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旅游導游詞怎么寫(通用3篇)
吉林市旅游導游詞怎么寫 篇1
各位朋友:
大家好,吉林文廟位于風景秀麗的松花江畔,是吉林省最著名的古曲建筑群。吉林文廟南北長221米,東西寬74米,占地16364平方米。主體建筑按正南北中軸線排列。院內共有殿堂、配廡64間。建筑面積約1800平方米。吉林文廟規模之宏偉、建筑之精細、工藝之精巧,不僅在東北三省數一數二,而且在全國也相當有名。
吉林文廟的前身是乾隆元年(1736年)由乾隆皇帝親下圣旨興建的。1907年,吉林巡撫朱家玉和提學使吳魯,鑒于原來的文廟殿堂簡陋,不足以尊孔展敬,遂聘江蘇訓導管尚瑩去江寧考察文廟(即南京夫子廟建筑),取回圖樣,在朱家寶的主持下,于東萊門外擇定新址(即現址)拓地興修,經兩年多的時間,于宣統元年(1909年)文廟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崇圣殿、大成門和東西配廡和圍墻等全部建成。
文廟主體建筑坐北朝南,構成三進院落。院外最南面的垣墻稱照壁。此墻比其余三面的墻高大、堅厚,長30米,高5米。據說當地不出狀元不能將照壁辟為大門。因吉林文廟落成后已廢除科舉,所以清至民國年間一直沒有開辟正門,人們進出文廟只能走東西轅門。照壁前面東西建成有磚樓各一,其中有“文武官員到此下馬”石碑二,以示路人對孔子的尊崇。 東西轅門呈牌樓式建筑,為木柱、錫頂、瓦蓋,對開紅漆大門,其上分懸吉林提學使曹廣楨書寫的“德配天地”、“首冠古今”匾額,每年的祭孔活動都要從此門進出。 泮池,是用青磚砌成,形如彎月,故又稱月牙池。狀元橋,是花崗巖石構筑的單孔雕欄拱橋,橫跨泮池之上,據說只有狀元才有資格從此橋上通過。
欞星門,在狀元橋的北面,是一座由四根花崗巖石柱組成的牌坊,每柱頂端均有“神獸”,牌坊的橫梁正中有“欞星門”三字。所謂“欞星”,即是古代傳說的“文曲星”,讓“文曲星”和“神獸”為孔子守大門,是將孔子神化的象征。樓星門之后有石碑兩通。
大成門,是欞星門北面進入主院的過廳,為五開間、歇山式廡殿頂、黃琉璃瓦屋面建筑,脊為高浮雕式龍鳳脊,明柱,左右有山,前后無墻。是文廟的主體建筑之一。
大成殿,在二進院落的正中,是全廟的中心建筑。面闊11間。東西長36米,南北寬25米,高19.64米。雙重飛檐、歇山式廡殿頂,錯落有致,雕梁畫棟,金碧輝煌。整個建筑,可與宮殿媲美。殿內正中供奉“大成至圣先師孔子之神信朱地金字木質牌位,兩側分別供奉孔子弟子——“四配”和“十二哲”木質牌位。
崇圣殿,是孔子的家廟。供奉孔子五代祖牌以及歷代衍圣及其夫人絹質繡像。
大成殿東西兩側配廡為“先賢先儒祠”分別供奉七十九先賢和六十八先儒的木質牌位。
吉林市旅游導游詞怎么寫 篇2
親愛的旅客朋友:
吉林省簡稱“吉”,位于中國東北地區的中部。吉林省在全國的位置主要體現為三個大約2%:面積1874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195%;人口274941萬人,占全國的204%;20__年末GDP達到1053071億元,占全國的223%。現轄1個副省級市、7個地級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長白山管委會,60個縣(市、區)。[1]
吉林省情的突出特點,可以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地”、“三個優勢”。
“一個中心”——吉林省地處由中國東北地區、朝鮮、韓國、日本、蒙古和俄羅斯東西伯利亞構成的東北亞地理中心位置,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積極支持的圖們江地區國際合作開發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發展東北亞區域合作的優越區位條件。
“兩個基地”——吉林省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商品糧生產基地。吉林省加工制造業比較發達,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為三大支柱產業,醫藥、光電子信息為優勢產業。吉林省地處享譽世界的“黃金玉米帶”,是著名的“黑土地之鄉”,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多年來,吉林省糧食商品率、人均糧食占有量以及人均肉類占有量居全國第1位。
“三個優勢”——吉林省科技教育、生態環境和重要資源具有相對優勢。全省每萬人中擁有科學家、工程師和在校大學生人數均居全國前列。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23%。吉林省擁有自然保護區36個,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226%。吉林省森林覆蓋率達434%,東部地區達到70%以上,是國家生態建設試點省。吉林省礦產資源比較豐富,油頁巖、硅灰石、火山渣等礦產儲量居全國首位,開發潛力巨大。
吉林市旅游導游詞怎么寫 篇3
吉林省位于中國東北地區中部,北界黑龍江省,南接遼寧省,西鄰內蒙古自治區。處于日本、俄羅斯、朝鮮、韓國、蒙古與中國東北部組成的東北亞的腹心地帶,東與俄羅斯接壤,東南部以圖們江,鴨綠江為界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地處東經122-131度,北緯41-46度之間。幅員面積為18.74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2%,東西長750公里,南北寬600公里。東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廣闊的平原。
林業、草原資源:吉林省是中國六大林區之一。長白山脈連綿千里,素有"長白林海"之稱。全省林業用地面積972.26萬公頃,占全省土地面積的51.37%,列全國第12位;其中林地面積797.67萬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82.04%,列全國第8位。全省活立木總蓄積量為8.6億立方米,列全國第6位;森林覆蓋率為42.5%。全省最高點為長白山白云峰,海拔2691米。西部草原,地處松嫩草原中心,是我國著名的草原之一,以盛產羊草而馳名中外,生長以多年生根莖禾草和叢生禾草占優勢,屬平原草甸草場類。也是國家北方商品牛、細毛羊主要產地之一。吉林省草原可利用面積達437.9萬公頃,主要集中于西部和東部地區。吉林西部是歐亞草原的最東端,水源豐富,草質良好,是科爾沁草原的一部分,是吉林省畜牧業發展基地。
礦產資源:礦產資源豐富,發現的礦藏136種。已探明儲量礦產93種,開發利用75種。有22種礦產保有儲量居全國前五位。其主要礦產種類有:煤保有儲量近21億噸,石油剩余可采儲量11399.0萬噸,鐵礦石保有儲量4.6億噸,金保有儲量列全國第13位;油母頁巖、硅藻土、硅灰石等10種礦產保有儲量居全國第一位,蝕面用輝長巖、二氧化碳氣保有儲量居全國第二位,鉬、鍺保有量列全國第三位,石油剩余可采儲量居全國第6位。非金屬礦產是吉林的優勢,出口的產品基本上是非金屬礦物原料及其產品。硅灰石、硅藻土、膨潤土、耐火粘土等可充分保證開采。石油、天然氣、煤炭的儲量也很豐富。
野生動植物:山地資源豐富,尤以長白山區野生動植物資源為最。吉林省是聞名中外的"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的故鄉。靈芝、天麻、不老草、北芪及松茸、猴頭蘑、田雞油等都在國內外很有影響。長白山區有植物資源2300多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有900多種。藥用植物多達870余種,可食用的植物200多種。可供工業利用的優良樹種有紅松、長白松、魚鱗松、水曲柳、黃菠蘿、核桃楸、紫椴等。山葡萄、五味子、越桔、山楂等是釀酒原料。野生蜜源植物達300多種。擁有陸生動物資源達437多種,其中珍貴的皮毛動物有梅花鹿、紫貂、水獺、猞猁、東北虎、金錢豹、花尾棒雞等;名貴藥源動物有馬鹿、麝、熊、獾子、田雞、林蛙等;經濟利用價值較高的有野豬、狍子、山雞等。
農作物:吉林省土質肥沃,特別適宜種植糧豆、油料、甜菜、煙、麻、薯類、人參、藥材、水果等各種作物。播種面積為395.9萬公頃。糧食人均占有量、糧食商品率、糧食調出量、玉米出口量連續多年居全國首位。吉林省是中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盛產玉米,大豆,水稻等。吉林省的松遼平原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世界著名的玉米帶。
旅游資源:吉林省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在省會長春市內有偽滿洲國舊址,有凈月潭森林公園、長影世紀城、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汽車城和長春電影制片廠。有象征文化城市的吉林大學、長春光機學院、長春大學等大專院校。有以名門飯店、香格里拉飯店為代表的五星級酒店服務場所多處。在吉林市有龍潭山高句麗山城、北山公園、豐滿松花湖;敦化的六頂山渤海古墓群;延吉的城子山山城;位于長白、安圖、撫松三縣境內的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內,有天池、瀑布、溫泉群及大峽谷;通化的靖宇陵園;集安的丸都山城,洞溝古墓群,被譽為東方金字塔的"將軍墳",好太王碑;農安的遼塔;伊通火山群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