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王府導游詞(精選3篇)
靖江王府導游詞 篇1
獨秀峰王城景區包括獨秀峰和靖江王府兩部分。靖江王府是一組金碧輝煌、規模宏大的建筑群,曾是明代延續時間最久的藩王的府第。而王府后面就是獨秀峰,名揚四海的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出自獨秀峰的石刻上。
靖江王府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孫朱守謙被封為靖江王時修造的,它是我國現今歷史最長且保存得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府。它按照朝廷對藩王府所作的規定構筑,整個王城的宮殿建筑采取嚴格的“中軸對稱,左祖右社、前朝后寢”的布局方式。沿著中軸線,前為承運門,中為承運殿,后為寢宮,最后是御苑。左邊是宗廟,右邊是社壇,主體建筑兩側還有眾多的的廳堂樓閣、書屋軒室。所有建筑都是大式歇山頂,紅墻碧瓦。
王城內有“王道”,即王爺和王妃的專用通道,由青石板鋪墊而成,旁邊花團錦簇,十分怡人。沿著王道往前可以看到承運門,承運門是靖江王府的正門,“承運”二字取自圣旨中“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即“奉旨管理這片土地”之意。承運門是黃色的墻體,有別于寺廟的黃色,顯得非常大氣,很多游客都會拍攝這個大門。
過了承運門,就是承運殿了,承運殿是靖江王府的主殿,現為“王城春秋”陳列廳。要進承運殿,先要上“云階玉陛”,它用桂林獨有的灰白石雕刻而成,上面的圖案為如意祥云,意喻吉祥如意。左右兩邊的石階為不同的官員行走,一般左文右武。王城內建筑幾乎都是重建的,而這個“云階玉陛”是明代的原物。
承運殿里陳列有14位藩王的畫像,朱守謙的父親、朱元璋的大哥的畫像掛在第一個。里面有迎賓表演、朱門開啟表演和儺舞表演,需要注意的是里面是不允許拍照的。
承運殿后面,也就是后院,可以看到王府三怪:第一怪百年夫妻樹(由榕樹纏繞槐樹而成,至今已過百年,枝繁葉茂)、第二怪小龍穿樹過(就是前面的夫妻樹身上長出的一只小龍,龍頭在前,龍尾在后)、第三怪龍爪抓青天(府后一棵桂花樹兩邊兩大粗枝形同爪狀,呈抓天狀)。
還有一口“福泉井”。據說清朝時秀才們來廣西貢院趕考,福泉井之水是考生們敬若神明,考試前臨考必飲的吉祥水,因為這里屢出狀元,后人也叫它狀元井。
然后是地宮,地宮里面可以拜太歲,還可以看下比如今年的運勢等等的注釋列表,這也是很多游客比較喜歡的一個點。
最后面有貢院,清代,這里是華南最大的鄉試貢院所在地,有號舍5500多間,每個應舉人一間,答卷、吃飯、睡覺都在里面,從這里曾走出了500余名進士和4位狀元。現在只恢復了其中的一部分,游客在這里參與模擬考試,體會當年學子們十年寒窗苦讀的艱辛以及考取功名的過程。
靖江王府導游詞 篇2
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桂林。我呢,就大家今天的導游。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導也可以叫我小王。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桂林為什么叫桂林,沒錯啊,就是因為我們桂林呢別的不多就是桂花樹最多,自然的桂花樹呢也是我們桂林的市樹。那么今天小王呢就將帶領大家游覽我們美麗的桂林。
桂林作為歷史文化名城,自然是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在這其中就有著以靖江王府為道代表的藩王文化了。而我們今天來到的呢,就是我們位于桂林一個中心地帶的地方,也就是現在的廣西師范大學所在地。以前呢這個地方就是我們靖江王居住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在明朝的時候都是以封地藩王制,每一個藩王都有著自己的封地,而桂林就是當初靖江王的一個封地,我們今天參觀游覽的就是當年靖江王的靖江王府。
(圖1)首先大家可以看到的就是一個王府的整個復原圖了。這是根據古書上記載的然后將王府復原的一個圖。
(圖2)這個呢也就是王府的縮略圖了,從圖上我們也可以清晰的看出來跟明代其他的古建筑沒有太大的區別都是采用傳統的古建筑風格,亭臺樓閣,寺廟環宇,構成了一個金碧輝煌,規模宏大的一個建筑群,而在其中呢又有獨秀峰挺拔俊秀,矗立城中。
(圖3)我相信大家肯定會對這座王城的主人感到好奇,我們可以看一下這位呢就是當年的靖江王了,靖江王呢也是整個明朝一個特別的藩王,很多待遇都超過了當時的親王,這是為什么呢?當然與著他獨特的政治地位有關,他的始祖呢,就是朱元璋的長兄,由此得見他的身份是比較特殊的。所以他的府邸還出現了其他藩王所沒有的莊田。
(圖4)我們看過了整個王城的布局,認識了城的主人,那么接下來我們就該走進王城內部參觀游覽了。大家現在所看到的呢就是靖江王城的進口處,雖然歷史久遠,但是我們現在還能依稀看得出當年的恢宏氣勢。
(圖5)走進大門,我們見到的就是三元及第坊了。三元及第坊在靖江王城南面正陽(端禮)門上。清代學者阮元任兩廣總督時為連中三元的陳繼昌所立。陳繼昌是臨桂人,所以他就用巨石鐫刻的牌坊置于王城正門之上,這呢也是封建社會給科舉成名者的至高榮譽。大家也可以瞻仰一下當年的文人墨客的書香之氣。
(圖6)接著往里走呢,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貢院,貢院是什么呢就是當年古代文人秀才考取功名的地方,十年寒窗苦讀,金榜題名時,這也算是我們現在高考的考場了。大家也可以感受一下古人的高考。(笑~
(圖7-8)那么知道了我們王城的文化底蘊之后,也可以看看我們美麗的風景了。既然是王城,那么風景自然是有他獨到的好處了,這呢就是王城內部的獨秀峰了。大家當然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了”,那么有誰知道他的出處呢?沒錯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詩句呢最早就是刻在獨秀峰上的。這句話呢一直作為點評桂林山水景色的不朽名句有了800年的歷史。可見,桂林不僅是現代的旅游勝地,也是古人游玩的好去處。
(圖9—12)清代詩人戴文燈曾有詩留傳:朱戶愛開厥,雕楹更枕崗;綺疏承爪渭,碧瓦戲鴛鴦。曲沼龍頭瀉,高亮鷗吻張。這呢就是描寫的我們王城內部的建筑。大家也可以自行在內城參觀,游覽。
大家也可以想象一下,當年我們的靖江王和他的王妃就成生活在這庭院,撫琴,品茶,下棋。大家也同樣可以感受一下。
(圖13)好了,到了最后呢,各位游客朋友們,我們今天桂林靖江王城一游呢就到此結束了,非常感謝大家的配合。我相信大家在這一天中了解到了我們桂林獨特的文化底蘊。我們桂林不僅,山美。水美,人美,更是有著文化內涵。最后歡迎大家下次還來桂林,領略我們這里的山、水和文化。
靖江王府導游詞 篇3
4月7日,在導游的帶領下,又一次游覽了靖江王城。
首先,大致介紹下靖江王城的概況。
靖江王城坐落在桂林市中心,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孫朱守謙被封為靖江王時修建的王城。聽導游介紹,明太祖朱元璋封其重孫朱守謙為靖江王后,此處設為藩邸。朱守謙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開始建府,歷時20年才完工。它有承運門、承運殿、寢宮,左建宗廟,右筑社壇,亭臺閣軒,堂室樓榭,無所不備,紅墻黃瓦,云階玉壁,輝煌壯觀。王城周圍是3里長的城恒,內外以方形青石修砌,十分堅固。城開東南西北四門,分別命名為“體仁”(東華門)、“端禮”(正陽門)、“遵義”(西華門)、“廣智”(后貢門)。堅城深門,氣勢森嚴。桂林王城先后經歷了14代靖江王,后來被清朝定南王孔有德所占而成為定南王府。農民軍李定國攻克桂林后,孔有德縱火自焚,使有250多年的王城化為焦土。現在王城尚完好,還有承運門、承運殿的臺基、石欄和云階玉陛供人游覽。靖江王府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至明洪武二十五(1392)年。王府按照朝廷對藩王府所作的規定構筑,其主要建筑前為承遠門,中為承運殿,后為寢宮,最后是御苑。從建成到明代覆滅的257年中,這里住過12代14位藩王。王府被毀后,順治十四年(1657)建貢院。1921年,孫中山集師北伐曾駐節于此。1937年為廣西政府所在地,抗日戰爭期間被毀,后重建。現為廣西師范大學校址。獨秀峰巍然矗立,王府舊物,唯余承運殿前的雕欄與“云階玉陛”,有道是“無情最是此中山,閱盡王孫只等閑”。
靖江王城的旅游開發項目,主要是在于它的歷史價值,除了承運門與城墻,還有里面的宮殿建筑外,導游給我們介紹了擁有600多年歷史并且只有王爺與王妃可走的王道,幾經毀壞的承運殿,歷史悠久的夫妻樹,獨秀峰上的時刻,還有讀書巖,孫中山紀念碑,最后讓我們體驗了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據我們所知,靖江王府的旅游項目開發,除了以上所提及的,還有獨秀峰下的太平巖,據說里面是王府的龍脈所在,每次看著掛著一卡通進去的游客,我也想走進去一看究竟。
自從搬過王城之后,加上近期開始的桂林旅游規劃與打造夜王城的項目開展,對于王城的保護與開發問題變得較為敏感。下面就這次的游覽,淺談我對靖江王城的保護與開發的看法。
靖江王府的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存在著工作上的矛盾,也就是保護與開發之間的矛盾。
首先,靖江王府是旅游熱點遺址,在游客承載量上,特別是節假日時無限量地接待游客,造成接待量負荷,使一些文物遭到一定的破壞。
然后,對文物重利用,輕保護。利用文物的.時候,沒有保護計劃,投有保護措施,對文物只重使用,不重保養維護.任由游客對文物隨意碰觸攀折踩踏而沒
有采取任何保護措施。比如獨秀峰下石壁上的時刻,沒有采取任何措施進行保護,經過長期的日曬雨淋以及游客的觸摸,有的已經看不清字跡。
最后,在附近的環境沒有很好的規劃與管理。城墻外面的居民樓房靠城墻太近,并且有的居民隨意搬用城墻的磚塊去修復樓房,這既破壞了景點所在地的整體環境,也增大了文物受損的可能性。
由此可見,旅游業的發展與文物保護之間既有相輔相成的一面,也有矛盾對立的一面,對于諸如以上此類問題,要得到很好解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法,但最根本的是要加強文物法制建設,制定和落實相關的法律法規,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引起全社會對文物重要性的共鳴和對文物保護工作的廣援重視。
另外,居住在王府里面的文旅人,不能理解景區對于王府主干道的改建,風水上最講究的是四通八達,并且應該在保護的基礎上,特別是在保持王府的原來面貌的基礎上來對王府進行維修,在文物保護上有一個重要的原則“修舊如舊”,旅游管理單位擅自把王府的主干道攔截起來只留一條偏道通過,個人覺得這是有違保護原則的。
近期印象系列及夜游項目搞得轟轟烈烈,比如印象劉三姐、夜游象山(象山傳奇),對于靖江王府的開發,也引起了多方的關注。那么,靖江王城應該怎樣充分開發它的旅游價值呢?
首先,要限制游客數量。承運殿里面已經作為王府的一個展館,里面有表演,還有一些關于藩王文化的展示,里面的地板是木質的,一兩個團的人擠進去參觀,木質的地板承受能力顯得薄弱,容易遭到破壞。
其次,對文物的保護應該在保護的基礎上再充分利用。比如一些時刻應該加一些防雨設施,并禁止游客觸摸,以防止被侵蝕破壞。
另外,附近的建筑應該得到合理有效的規劃。盡量讓居民房離王府城墻遠一點,這讓利于對王府的監管與保護,同時可以突顯出整個王府的整體環境,突顯王府的整齊氣概。
由于靖江王府是歷史藩王住址,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韻味,它的開發應該著重于文化上的開發,充分發揮它的文化價值,比如它的藩王文化。雖然靖江王府沒有北京故宮集眾多帝王歷史文化的優勢,仔細考究起來,卻也有著14位王爺居住的歷史,有著相對豐富的歷史資源,同時,也夾雜著地方帝王的特色價值。
對于王府的開發,理所當然地要按原有的規制如儀復原,中軸線及南側展出明代靖江王府的飲食、娛樂、風俗習慣及其當地時的文化藝術;北側的各室布置桂林城市發展史陳列館。游人進入王府內,首先領略到桂林城的發展變遷,再去飽覽明代王公貴族的生活情境,還可以隨時品嘗桂林獨有的風味小吃。把開發利用和創造效益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游客在飽覽青山秀水之余,再來欣賞這這古香古色的明代藩王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