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導游詞(通用5篇)
清遠導游詞 篇1
清遠古龍峽國際漂流賽場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際漂流大賽專業賽場,位于清遠市清新區,距離廣州市區僅68公里,廣清高速直達景區。清遠是中國漂流之鄉,而古龍峽作為清遠漂流的巔峰之作,以其全國最大的漂流落差、最刺激的漂流體驗,被譽為:漂流之巔、落差之王。
巔峰古龍峽,刺激驚天下。20_廣東旅游總評榜頒布,古龍峽榮獲“最刺激”的漂流,廣東唯一。20_年古龍峽賽道全面升級,全新飛龍賽道橫空出世,問鼎巔峰。漂流賽道共分2個賽段:飛龍全程漂,猛龍賽道漂。
飛龍全程漂全程6.1公里,落差達378米,最快時速72公里,是全國落差最大的漂流賽道,賽道的平均坡降為9.5%,超越了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7.5%的平均坡降,成為世界戶外極限運動及自然水域漂流愛好者的終極挑戰目標。
猛龍賽道漂全程4.9公里,落差256米,是國家體育總局指定漂流賽道,多次承辦國際漂流大賽。巨大的落差和陡峭的河床,懸崖對峙、千泉百瀑的絕美風光,賦予了猛龍賽道漂奔放洶涌、狂野豪邁的陽剛之美。龍是中國文化的圖騰,賽道命名取意:“飛龍在天”、“猛龍過江”。國際漂流賽事完美融入了中國元素。可謂雙道合璧,漂流無敵。古龍峽漂流河道依山取勢,自然原始,國際漂流專家按照賽道標準精心設計施工,是首批按照省技術監督局設計的標準化河道,獲得廣東省體育局的安全認證。
海拔近千米的古龍大峽谷賦予了漂流與眾不同的特色,集瀑布、深潭、奇石、叢林、珍稀植物于一體,懸崖對峙、奇峰聳立、灘多水急,銀瀑飛濺,人隨艇飛,移步換景,自然景色之美令人為止震撼。由于峽深壁陡,懸崖對峙,山高林密,古木參天,藤蔓相牽,古龍峽的河道被“森林隧道”重重包圍——原始叢林遮天蔽日,漂流河道終年難見天日,年最高氣溫僅為22℃。與其他漂流夏季暴曬相比,古龍峽漂流全程無日曬,是廣東所有戶外水上項目中號稱“不用搽防曬霜”漂流。
廣東省質監局下達了首批現代服務業先進標準體系試點項目,清遠古龍峽旅游服務先進標準體系試點順利獲批,成為全省唯一的漂流服務標準示范企業。將從20_年至20_年開展為期兩年的試點建設。通過創建漂流旅游服務標準化試點,對提高漂流旅游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保障游客安全、健康、保護原生態旅游資源和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清遠導游詞 篇2
北江明珠、香清溢遠。清遠是一座年輕而充滿魅力的城市。1988年1月7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清遠地級市,同年2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現轄清新縣、佛岡縣、陽山縣、連南瑤族自治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和清城區5縣1區,并代管英德、連州兩個縣級市。總面積1.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87萬人,是廣東省地域最大的地級市和廣東省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地。建市以來,清遠市委、市政府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兄弟地區、海內外社會各界的熱誠關心支持下,順利實現了新市各階段戰略發展目標,一座現代化濱江新城在北江兩岸巍然聳立。面對世紀之交的新形勢新挑戰,清遠市又旗幟鮮明地提出實施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和后花園四大發展戰略,掀起了“二次創業”高潮。
今日,“珠三角后花園”——清遠的良好地區形象已日益深入人心,招商引資勢頭迅猛,經濟網站社會發展加快。20_年2月28日,清遠市成功舉辦了48個重點項目奠基剪彩儀式,總投資額達128.7億元。可以說清遠招商引資的“羊群效應”正在形成和擴大。在新世紀新一輪發展浪潮中清遠市正以其嶄新的形象、獨特的魄力、美好的前景充分展現其巨大的發展新優勢。
清遠是新世紀大展宏圖的創業實地。我們竭誠歡迎海內外社會各界朋友前來清遠參觀考察、旅游渡假、投資置業。我們相信,只要我們身體力行江“_”重要思想要求,在省委、省政委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部門、兄弟地區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在海內外客商的共同開拓下,清遠必將快馬加鞭,跨步騰飛,成為百業興旺、百花爭艷的珠三角后花園。
清遠資源
清遠是廣東省重點糧產區、重要用材林、水源林和新興蠶桑、水果、茶葉、甘蔗、煙草、中藥材、反季節蔬菜出口基地。獨特的氣候資源為發展特色農業創造了良好條件。擁有清遠麻黃雞、烏鬃鵝、駱坑筍、北江河鮮,英德紅茶、苦丁茶、連州白茶、水晶梨、東坡臘味,連山沙田柚等聞名省內外的地方土特產。全市富余勞動力達20.1萬人,有利于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清遠市地處我國南嶺山脈金屬成礦帶,已探測到鐵、銅、鎢、金、煤等各類礦產60多種,礦地374處,已探明儲量的42種,各類礦藏工業總儲量達10億噸以上,其中石類資源品種多,質量好,瓷土總儲量達6500萬噸,其可塑性、收縮性、穩定性、耐酸性以及自然白度、燒成白度均為上乘,為全國三大陶瓷原料生產基地之一。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達158萬多千瓦。可供開發水力資源達115萬千瓦,目前已開發88萬千瓦。
清遠還是廣東新世紀旅游發展的四大“熱線”之一,更是全省生態旅游的最新“亮點”。全國唯一一家四A級溫礦泉景區——清新溫礦泉,廣東第一峰景區,飛霞風景區,連州地下河,湟川三峽,英西峰林走廊,連南、連山少數民族風情景區等名聞遐爾。20_年,清遠市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以高分通過國檢驗收。20_年開始,市委、市政府再接再厲創建“國家山水園林城市”,全面建設國家級和省級“龍頭”旅游區,提升城市品位,發展壯大旅游產業,為全市招商引資增加強大的吸引力。
清遠導游詞 篇3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很高興能在這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里和大家相識,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李。今天我將帶大家一起去廣東清遠看看,那兒有一座神奇的玻璃橋,而且還有茂盛的龍眼林和可口的小吃,怎么樣?大家感興趣嗎?讓我們乘車向旅游景點出發!”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一座玻璃橋,它是廣東省最長的玻璃橋,也是珠三角地區首座高山峽谷玻璃橋。這條玻璃橋全長316米,垂直高度達168米。從遠處看,就像一條龍,它“驚心動魄”地連接在峽谷高崖之上。由于橋面透明,加上橋體懸空,走在橋上有種在天上行走的感覺,據說雨后初晴,云霧繚繞之時,完全就是在云中穿行,好像深入仙境。橋面采用聲、光、電營造出6D破裂效果,給游客步步驚心的體驗。人的腳只要一踩上去,玻璃立即就呈碎花樣“碎”。人之恐懼通常來自未能腳踏實地的空落感,尤其是面對足下深淵和微微晃動的橋身,不踏實的感覺更明顯,這也是玻璃橋的魅力所在。”
“游覽完美麗的玻璃橋后,請大家跟隨我繼續游覽茂盛的龍眼林。”
“走進龍眼林的大門里,哇,里面全部是茂密的龍眼樹,讓我們打開一顆龍眼,里面全是潔白的果肉,咬一口下來,那濃濃的汁水一下子流入你的嘴中,再把那飽滿的果肉咽下去,十分爽口。大家誰有興趣可以買一點哦!一顆5角。”
“觀賞完神奇的玻璃橋和茂盛的龍眼林后,大家一定餓了吧!讓我們一起去繁華的小吃街吃晚飯吧!”
“哇,走進小吃街,有各種各樣誘人的小吃,叉燒包、雙皮奶、缽仔糕、糍粑……每一樣都讓人“飛流口水三千尺,疑是美食落九天。”讓我先品嘗雙皮奶,它是一種粵式甜品。清朝時起源順德,用水、牛奶作原料;現遍布于廣東、澳門、香港等地,一碗上佳的雙皮奶,其狀如膏,其色潔白,質感細膩嫩滑,口味甜香清淡。”
“吃完口感細膩的雙皮奶,再來品嘗一下當地早茶必不可少的叉燒包。”
“叉燒包是廣東地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傳統西關名點之一,是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之一”,它實際上是一種帶叉燒肉餡的開花饅頭,一籠通常有3或4個,是當地最受歡迎的美食。接下來,大家就盡情品嘗美食吧!”
“親愛的朋友們,開心的旅程總是短暫的,今天的旅游到此結束,請大家回賓館休息,明天我們的旅行將會更加精彩……”
清遠導游詞 篇4
被譽為“小九寨”的黃騰峽漂流,水質一流、風景一流、空氣一流,被旅游界人士評定為中國最具吸引力、最刺激、最好玩的峽谷漂流,并得到各旅游同行及廣大游客的一致好評,被冠以“漂流之鄉——漂流之王”的美稱。黃騰峽峽谷漂流全程4.8公里,河道總落差168米,最高落差12米,最長落差近百米,大小落差有130多處,是其他漂流景區無法比擬的。其中全程勇猛漂4.8公里,天然猛士漂2.8公里,觀景勇士漂2公里,三種漂法各具特色,適合不同需求的人群。
特別提示
1.多帶套衣服。漂流不可避免會“濕身”,由于水溫與氣溫的急劇變化,上岸后如沒有干衣服,很容易著涼或感冒。參加漂流時建議穿可以綁住腳的涼鞋或不怕水濕的旅游鞋。陰天水上冷,晴天水上曬,注意防寒防曬。太名貴的服裝鞋帽最好不用于漂流,以免漂流過程中損壞。2.漂流前應將貴重物品保存。黃騰峽漂流是較刺激的水上運動項目,因此手機、相機、手表、錢包、首飾等必須要保存好,如在漂流途中丟失,將難以尋找。3.漂流前一定要按照景區工作人員指引,穿好救生衣,戴好頭盔。有秩序侯漂,按照正規姿勢乘坐漂艇,安全第一。4.漂流過程中不要做危險動作,不要隨便下船,不要互相打鬧,不要主動去抓水中的漂浮物和岸邊的草木石頭。一旦“翻船”,請放開扶手,憋住氣,小心不嗆水,救生衣足夠讓肥大身軀浮起來,景區內的救生員和其他工作人員亦會第一時間趕到您身邊提供協助。注意不要在非游泳區游泳。5.漂流結束后,建議喝一杯熱姜水驅寒保暖,然后回更衣室更換濕衣服。6.必須要提醒:年老、年少、酒后、空腹或患有精神病、生理缺陷等游客請勿參與此項運動(各景區要求有所不同,事先應咨詢景區)。
清遠導游詞 篇5
先把飛霞山概況簡要地給大家介紹一下,該景區位于廣東省的中北部,總面積達52平方公里,飛霞山是省級風景區和省級旅游度假中心,由北江峽江景區,飛來古寺景區,三霞洞觀景區,紫竹鐘聲景區,螺星翠林景區等5大景區組成。
看完飛來峽江景區,我們就來到飛來古寺景區參觀,這個飛來寺位于飛來峽北岸,靠近飛來峽出口處。飛來寺為嶺南著名的三大古剎之一,相傳它從安徽舒州飛來此地,是一個充滿著多種神奇傳說的名寺,它與韶光的南華寺、肇慶的白云寺為同一朝代所建,所以稱它們為“嶺南三大古剎”。飛來寺始建于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520年),
距今巳有1400多年歷史,是嶺南三大古寺之一。古寺周圍有聞名全國的“帝王讀書臺”東坡亭等古跡。寺院后山上還有九級飛瀑、慈云殿、峽山亭臺與奇徑、歸猿洞、臨江臺,以及道家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十九福地遺址等十多個景點,其中第十九福地是俯瞰飛來峽壯麗風光的上佳地點。臨江臺石主要包括秦將釣鯉臺石、東坡釣磯石、中宿分潮石、葛壇煉丹石、達摩談經石等帶有名人姓氏的石頭景觀。
可惜1997年5月的一場出洪暴發,將主殿沖毀,似乎在印證佛家“有來有去”的偈語,令這里又多增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現在正按原貌修復寺院,不久又會香火重盛了。寺院側面有臨江石臺,當年蘇東坡皆在此觀江垂釣,是領略江景的好地方;對岸的凝碧灣,一灣碧水,翠竹搖曳,漁翁撒網、鸕駑插水,寺院鐘聲、雖響猶靜,充滿了自然韻味。
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飛霞古洞了,飛霞古洞位于飛來峽北岸黃牛坑山上,從飛霞碼頭到飛霞洞,既可乘汽車沿盤山公路直達,亦可循山間古道拾級而上。飛霞洞為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場所,始建于1911年。是全國為數不多、嶺南地區最大的“三教合一”的宗教圣地,是廣東省最大的古建筑群,古洞內奉儒、釋、道三教祖師及諸仙佛,建筑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享有“小布達拉宮”之稱,周圍古樹參天,霞氣緲緲,是避暑的勝地。考試大論壇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藏霞洞。藏霞洞位于密林深處,幽谷之中,與飛霞洞相鄰。藏霞洞是一座先于飛霞洞數十年的洞觀。據記載,藏霞
洞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相傳當時湖北祖師陳復始云游到此地,十分欣賞這塊“金龜背上有形跡,仙鶴回頭兩相抱”的地方,原來由清遠人林法善法師集資動工興建,至同治九年竣工,總建筑面積為1.3萬多平方米。藏霞的命名,據說是因為天空中的云霞飄到這里便很少流動,且經久不散,故此稱為“藏霞”。這里時常在上午和黃昏時分,廟宇空屋便深藏于虛無縹緲的云霧之中,若隱若現,宛如仙境。站在藏霞古洞的大門,看到的是道教的王靈官的神像。他后面兩邊各有一顆百年樹齡的桂花樹。每逢深秋花季,這里掛滿金黃色的桂花,而且香飄四溢,里面還供奉有道教的神仙呂洞賓。前面還有道教中的柳、樟、榆三位神仙,故叫“三仙寶殿”。站在三仙寶殿前放眼四周,左是獅山,右是象山,對面是螺星嶺。來源:考試大
我們一起來游覽三霞中的最后一霞錦霞禪院。錦霞禪院位于飛霞、藏霞兩洞下方之間,與飛霞、藏霞鼎足而立。它的前身叫“壺天少駐”,始建于清宣統三年(1911年),原是創建飛霞洞時,道詐麥長天建飛霞洞時暫住之所。飛霞洞建設工程全面竣工之后,于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改建為禪院。這里四面環山,每天只有正午前后可獲得較多的陽光照射,加以樹木蔭翳,環境非常清幽。由于周圍種有很多花木,如桃、李、梅、紫荊、玉蘭等, 在春暖花開時節,到處繁花錦簇,燦若明霞,故稱錦霞。禪院前面,有條溪澗橫過,每當陽春三月,桃花盛開,溪水長流,因而錦霞禪院又稱桃花村。現在村前門樓上刻有一幅楹聯“桃花蟠結千秋果,源水瀠洄十里村”。所描述的就是這里的決佳絕妙的秀麗景色。據說當年飛霞洞建好之后,
麥長天就搬去住了下來,而他為了不讓其丟空,就在禪院大殿里供奉著觀音菩薩,觀音是屬于佛教的,所以就叫 “錦霞禪院”。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最后一個景區孔圣廟。孔圣廟坐落在飛霞北江岸邊的洞口廣場,占地1.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千平方米,由牌坊、孔圣殿、名賢殿、碑廊和陳列館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