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導游詞(通用3篇)
諸暨導游詞 篇1
各位游客朋友們:
楓橋大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始建于南宋,重建于清代,由鐘樓、鼓樓、前廳、戲臺、中廳、后廳、東西廂房等組成。整座建筑雕梁畫棟,造作精致,氣氛雄偉。
1939年3月31日,周恩來同志親臨抗日前線,途徑楓橋時,在大廟戲臺上向各界人士作過抗日救國演講,使之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1981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坐北朝南,平面長方形,中軸線依次為門廳、戲臺、中廳、后廳,兩側有廂房、鐘、鼓樓、耳房等。門廳面闊五間,明、次間抬梁式,稍間穿斗式,單層硬山造。戲臺與門廳相連,平面方形。藻井用穹隆斗拱、梁枋。雕刻精美,金碧輝煌,中廳呈凸字平面,面闊三間二弄,前后屋面勾連,規模宏大,用材考究。
大廟原名紫薇侯廟,祭祀明朝敕封船工楊儼為護國保民紫薇侯而建,清咸豐年間毀。不久里人集資重建。1939年3月31日,周恩來總理視察浙東防務,到楓橋,在大廟戲臺向各界民眾作抗日救國演講,受到當地人民熱烈歡迎。楓橋大廟規模宏大,造作講究,結構精巧,保存完整,是研究民間廟宇建筑的重要實物,同時也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
諸暨導游詞 篇2
各位游客朋友們:
五泄位于諸暨市西北郊20公里處,總面積為50平方公里,屬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游區、國家級森林公園。五泄景區主要由碧波蕩漾的五泄湖,四季如春的.桃源,一水五折飛瀑撼人的東源和幽雅深邃的西源峽谷等四個景區組成。景區以瀑、峰、林稱勝,以五級飛瀑為精髓,景區內群峰巍峨,壁峭巖奇,飛瀑噴雪,溪澗崢琮,林海茫茫,倉紫萬狀,是久負盛名的江南生態旅游勝地。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直上青云端”的七十二峰,“一坪一奇景”的三十六坪,各呈姿態的二十五巖,以及似人如獸的怪石,神秘莫測的巖洞,深邃夾峙的峽谷。尤其是以其聞名的五級瀑布,更是奪人魂魄,一水五折,折折成瀑,泄泄各異。一泄如月籠輕紗,二泄似雙龍爭壑,三泄像珠簾風動,四泄為烈馬奔騰,五泄若蛟龍出海。進入西源生態大峽谷又是另一翻天地,西源以幽、深、靜為特色。
五泄景區山水久負盛名。早在二千多年前已榜上有名。東漢《越絕書》、北魏《水經注》、唐代《隋書》等書中都有描述。唐代五臺山高僧靈默禪師慕名到此創建了五泄禪寺,佛教曹洞宗創始人良價在此出家。此后五泄景區名聲益盛,徐霞客、陸游、白居易,徐渭、王冕、陳洪綬,劉墉、文徵明、祝允明、唐寅、徐禎卿等都曾到五泄景區游覽賞景,或吟詩作畫,或撰寫游記。五泄風景區以寬闊水體、雄壯的瀑布、秀麗的景色、茂密的森林和宜人的氣候、深厚的文化積淀展現在世人面前,成為旅游、避暑、度假和休養勝地,吸引著八方游客。
諸暨導游詞 篇3
各位游客朋友們:
西施故里旅游區是諸暨唯一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浣江·五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要以西施文化為主題,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風情,該區域將建設成為一處自然風光優美、文化內涵豐富、游覽設施健全、經濟效益良好、具有時代活力的風景游覽勝地。
整個旅游區規劃總面積1.44平方公里。按功能劃分為一軸一心六區。一軸為南北穿越整個旅游區的浣江游覽帶,一心指已有一定規模的西施殿景區,六片指主入口管理區、鸕鶿灣古漁村景區、古越文化區、美苑休閑娛樂區、三江口濕地生態保護區、休閑度假區。
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5億元左右,分兩期開發建設,時間4—5年。目前,投資8億多元的一期工程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和招商,西施是一個大美女,西施故里也將是一個“完美”的景區。
西施故里旅游區依浣紗江逶迤排開,綿延數里,蔚為壯觀。中國歷代名媛館、范蠡祠、民俗館、鄭氏宗祠、購物一條街等等在此次第而列,而沉魚落雁、東施效顰等典故,也將在景區內找到實物,可供游客體驗;休閑茶樓、品牌咖啡、特色小食等正在紛紛入駐,游艇等項目也在引進當中。
整個旅游區將以規劃為基礎,引入前衛的項目品牌,注入青春時尚元素,導入先進的經營理念。通過幾年努力,一個開放型的都市旅游休閑場所,一個園林化的高檔時尚居住區,一個與山水園林城市相配套的生態型公園將全面建成。一期工程計劃將于20xx年3月正式對外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