吸引不少游人前往。

        公園免費開放后,市里要求把公園管得更好。焦點問題正是在于管理。有的擔心開放后什么盲流呀、賭徒呀,都會涌到公園來,使公園成為藏污納垢之所;有的還擔心孩子在湖濱的安全,擔心園內的清潔衛生難以維護,擔心公園的草坪被隨意踐踏,花卉被隨意弄走……這些擔心當然也有道理,但是從大局看,從長遠的發展看,還綠于民勢在必行。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正是因為存在這些矛盾,才更需要加強管理,做好工作。公園管理者將接受開放的考驗,同樣南昌市民也將接受開放的考驗。公園管理處處長熊社林對記者說,我們不能一味責怪市民的素質差,而應該首先從提高管理者的素質入手,有高素質的管理就一定會有高素質的市民,要堅定不移地相信這一點。

        換個思路看公園,還綠于民后,它應該建設得更美麗更豐富多彩。記者獲悉,市園林設計院現正在緊張地進行八一公園改造的規劃設計。公園的一些設施將改裝,草坪將全面進行綠化調整,園內的路面實施硬化,鋪上彩色的人行道板。公園管理處正組織職工討論,發動大家想點子,有的提出要擴大茶室,包括開設露天茶室,有的說要辦好滑冰場,還有的建議在東湖劃定一個水域作游泳場,更有不少人提出,要將百花洲地段統一規劃,拆除一些臨湖的店面,還百花洲以安靜,以吸引更多的游人……觀念一變,思路大開,原來八一公園蘊藏著這么多的潛力!這么大的商機!

        現在的八一公園每天游人即達萬人,節日期間更多。免費開放后,前往觀光休憩的市民肯定還會增加。這里的湖光本色和蘇圃風景,將盡情地為市民所享有。我們為公園拆墻而鼓掌,同時也寄希望于廣大市民:像愛護自己的家一樣愛護公園的一草一木,因為,那就是我們自己的“家”。

      公園的導游詞 篇5

        多呈錐石狀,直刺青天,現在,我們抬頭仰望,大家是否有一種高亢的激情?〔登上山頂〕女士們,先生們,妙趣橫生的一個多小時山谷旅行后,現在我們站在了青山頂上,那么此時大家有一種什么感覺?是不是豁然開朗,興奮之極?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王安石《游褒禪山記》那段名言: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弗能至也。我們都登上了青山之巔,說明我們都是有志之人。而對有志者,青山自有其禮遇,那就是:無限風光在險峰。讓我們盡情感受這山風徐來,如天之語,環胸繞耳,美妙絕倫的大自然恩賜吧。請大家極目南望,西拉沐淪河西來東去,宛如天女之飄帶,銀波流暢,納百川而歸海。再請您遠眺北方,群峰茫茫,雞冠山、錐子山、青羊圈、連陰寨、大小窟窿山、五石人山、千山萬嶺一脈相承,諸條山逶迤而來,從四面八方歸入青山。景觀一:大小窟窿山青山西面是一條十幾公里長的狹窄的溝谷,稱滲金溝。大窟窿山在滲金溝西側的山脊上,小窟窿山在滲金溝東側的山脊上,大小窟窿山遙相斜對。小窟窿直徑四、五米,仿佛藍色天棚的窗戶。大窟窿直徑七、八米,可謂洞天奇觀。相傳,當年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二郎神擔山填海,從遙遠的西域擔山至此,抽去扁擔就留下了大小窟窿山。我們不能不感謝這位神仙給我們留下這美麗的傳說和別有洞天的自然奇觀。景觀二:五僧朝圣山多少年來,此山一直演繹著唐僧、悟空、八戒、沙僧四人及白龍馬西天取經的故事!

      公園的導游詞 篇6

        朋友們,老虎山公園位于集寧區中心,方圓5平方公里,是集寧區城中一大景觀,也是集寧地區的至高點。該公園20xx年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國家2A級旅游區。站在老虎山上,集寧街景一覽無余。老虎山公園建有大型人工瀑布一景、人民英雄紀念碑一處、特色涼亭十幾處。盤山公路由山底直達山頂,鵝卵石小路曲徑通幽,滿山青松翠柏,是人們理想的休閑之處。 老虎山的名稱有多種說法:一說是黃家梁趙家店水井飲牲畜的石槽附近,因老虎去喝水,常有虎蹤跡出現,因此,當時的店主趙石朝還立一石,刻上“泰山石敢當”以驅之。據此認為此山是踞虎之山,故名老虎山。一說是虎山西北側一堆巨石貌似老虎而得名。五十年代辟為公園,在原有樹木和植被基礎上,修建了門樓及革命烈士紀念碑,成為集寧區內的主要公園。20xx年,為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城市品位,集寧區委、政府決定重新修建老虎山公園,并與白泉山自然森林資源合為一塊,修建老虎山、白泉山城市生態主題公園。該建設項目從20xx年開始施工, 20xx年完成,投資總額為5630萬元,總占地面積758公頃。其中老虎山公園總面積368公頃,設九個功能區,分別有大門瀑布區,紀念碑區,植物園區,點石區、虎山游樂區,趙家大院、龍潭區、馮將軍林和老城遺址。白泉山公園總面積390公頃,設八個景區,有主大門區、水景區、草原區、草原風情區、遠古印象區、世界風情園,民俗村和動物園區等。整個項目20xx年完成全部建設并投入使用,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集休閑、娛樂、旅游觀光,改善城市整體形象和生態環境的城市主題公園。朋友們,游完老虎山公園,大家可去九龍文化商業步行街觀光購物。好客的集寧各族人民衷心祝愿大家在集寧吃得噴香、住得舒服、游得開心、玩得快活。謝謝大家今天的配合,歡迎大家有機會再舊地重游。

      公園的導游詞 篇7

        錫惠公園西邊惠山腳下的名勝區是游客主要游覽的景區,包含寄暢園、惠山寺、天下第二泉等著名景點。名勝區東邊是映山湖,再東邊是錫山,相傳周秦時盛產錫礦,到了漢代錫被挖光了——無錫了,無錫的城名正來源于此。

        錫惠公園共有五個大門。古華山門和秀璋門在公園北邊,臨著惠山古鎮,兩門相距挺近,秀璋門離映山湖更近些,去名勝區的話從古華山門進。錫山西大門(青山西門)、錫山中門、錫山東門(大橋東門)在公園的南邊,去錫山從這三扇門進都可。其中西門進去有錫惠索道,注意索道是去隔壁惠山的,去錫山頂無索道,錫山也不高,才75米,爬爬很快就到頂。索道單程20元,往返35元,與公園聯票90元(包含全票70元的游玩景點),運營時間8:00-16:30。另外,游樂園也在西門那邊,帶小孩要去游樂園玩的游客也可從西門進。

        古華山門進去就是建于明嘉靖初年的寄暢園,保存完好,是無錫最著名的江南園林。巧妙地借景“二泉”(惠山泉)、惠山、錫山,引“二泉”水入園作水景,又可見到遠處錫山上的龍光塔倒影在園內池塘的景象。園內還有清朝康熙、乾隆二帝御書的石匾額。

        往南走,到始建于南北朝的惠山寺。寺中粱朝的龍眼泉、唐宋石經幢、唐代聽松石床、宋代金蓮橋、明洪武銀杏、清御碑等都是真正的古跡。中國人耳熟能詳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唐朝詩人李紳的《憫農》即寫于此處。

        再往南,便是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二泉。唐朝《茶經》作者陸羽給天下泡茶的泉水排名,認為惠山泉的品質第二。這里共有上、中、下三池,到了夜晚,月亮倒映在池中,在這孕育出了瞎子阿炳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第二泉旁邊有茶莊,一定要喝一杯第二泉泡的茶,再聽聽茶莊播放的《二泉映月》,十分愜意。

        此外,名勝區還有二泉書院、華孝子祠等景點。全部游完后,還想去錫山,就往東走,過映山湖,然后爬臺階上錫山頂。山頂有建于明代的龍光塔,是無錫的地標之一,塔不能上,只能外面看看。最后下山到錫山中門入口的九龍壁看一看,雖然是新建的,但五顏六色的彩陶制成的浮雕,琉璃瓦頂,還挺漂亮的。錫山南邊,西門入口處的游樂園則有碰碰車、迷你穿梭、搖頭飛椅等游樂設施,需另外付費。

        每年的春天,一般在4月份,這里會舉辦惠山民俗文化廟會。因為每年的農歷三月二十八是惠山東岳大帝黃飛虎的生日,無錫城中有八座寺廟的“老爺”要到惠山來慶祝生日。屆時能看到穿著古裝的巡游隊伍抬著“老爺”,穿過惠山古鎮、錫惠公園,十分熱鬧。4月又是杜鵑開放的時候,錫惠公園有杜鵑展;到了秋天,還會有菊花展。

        公園秀嶂門進門左側,有一家土特產商店,出售的特色美食惠山油酥餅比較正宗。秀嶂門門口的一畝三分田吃蘇式面很贊,紅湯里加入芝麻,香噴噴的;萆焦沛偵弦灿行┎宛^,可嘗嘗無錫特色美食,無錫小籠、無錫排骨等。無錫菜的口味偏甜,可能外地游客會吃不慣。惠山古鎮可與錫惠公園一并游覽,有許多祠堂,還有中國泥人博物館。在鎮上的小商鋪里買點無錫泥人自己留作紀念或送人,都是極好的。

      公園的導游詞 篇8

        北陵,本名“昭陵”,位子沈陽城北約十華里,故稱“北陵”。這里埋葬著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以及孝端文皇后。陵區古松參天,湖水蕩漾,金瓦紅墻,斑斕耀目。充分顯示出這座封建皇家陵園雄偉的氣勢。“風水寶地”特有的莊嚴,肅榜和神秘,徜徉其間,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激起思古之幽情。

        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順治八年(1651年)初步完工?滴、乾隆及嘉慶各朝又對之做了若干增建和改建?梢哉f.它是一座積累式建筑群。它既保持有清初關外某些建筑特色,更多的則是按照中原王朝陵寢制度所改建的。所以它與明清皇陵有許多相似之處。

        昭陵陵區范圍,三十年代沈陽市政公所公布的實測結果:南北5.1華里,東西為2.6華里,總面積為12.4平方里。

        陵區四周設有紅、白、青三種顏色界樁,其前面還備有擋眾木(又叫“拒馬木”)四百四十二架。陵區南北狹長,東西偏窄。陵區最南端是下馬碑,其北為華表和石獅。石獅之北建有神橋及滌品井一眼。神橋往北為石牌坊。石牌坊東西兩側各有一座小跨院。東跨院是更衣亭和靜房。更衣亭是皇帝祭祀時更換衣冠及小憩之處。靜房是御用廁所。西跨院是省牲亭和饌造房。省牲亭是祭祀時宰殺牲畜及家禽的場所,饌造房是制做祭品之處。石牌坊之北是陵寢正門----大紅門,此門周圍是環繞陵區的朱紅圍墻。大紅門內有一條南北筆直的“神道”,神道兩側由南往北依次立有擎天柱一對,石獅子一對,石獬豸一對,石麒麟—對,石馬一對,石駱駝一對,石象一對。這些石獸統禰“石象生”。再北,在神道正中有神功圣德碑亭一座。碑亭兩側有“朝房”。碑亭之北足方城,方城正門曰“隆恩門”,城門上有樓,方城正中是隆恩殿,兩側有配殿和配樓。隆恩殿后有二柱門和石祭臺,再后是券門,券門頂端為大明樓,步入券門是月牙城,月牙城正面有琉璃影壁,兩側有“磴道”。月牙城之后是寶城、寶頂,寶頂之內為陵寢的“心臟”——地宮。寶城之后是人工堆積起來的陵山——“隆業山”。另在陵寢西側,與寶頂遙遙相對還有一組建筑叫“懿靖大貴妃、康惠淑妃園寢”,是安葬太宗眾妃的塋地。昭陵建筑布局嚴格遵循“中軸線”及“前朝后寢”等陵寢規制。陵寢主體建筑全部建在南北中軸線上,其它附屬建筑則均衡地安排在它的兩側。這樣的設計思想主要是體現皇權至高無上,同時,達到使建筑群穩重、平衡及統一等美學效應。“前朝后寢”是出于“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需要,帝王生前使用的宮殿是按“前朝后寢”建造的。按照古人的傳統觀念.皇帝死后也要和生前一樣如期“臨朝”,仍然有飲食起居的“寢宮”。

        昭陵的管理有文武兩大衙門。一個叫總管衙門,一個叫關防衙門,管衙門主要負責陵區的防衛,關防衙門負責祭祀和陵寢建筑的一般修繕。

        清朝遜國之后,昭陵雖然仍由三陵守護大臣負責管理,但由于連年戰亂,國庫入不敷出,對昭陵無力做大的修繕,以至陵園建筑殘破凋零。當時有位文人寫過這樣一首《游北陵》詩:“涉足昭陵戶與庭,輝煌眩目未曾經。莓苔滿徑無人管,楊柳山中猶自清”。寫出了當時昭陵的真實面貌。從三十年代起奉天省當局將昭陵開辟為北陵公園,并設置監督員和管理員進行實際管理。昭陵自古就是沈陽重要景區,清代“陪京(沈陽)八景”里有“北陵(昭陵)紅葉”。金梁在《奉天古跡考》中說:“北陵多楓柳,西風黃葉紅滿秋林,故名北陵紅葉。”

        沈陽解放后,昭陵和其它許多歷史文物古跡一樣受到國家的重視和保護,并被列入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國務院公布其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陸續撥出專款,對之進行全面修繕,F在,這座曾經殘破不堪的古陵已重現其昔日的輝煌。同時,園林管理部門為了充分利用這里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拓造人工湖,增建亭臺閣榭、種植各種花草樹林,設置各種游藝及體育、文化娛樂等場所,這些舉措給這座古老的陵園注入了現代生活氣息,使它成為國內外著名的風景區和游覽勝地,每年接納來自海內外的游人近百萬,成為世界各國人民了解中國,了解沈陽的窗口。

      公園的導游詞 篇9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將去游覽的是無錫市內最主要的風景名勝區——錫惠公園。它位于無錫市西2.5公里處,包括錫山和惠山,全園面積達6.85平方公里。

        【公園概況和名稱由來】

        游客們:錫惠公園因山而得名,西部是惠山,東部是錫山;萆礁329米,周圍約20多公里,素有“江南第一山”的美稱。它是天目山的支脈,從東南連綿而來,山有九峰,境蜒似龍,又稱“九龍山”。惠山因晉代開山禪師慧照在此建寺,后人就用慧照命名“惠山”。古時慧、惠兩字相通,惠山就由此得名。惠山以泉著名,有天下第二泉、龍眼泉等十多處,名勝古跡有春申澗、惠山寺、聽松石床、竹爐山房等數十處。

        錫山背靠惠山,高75米,周圍長約1.5公里,相傳因周秦時盛產錫礦而得名。錫山是惠山東峰脈斷處突起的小峰。山頂建有龍光塔和龍光寺,山下有龍光洞。1958年開鑿映山湖后與惠山連成一片,使之形成“真山假水”,產生“山水掩映”的情趣。

        游客們:錫惠公園全國分為三個游覽觀賞區:一是名勝古跡區,包括惠山寺、寄暢園、天下第二泉等;二是自然風景區,包括映山湖、愚公谷、春申澗等;三是文娛活動區,在錫山南麓。下面就請大家跟我前往參觀游覽。

        【錫山:龍光塔—龍光洞—吳文化福壽天地】

        各位游客:請隨我進入錫山大門。錫山大門,面對大運河,飛檐翹角,大門正中高懸“山色溪光”橫匾,為當年康熙南巡時所書。進人大門,一塊巨石屹立于水池之畔,上刻“錫山”兩個大字。各位請看:下刻《無錫金匾縣志》所載無錫和錫山的幾句話,點出了此處地名的來歷。

        沿山路向上,錫山頂上就是龍光塔。關于龍光塔,還有這么一段歷史傳說:明朝正德初年,禮部大臣昆山人顧鼎臣,游覽錫惠勝景后說;“惠山是龍身,錫山是龍頭,無錫所以自南宋以來長期無狀元的原因,是龍頭上無角的緣故。”聽了這位大臣的話,人們信以為真,于是后人就在錫山頂上建了一座實心的石塔。此后幾十年仍沒有人中狀元,于是有人又提出“龍以角聽,塔中宜空”。因此又在萬歷二年(1574年),建成七層八角的樓閣式磚塔,并由當時常州知府施觀民取名“龍光塔”,寓意龍光普照。龍光塔建造以來,屢次被毀。重修時把培改成鋼筋混凝土結構,塔頂鑄重1.5噸,高2.85米銅剎,塔的高度也增加到32.3米。1992年又一次加固,糾正傾斜,把墻面由杏黃色改成深紅色,使古塔更為挺拔端莊,英姿煥發。

        錫山腳下是龍光洞,為地下游覽場所,于1979年春建成。洞前回廊、樓亭相連,人口處拱門上磚刻“隱辰”兩字,“辰”屬豬年,“隱辰”是把龍隱于山內之意。洞內有三百多米長的通道,兩邊壁上燈火通明。東部的地下劇場,可容納五六百人。另有13個廳室,陳列工藝、陶瓷、泥人等。這里的氣溫常年保持 18“C,冬暖夏涼,游人至此,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沿山路向南,前面看到的便是九龍壁。它由壁座、壁身、琉璃瓦頂三部分組成,彩陶燒制,以花崗巖為基座,金星綠琉璃瓦頂,全長26.71米,高 4.09米,九龍騰空,氣勢不凡。再向西是“吳文化福壽天地”。它沿錫山山坡而建,前面立的石碑上,刻著著名書畫家朱屺瞻102歲時題寫的景點名稱。石階上是金石砌成的承露臺,臺前石柱上有巨大的福壽石桃,往上正面刻:“福星殷殷邀依瓊林赴宴;壽仙默默為我海屋添籌。”背面是:“行善方可多福,守仁自然長壽。”繞過承露臺,上面兩座方亭合并而成的雙亭,名“降福亭”。亭柱上對聯寫道:“國泰盡福地,民安多壽星。”亭名和對聯均由我國書法家協會代主席沈鵬書寫。

        錫山就參觀到此,下面我們再去參觀惠山。首先前去惠山寺遺址。

        【惠山:惠山寺遺址—山門—唐宋石經幢】

        惠山寺在惠山東麓,早在南北朝時,劉宋司徒長史湛挺就在此建造“歷山草堂”,后改為“華山精舍”。梁朝大同三年(537年),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惠山寺。由于寺院地處福地,又因與天下第二泉同處名山勝景,于是名聞遐邇。

        游客們:我們來到了惠山寺山門前,看到這座黃色拱形建筑門上刻有“古華山門”4個金色題字,因惠山古稱“華山”,惠山寺原是“華山精舍”,所以惠山頭山門就叫“古華山門”,大門背面門檻上刻有“勝地名泉”4字。這個山門是1954年惠山街拓寬時王耀庭重新設計的,拱門頂端有雙龍戲珠的裝飾。

        現在我們來到了山門內,各位看到的兩座古老的石經幢,南側一座建于唐代乾符三年(876年),是無錫現存最古老的石刻經幢。八角形幢身上刻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由白鹿山人李瑞符書寫,經幢高6.26米,由幢基、幢身、幢頂三部分組成,雕刻精美,充分顯示了唐代的藝術風格。北側一座建于宋代熙寧三年(120xx年),幢高6.22米,形制和雕刻模仿店幢,幢身刻“大白傘蓋神咒”。這種刻咒而不刻經的做法,是宋代以后才在佛教界流行的。兩座石幢分別用幾塊圓形湖石壘成,極具歷史價值。

        【山門殿—日月池和香花橋—聽松石床—古銀杏樹】

        進入古華山門,迎面是金剛殿,也叫“山門殿”。始建于明正統十年(1445年),改建于1976年。正中高懸“惠山寺”匾,匾額最早為明代陳勉所寫,清雍正時蔣衡重書,現在看到的是1979年根據影片《無錫景》畫面復制而成。

        大殿廊柱上掛有清代無錫知縣廖綸所撰的對聯:“大哉王言,山為第一,泉第二;巍然廟貌,調為教孝,寺教忠。”由著名書法家武中奇重書。大殿背面,上懸“江南第一山”橫匾,系我國名畫家李可染所書,它為古殿平添了幾分光彩。

        過金剛殿,一泓池水,水中睡蓮靜臥,名“日月他”。池上架一石橋,名“香花橋”。池是南北朝劉宋元徽二年(474年)開鑿的,距今已有1500 多年歷史了。香花橋是明代建造的,他和橋的名稱取自佛經:信佛升天,進入無量壽之時,日月飛升,天佛放大光明,以香花伎樂相迎。香花橋的正中石板上刻有 “鯉魚跳龍門”的圓形浮雕,中間兩扇石門,一開一閉,表示虔誠的善男信女可以從開著的佛門進入,若是惡人佛門則永閉不納。所謂佛門半開,有緣進來,或者說;善門開,惡門閉。游人過橋,都會在開著的石門上踏一腳,表示愿做善人。

        各位游客:下面請大家進二山門,請看古銀杏樹下有座六角小亭,亭中橫臥一石,名“聽松石床”,長1.99米,寬0.87米,高0.56米,它是馳名全國的江南奇石之一。石塊天然斷裂形成,質地堅硬,一端翹起,宛如石床。唐高宗時著名書法家李陽冰應無錫縣丞公孫羅之邀請同游惠山,特地篆寫“聽松” 兩字,刻于石床枕端,以示紀念,雖經1200多年風雨,字跡依然清晰可見。床邊原有兩棵古松,毀于元末。

        “聽松石床”前的古樹為銀杏,相傳為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惠山寺僧人普真(字性海)所植,已經歷了600多年風霜。據說當時共種有18 棵,象征佛門18羅漢,現僅存這一棵。此樹高21 米,直徑1.91米,為雄性銀杏,只開花不結果,離地6米的樹洞中寄生的一株薛荔,也有200多年樹齡了,卻結出了圓圓的果實。但在1982年,這棵雄性古銀杏,居然也結出了7粒白果。古銀杏旁的石壁中,嵌有“頫察仰觀”4個篆字,是清代無錫書法家邵涵初所寫。意思是說人們在此可以“俯察古樹之茂盛,仰觀錫惠之秀色”。

        【大同殿—竹爐山房】

        大同殿,也叫大雄寶殿,始建于梁朝大同三年(537年)。到清同治年間,大同殿及周圍建筑被毀。后來在此舊址建造了一所樹堂名“昭忠詞”。前廳里壁上嵌有李鴻章所撰《敕建惠山昭忠詞記》等兩道石碑。請看這組洞堂的建筑特色,青瓦白墻,梁枋、柱頭、門樓都畫棟雕梁。圖案為戲文風景、花卉鳥獸等。大同殿是保存十分完整的清代樹堂建筑,具有我國古代建筑的特點。殿后天井中還保留三株老桂,已有1300多年樹齡。中秋時節,桂花飄香,使這座建筑顯得更為清雅。

        由大同殿出南邊門,不遠處就是“竹爐山房”。這里原是惠山寺彌陀殿,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房前平臺,檐廊古樸典雅,頭門邊兩塊磐陀石。正中匾額 “竹爐山房”是1979年李苦禪重題。兩旁柱上的對聯:“削竹編爐,原是山房舊物;燒松煮雪,久為衲子珍藏。”為無錫書法家朱家駐題寫。

        相傳明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津曾私訪惠山寺。寺僧性?车挂桓褡,一截為三,搭成竹爐,上架缽益,用二泉水煮茶,接待朱元津。朱元津品嘗了竹爐上煮的茶,極為滿意,贊揚性海是羅漢下凡、后來性海和尚重建惠山寺,并創建聽松庵,退居庵內,品茗聽松。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性海請湖州竹工,編制竹茶爐,上圓下方,象征“天圓地方”。竹爐高不過一尺,外面用竹編織,里面填土,爐心裝銅柵,形似道家的乾坤壺,叩之有金石之聲。性海常用它煮二泉水泡茶,招待客人。當時名畫家王紴作畫,學士王達題詩,合成《竹爐圖卷》共四卷,使竹茶爐流芳于世。明代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曾任湖廣提學副使的鄒迪光重建彌陀寺時改名“竹爐山房”,專門在這里用竹爐煮茶招待四方賓客。后原爐多次被毀,康熙年間,無錫著名詞人顧貞觀在1684年重制了兩只竹爐。竹爐山房也幾經重修,現在的建筑是清光緒年間重建的。1984年把乾隆詩碑移到山房門廳和廊下。正中一塊正面刻的是乾隆1751年首次來無錫寫的《詠惠泉》詩,背面刻著乾隆第四次來無錫時寫的4首詩。東邊一塊碑上刻乾隆第三、四次來無錫的詩句。

        【“天下第二泉”—二泉亭—漪瀾堂—阿炳墓】

        出竹爐山房南行,就是聞名于世的“天下第二泉”所在地。惠山一帶,林木茂盛,泉水豐富,自古素有“九龍十三泉”之稱。其中“二泉”更是出名。 “天下第二泉”得名于唐朝,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唐代茶圣陸羽,遍嘗天下名泉名茶,認為“廬山康王泉第一,惠山石泉第二”,從此惠山泉就以“天下第二泉”的美名享譽四海。

        “二泉”得名以來留下了許多人文古跡。唐代時無錫地方官把“二泉”水送往長安。到宋徽宗時“二泉”水被列為貢品,“月進百壇”。蘇東坡品飲“二泉”水后,贊稱“色味兩奇絕”。清代康熙、乾隆兩帝六次南巡至無錫,每次必到“二泉”品茗,并吟詩題字。20世紀40年代,著名民間音樂家華彥鈞(瞎子阿炳),作二胡曲,取名《二泉映月》,更使“二泉”馳名中外。

        “天下第二泉”泉址于1954年進行了全面整修。1992年6月對“二泉”進一步清理疏!,F在“二泉”泉水隨山勢自西向東,分上、中、下三池。上池為八角形泉井,深1.94米,水質最好;中池深1米,正方形,緊靠上池,兩池都是石底,青石圍欄。池上的“二泉亭”,初建于南宋初期,是宋高宗趙構到此巡游時特地下令建造的,并題有“源頭活水”四字。亭頂裝飾雙龍戲珠,F在的亭子重建于清同治初年(豆862年)。亭壁上石刻“天下第二泉”出自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手書。泉水通過暗渠從港瀾堂底流入下池。

        漪瀾堂位于二泉庭院正中,四周游廊環繞,游客們在此可小想品茗。蘇東坡有“還將塵土足,一步漪瀾堂”的詩句。乾隆多次在此設御座品茗,堂前匾額是現代書法家費新我所書。大門柱上有蘇東坡的詩:“雪萍為我求陽羨,乳水君應怕惠泉。”

        三池中下池最大,長8.6米,寬5.7米,深0.33米,是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開鑿的。西池壁正中有一石螭首(俗稱龍頭),雙爪前踞,龍頸彎突,張開大口,清泉白龍口傾注而出,構成“螭吻飛泉”勝景。石始建于明朝弘治初年,最初采用無錫本地黃色陽山石雕鑿而成,至今已有近520xx年的歷史,為“天下第二泉”內現存年代最早的一件古跡。池前一組太湖石,疊成觀音立于鰲背像,世稱“觀音石”,右為龍女,左為善才。觀音石下有一段銘文,落款 “蕙巖”,說明這是原禮部尚書顧可學別墅“蕙巖小筑”中的遺物,清乾隆年間才移到此地。

        無錫歷史上最著名的民間音樂家阿炳——華彥鉤的墓,坐落在錫惠公園春申澗流向映山湖的洞口南邊的山坡上,音樂臺背后山頭墓地林間,樹立著這位民間音樂家的銅像。阿炳信道教,道名彥鈞,無錫東亭人。生于1893年8月20日。從小跟父親學習音樂,對民族樂器琵琶、二胡有很深的造詣,后來雙目失明,流落街頭。直到解放后重獲新生。阿炳墓原在河口燦山下“一和山房”道教墓地。1983年12月,遷葬于此。

        阿炳的代表作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創作于1939年,是作者心聲的流露及生活的寫照。全曲由引子和6個階段構成,是循環變奏的曲式結構。《二泉映月》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0周年時作為國禮贈送外賓。美國、意大利、法國、日本等紛紛改編,成為一支譽滿國際的名曲。

        【愚公谷—春申澗—映山湖—惠山泥人一條街】

        二泉東側就是“愚公谷”,原是惠山寺的凈月住所,名“龍泉精舍”,是明代晚期極負盛名的我國四大私家園林之一。它是無錫人鄒迪光在明萬歷年間建造的,占地約50畝,先后用十多年時間建成。國鄒迪光以愚公自勉,故命名為“愚公谷”。

        現在的“愚公谷”于1958年重建,具有明代古典園林特色。“愚公谷”匾是1960年郭沫若題寫的。人門向南,由長廊通向荷花池畔,廊k一軒二亭,軒名“荷軒”,由著名畫家吳作人書額。軒前對聯“得山水清氣,極大地大觀”,是當代山水畫家邑人錢松岳于84歲時書寫的。荷軒以南的泉亭,名“濾泉”。泉邊枝峰閣有唐代古聯:“掃石月盈帚,濾泉花滿篩。”南邊廊內的對聯“老龍聽法,頑石點頭”,巧妙地寫出了當年惠山寺高僧講經,老龍也前來聽法,使大同殿前聽松石連連點頭的情景,反映惠山寺高僧佛學的博大精深。由濾泉穿過小石橋,只見假山旁有一株古玉蘭,樹齡已達400多年。

        游客們:現在我們前往參觀惠山“金粟堂”西南的“春申澗”。春申澗又名“黃公澗”,現為無錫觀瀑的景觀,因戰國時代楚國國相春申君黃歇曾率軍在此飲馬而得名。山澗前石牌坊,古拙雅致。洞中一塊大石橫臥,如中流低柱,使洞水分流而下。石上刻有“臥云”兩字,是明代南京禮部尚書邵寶為紀念惠山寺住持圓顯而題寫的,臥云是圓顯的號。澗邊三角亭,名“臥云亭”。

        順春申澗東下,位于錫、惠兩山之間的是映山湖,古時稱“秦皇塢”。1958年這里開挖出1400平方米的湖面,清澈如鏡的水面使錫、惠兩山的景色融為一體,翠峰、古塔、秀亭倒映湖中,風景更加美妙動人。湖畔周圍精心種植喬木、灌木、花草。東面建有一石牌坊,題有“映山湖”匾額。牌坊對面,各位請看春申澗出口處的那塊石頭,上刻“翠螺”兩字,形容錫惠山峰如少女的發會。

        各位游客:錫惠公園的參觀就到此為止,下面隨我去觀賞一下惠山直街,大家可以隨意選購一些無錫的土特產“惠山泥人”。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來到了惠山東端的五里街,這條路原是赴惠山寺朝山進香的必經之路。現為“惠山泥人一條街”;萆侥嗳藲v史悠久,已有400多年歷史,起源于惠山山麓,故名“惠山泥人”,是無錫著名手工藝品。它采用惠山腳下特別細膩潔凈的黑泥,在藝術家手里經過捶泥、打稿、捏塑、制模、翻模、泥胚、整修、上粉、上色、開相和上油等十幾道工序制作而成。惠山泥人分兩類:一類為“粗貨”,是泥人的傳統產品,以胖娃娃、動物為題材;另一類為“細貨”,即“手控戲文”,以戲曲、神話故事、舞蹈為題材,其中代表作有“大阿福”。傳說惠山古時林木參天,一對猛獸常下山傷人。后來,一家生了一對雙胞胎,一男一女,取名阿福。說來奇怪,猛獸見阿福就俯首帖耳,溫順得很,于是無錫的家家戶戶都喜歡把阿福供在家中,用以辟邪。

        游客們:介紹就到此,請大家自由逛街。

      公園的導游詞 篇10

        魯迅公園是青島市內一處免費開放的臨海公園,海邊有大片的紅褐色礁石,景色很特別,常有不少新人在此拍攝婚紗照。沿著海邊步道慢慢走、聽聽海浪拍壁之聲,或是走上巖石高處的亭子遠眺大海,很是愜意。

        從海軍博物館往東走兩分鐘即可看到寫有“魯迅公園”大字的石牌坊。魯迅公園不大,但環境優美,進門是一片青松林,有不少被海風吹成得彎曲的松樹,樹叢中矗立著魯迅先生的雕像。這里從時起便是海濱公園,后為紀念魯迅先生而更名。如今園內游客也很多,常有游客攀到巖石上拍照,也有孩子下到灘上撿拾貝殼和小蟹,野趣十足。

        公園的東部緊鄰青島海底世界,再往東走是第一海水浴場,而公園的西面則是小青島公園。如果有半天時間,可從小青島開始沿著海邊往東步行,經過魯迅公園、第一海水浴場,一直走到八大關和第二海水浴場,沿途風光很美。

      公園的導游詞 篇11

        桂林七星公園位于桂林市漓江東岸,整個公園面積137.4公頃,因有七星山而得名,是桂林最大的以巖洞為中心的綜合性公園。七星山七峰并峙,宛如北斗七星座;北四峰象斗魁,稱普陀山,南三峰象斗柄,稱月牙山,山多溶洞,著名的七星巖就在普陀山腹,巖洞雄奇深邃,洞中石鐘乳、石筍。石柱。石!ё税賾B、蔚為狀觀。小東江經花橋順月牙山蜿蜒南流,水中青峰橋影相映成趣。七星公園具有典型的巖溶地貌景觀,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于一體。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時代,七星巖就成為瀏覽勝地。歷史上形成了“北斗七星”、“棲霞真境”、“月牙虹影”、“駝峰赤霞”、“龍隱奇跡”等名勝。公園內摩崖碑碣有500多件,為山水增添了歷史文化的光彩。

        花橋坐落在七星公園西面,橫跨小東江與靈劍溪會流處。原名嘉熙橋、天柱橋,為石砌5孔,始建于宋。明代作過兩次大修,因時值春夏,該處屬郊外,山花爛漫,故更名花橋。

        1949年前,石橋部分橋墩下沉,橋欄崩塌。1965年整修后,橋全長134.66米,由水、旱兩段組成。水橋寬6.9米,4大拱,拱圈倒映水面,狀如滿月,有“花橋虹影”美譽。旱橋寬5.3米,7小拱,水橋上建有風雨長廊。

        于花橋觀景,山光水色,幽雅綺麗,讓人心曠神怡。然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觀月,有月看水中映月,無月看橋孔影月。四孔臨水,圓月可數,正是:花橋常有月,慧眼數團圓。

        七星巖古時稱棲霞洞,在七星公園內普陀山腹,眼洞內原來是一段地下河,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由地下河形成的巖洞一般有兩種地形;一是“巖洞的侵蝕地形”,如洞內的“銀河鵲橋”景點,就是一個巨大的廳堂,宛如天空;二是“巖洞的堆積地形”,由石鐘乳、石筍、石柱等次生沉積物組成,具有各種形態,千奇百怪。今依民間習慣稱呼,又據巖內明代桂林畫家張文熙所題“第一洞天”之義,定名為“七星洞天”。

        七星公園內駱駝山即駝峰,在普陀山南麓,是地殼運動融蝕后的一塊殘石,原名酒壺山,因其形狀像老式酒壺,山南刻有“壺山”二字。

        駱駝山末有一江南名士隱居于此,以栽花種桃,著書立說為生,死后,葬于壺山南麓。舊時,朝陽映于壺山桃林,桃花紅遍,故有“壺山赤霞”之譽。壺山酷似伏地駱駝,今游人見之,直呼為駱駝,足見形象逼真故可稱“駱駝赤霞”。

        山南側是盆景苑,近20_盆的各類盆景俱屬珍品,各具神韻,意趣天成。景區內建有魚池、疊石、平橋、曲廊、水榭、亭臺,曲折清幽,如入仙境。

      公園的導游詞 篇12

        無錫錫惠公園(錫惠園林文物名勝區)是擁有國內外知名度和廣泛影響力,文物古跡眾多、山水林泉俱佳的大型綜合性城市公園,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地處無錫城西,交通便利,距市中心2公里。它緊偎于京杭運河之旁,倚錫山、惠山而筑并名,山水靈秀,文化燦爛,有無錫“露天博物館”和“精神家園”之譽。

        錫惠公園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太湖風景名勝區的十四個核心景區之一,是國家重點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錫惠公園有三個特色游覽區——免費開放的入口公園,以游樂、休憇為亮點的錫山休閑區,以及最具游覽價值的核心景區——以天下第二泉為經典代表的惠山古跡區,總面積達90公頃。包含三個精品園——無錫唯一明代古園,有著500年悠久歷史的寄暢園,觀賞杜鵑為主題的中國杜鵑園和賞玩江南盆景的吟園公園。山水間棋布國家級、省級和市級文保單位15個22處,有名勝景點206個,古泉11個,明以來碑刻314方,古樹名木80株。區內還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惠山泥人和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惠山民俗文化廟會。每年接待各類游客達800余萬人次,是無錫乃至華東地區人氣最為旺盛的公園。景區內配備小型停車場(80輛小車或20輛大巴),景區青山西門外設有一小型停車場(15輛大巴),形象門外有大型地下停車場(400輛小車),錫山大橋堍和運河西路近吟苑公園處有兩個小型停車場(各30輛小車)。

        錫山是無錫的主山和地標,更是無錫文化的發源地。1955年秋和20__年挖掘出土的器物可以印證,在園區內廣約9萬平方米的錫山先民遺址上保存了豐富的文化堆積,錫山南坡在距今7000年至4000年間一直是無錫地區原住民的政治、文化中心;商、周時期是重要的居住區;秦、漢后文化中心東移逐漸形成無錫城。行走于公園里,游客在不經意間可以觸摸到無錫7000年的文明史,持續無間斷,從馬家浜、崧澤、良渚、商周、秦漢直到唐宋明清。南朝古剎惠山寺、唐代天下第二泉、宋代寺橋金蓮橋,明代墅園寄暢園、歷代名人祠堂、書院、詩社錯落于山野之間。名山、名泉、古園、古寺薈集,儒釋道文化交融,積淀了歷朝的古風雅韻。李紳、蘇軾、秦觀,文征明等歷代文人雅士鐘情惠山,瑰麗詩篇、軼事佳話鐫刻于泉間林下。精彩溢于園,從古讀到今?滴酢⑶』实墼陆希哐不萆。乾隆皇帝評價江南諸園林“……惟惠山幽雅閑靜”。乾隆還在北京清漪園和圓明園中仿造了惠山園即今日頤和園之諧趣園和已毀圮之廓然大公。

        “江南第一山”——惠山是無錫旅游的發源地,林木蔥郁,地靈人杰。龍光塔屹立于錫山之巔,與惠山隔映山湖而望,湖光塔影,山色溪光,令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泛舟映山湖上,行走林蔭道間,流連芬芳花溪,扶搖錫惠索道,滄州畫境,心怡如詩。聆聽晨鐘暮鼓,沐浴法雨香花。春秋兩季的杜鵑花和菊花展,惠山廟會,品茗夜游,撞鐘祈福成為這個公園傳統的文化旅游節目。一曲《二泉映月》更讓游人蕩滌心靈,流連忘返。

        “惠山街,五里長。踏花歸,滿鞋香”。優美的風景,優質的服務,文明的公園使錫惠公園成為海內外游客向往的旅游勝地。

      公園的導游詞 篇13

        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我是七星公園號導游員。我代表七星公園向來參觀游覽的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

        你們看,這七個山頭就像天上的北斗七星,前面有三座山峰,像斗柄,叫“月牙山”;北面有四座山峰;像斗勺,叫“普陀山”。兩山七峰,好像天上的“北斗七星”,合稱“七星山”。七星公園和七星巖也因此而得名。

        七星公園是桂林市最大的綜合型公園,總面積137.4公頃。園內不僅有秀麗的自然景觀,還有大量令人嘆為觀止的人文景觀,整個公園匯集了山、水、洞、石、庭院、建筑、文物的精華,是桂林公園的杰作。七星公園內有享有盛名的七星巖,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桂海碑林博物館。著名的景點有:“北斗七星”、“花橋虹影”、“月牙仙境”、“龍隱奇跡”、“普陀石林”、“棲霞真境”、“壺山赤霞”、“桂海碑林”、“華夏之光”、“盆景藝苑”等。整個公園環境優美、空曠開闊,早在隋唐時代已成為游覽勝地。鄧小平、郭沫若、克林頓等許多中外名人、政府首腦曾到過公園內參觀游覽。

        花橋

        前面這座橋是桂林市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叫“花橋”;蚴冀ㄓ谀纤蔚募挝跄觊g,原名“嘉熙橋”,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又因明代改建時,橋的兩岸,盛開鮮花,橋影花姿,整座橋就像建造在花叢中一樣,故名“花橋”。

        花橋橫架在小東江與靈劍溪江之上,歷經無數次沖毀,又進行了無數次修復。自宋朝后,元朝、明朝、清朝都進行了修復或重建,現在的橋是按明朝嘉靖十九年(1540年)的原樣子1965年重建的。花橋由水橋和旱橋組成,水橋四個大拱,旱橋六拱,全長130多米。如果站在月牙山望花橋,四個水拱與水中倒影狀如四輪滿月,人稱“花橋虹影”。

        杜鵑園

        我們現在來到杜鵑園,顧名思義,這個園是以種植杜鵑為主。共種有青鵑、夏鵑、西洋鵑等多個品種。每逢花開的時節,這里繁華似錦,姹紫嫣紅,因來無數游人在此拍照。

        杜鵑亭

        這座石亭叫杜鵑亭,它古樸、淡雅。它的特點是全部用石頭砌成,最妙的是,站立亭內正中說話,聲音會產生共鳴效果。

        元風洞

        這個洞叫“元風洞”,為什么叫“元風洞”呢?元風就是風的源頭的意思。 因為這個巖洞與七星巖地下河連接,所以“冬暖夏涼”,氣溫終年保持在20℃左右。夏天,人們喜歡在洞口乘涼,涼風習習,有如享受空調一般。

        護碑亭

        請看,這里有“逍遙樓”三字榜書碑。它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手筆。碑的另一面是宋代李彥弼的《湘南樓記》。因為碑的陰陽兩面,刻著唐宋兩代名碑,極為少見,是值得保護的。1974年修亭加以保護,叫“護碑亭”。

        舊普陀山門

        請看,這里有四個大字“超塵靜境”。這里原是清代一個舊寺廟的大門,“超塵靜境”就是指“超脫凡塵,與世無爭,進入了神仙修煉的境地”。

        普陀精舍

        這里原是普陀寺的舊址,從唐代開始就供奉觀音,因年久失修,早已廢除,1959年重建。精舍后有觀音巖,內刻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普陀石林

        普陀山的石頭很漂亮,很有名氣的。相傳,在唐朝的時候,地方官員選取這里的山石進貢朝廷。朝廷接納這塊石頭后,命書法家歐陽詢在其上鐫刻《九成宮醴泉銘》,刻好后,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喜愛,視為“瑞石”。后來李世名派李靖到桂林經過一番考察后,得知這塊石頭產于普陀山的普陀石林。為慶祝“瑞石”進宮得寵,在“瑞石”產地建“慶林觀”。據說唐太宗還御書“慶林觀”三字匾額,使得普陀石林名噪一時。

        玄武洞

        我們來到了玄武巖。元代曾在洞中建“全真觀”,明朝改為“真武閣”。后改為“玄武閣”。

        玄武,又名真武、黑帝,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居于北方的水神總管,龍王也歸他管。后為道教所信奉,同青龍、白虎、朱雀合稱為“四象”或“四方四神”。

        真武神一說是由田地神變化而來的。其形象為男女擁抱相,象征天地精靈,相擁相抱,永不分離。最后龜蛇復合成為一個人像,即真武神。將龜蛇分開,成為龜蛇二將;當龜蛇合起來,就形成了蛇纏龜的真武原形。這時,已從原來的戀愛之神,演變為戰斗之神了。

        但在中國古典名著《四游記》的“北游記”中,玄武卻被描繪成源于玉皇的三魂六魄之一,因玉皇動了貪念,自貶一魂到凡間受苦。經無數次生死、修煉,終于得道成仙,被封至北方任水神總管。龜蛇二將是他收服的第一對得力助手,協助他蕩平了人間的妖魔鬼怪,故玄武大帝腳下總塑龜與蛇的形象。后因唐代有唐玄宗,避諱,將玄武改稱真武。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明代道人潘常靜出錢鐫刻的浮雕《龜蛇合一》。高明的石工巧妙地利用了巖石的天然色澤,請看,龜是青灰色的、蛇是淡紅色的,龜蛇相纏,栩栩如生。而圓形窗的巧妙框景,更為鬼蛇合一圖錦上添花。

        棲霞寺

        始建于唐,高僧鑒真曾到此傳法。元朝改為道教的全真觀,明代易為壽佛庵。清初時,曾參加過抗清的渾溶和尚募化四方,歷時33年,修復了棲霞寺,并使之成為西南一大名剎。1988年,趙樸初先生致函廣西領導人,陳請重修棲霞寺,工程于20xx年動工,20xx年9月28日落成。新寺規模宏大,占地18000平方米,唐風古韻、典雅莊重。

        駱駝山

        眼前看見的這座山,很像一匹伏地的單峰駱駝,叫“駱駝山”。因為它又很像酒壺,所以古代又叫“酒壺山”。在自然界中,如此神似和形似的石山不可多見,它是大自然造就的杰作,是一件稀世的藝術珍品。關于“酒壺山”,還有一段傳說故事。

        據記載,明末有一個書生叫雷鳴春,此人很有才華,嗜酒如命,人稱雷酒人,所以他擇居在酒壺山下。雷酒人廣植桃樹于壺山之下,花開時,花海艷若紅霞,享譽“壺山赤霞“,是桂林續八景之一。后人在雷酒人死后將他葬在酒壺山下,讓他常年與酒壺相伴,現在山上還刻有“雷酒人之墓”。

        駱駝山下草坪,為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訪問桂林時發表環保演說處舊址。

        盆景苑

        駱駝山下盆景苑始建于1977年。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它取江南園林之長而建成,全國以曲廊、平橋、曲池、水榭等分隔布局,陳列展出石山盆景、樹樁盆景。

        這個長廊里陳列著一座長達12米的巨型盆景——《漓江百里圖》。它真實而形象地再現了疊彩山、伏波山、象鼻山等桂林山水精華,1985年全國第一次盆景比賽中獲一等獎。

        天然奇石館

        天然奇石館設奇形、奇韻、奇彩、遴珍四個展廳,匯集了10多個國家地區、全國20多個省市所收集的50多個石種,總計達800余件精品。其中有4億年前的震旦角石,3.2億年前的生物礁化石和地質年代為古生代寒武紀時代極為罕見的含有51只三葉蟲的巨形化石,這些都是難得一見的稀世之寶。

        增公巖

        這個巖洞實為七星巖的玉溪洞府,內有地下河的清流穿巖而過,溪水清冽冰冷,人們叫它“冷水巖“。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曾布率家屬、部下游覽東郊,發現這個巖洞,因是曾布率人發現,這個巖洞就被命名為“曾公巖”。

        洞口宋代以來石刻10余件,其中含有真武帝第3尊道教造像?箲饡r,在周恩來關懷下,江蘇新安小學學生組成新安旅行團踏遍18個省事宣傳抗日,1938年抵桂林,為了躲避敵人的轟炸,曾搬到巖洞內上課,所以這里的巖壁上還留有“敵人在轟炸,我們在上課”、“巖洞就是學校”的標語。

        動物園

        這所動物園于1960年建成開放,雖然規模不大,但園內飼養著很多珍稀動物,如“大熊貓、金絲猴、黑葉猴等。此外還有日本贈送的斑馬、火烈鳥,總共有60多種動物。

        伴月亭

        這個亭叫“伴月亭”,它建在月牙山的山道上。亭依月牙山,又與月牙巖相伴。站在亭的觀景臺上,能望見花橋倒影的月輪,因此取名為“伴月亭”。

        小廣寒

        半山中的月牙巖,巖中建有兩層小樓,就好像是月亮中的廣寒宮,所以取名為“小廣寒”。樓前掛有王力老先生描繪神州勝景及桂林山水的著名長聯。

        丹桂巖

        據傳,古時在這里曾種有丹桂樹,故稱“丹桂巖”。丹桂巖不是以“丹桂”出名,而是以古人類居住而出名。在洞中曾出土了蚌器、骨器和石器等,是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現在還可以看到螺蚌膠結層的遺物。

        龍隱洞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條龍隱居在這里。有一年,天下大旱,老龍愿酒甘霖,拯救民生于苦難之中,破壁而飛。洞頂的石槽,就是當年老龍破壁而飛留下的痕跡。這個觀景臺于1963年建造,這個觀看“神龍”的最佳角度。關于“神龍”破壁而飛,留下了許多詩文和傳說。洞中近百件石刻,有相當一部分與“龍”有關,如朱晞顏、許季紹、傅恩容等人的石刻。若您一邊欣賞這些詩文,一邊看神龍遺跡,會感到神龍在飛動。

        桂海碑林

        “桂海碑林”由龍隱洞、龍隱巖及兩個碑閣組成,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摩崖石刻205件,有“壁無完石”之謂。石刻內容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文學藝術等各方面。最著名的有宋代蔡京書刻的《元祐黨籍》、狄青等平定儂智高叛亂班師桂林所刻的《平蠻三將題名》,顏延之撰、黃庭堅書的《五君詠》及針砭時弊的梅摯的《龍圖梅公瘴說》,其文以嶺南的瘴氣比喻官場的五毒:租賦之瘴、刑獄之瘴、飲食之瘴、貨財之瘴、幃薄之瘴。

        導游員在此一般喜歡選導天碑、“魁星點斗”、“佛”字、“男髭觀音像”、“關帝詩竹”等趣碑。

        女士們,先生們,七星公園外景導游講解到此結束,謝謝大家!下面請大家自由參觀游覽。

      公園的導游詞 篇14

        越秀公園是廣州最早的公園,也是一座最大的綜合性公園,早在西漢南越國時,越秀山便是古人登臨的勝地。到了近代,孫中山提出要把越秀山建成一座大公園,但未能如愿。如今,新建的園道四通八在連接各個景點,讓中山先生如愿以償。

        越秀公園是山的公園,東西綿延約3公里,海拔70余米,歷史上又名粵秀山、南越山。明代永樂年間,山上曾建觀音閣,所以民間又常稱之為觀音山。

        越秀公園東連登峰路、南接應元路、北鄰環市路、西臨解放北路;可從正門、東門、南門和北門等7個門進園,全園總面積92.8萬平方米。地域包括越秀山及木殼崗、長腰崗、鮑魚頭崗、桂花崗等7個山崗及北秀、南秀、東秀3個人工湖;園內還有亭、臺、館、榭以及五層樓、中山紀念碑、五羊石像等多年名勝古跡;并兼有大型體育運動場、游泳場、美術館等,兼有金印游樂場、韓國園、成語寓言園等休閑場所。這座綠樹參天的城市中心公園,歷代均被評為“羊城八景”之一。如元代有“粵臺秋月”,明代有“粵秀松濤”,清代有“鎮海層樓”,和“粵秀連峰”,近代有“越秀遠眺”、“越秀層樓”、近代有“越秀新暉”之稱。

        越秀山是廣州的一張精美名片,第一次來廣州旅游的人不能不來越秀山,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不到越秀山,就不算到過廣州。

        中山紀念碑

        游客們,中山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而建的,它位于觀音山頂上,循“百步梯”上躡498級可通達。紀念碑建于,由著名建筑師呂彥直設計。碑身全部用花崗石徹成,高37米,碑底為方形,向上漸小而尖,碑內有梯級可回旋至頂,第一、第二層四面都可以憑欄俯瞰。更高處,每層有窗可向外遠眺。碑基上層四面有26個羊頭石雕,象征羊城。石碑的正面是長約7米、寬約4米的巨型花崗石,上面刻著孫中山的遺囑。

        碑體所在平臺,有鐵欄桿,周圍樹木郁郁蔥蔥。孫中山紀念碑與中山紀念堂同處于廣州城傳統城市中軸線上,聯成一體,氣勢雄偉,成為廣州近代城市的標志。 五羊石雕 各位游客,我們現在登的小崗,叫木殼崗,崗上巍然聳立著一座五羊石雕。

        關于五羊、五仙傳說,前面已有介紹。“五羊銜谷,萃于楚庭”,是古代廣州人民向往美好生活而衍生出來的神話故事。這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對古代的百越人民來說,還有什么比“永無饑荒”更美好呢?五位仙人送給廣州人民的優良稻種,加上廣州地區陽光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的良好自然條件,使廣州人民獲得大豐收,廣州也就成了嶺南最富庶的地方。

        根據古老的傳說,1959年在越秀山建一座五羊塑像。這座五羊石雕,連基座高11米,共用130余塊花崗石雕刻而成,體積約53立方米,僅羊頭部的一塊石料就重達2噸多。五只羊大小不一,母羊昂首遠望,口銜谷穗,又似回眸微笑,探視人間。其余四羊,環繞其身,親密依偎,或耍戲,或吃草,或吸乳。姿態各異,造型優美,情趣橫溢。40多年來,五羊石雕被譽為廣州城徽,為越秀山公園增色不少。五羊的傳說也廣為流傳,海內外游客到此浮想聯翩,流連忘返,紛紛攝影留念。

        明代古城墻

        游客們,我們從中山紀念碑后邊,折向西行,可見一段約200多米的古城墻,逶迤伸展,沒在叢林深處。它東起小北門(今小北花園),西迄大北門(今解放北路與盤福路交匯處),共長約1100多米,斷斷續續,橫跨越秀山,

        鎮海樓

        各位游客,我們眼前的這座絳紅色的建筑就是鎮海樓,因其樓高五層而稱為其為“五層樓”。此樓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永嘉候朱亮祖所建,初名“望海樓”,后又題名“鎮海樓”,有雄鎮海疆之意。1956年改為廣州博物館。

        關于鎮海樓的興建,有一段有趣的傳說。朱元璋得了天下,定都南京,建立明朝之后。一天,他和鐵冠道人同游南京鐘山,游興正濃之時,鐵冠忽然指著東南方對朱元璋說,廣東海面籠罩著青蒼蒼的一股“王氣”,似有“天子”要出世了,必須立刻在廣州建造一座樓鎮壓住“龍脈”,否則日后必成大明的禍患。朱元璋聽后,游興頓失,急忙派人到廣東查詢,發現廣州的越秀山上有王者之氣。朱元璋立即下詔,命令鎮守廣州的永嘉候朱亮祖在山上建一座樓將王氣鎮住。圣旨下來,朱亮祖自然不敢怠慢,于是,在越秀山上興建了這座“樓成塔狀,塔似樓形”的鎮海樓。該樓呈絳紅色,據說亦有辟邪鎮王之意。

        五層樓高28米,闊31米,共5層。第一二層用紅砂巖條石砌成,三層以上為磚墻,外墻逐層收減,似樓似塔,紅墻綠瓦,造型十分古樸奇特。樓前對峙一對高達2米的紅砂巖石獅子,是明代雕刻。

        各位游客繼續往前看,鎮海樓東側是博物館的專題陳列室,西面建有碑廊,有歷代碑刻24塊。是研究歷史文化名城的寶貴資料。在碑廊旁邊,有一批古炮,是明清時期廣州城防大炮,其中4門是佛山所造。

        在五層樓內

        請大家往上看,這里高懸著一個“鎮海樓”金色巨匾,兩邊有一副木刻的楹聯:“萬千劫危樓尚存,問誰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楹聯為清光緒兩廣總督彭玉麟幕僚李棣華所作。聯中"故侯"指朱亮祖,鎮海樓是他所建,如今人亡樓存,可證明歷史滄桑。

        五層樓現在是廣州博物館,陳列著廣州從新石器時代至近現代共4000余年的歷史文物,一樓容千載,兩眼通古今。五層樓1996年10月和五羊石像一起以“穗石祥樓“之名被評為廣州旅游十大美景之一。

        海員亭與光復紀念坊

        在鎮海樓東側,從馬路拾級而上,有一座花崗巖四柱三間式牌坊,額上鐫刻“海員亭”3個紅色楷書大字。過牌坊沿級續上,有一四丈見方的平吧,臺中矗立著一座高6米多,環豎八根石米批蕩圓柱,綠琉璃瓦、重檐八角的尖頂亭。繪有藍底黑描白字的中華海員工業聯合會會徽。海員亭銘記著香港海員大罷工的歷史功績。海員亭于1932年落成,1983年被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光復紀念坊是紀念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和同年11月成立軍政府而建的,附近還有一座“光復紀念石坊”,坊上刻有跋文,記述并贊揚香港同胞捐款支援廣東軍政府的愛國熱忱。

        越秀山以名勝古跡、民間傳說、歷史風云和雄偉的紀念建筑物,使之成為歷史博物館和教科書,而那漫山遍野的讓人賞心悅目標的富于嶺南特色的繁花秀竹,更使越秀山成為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初春的紅棉,暮春的杜鵑,四月的白玉蘭,五月的金鳳和山丹,秋天的含笑和菊花,隆冬的臘梅及以蘇鐵為代表的一批名貴植物。歡迎您常來越秀公園,每一次,越秀公園都會令您耳目一新。

      公園的導游詞 篇15

        中國米芾書法公園,位于江蘇省鎮江市丹徒新城十里長山文化園西北側,占地面積40.5公頃。園區規劃總建筑面積一萬平方米,根據場地自然特征和景觀特色,分為四大功能區域:書法體驗區、書法展示區、書法教研區和文化休閑區。

        一、背景介紹

        北宋著名書法家、鑒藏家、美術理論家米芾自徒居丹徒,在丹徒生活達四十年之久。為紀念這位與丹徒有著歷史淵源的藝術巨匠,建設米芾書法公園。

        米芾(1051-1107),自署姓名米或為芊,芾或為黻。北宋書法家、畫家,宋四家之一。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祖籍山西,然遷居湖北襄陽,后曾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于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

        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宋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又稱“米襄陽”、“米南宮”。

        米芾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別,書畫自成一家,創立了米點山水。集書畫家、鑒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是“宋四書家”(蘇、米、黃、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書體瀟散奔放,又嚴于法度!端问贰の脑穫鳌氛f:“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飛,得王獻之筆意。”為人不似唐人狂放,險而不怪,奇正相生。

        中國米芾書法公園有歷史深度、文化高度、人文厚度,是一處以弘揚米芾書法藝術為核心價值、以人文關懷為主旨、以山水文化為媒介,集展示、創作、交流、研習、培訓和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文化名園,也是米芾書法文化對外傳播、輻射的核心基地,同時也是文化產業、休閑產業、文化旅游業相結合的現代服務業基地。

        二、一軸四景

        “一軸”指米芾東路。它是由長香路向北,連通米芾書法公園西入口以及東部各景區的交通干道!八木啊眲t指長香路與米芾路對接處的“墨池口”、米芾書法公園西入口處的“海岳門”、米芾書法刻石碑廊周邊的“米帖林”以及米芾書法公園東入口處的“丹青坊”等四處節點。在這四處節點中,“墨池口”布局以曲折求其深,造景以層次求其遠而顯得引人入勝;“海岳門”題額有氣勢,山門有文化內容,浮雕有典故而顯得發人深思;“米帖林”可視可察、可游可登,靜觀能為游覽者提供較多駐足的觀賞點,動觀可給游覽者鋪陳較長的游覽線,睹物賞景,耐人尋味;而東入口的“丹青坊”如煙含黛,亭亭玉立,其溫雅風韻令人遐想。

        墨池口

        這里是長香路、米芾路交匯對接之處,也是游人進入中國米芾書法公園的主要通道和必經路口。節點呈外八字喇叭形狀,取“吸納開放,萬象入懷,歡迎賓客。擁抱世界”之意。西側半坡上矗有泰山石一塊,高8.5米,色如煙灰,狀如巨墨,故取名“松煙石”,又稱“墨石”。墨石上刻有原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先生所題“中國米芾書法公園”八個大字,爛漫天真,意趣橫生。墨石對面樹影婆娑之中,一方硯池靜臥其間,體圓水潤,汁液飽滿。

        進入墨池口,感受墨池香,挽君多留連,沾帶寶氣還。

        海岳門

        這里是中國米芾書法公園西入口“海岳門”,也是中國米芾書法公園的園前廣場,又稱“海岳廣場”。海岳廣場主要景點有三。一為“公園山”。這是一塊巨大泰山石,高3.5米,長9米。巨石煙云飛渡,松泉流瀑,形神兼備,狀如長山。移置園前門外,取“胸存丘壑、放眼山川”之意。公園山刻有“米芾書法公園”六個大字,挺拔俊逸,清秀雅正,系鎮江籍原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先生手跡摹刻。

        正中為“海岳門”,一主二附,漢白玉石質,巍峨豐碩,宋式風格。正門上方前后分別集米字題有“天開海岳”、“寶晉英光”大字。前者為米芾初到丹徒、建海岳庵于北固山時題額文字,后者為米芾“寶晉”、“英光”齋堂之名并稱。觀之令人胸膽開張,元氣淋漓。前后附門兩側分別題有“風檣”、“陣馬”、“高古”、“駿邁”字樣,為宋蘇軾等著名書家對米字的贊詞。字體小篆,系中國書協副主席言恭達先生手書。

        三為浮雕墻。“海岳門”東側為“丹徒古城圖”,呈現丹徒秦代置縣后以丹徒為中心的古邑形態。天頭題有米芾《凈名齋記》中開篇語“帶江萬里,十郡百邑,繚山為城,臨流為隍者,唯吾丹徒”。西側浮雕為“米公故居圖”。米芾居丹徒四十年之久,愛其城市山林大江風貌,于是選擇地段建造房屋,有北固山凈名齋海岳庵、千秋橋致爽軒寶晉齋、南山精致小舍等處。這些地方得天獨厚、鐘靈毓秀,造就了米芾書畫藝術的熠熠華彩、赫赫之光。

        進了海岳門,同為海岳人。觀賞詩書畫,提振精氣神。

        米帖林

        米帖林是米芾書法公園核心景區瑞墨軒法帖石刻廊及其附設的九所堂館的總稱。這里陳列有重刻之宋拓米帖211件、新刻丹徒米帖73件,展示有歷代書家題贊米芾法帖跋文及米芾有關詩文書論語錄。摹刻原件悉數由故宮博物院提供,其中重刻宋拓米帖與新刻丹徒米帖摹本全部系國家一級文物,堪稱國內外米芾法帖集大成者,也是當今世界唯一的米芾法帖全貌集結展示之藝術殿堂。

        丹徒米帖林,米書最完整,書道承千秋,代代有傳人。

        丹青坊

        這里是米芾書法公園東入口。石坊門楣兩面分別刻有米書“米氏云山”、“意象丹徒”字樣。從這里進入米芾書法公園,只見層林疊翠,飛瀑流丹,園林特色盡顯無遺。

        涉足丹青坊,胸膽尚開張,米氏云山美,猶聞翰墨香。

      公園的導游詞 篇16

        七星景區一共有4個門:花橋大門也就是東門,是正門;龍隱大門是北門、它靠近靈隱寺和兒童樂園;駝峰大門是西門,也是公園的后門,靠近動物園和駱駝山;棲霞大門是南門,靠近棲霞寺。哪個門進入都可以,可以根據自己的交通或者地理位置選擇比較近的門進入。

        一般游客從花橋大門進入的最多,可能是因為這個是正門的關系,并且這個門最大。給出正門進入的游覽路線供參考,當然真的去游玩的時候可以很隨意,比如不想看動物的可以去掉動物園,不想吃飯的可以去掉月牙樓等,不是一定要按照行程走,行程基本只是依次經過的景點順序。

        花橋大門進-花橋虹影(是座宋代石拱橋)-棲霞禪寺(唐式建筑風格寺廟)-七星巖(溶洞)-駱駝峰(桂林市名山之一,因其狀態酷似駱駝,遂名之,駱駝峰旁邊還有新的拓展項目冒險樹。)-動物園(里面可以看到熊貓)-天權湖-華夏之光廣場(有個五彩石雕壁畫)-桂林名樓月牙樓(可品嘗百年“姑子面”及特色素宴)-花橋大門出。

        以上游覽方式:步行游覽時間約2.5小時,如果嫌累也可以考慮乘坐電瓶車游覽,時間約1.5小時,電瓶車費用15元,電瓶車可直達景區花橋大門和駝峰大門。

        桂林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位于桂林市區漓江東岸,距市中心1.5公里,因七星山的七個山峰, 猶如天上的北斗七星墜地而得名。 七星景區是桂林市最大,游客最盛, 歷史性最長的一個綜合性公園,集桂林山、水、洞、石、庭院、建筑、文物之大成,是桂林山水精華景觀的縮影。七星公園是桂林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總面積137.4公頃。

        園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結合,整個公園匯集了山、水、洞、石、庭園、建筑、文物的精華,還包括了一個動物園在其中,是桂林公園的杰作。從天空上俯瞰,七星公園的七座山頭就像天上的北斗七星,前面有三座山峰,像斗柄,叫“月牙山”;北面有四座山峰,像斗勺,叫“普陀山”。兩山七峰,好像天山的“北斗七星”,合稱“七星山”。七星公園和七星巖也因此而得名。

        除了享有盛名的七星巖以外,里面還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桂海碑林博物館。著名景點有:“北斗七星”、“花橋虹影”、“月牙仙境”、“龍隱奇跡”’、“普陀石林”、“棲霞真境”、“壺山赤霞”、“桂海碑林”、“華夏之光”、“盆景藝苑”等。整個公園環境優美、空曠開闊,早在隋唐時代已成為游覽勝地。_、郭沫若、克林頓等許多中外名人、政府首腦曾到過公園內參觀游覽。七星公園共有四個門,您參觀游覽的時候可盡量不走回頭路,合理安排線路。

      公園的導游詞 篇17

        東湖公園中心建有一個音樂噴泉。音樂噴泉是一個直徑40米的旱地大型燈光音樂噴泉和兩個長50米,寬4米的水池燈光噴泉組成。其中坐落在廣場中央的'旱地噴泉,內有8個圓形濁噴泉環繞著主噴泉。整個噴泉安裝了1500多個噴頭,500盞彩色射燈,全部采用計算機程序,電磁閥和音樂同步技術等新穎的自動化高科技控制。

        旱地噴泉中心水柱由8個可調水柱組成,噴水高度10米,緊緊環繞主噴頭高達40米水柱的周圍,伴隨著美妙動聽的音樂旋律,在電腦程控下,可隨著韻率節拍變幻出10多種不同造型的水柱,其中有孔雀開屏、大花、大皇冠等形狀,既逼真又惟妙惟肖。寬大的水柱似瀑布,“疑是銀河落九天”;像彩虹,映出道道艷麗的人間美景……每種造型持續時間45妙,各個周期要7.5分鐘。如此周而復始,變幻無窮,給人美的享受。

        在廣場露天舞臺南北分別設置的距形水池燈光噴泉,兩個噴泉的內部分別安裝新穎的跑泉,彩虹造型的大炮和兩組水幕發生器。兩組水幕發生器的總功率達110千瓦,可產生兩面半徑20米,直徑40米的扇形水幕;在噴泉的配合下,能產生8種不同的造型,繪制出一幅幅美不勝收的圖畫。

        東湖公園的開發,改善了東湖的環境,因而很快帶動了東湖周邊閑置土地的開發。相繼地東湖的周圍出現了五星級的東湖國際大酒店,明珠花園別墅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和大量的商品房,繞著東湖還有約為3,4公里的環湖跑道,每天早晨和傍晚都有許多老人在環湖跑步運動,頗具風景美感。

        四年級蕪湖縣東湖公園的導游詞2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東湖公園游玩。今天是由我來當大家的導游,我姓黃,大家可以叫我黃導,有什么事可以找我。

        現在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東湖公園修建時間是1985年,面積為53公頃。東湖公園被人們稱為“五邑僑鄉新八景之一”。

        我們現在先來到東湖公園廣場,這里有兩排羅馬式的柱廊,走在這里仿佛我們不在中國,而是在羅馬。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東湖廣場就會變成了燈的世界,光的海洋,還會有美妙動聽的音樂噴泉,噴出各色的彩燈把廣場點綴得五彩繽紛!真是熱鬧非凡啊!

        一進公園大門,綠樹掩映,樹兒張開手臂仿佛在歡迎著我們的到來。我們往前走,看見了一面平靜美麗的天鵝湖,你們看那里有很多美麗的小天鵝在自由自在地游泳。湖里的水清澈見底,真像酒了許多顏料在里面,看上去很舒服。湖水也很平靜,靜得如同一面未經打磨的銅鏡。

        湖面上架著一座天橋,橋廊的兩旁還有很多爭奇斗艷的花朵兒,像一位小仙女在空中撒花一樣,美麗極了!沿著彎彎曲曲的湖邊小路,我們再往左邊走,看見了一座小園子,這座小園子叫英雄園,這座英雄園原名叫“牛山園!币驗檫@里埋葬了很多英雄們的遺骨,人們為了更紀念這些為我們國家犧牲自己生命的英雄們建成的,F在我們幸福的生活都是這些英雄們用寶貴的生命換來的。

        我們再往右邊走,來到一個玫瑰園。一走進去,就會聞到一陣陣清香的玫瑰花香味,真另人感到心曠神怡啊!游客們在觀賞美麗的玫瑰花,玫瑰花開得一朵比朵美麗,有的花是黃色的,有的花是鮮紅色的,有的花是粉紅色的,還有許多可愛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使整個玫瑰園更加美麗迷人啊!現在到了自由活動的時間,請大家到自己喜歡的地方游玩。過兩個小時大家來東湖公園在門口集合,請大家遵守時間,呆會兒我們再見。

      公園的導游詞 篇18

        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公里處的懸甕山麓,晉水源頭,有一片古建園林,統名“晉祠”。這里,山環水繞,古木參天,在如畫的美景中,歷代勞動人民建筑了近百座殿、堂、樓、閣、亭、臺、橋、榭。在蒼郁的樹木掩映之下,清澈見底的泉水蜿蜓穿流于祠廟殿宇之同,歷史文物與自然風景薈萃一起,使游人目不暇接,留連忘返。晉祠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和著名的游塊勝地,常年接待著國內外成千上萬的游客。

        關于晉祠的故事,說來話長,據《史紀·晉世家》的紀載,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誦封同母弟叔虞于唐,稱唐叔虞。叔虞的兒子燮,因境內有晉水,改國號為晉。后人為了奉祀叔虞,在晉水源頭建立了祠宇,稱唐叔虞祠,也叫做晉祠。晉祠的創建年代,現在還難以考定。最早的記載見于北魏酈道元(公元466或472?——527年)的《水經注》,書中寫道:“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于水上。”坐時的風景文物已大有可觀,祠、堂、飛梁都已俱備了。由此可見,晉祠的歷史,即使是從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幾百年了。

      公園的導游詞 篇19

        我欣賞過中國第一灘的碧海銀灘,游玩過風景如畫的新湖公園,但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那有山有湖,有各種植物和動物的森林公園。

        森林公園的最大特點是樹木成蔭,環境優美,鳥語花香,令人留戀忘返。

        周末我和爸爸走進了森林公園的大門,就看見了里面綠油油的小草,五顏六色的花朵和高大的樹木,給森林公園增添了無限色彩。

        我們向左邊走去,不知不覺到了百果園,只件那里的果樹繁多,有桃樹,與荔枝樹,有龍眼樹,有葡萄樹和一些不知名的果子樹,時值春天,它們長出了很多花,我想結果時期會果實累累的。

        繼續向前,就走到了熱鬧的動物長廊和猛獸園,那里的動物真多呀:那些獅子躺在地上睡覺;那些老虎在走來走去,好像在給人們表演,還有駱駝、孔雀和各種鳥類。

        很快我們又走到了樹木園,那里的樹木種類真多:有桉樹、有榕樹,有木榴樹……樹木成陰,郁郁蔥蔥,走在林陰小道上,覺得非常舒適。怪不得,經過一周工作的人們總喜歡周末來森林公園游玩,消除疲勞呢!

        森林公園真美啊!

      公園的導游詞 篇20

        太子灣公園位于杭州西湖西南,園中以西湖引水工程的一條明渠作為主線,積水成潭,太子灣公園截流成瀑,環水成洲,跨水筑橋,形成了諸如琵琵洲、翡翠園、逍遙坡、玉鷺池、頤樂苑、太極坪等空間開合收放相宜,清新可人的景點。 公園內有數千株日本東京櫻,三月中旬盛開,燦若云霞,美不勝收。故名現為著名的婚慶公園與郁金香展地。公園在中國傳統山水園林的基礎上,吸取了西方造園開朗飄逸的藝術處理手法,富有瀟灑、自然的藝術趣味。公園的環境適宜舉辦西式婚禮,有"忠心不渝"、"比翼齊飛"等項目。

        整個婚禮的過程首先在歡快的《婚禮進行曲》樂聲中拉開序幕,新娘懷抱鮮花,同新郎手挽手走過小橋,漫步于一片開闊的草坪,然后來到一座婚慶教堂。這時新郎新娘走上紅色的心形地毯,在彩紙飄飄之中,新娘新郎捧彩帶、放鴿子,隨即坐在圓桌旁,禮儀小姐送上大瓶香檳酒和紅色的姻緣貼,請新人共飲交杯酒。儀式結束后,新人坐花轎到林間小屋,拜過天地,舉行洞房儀式。此后,新人坐馬車繞曲徑進入西式花園,在園中,新人與陪伴的親友同干一杯喜酒,整個西式婚禮到此結束。 公園為增添喜慶而浪漫的氣氛,營造了愛情柱、愛情郵局等景觀。 現在去太子灣公園,在游覽公園美景之時,更驚奇地發現:在太子灣公園居然能無線上網,暢游無線寬帶。 原來,早在去年6月份,杭州風景名勝管理委員會了解到杭州正在進行無線城市寬帶網絡建設,就通過太子灣公園整治指揮部與華數數字電視公司合作,規劃了華數無線寬帶網絡覆蓋太子灣公園的項目,經過近10個月的建設,于20xx年3月20日試點開通,隨著太子灣公園一起向市民、游客開放。

        公園總面積1200.45畝。全園以園路、水道為間隔,約略劃分為東、中、西三塊景區。東部景區為望山坪、頤樂苑等。望山坪系一大草坪,坪面寬廣,視野開闊,既可眺翠微山色,又可在草地上或臥憩,或嬉戲。大草坪南瑞,有一處用淺紅、灰黑二色磨面石塊拼砌而成的太極圓形鋪裝,其直徑約10米,游人到此晨可練拳習舞,夜可歌詠歡娛。中部景區以琵琶洲與翡翠園為主景點。琵琶洲高高隆起,翡翠園參差毗接,相倚而成。丘坡上遍玉蘭、含笑、櫻花等觀賞花木,下層襯以繡球、火棘及宿根花卉,花影照眼,馨香沁人。

        太子灣公園南靠九曜,現實南屏二山,東鄰凈慈寺,小有天園及張蒼水,章太炎墓道,西借南高峰煙霞翠嵐入園,北有一長列高大蔥郁的水杉密林如翠帷中垂而與車水入流的南屏路相隔。山(九濯、南屏)為屏,水(明渠)為脈,山障水繞,氣韻生動,太子灣公園“先天”就超群脫俗。全園以園路、水道為間隔、約略劃分為東、中、西三塊景區,東部景區為望山坪,頤樂苑等。望山坪系一大草坪,坪面寬廣,視野開闊,既可眺翠微山色,又可在草地上或臥憩,或嬉戲。大草坪南瑞,有一處用淺紅,灰黑二色磨面石塊拼砌而成的太極圓形鋪裝,其直徑約10米,游人到此晨可練拳習舞,夜可歌詠歡娛。中部景區以琵琶洲與翡翠園為主景點。琵琶洲高高隆起,悲翠園參差毗接,兩面三刀者相邊相倚而成丘坡上遍玉蘭,含笑,櫻花等觀賞花木,下層襯以繡球,火棘及宿根花卉,花影照眼,馨香沁人。這里景致大都以秋色稱勝。

        太子灣公園的精到之處在于得用引水工程和明渠改建的平面形狀多樣化的水體,園之生動靈活賴以全出。園中水體大的折彎有數十處這多;分叉,聚合亦不下十余處。水道或與路同行,或繞丘而軒,或平鋪如泊,曲折回環,聚散有致。水道兩岸多呈自然式緩坡延伸入水狀,隨意點綴些許或高或低或倚或側或斷或續的石磯,石坎。臨水坡岸密植宿根花卉和水生,濕生植物,野趣盎然。六七座用帶皮杉木坯料筑就的小橋,造型,構架各異,跨水而立,不僅連接了兩岸的園路,而且又是極佳的賞景點。自琵琶洲與流水相向南行,漸行漸聞然水聲愈來愈大。當直上一小木拱橋時,但聽得橋下流水歡歌,奔跳不息。再前行,復有一石砌拱橋躍然水波之上,自石橋望引水工和出水洞口,清波滔滔而來,涌至橋墩前一道橫石坎處驟然下瀉,轟鳴之聲不絕于耳,使人有身臨山谷深處飛瀑直貫的活水源頭之感。隨著攝像,錄像設備的普及,太子灣公園仗著景致的綺麗和名字的吉利,成為杭州新婚夫婦攝制婚禮錄像的場所,野趣與新潮,構成了一幅動人的西湖風情新圖。

      公園的導游詞 篇21

        八一公園清代為貢院,1932年辟為湖濱公園,1946年4月3日改稱為介石公園。1950年7月定今名,總面積23.7公頃,陸地面積64公頃。園中林木繁盛,花團錦簇。公園可分為湖區和陸區兩部分。

        南昌八一公園處于鬧市中心,綠蔭如蓋,湖水蕩漾,“豫章十景”中的“東湖月夜”及“蘇圃春曉”均在其中。由于鬧中取靜,每天游人如潮,且每年園內均舉辦大型花卉或花燈展,吸引不少游人前往。

        公園免費開放后,市里要求把公園管得更好。焦點問題正是在于管理。有的擔心開放后什么盲流呀、賭徒呀,都會涌到公園來,使公園成為藏污納垢之所;有的還擔心孩子在湖濱的安全,擔心園內的清潔衛生難以維護,擔心公園的草坪被隨意踐踏,花卉被隨意弄走……這些擔心當然也有道理,但是從大局看,從長遠的發展看,還綠于民勢在必行。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正是因為存在這些矛盾,才更需要加強管理,做好工作。公園管理者將接受開放的考驗,同樣南昌市民也將接受開放的考驗。公園管理處處長熊社林對記者說,我們不能一味責怪市民的素質差,而應該首先從提高管理者的素質入手,有高素質的管理就一定會有高素質的市民,要堅定不移地相信這一點。

      公園的導游詞 篇22

        “星海”的名稱來歷,有一個美好的傳說。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有個小小漁村,叫靠海山莊,村里的人們世世代代靠打漁織網為生,這一帶海域由烏魚和加吉魚共同守衛,他們和睦相處,過著寧靜安詳的生活?商煊胁粶y風云, 一年夏天一條在海外游蕩的青鯊精突然來到這海灣一帶妄想霸占這秀美的海灣,它傷害游人,偷襲烏魚和加吉魚,把這一帶海域搞得一塌糊涂,烏魚王率眾奮起反抗,吐出濃黑的墨汁染黑了灣內的礁石,但仍然制止不住青鯊精的猖獗,但烏魚和加吉魚并不退卻,他們做拼死的斗爭,它們的行動感動了天上的星神,他調來天上大小星石,并把它們投向海灣,最大一塊正好砸在青鯊精的頭上,將它砸進海底,至今這一大塊巨石的一半仍矗立在海上,從此這里又恢復了和平。人們為了紀念這塊星石,將這一帶海灣叫做“星海灣”。

        星海公園由沿岸公園和海水浴場兩部分組成。海水浴場沙灘長800米,寬30米;海灘低緩,水深適度,滿潮時距岸6米內水深1米,落潮300米內水深1米,1000米處水深10米。星海公園被稱為大連市區最大的“消暑樂園”。

      公園的導游詞 篇23

        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次春游,到茂名森林公園去玩,特別期待,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上車了!客車呀?不習慣,到了茂名森林公園,我們先吃飯,放菜太難吃了,所以我們大家都去買香腸歐同學:“肖同學(我姓肖,所以他叫我肖同學,有讀者說不能留真名),我去買香腸,要不要給你帶一份?”我:“謝謝,我吃這些飯就行了,謝謝你了!”歐同學:“沒關系的,呵呵呵!”

        吃完飯后,同學們都跟著導游走啦!導游把我們帶到動物園那里,咱們第一個看的就是白老虎,哇哦,好可愛呀,小白老虎真可愛……居然還有大狗熊?太牛了,居然能把狗熊帶到這里!

        咱們來到游樂園,我第一個進去鬼屋,同學們都說我勇敢,我謙虛的說,哪有哪有?你們想不想知道鬼屋長的什么樣嗎?我現在就告訴你們吧!你一進去的時候就看見一個木乃伊在那里走,進去到一半就看見一個僵尸在跳,再進去一點就看見鬼在打麻將,進去那里面有個房子,我就走進去,看見有個籠子里,里面有個棺材,棺材在跳,真夠嚇人的,差點把我給嚇死!最后,我和那些女同學們上當,那個什么旋轉木馬上面玩,男孩子們說我們幼稚,還不知道是誰說我們幼稚,進去鬼屋的時候都把尿尿到褲子里了,哈哈哈!

        接下來就是去博物館,進去博物館里有很多恐龍的骨頭,我發現很多絨毛毛的玩具,我就買了一個猴子,Monkey,我媽媽屬猴,所以我送一個猴子給她!

        因為這些都是去年的事了,我都忘了許多,所以沒有寫多少,請各位讀者們原諒!以下就是小女子想說的啦!盡情的期待我的下一篇作文吧!

      公園的導游詞 篇24

        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是中國乃至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有著被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重點風景游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兩頂桂冠,被譽為國際旅游明珠。桂林風景秀麗,以漓江風光和喀斯特地貌為代表的山水景觀,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之譽,是中國自然風光的典型代表和經典品牌。“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是桂林城市獨具魅力的特色。

        桂林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湘西走廊”南端。行政區域總面積27809平方公里。轄5城區和12個縣,總人口495.11萬。境內地形復雜,地貌多樣,四周山地環繞,地勢由西向東依次降低,漓江和義江自北向南流經轄區。桂林有浩瀚蒼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險峻的峰巒幽谷,激流奔騰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絕的高山梯田,有壯、瑤、苗、侗等十多個少數民族。

        桂林旅游資源豐富,并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特點和優勢:一是山川秀麗獨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賦予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山水風光,素有“甲天下”的盛譽;二是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渾然一體。漓江、蘆笛巖、象鼻山、龍脊、八角寨、靈渠、桂海碑林、王城等景區(點)各具特色;三是城市與景區交融,推窗、出門就能見景,且景觀分布適當,旅游可達性好;四是景觀分布的空間層次多,且各具特色,便于多種旅游線路的組合與分期分區開發;五是多數景區有城鎮做依托。部分景區已有一定的開展基礎,適宜開展多功能、多層次、多種形式的旅游活動,增強可游性。近年來,桂林市加大旅游資源整合和開發力度,大力推出了兩江四湖、樂滿地、印象·劉三姐、愚自樂園、龍勝溫泉、銀子巖、秦城水街等各具特色和高品位的旅游精品。

        桂林旅游資源數量多、景區廣、地域組合好,由市區和靈川縣構成的城市旅游板塊,以陽朔為中心,荔浦、恭城、平樂組成的南片旅游板塊和以興安為中心,龍勝、資源、全州、灌陽組成的北片旅游板塊構成了大桂林旅游圈,形成了漓江、百里小康生態文明長廊兩條黃金旅游帶,構筑了山水觀光、 休閑度假、商務會展、歷史文化、紅色旅游、民俗風情、城市旅游等多元化旅游產品體系。

        憑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獨具特色的城市魅力,桂林市歷屆政府大力發展旅游業,旅游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目前年接待入境游客上百萬人次。桂林市是首批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是世界旅游組織向全球首推的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是“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環保城市”。是“中國最佳魅力城市” 和“中國最安靜城市”,也是一個最適合人類居住幸福指數很高的城市。

      公園的導游詞 篇25

        在無錫市西郊,以錫山、惠山命名。包括錫山的全部和惠山東麓及連接兩山的映山湖。錫惠公園把兩山合成一園,內容豐富多彩,展現了南朝以來各個朝代的歷史文化古跡,流傳著許多生動的人文傳說。

        惠山古稱華山、歷山、西照山,相傳西域僧人惠照曾居此處,故唐以后稱惠山。山有九峰,婉蜒如龍,又稱九龍山。山峰高近330米。有天下第二泉、龍眼泉等十余處泉眼,故俗稱惠泉山。

        錫山是惠山東峰脈斷突起處,山高僅75米,相傳周秦時盛產錫礦,故名。又傳秦大軍曾在此埋鍋燒飯時挖出巨石,上有二句偈語:"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平"。漢時錫竭,因此此縣名為無錫,諺稱"無錫錫山山無錫"。錫山是九龍山龍頭上的一顆明珠。錫山頂上的龍光塔,又是無錫城市的風景標志之一。

        從錫惠公園的古華山門入園,可直達惠山寺、寄暢園、天下第二泉等地。此處是全園的精華;萆剿率墙厦麆x之一,始建于南北朝。清乾隆皇帝南巡,幾次游惠山,親書"惠山寺"匾額,香火旺盛。主要游覽點有唐宋經幢、金剛殿、雪花橋、日月池和御碑亭等。入古華門東折即為"寄暢園"。該園在元朝時為二僧房,名"南隱"、"謳寓"。明正德年間,當時兵部尚書秦金罷官后,回鄉將此處開辟為園,名"風谷行窩",后又更名為"寄暢園"。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內疊石引水,步步得景,處處有畫,寄暢園更趨完美。

        寄暢園的東部是一個南北狹長的水池,名錦匯漪。池畔有繞池回廊;乩确蹓ι翔偳吨┐啊@戎卸蔚牧峭ぶ校卜胖馈⑹剩鄠魇乔』实叟c寺僧下棋的地方。廊的盡頭有一九脊飛檐的方亭,名"知魚檻",游人可在此倚欄觀魚。池北林木幽深處,八音澗承二泉活水,泉音叮咚。園的西部則以假山樹木為主。太湖石壘成的"九獅臺",可以憑想像去尋找騰躍、靜臥,姿態各異的獅子。寄暢園與惠山九峰、錫山龍光塔連成一片,成為園林建筑中借景手法的成功范例。清康熙、乾隆皇帝游此園后,即命人在北京頤和園中仿此建一國林,取名"諧趣園"。

        天下第二泉即惠山泉,又稱陸子泉。此泉開鑿于唐大歷元年至十二年(766~777年)。水質甘香重滑。我國古代著名的茶道專家,唐朝人陸羽在他的《茶經》中,稱天下水品二十等,惠山泉為天下第二泉。宋徽宗時,此水成為貢品。唐宋以后,一些著名的詩人常來此游歷,留下了許多盛贊此泉的詩句,從此,天下第二泉聞名大下,此泉共分上、中、下三他。泉上有"天下第二泉"石刻。是清代吏部員外郎王澍所書。上池八角形,水質最好,斟過杯口數毫米而茶水不溢。水色透明,甘?煽。中池方形,筑有泉亭。下池長方形,鑿于宋代。此有二泉亭、漪瀾堂、景徽堂及明代的觀音石,螭首等。坐在景徽堂的茶座中,品嘗用二泉水泡的香茗,欣賞二泉附近景色,石刻螭首中,泉水從螭口中潺潺流出,叮咚有聲。民間音樂家瞎子阿炳(華彥鈞),曾在此作《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曲調悠揚,如泣如訴,更使二泉美名遠播天下。

        從二泉亭北上,還有清代竹爐山房、秋雨堂、云起樓等。秋雨堂結構精巧,陳設古雅,電影《家》曾取景于此。聽松亭也在二泉附近。亭內一方古銅色巨石,平坦光滑,可橫臥一人,稱"石床"。一端鐫有"聽松"二字,是唐代書法家李陽冰所書。唐詩人皮日休曾常來此聽松濤之聲,留下"殿前日暮高風起,松子聲聲打石床"的名句。

        杜鵑園是錫惠公園的園中園。構筑精巧,布局得體,幽徑橋邊,軒榭堂前,遍植天下名鵑。每逢花期,姹紫嫣紅的杜鵑,竟相開放,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公園的導游詞 篇26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將去游覽的是無錫市內最主要的風景名勝區——錫惠公園。它位于無錫市西2.5公里處,包括錫山和惠山,全園面積達6.85平方公里。

        【公園概況和名稱由來】

        游客們:錫惠公園因山而得名,西部是惠山,東部是錫山。惠山高329米,周圍約20多公里,素有“江南第一山”的美稱。它是天目山的支脈,從東南連綿而來,山有九峰,境蜒似龍,又稱“九龍山”。惠山因晉代開山禪師慧照在此建寺,后人就用慧照命名“惠山”。古時慧、惠兩字相通,惠山就由此得名。惠山以泉著名,有天下第二泉、龍眼泉等十多處,名勝古跡有春申澗、惠山寺、聽松石床、竹爐山房等數十處。

        錫山背靠惠山,高75米,周圍長約1.5公里,相傳因周秦時盛產錫礦而得名。錫山是惠山東峰脈斷處突起的小峰。山頂建有龍光塔和龍光寺,山下有龍光洞。1958年開鑿映山湖后與惠山連成一片,使之形成“真山假水”,產生“山水掩映”的情趣。

        游客們:錫惠公園全國分為三個游覽觀賞區:一是名勝古跡區,包括惠山寺、寄暢園、天下第二泉等;二是自然風景區,包括映山湖、愚公谷、春申澗等;三是文娛活動區,在錫山南麓。下面就請大家跟我前往參觀游覽。

        【錫山:龍光塔—龍光洞—吳文化福壽天地】

        各位游客:請隨我進入錫山大門。錫山大門,面對大運河,飛檐翹角,大門正中高懸“山色溪光”橫匾,為當年康熙南巡時所書。進人大門,一塊巨石屹立于水池之畔,上刻“錫山”兩個大字。各位請看:下刻《無錫金匾縣志》所載無錫和錫山的幾句話,點出了此處地名的來歷。

        沿山路向上,錫山頂上就是龍光塔。關于龍光塔,還有這么一段歷史傳說:明朝正德初年,禮部大臣昆山人顧鼎臣,游覽錫惠勝景后說;“惠山是龍身,錫山是龍頭,無錫所以自南宋以來長期無狀元的原因,是龍頭上無角的緣故!甭犃诉@位大臣的話,人們信以為真,于是后人就在錫山頂上建了一座實心的石塔。此后幾十年仍沒有人中狀元,于是有人又提出“龍以角聽,塔中宜空”。因此又在萬歷二年(1574年),建成七層八角的樓閣式磚塔,并由當時常州知府施觀民取名“龍光塔”,寓意龍光普照。龍光塔建造以來,屢次被毀。1924年重修時把培改成鋼筋混凝土結構,塔頂鑄重1.5噸,高2.85米銅剎,塔的高度也增加到32.3米。1992年又一次加固,糾正傾斜,把墻面由杏黃色改成深紅色,使古塔更為挺拔端莊,英姿煥發。

        錫山腳下是龍光洞,為地下游覽場所,于1979年春建成。洞前回廊、樓亭相連,人口處拱門上磚刻“隱辰”兩字,“辰”屬虎年,“隱辰”是把龍隱于山內之意。洞內有三百多米長的通道,兩邊壁上燈火通明。東部的地下劇場,可容納五六百人。另有13個廳室,陳列工藝、陶瓷、泥人等。這里的氣溫常年保持18“C,冬暖夏涼,游人至此,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沿山路向南,前面看到的便是九龍壁。它由壁座、壁身、琉璃瓦頂三部分組成,彩陶燒制,以花崗巖為基座,金星綠琉璃瓦頂,全長26.71米,高4.09米,九龍騰空,氣勢不凡。再向西是“吳文化福壽天地”。它沿錫山山坡而建,前面立的石碑上,刻著著名書畫家朱屺瞻102歲時題寫的景點名稱。石階上是金石砌成的承露臺,臺前石柱上有巨大的福壽石桃,往上正面刻:“福星殷殷邀依瓊林赴宴;壽仙默默為我海屋添籌。”背面是:“行善方可多福,守仁自然長壽!崩@過承露臺,上面兩座方亭合并而成的雙亭,名“降福亭”。亭柱上對聯寫道:“國泰盡福地,民安多壽星!蓖っ蛯β摼晌覈鴷覅f會代主席沈鵬書寫。

        錫山就參觀到此,下面我們再去參觀惠山。首先前去惠山寺遺址。

        【惠山:惠山寺遺址—山門—唐宋石經幢】

        惠山寺在惠山東麓,早在南北朝時,劉宋司徒長史湛挺就在此建造“歷山草堂”,后改為“華山精舍”。梁朝大同三年(537年),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惠山寺。由于寺院地處福地,又因與天下第二泉同處名山勝景,于是名聞遐邇。

        游客們:我們來到了惠山寺山門前,看到這座黃色拱形建筑門上刻有“古華山門”4個金色題字,因惠山古稱“華山”,惠山寺原是“華山精舍”,所以惠山頭山門就叫“古華山門”,大門背面門檻上刻有“勝地名泉”4字。這個山門是1954年惠山街拓寬時王耀庭重新設計的,拱門頂端有雙龍戲珠的裝飾。

        現在我們來到了山門內,各位看到的兩座古老的石經幢,南側一座建于唐代乾符三年(876年),是無錫現存最古老的石刻經幢。八角形幢身上刻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由白鹿山人李瑞符書寫,經幢高6.26米,由幢基、幢身、幢頂三部分組成,雕刻精美,充分顯示了唐代的藝術風格。北側一座建于宋代熙寧三年(107年),幢高6.22米,形制和雕刻模仿店幢,幢身刻“大白傘蓋神咒”。這種刻咒而不刻經的做法,是宋代以后才在佛教界流行的。兩座石幢分別用幾塊圓形湖石壘成,極具歷史價值。

        【山門殿—日月池和香花橋—聽松石床—古銀杏樹】

        進入古華山門,迎面是金剛殿,也叫“山門殿”。始建于明正統十年(1445年),改建于1976年。正中高懸“惠山寺”匾,匾額最早為明代陳勉所寫,清雍正時蔣衡重書,現在看到的是1979年根據影片《無錫景》畫面復制而成。

        大殿廊柱上掛有清代無錫知縣廖綸所撰的對聯:“大哉王言,山為第一,泉第二;巍然廟貌,調為教孝,寺教忠。”由著名書法家武中奇重書。大殿背面,上懸“江南第一山”橫匾,系我國名畫家李可染所書,它為古殿平添了幾分光彩。

        過金剛殿,一泓池水,水中睡蓮靜臥,名“日月他”。池上架一石橋,名“香花橋”。池是南北朝劉宋元徽二年(474年)開鑿的,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了。香花橋是明代建造的,他和橋的名稱取自佛經:信佛升天,進入無量壽之時,日月飛升,天佛放大光明,以香花伎樂相迎。香花橋的正中石板上刻有“鯉魚跳龍門”的圓形浮雕,中間兩扇石門,一開一閉,表示虔誠的善男信女可以從開著的佛門進入,若是惡人佛門則永閉不納。所謂佛門半開,有緣進來,或者說;善門開,惡門閉。游人過橋,都會在開著的石門上踏一腳,表示愿做善人。

        各位游客:下面請大家進二山門,請看古銀杏樹下有座六角小亭,亭中橫臥一石,名“聽松石床”,長1.99米,寬0.87米,高0.56米,它是馳名全國的江南奇石之一。石塊天然斷裂形成,質地堅硬,一端翹起,宛如石床。唐高宗時著名書法家李陽冰應無錫縣丞公孫羅之邀請同游惠山,特地篆寫“聽松”兩字,刻于石床枕端,以示紀念,雖經1200多年風雨,字跡依然清晰可見。床邊原有兩棵古松,毀于元末。

        “聽松石床”前的古樹為銀杏,相傳為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惠山寺僧人普真(字性海)所植,已經歷了600多年風霜。據說當時共種有18棵,象征佛門18羅漢,現僅存這一棵。此樹高21米,直徑1.91米,為雄性銀杏,只開花不結果,離地6米的樹洞中寄生的一株薛荔,也有200多年樹齡了,卻結出了圓圓的果實。但在1982年,這棵雄性古銀杏,居然也結出了7粒白果。古銀杏旁的石壁中,嵌有“頫察仰觀”4個篆字,是清代無錫書法家邵涵初所寫。意思是說人們在此可以“俯察古樹之茂盛,仰觀錫惠之秀色”。

        【大同殿—竹爐山房】

        大同殿,也叫大雄寶殿,始建于梁朝大同三年(537年)。到清同治年間,大同殿及周圍建筑被毀。后來在此舊址建造了一所樹堂名“昭忠詞”。前廳里壁上嵌有李鴻章所撰《敕建惠山昭忠詞記》等兩道石碑。請看這組洞堂的建筑特色,青瓦白墻,梁枋、柱頭、門樓都畫棟雕梁。圖案為戲文風景、花卉鳥獸等。大同殿是保存十分完整的清代樹堂建筑,具有我國古代建筑的特點。殿后天井中還保留三株老桂,已有1300多年樹齡。中秋時節,桂花飄香,使這座建筑顯得更為清雅。

        由大同殿出南邊門,不遠處就是“竹爐山房”。這里原是惠山寺彌陀殿,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房前平臺,檐廊古樸典雅,頭門邊兩塊磐陀石。正中匾額“竹爐山房”是1979年李苦禪重題。兩旁柱上的對聯:“削竹編爐,原是山房舊物;燒松煮雪,久為衲子珍藏!睘闊o錫書法家朱家駐題寫。

        相傳明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津曾私訪惠山寺。寺僧性?车挂桓褡,一截為三,搭成竹爐,上架缽益,用二泉水煮茶,接待朱元津。朱元津品嘗了竹爐上煮的茶,極為滿意,贊揚性海是羅漢下凡、后來性海和尚重建惠山寺,并創建聽松庵,退居庵內,品茗聽松。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性海請湖州竹工,編制竹茶爐,上圓下方,象征“天圓地方”。竹爐高不過一尺,外面用竹編織,里面填土,爐心裝銅柵,形似道家的乾坤壺,叩之有金石之聲。性海常用它煮二泉水泡茶,招待客人。當時名畫家王紴作畫,學士王達題詩,合成《竹爐圖卷》共四卷,使竹茶爐流芳于世。明代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曾任湖廣提學副使的鄒迪光重建彌陀寺時改名“竹爐山房”,專門在這里用竹爐煮茶招待四方賓客。后原爐多次被毀,康熙年間,無錫著名詞人顧貞觀在1684年重制了兩只竹爐。竹爐山房也幾經重修,現在的建筑是清光緒年間重建的。1984年把乾隆詩碑移到山房門廳和廊下。正中一塊正面刻的是乾隆1751年首次來無錫寫的《詠惠泉》詩,背面刻著乾隆第四次來無錫時寫的4首詩。東邊一塊碑上刻乾隆第三、四次來無錫的詩句。

        【“天下第二泉”—二泉亭—漪瀾堂—阿炳墓】

        出竹爐山房南行,就是聞名于世的“天下第二泉”所在地。惠山一帶,林木茂盛,泉水豐富,自古素有“九龍十三泉”之稱。其中“二泉”更是出名。“天下第二泉”得名于唐朝,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唐代茶圣陸羽,遍嘗天下名泉名茶,認為“廬山康王泉第一,惠山石泉第二”,從此惠山泉就以“天下第二泉”的美名享譽四海。

        “二泉”得名以來留下了許多人文古跡。唐代時無錫地方官把“二泉”水送往長安。到宋徽宗時“二泉”水被列為貢品,“月進百壇”。蘇東坡品飲“二泉”水后,贊稱“色味兩奇絕”。清代康熙、乾隆兩帝六次南巡至無錫,每次必到“二泉”品茗,并吟詩題字。20世紀40年代,著名民間音樂家華彥鈞(瞎子阿炳),作二胡曲,取名《二泉映月》,更使“二泉”馳名中外。

        “天下第二泉”泉址于1954年進行了全面整修。1992年6月對“二泉”進一步清理疏!,F在“二泉”泉水隨山勢自西向東,分上、中、下三池。上池為八角形泉井,深1.94米,水質最好;中池深1米,正方形,緊靠上池,兩池都是石底,青石圍欄。池上的“二泉亭”,初建于南宋初期,是宋高宗趙構到此巡游時特地下令建造的,并題有“源頭活水”四字。亭頂裝飾雙龍戲珠,F在的亭子重建于清同治初年(豆862年)。亭壁上石刻“天下第二泉”出自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手書。泉水通過暗渠從港瀾堂底流入下池。

        漪瀾堂位于二泉庭院正中,四周游廊環繞,游客們在此可小想品茗。蘇東坡有“還將塵土足,一步漪瀾堂”的詩句。乾隆多次在此設御座品茗,堂前匾額是現代書法家費新我所書。大門柱上有蘇東坡的詩:“雪萍為我求陽羨,乳水君應怕惠泉。”

        三池中下池最大,長8.6米,寬5.7米,深0.33米,是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開鑿的。西池壁正中有一石螭首(俗稱龍頭),雙爪前踞,龍頸彎突,張開大口,清泉白龍口傾注而出,構成“螭吻飛泉”勝景。石始建于明朝弘治初年,最初采用無錫本地黃色陽山石雕鑿而成,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為“天下第二泉”內現存年代最早的一件古跡。池前一組太湖石,疊成觀音立于鰲背像,世稱“觀音石”,右為龍女,左為善才。觀音石下有一段銘文,落款“蕙巖”,說明這是原禮部尚書顧可學別墅“蕙巖小筑”中的遺物,清乾隆年間才移到此地。

        無錫歷史上最著名的民間音樂家阿炳——華彥鉤的墓,坐落在錫惠公園春申澗流向映山湖的洞口南邊的山坡上,音樂臺背后山頭墓地林間,樹立著這位民間音樂家的銅像。阿炳信道教,道名彥鈞,無錫東亭人。生于1893年8月20日。從小跟父親學習音樂,對民族樂器琵琶、二胡有很深的造詣,后來雙目失明,流落街頭。直到解放后重獲新生。阿炳墓原在河口燦山下“一和山房”道教墓地。1983年12月,遷葬于此。

        阿炳的代表作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創作于1939年,是作者心聲的流露及生活的寫照。全曲由引子和6個階段構成,是循環變奏的曲式結構。《二泉映月》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0周年時作為國禮贈送外賓。美國、意大利、法國、日本等紛紛改編,成為一支譽滿國際的名曲。

        【愚公谷—春申澗—映山湖—惠山泥人一條街】

        二泉東側就是“愚公谷”,原是惠山寺的凈月住所,名“龍泉精舍”,是明代晚期極負盛名的我國四大私家園林之一。它是無錫人鄒迪光在明萬歷年間建造的,占地約50畝,先后用十多年時間建成。國鄒迪光以愚公自勉,故命名為“愚公谷”。

        現在的“愚公谷”于1958年重建,具有明代古典園林特色。“愚公谷”匾是1960年郭沫若題寫的。人門向南,由長廊通向荷花池畔,廊k一軒二亭,軒名“荷軒”,由著名畫家吳作人書額。軒前對聯“得山水清氣,極大地大觀”,是當代山水畫家邑人錢松岳于84歲時書寫的。荷軒以南的泉亭,名“濾泉”。泉邊枝峰閣有唐代古聯:“掃石月盈帚,濾泉花滿篩!蹦线吚葍鹊膶β摗袄淆埪牱,頑石點頭”,巧妙地寫出了當年惠山寺高僧講經,老龍也前來聽法,使大同殿前聽松石連連點頭的情景,反映惠山寺高僧佛學的博大精深。由濾泉穿過小石橋,只見假山旁有一株古玉蘭,樹齡已達400多年。

        游客們:現在我們前往參觀惠山“金粟堂”西南的“春申澗”。春申澗又名“黃公澗”,現為無錫觀瀑的景觀,因戰國時代楚國國相春申君黃歇曾率軍在此飲馬而得名。山澗前石牌坊,古拙雅致。洞中一塊大石橫臥,如中流低柱,使洞水分流而下。石上刻有“臥云”兩字,是明代南京禮部尚書邵寶為紀念惠山寺住持圓顯而題寫的,臥云是圓顯的號。澗邊三角亭,名“臥云亭”。

        順春申澗東下,位于錫、惠兩山之間的是映山湖,古時稱“秦皇塢”。1958年這里開挖出1400平方米的湖面,清澈如鏡的水面使錫、惠兩山的景色融為一體,翠峰、古塔、秀亭倒映湖中,風景更加美妙動人。湖畔周圍精心種植喬木、灌木、花草。東面建有一石牌坊,題有“映山湖”匾額。牌坊對面,各位請看春申澗出口處的那塊石頭,上刻“翠螺”兩字,形容錫惠山峰如少女的發會。

        各位游客:錫惠公園的參觀就到此為止,下面隨我去觀賞一下惠山直街,大家可以隨意選購一些無錫的土特產“惠山泥人”。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來到了惠山東端的五里街,這條路原是赴惠山寺朝山進香的必經之路。現為“惠山泥人一條街”。惠山泥人歷史悠久,已有400多年歷史,起源于惠山山麓,故名“惠山泥人”,是無錫著名手工藝品。它采用惠山腳下特別細膩潔凈的黑泥,在藝術家手里經過捶泥、打稿、捏塑、制模、翻模、泥胚、整修、上粉、上色、開相和上油等十幾道工序制作而成;萆侥嗳朔謨深悾阂活悶椤按重洝,是泥人的傳統產品,以胖娃娃、動物為題材;另一類為“細貨”,即“手控戲文”,以戲曲、神話故事、舞蹈為題材,其中代表作有“大阿!。傳說惠山古時林木參天,一對猛獸常下山傷人。后來,一家生了一對雙胞胎,一男一女,取名阿福。說來奇怪,猛獸見阿福就俯首帖耳,溫順得很,于是無錫的家家戶戶都喜歡把阿福供在家中,用以辟邪。

        游客們:介紹就到此,請大家自由逛街。

      公園的導游詞 篇27

        翠湖公園位于昆明市區的螺峰山下,五華山西麓,云南大學正門對面,原名菜海子。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個湖灣,后來因水位下降而成為一汪清湖。亦因湖東北曾有九個出水泉眼,又名"九龍池"。翠湖水光瀲滟,綠樹成蔭,樓現波心,環境優美,是昆明城內的一顆綠寶石。享有"城中之玉"的美稱。

        翠湖公園內縱貫南北的是阮堤,是1834年云貴總督阮元撥款所筑。直通東西的是唐堤,由時任孫中山的滇川黔三省建國聯軍總司令的唐繼堯撥款所筑。兩道長堤,分湖為四。堤畔植柳,湖內種荷,荷柳相映,清翠秀麗。兩道長堤將翠湖分成五片景區--湖心島景區以湖心亭和觀魚樓等清代建筑為主;東南面是水月軒和金魚島;東北面是竹林島和九龍池;南邊是葫蘆島和九曲橋;西邊是海心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冬天有成千上萬只北方飛來的紅嘴鷗在翠湖越冬,嬉鬧戲水,爭搶食餌,給翠湖增添了無限的情趣。這是由于昆明四季溫暖如春,適合海鷗過冬,加之昆明人視鷗如友,愛護海鷗,昆明市政府也規定不準捕捉海鷗,不準放爆竹驚嚇海鷗。 這樣,紅嘴鷗與昆明人結下了"朋友"之情,每年11月份,它們就飛來昆明過冬,第二年3-4月,它們又離開昆明飛往我國東北及西伯利亞等地。

        每當這時,逛翠湖賞海鷗便會成為昆明人以及許多外地游客的一大樂趣。冬春時節,上萬只紅嘴鷗云集翠湖,成千上萬的人投食喂鷗,成為春城一大景觀。

        “翠湖”面積21公頃,水面就占了15公頃。兩道長長柳堤呈“+”字交匯于園心,把全湖分而為四。南北橫堤叫“阮堤”、是道光年間云南總督阮元仿西湖“蘇堤”美韻修筑,東西縱堤叫“唐堤”,于民國年間修建。兩堤交接處,是湖心小島,以湖心亭為主軸,構成中心游區。湖心亭又叫“碧漪亭”,亭閣外型美觀,飛檐黃瓦,點綴著翠湖春色,亭內有前后兩個內院,為各種展覽舉辦之地。

        湖心亭西側有建于嘉慶年間的蓮華禪院和放生池,是有名的“濠上觀魚”處,如今禪院變為游藝宮,“放生池”成了一座水上園林;西北角有“來爽樓”,設有流冰場;西南角是“葫蘆島”;棕櫚挺拔,東南角有一個由三個半島連成的大花園為“水月軒”花木繁盛;東北角有“知春亭”,逢節便有人聚此對唱山歌,別有一番情趣。如今的翠湖之美,又增添了雪白的紅嘴鷗,從頭年11月到次年3月,成群地從遙遠的北方飛到這兒過冬,一年一度,從不間斷。“翠湖觀鷗”已成為昆明最熱門的景觀之一。

      公園的導游詞 篇28

        走過由漢白玉雕琢的永安橋、穿過堆云牌樓,您就來到了瓊華島。瓊華島上樹木蒼郁,殿宇櫛(zhì)比,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白塔聳立山巔,成為公園的標志。走進永安寺的山門,拾階而上您可以登上白塔。關于永安寺的壯麗景觀我將在您到達時詳細介紹。您走下白塔沿島步行,你可以欣賞到又一些美景。西側,那里有著名的"閱古樓"內存有三希堂法帖,它是享譽世界上最著名的書法作品集成。西北面被一組沿湖長廊所環抱,北面山坡上,可見到相傳為秦漢時期的文物"銅仙承露盤";東側山腳下是瓊島春陰碑,它是老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半月城"亦稱般若香臺,在東坡依山而建;下面是"般若香臺牌樓",過"陟山橋"折而向北就來到東岸景區。

        沿湖建有北京目前歷史最悠久的船塢;環湖的垂柳掩映著東岸的著名景點--濠濮間、畫舫齋。濠濮間是一處馬蹄形小山圍成的水潭,在這座人工建造的皇家園林中現出它獨特的野趣。由濠濮間向北就是畫舫齋,著名的古樹--唐槐就在其中,畫舫齋以其寧靜、幽雅的園林意境名揚中外。出畫舫齋西門就可看到清代"先蠶壇"的大門。從先蠶壇北過橋向西而行就到達北岸景區。

        北岸景區從東到西布滿景點:東側有靜心齋--人稱"乾隆小花園"、大西天景點有西天禪林喇嘛廟建筑群,"華藏界"牌樓、"天王殿"、金絲楠木建成的"大慈真如寶殿"、九龍壁等建筑;九龍壁西南是"快雪堂""鐵影壁",再往西您就看到了北海五龍亭、闡(chǎn)福寺、小西天等眾多著名景點。

        從小西天極樂世界殿出來向南,可以從北海公園西門出園,也可乘游艇回到瓊華島由南門出園。

      公園的導游詞 篇29

        錫惠公園位于江蘇無錫市西郊,占地90公頃,是一座集眾多的文物古跡和舒適的休閑游樂于一體的綜合性大型園林。錫惠公園有天下第二泉、寄暢園、惠山寺等著名旅游景點。錫惠公園始建于1958年。錫惠公園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太湖風景名勝區的十四個核心景區之一,是國家重點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錫惠公園位于太湖之濱,惠山之麓的無錫,是一座歷史悠久、物產豐饒、人文薈萃的江南名城,是是集清幽的山林秀色,眾多的文物古跡和舒適的休閑游樂于一體的綜合性大型園林。

        坐落于無錫城西,被乾隆譽為江南第一山的惠山,古稱歷山、華山、西神山,其山形猶如九龍騰躍,故又名九龍山。錫山區包含了錫惠景區的精華部分,錫惠名勝薈萃是惠山的余脈,無錫地名的來歷與錫山有著特殊的淵源。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錫山就有先民在此居住生活,閃耀著馬家浜文化的光芒。秦始皇曾在此屯兵駐戍,留有秦皇塢等遺跡。后漢有樵客在錫山得碣石,其銘曰: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為無錫地名來歷平添神奇色彩。

      公園的導游詞 篇30

        大家好!歡迎來到這座三面環海的半島城市-大連。我是大家的導游小張,大家可以叫我張導。希望我今天的服務能讓大家滿意。今天我將帶大家游覽的是星海公園。預祝大家玩得開心愉快!

        星海公園是大連歷史悠久的、多功能綜合性的海濱公園。

        星海公園由占地15萬平方米的陸域園林和長約800多米的弓形海水浴場組成。陸域園林內萬花披紛,千樹交錯,鵝卵石鋪成的條條甬道,把棋樂亭望海亭、海巖亭、迎潮亭、瑾花亭連在一起。東西兩端有臨海懸崖,海天相連,令人心曠神怡。東小山有一“探海洞”,沿洞內石階蜿蜒而下,深谷之后,豁然開朗,大海頓呈面前,浪花突臨足下,十分有趣。

        海水浴場沙灘平坦,水流緩慢,水深適中。每年夏季,游人絡繹不絕。 游客在這里可以登上望海亭觀看大海的寬廣,觀賞星海石、日石、月石,還可以到圣亞海洋世界探尋海底的奇異生態。

        公園內的游樂項目很多,有從新西蘭引進的世界最豪華的海上蹦極跳,跳臺高55米。還有從加拿大引進的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飛降索道。園內的史前生命博物館是我國唯一的史前展覽館,里面展示的是幾億年前各種生命化石。不知不覺已到公園門口了,讓我們進去看看吧!

      公園的導游詞 篇31

        鴿子窩公園是北戴河風景名勝區四大景區之一,位于海濱的最東端,占地300余畝,以觀海上日出為盛景!傍澴痈C公園”匾額是由原國防部部長張愛萍將軍于1996年夏天來鴿子窩公園游覽時親筆題寫的。那么為什么叫鴿子窩公園呢?公元內有兩塊巨大的巖石叫鷹角巖,也叫鴿子窩。因為在這兩塊巨大的巖石上,裂隙十分發育,是海鳥棲息出沒的好地方,海鳥中又以海鷗居多,當地的人把海鷗叫海鴿子,后來隨著居住的人越來越多,這些海鴿子逐漸飛走了,但鴿子窩的名稱卻留了下來。

        [鷹角亭]

        我們現在登上了鴿子窩公園的至高點“鷹角亭”。煙波浩渺,一望無際的大海美景呈現在我們面前,我想大家此時的心情都是在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如此奇妙的人間仙境,真是讓人心曠神怡。“鷹角亭”匾額是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胡厥(jue)文先生于1989年春題寫的。

        1920__年,公益會創始人朱啟鈐(qian)來北戴河修建了北戴河海濱的第一個大花園—聯峰山公園后,正準備修建第二個花園—鴿子窩公園,當時只在這里建了一座“鷹角亭”就發生了1937年“七七事變”,朱老這一愿望位能實現。1986年取政府投資300多萬對鴿子窩公園進行了修繕,并于同年對外開放。我們所見到的鷹角亭屬歇山式單檐頂,石柱琉璃瓦,在園中顯得古樸、剛勁,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建筑風格。

        [鴿子窩大潮坪]

        請大家向北看,這里是著名的鴿子窩大潮坪。鴿子窩大潮平是觀察現代海岸沉積的良好場所,可以見到波痕、雨痕、龜裂、生物洞穴等沉積構造,與柳江盆地古老地層進行對比研究,將今論古,可破譯大量古地理、古環境、古氣候之迷。秦皇島一帶,每天是一次漲潮、一次落潮,而且潮差很小,大多在一米之內,海水的深度比較穩定,特別適合海浴和游泳,“沙軟潮平”就是一句恰如其分的評價。北邊的這個大潮坪,相當于一個三角河口,大潮坪往上走,前方卻略縣狹小,潮水不能分散,就被慢慢地、遠遠地推向內陸。在這里看大潮,又和錢塘江的不一樣,錢塘江大潮排山倒海、洶涌澎湃、雷鳴轟響、氣勢磅礴。鴿子窩大潮卻展現了一種從容不迫、志在必得的大家風范。不知不覺中,從我們腳下到西邊赤土山大橋,700多米長的大潮坪,一會兒就變成了一片汪洋。在這里觀海,大自然之壯美杰作,令人躊躇滿志,充滿希望和理想。等潮水退去,一汪汪留在潮坪上的海水,構成了一分幅美麗的圖畫。有位攝影師在這里拍攝了一張照片,取名《青春的旋律》,把大自然瞬間即逝的造化之美定格成了永恒,報刊雜志紛紛。如果說在漲潮的時候,我們感受到的是那種蓬勃向上的陽剛之氣,那么在退潮時候感受到的,難道不是一種陰柔之美嗎?

        鴿子窩一帶有礁石、濕地,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是鳥類理想的棲息地,是著名的世界級觀鳥勝地。這里曾經出現過多達14700多只的鳥群;一年之中,能見到四百多種鳥,占我國可見鳥類的40%。每年春秋季節,國內外的鳥類專家和愛好者在鴿子窩一帶觀鳥。1999年,在北戴河還舉辦了國際觀鳥大賽。鳥類是最有權威的自然環境鑒定師。鳥類選擇的棲息地,必定環境質量最好。無怪乎有人在這里寫出這樣的詩句來:從來鳥兒最聰明,偏向好山好水停。能知善惡解人意,碧海翠峰白精靈。北戴河優美的自然環境,是大自然的造化,也是當地居民世世代代盡力保護的結果。

      公園的導游詞(通用31篇) 相關內容:
      • 公園的導游詞(精選19篇)

        朋友們,老虎山公園位于集寧區中心,方圓5平方公里,是集寧區城中一大景觀,也是集寧地區的至高點。該公園20xx年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國家2A級旅游區。站在老虎山上,集寧街景一覽無余。...

      • 有關公園的導游詞(精選27篇)

        八一公園清代為貢院,1932年辟為湖濱公園,1946年4月3日改稱為介石公園。1950年7月定今名,總面積23.7公頃,陸地面積64公頃。園中林木繁盛,花團錦簇。公園可分為湖區和陸區兩部分。...

      • 有關公園的導游詞范文(精選26篇)

        龍亭公園的大門朝南,是開封的主要旅游景點之一,也是中國開封菊花花會的主場的主場。我們從大門進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美麗的菊花,有白的,粉的,紫的等等。...

      • 關于公園的導游詞范文(精選31篇)

        八一公園清代為貢院,1932年辟為湖濱公園,1946年4月3日改稱為介石公園。1950年7月定今名,總面積23.7公頃,陸地面積64公頃。園中林木繁盛,花團錦簇。公園可分為湖區和陸區兩部分。...

      • 有關公園的導游詞(精選26篇)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叫,是天津市南開科技實驗小學的學生,今天很榮幸能為大家服務,你們就叫我誠誠好了!今天我們要游覽的是長虹公園。長虹公園是前不久剛剛免費開放的公園。...

      • 關于公園的導游詞范文(精選30篇)

        多呈錐石狀,直刺青天,現在,我們抬頭仰望,大家是否有一種高亢的激情?〔登上山頂〕女士們,先生們,妙趣橫生的一個多小時山谷旅行后,現在我們站在了青山頂上,那么此時大家有一種什么感覺?是不是豁然開朗,興奮之極?由此,我們可以...

      • 有關公園的導游詞范文(精選25篇)

        多呈錐石狀,直刺青天,現在,我們抬頭仰望,大家是否有一種高亢的激情?〔登上山頂〕女士們,先生們,妙趣橫生的一個多小時山谷旅行后,現在我們站在了青山頂上,那么此時大家有一種什么感覺?是不是豁然開朗,興奮之極?由此,我們可以...

      • 有關公園的導游詞范文(精選21篇)

        朋友們,老虎山公園位于集寧區中心,方圓5平方公里,是集寧區城中一大景觀,也是集寧地區的至高點。該公園20xx年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國家2A級旅游區。站在老虎山上,集寧街景一覽無余。...

      • 有關公園的導游詞(精選24篇)

        女士們,先生們,現在你們所在的地點就是美麗的流花湖公園。流花湖公園里景色宜人。綠綠的樹,紅紅的花,星星點點地布置著草坪。高大的榕樹拔地而起,蔥郁的枝葉擋著炎炎烈日,又棕又黃的細條垂向地面,猶如一把胡子,顯現出榕樹的古老。...

      • 關于公園的導游詞范文(通用24篇)

        大家好!我是南昌市“愛克絲”旅游公司的一位導游,我姓張,可以叫我張導游,我身邊是萬司機,技術一流,大家上了車不用害怕,不會出車禍的,車牌號是贛A74189,請大家記住車牌號!現在是前往八一公園的蘇圃路上,八一公園清代時為貢院,19...

      • 有關公園的導游詞范文(通用14篇)

        八一公園清代為貢院,1932年辟為湖濱公園,1946年4月3日改稱為介石公園。1950年7月定今名,總面積23.7公頃,陸地面積64公頃。園中林木繁盛,花團錦簇。公園可分為湖區和陸區兩部分。...

      • 有關公園的導游詞(精選12篇)

        大家好!我是南昌市“愛克絲”旅游公司的一位導游,我姓張,可以叫我張導游,我身邊是萬司機,技術一流,大家上了車不用害怕,不會出車禍的,車牌號是贛A74189,請大家記住車牌號!現在是前往八一公園的蘇圃路上,八一公園清代時為貢院,19...

      • 關于公園的導游詞范文(通用13篇)

        大家好!我是南昌市“愛克絲”旅游公司的一位導游,我姓張,可以叫我張導游,我身邊是萬司機,技術一流,大家上了車不用害怕,不會出車禍的,車牌號是贛A74189,請大家記住車牌號!現在是前往八一公園的蘇圃路上,八一公園清代時為貢院,19...

      • 有關公園的導游詞(精選17篇)

        女士們,先生們,現在你們所在的地點就是美麗的流花湖公園。流花湖公園里景色宜人。綠綠的樹,紅紅的花,星星點點地布置著草坪。高大的榕樹拔地而起,蔥郁的枝葉擋著炎炎烈日,又棕又黃的細條垂向地面,猶如一把胡子,顯現出榕樹的古老。...

      • 關于公園的導游詞范文(精選15篇)

        女士們,先生們,現在你們所在的地點就是美麗的流花湖公園。流花湖公園里景色宜人。綠綠的樹,紅紅的花,星星點點地布置著草坪。高大的榕樹拔地而起,蔥郁的枝葉擋著炎炎烈日,又棕又黃的細條垂向地面,猶如一把胡子,顯現出榕樹的古老。...

      • 導游詞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人妻中文字幕精品| 福利成人午夜国产一区| 亚洲av色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AV人片久青草影院|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老鸭窝在线视频| 四虎库影成人在线播放|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免费特黄夫妻生活片| 亚洲精品岛国片在线观看| 中文日产乱幕九区无线码| 久久久久久久久18禁秘| 精品 日韩 国产 欧美 视频| 狠狠亚洲超碰狼人久久| 成人片在线看无码不卡|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国产初高中生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国产盗摄|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视频| 亚洲人ⅴsaⅴ国产精品|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奇米| 无码丰满人妻熟妇区| 华人在线亚洲欧美精品| 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 日本一区不卡高清更新二区|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 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剑阁县| 欧美寡妇xxxx黑人猛交| 九九热在线免费视频精品| 无码人妻h动漫|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1| 日韩欧美精品suv| 亚洲高清日韩专区精品| 亚洲加勒比久久88色综合| 国产精品SM捆绑调教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偷拍| 亚洲高清WWW色好看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