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d id="44f3z"></kbd>

<style id="44f3z"><thead id="44f3z"></thead></style>
    <option id="44f3z"></option>
      <em id="44f3z"><dfn id="44f3z"></dfn></em>
    1. <menuitem id="44f3z"><thead id="44f3z"><i id="44f3z"></i></thead></menuitem>
      <u id="44f3z"><input id="44f3z"></input></u>
      日日碰狠狠躁久久躁综合小说 ,艳妇臀荡乳欲伦交换h在线观看,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 a v无 码免 费 成 人 a v,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白嫩少妇激情无码,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情在线
      首頁 > 范文大全 > 導游詞 > 導游詞范文 >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精選27篇)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發布時間:2024-09-15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精選27篇)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1

        龍門石窟象一個豐富多彩、包羅萬象的大博物館,為我國的歷史、宗教、文化、藝術、醫藥等研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已來到了龍門石窟,現在請大家下車,跟我走,去參觀石窟。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古陽洞四壁及窟頂鐫滿佛龕造像,這些龕像多有造像題記,記錄了當時的造像者的姓名、年月及早像緣由。這些都是研究北魏書法藝術及雕刻藝術的最珍貴資料。在金石碑刻藝術中負有盛名的《龍門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內。《龍門二十品》代表了魏碑體,字形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結體用筆在隸、楷之間,是隸書向楷書過渡中一種比較成熟的獨特字體。《龍門二十品》可以說是龍門石窟碑刻書法藝術的精華,所以千百年來為書法家所稱道。

        由于時間關系,龍門石窟(西山)主要洞窟的講解就到此結束。現在給各位留一點時間照相。待一會兒我們將車開過龍門橋,跨過伊河,到河對岸觀賞龍門西山蘭貌。謝謝各位!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2

        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本次出行的導游,我叫關颯寧,就叫我小關吧!咱們今天去的地方時洛陽龍門石窟。到了目的地之后呢,大家要注意幾點,一是請看好自己的孩子,二是不能私自離開團隊,三是請勿在建筑物上亂涂亂畫,四是請勿亂丟垃圾。

        祝大家旅途愉快!

        咱們現在已經達到目的地了,請大家跟緊隊伍,聽我講解。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后,歷經了東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四百余年大規模營造,東西兩山洞窟龕兩千一百多個,造像九萬七千三百余尊,佛塔三十九座,并有題記、碑碣三千六百多品。

        其規模之宏偉,藝術造詣之高,令人嘆為觀止,不愧為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最具代表性的窟龕為北魏的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藥方洞和唐代的看經寺等。題記、碑刻古陽洞著名的“龍門十二品”及唐代的大書法家褚遂良所書“伊闕佛龕之碑”等,都是我國古代書法的珍品。

        大家現在自由參觀一個小時,然后車上集合。

        (一個小時過去了) 游客們,我們馬上就要離開這美麗、雄偉的龍門石窟了,希望大家在來這里參觀,也希望我還能為大家服務!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3

        尊敬的各位游客們:

        大家好!

        今天,我很榮幸能陪同大家游覽龍門石窟。

        為使各位游客能對洛陽這座古老城市的歷史文化和古跡有初步的了解,我將洛陽的歷史及龍門石窟的大致情況,途中向大家做簡單的介紹:洛陽在歷史上曾是眾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稱“九朝古都。龍門石窟距市區13公里的龍門是洛陽南面的天然門戶,這里兩岸香山、龍門山對立,伊水中流,遠望就象天然的門闕一樣。“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就雕刻在伊河兩岸的山崖上,南北長約1公里。從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時開始營造,經過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延至北宋,累計大規模開鑿約四百余年,現存窟龕2345個,碑刻題記2800余塊,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萬尊。其窟龕、造像和題記數量之多,居中國石窟之冠,與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佛教藝術寶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于1961年確定龍門石窟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通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來到龍門石窟腳下,我們下車,首先沿著伊水西岸游覽西山。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千佛窟。千佛窟只有一間屋大小,高三四米,兩旁石壁上密密麻麻地排列著無數個小佛像,說他是千佛庫真是名副其實。這些小佛像大的有三四厘米,小的卻只有兩厘米,可別看它們的個頭兒像個小不點兒,但都雕刻的很精細,雖然數目眾多,但是排列的卻非常整齊。

        接下來,我們就來到龍門石窟最有名的地方——奉先寺。這里共有九尊佛像,其中中間的佛像最大。這尊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它的雕工極為精湛,大佛坐姿端正,面容慈祥,雙耳垂肩,就連衣服的褶皺,皮膚的紋理都雕刻得清晰可見。其他八尊佛像也都身材高大,形態各異。總體看來,奉先寺洞穴雄偉壯觀,氣勢磅礴,再加上周圍淡淡的薄霧,更是顯得神秘莫測,真不愧是神來之筆呀!

        由于時間的關系,龍門石窟西山的講解到處結束,給大家留出一些自由時間,龍門石窟還有更多的美景:東山上的石窟、香山寺、白園大家可以再去細細游賞!希望大家玩得開心、不虛此行。

        五年級:孫子玄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4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洛陽,我是這次洛陽之行的李導,接下來就讓我帶領大家到龍門石窟游玩!

        大家看到那座大山了嗎?那就是龍門石窟,它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想必大家都會想起咱們中國唯一一位女皇武則天吧!大家過完橋就能看到大佛了!來吧!

        大家看那一座大佛,她就是武則天出二十斤胭脂錢,按照武則天的樣子刻畫的!大家猜一下這尊大佛有多高?對,她有17米高,她的耳朵就有1.8米高,那誰知道這里有多少個窟龕嗎?這里有窟龕!

        下面我們來到的地方就是萬佛洞,這個洞窟有一萬多尊小佛像,這些小佛像高只有4厘米,但洞窟中的大佛像的頭被外國人盜走了,非常可惜!

        龍門石窟還有一個傳說:很久以前,洛陽的南郊有一片很大的湖水,人們常常在山上放羊,在湖里打魚,生活十分平靜。村里有幾個孩子們在放羊時常常聽見幾聲奇怪的聲音“開不開”,于是,其中一個孩子把這件事告訴了母親,母親對他說:“要是再聽到的話就說開”。第二天,孩子按媽媽說的話回答了一聲,結果,話音剛落,山就搖起來,龍門山一下子就從中間裂開了,我們的龍門石窟就是這樣來的。

        關于石窟大家如果有問題可以問我,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我們五點鐘原地集合,我們不見不散!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5

        游客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很高興成為大家的導游,我叫董思遠。

        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龍門石窟,下面我給大家邊參觀邊講解二個主要的石窟。

        大家向前看,就是蓮花洞,蓮花洞是繼賓陽中洞之后開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因洞頂雕有大型飛天環繞的大蓮花藻井圖案而得名。蓮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上頂多以蓮花為飾,像這樣的大型蓮花,雕刻得如此精美,在龍門石窟中并不多。此洞高達6。10米,深6。15米,主尊釋迦高6米。

        現在我們已經走完蓮花洞,大家再登上幾十個臺階就到了奉先寺,奉先寺東西深約40米,南北寬約36米,廬舍那佛左側的《大盧舍那像龕記》記載: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佛身通光,高85尺,二菩薩高70尺,迦葉、阿難、金剛神王各高50尺。奉先寺的建造時間,約始建于武則天被立為皇后的永微六年,就是公元655年之后,完工于上元二年,費時約20xx年左右。(記住參觀時別亂丟垃圾哦!)

        各位游客,感謝你們今天配合我的工作,現在龍門石窟之旅已經結束了,希望大家參觀的高興。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6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親愛的小朋友,大家好!

        歡迎大家光臨龍門石窟,很高興能為大家服務,我是青春旅行社的導游,姓王,大家叫我小王就行了。

        龍門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非常高興能陪同各位欣賞它精美絕倫的雕刻藝術,共度這段美好時光。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南13公里處的伊水河畔。這里兩山對峙,伊水中流,壯若門闕,因而古稱“伊闕”。自古以來“龍門山色”被譽為洛陽八大景之首,是洛陽最好的風景區,20xx年11月30日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大家請往前走,現在就來到了賓陽三洞。賓陽三洞分三個洞:賓陽中洞、賓陽北洞和賓陽南洞。我們先看賓陽中洞:賓陽中洞原為北魏雕鑿,由于宮廷發生內亂而止。故半途而廢,該洞是北魏至淌初的過渡洞。該洞高9米、寬8米多、進深9米。主像是唐代流行的阿彌陀佛,高8米多,臉型稍長、嘴唇厚大、頸有橫紋、胸部隆起。木尊兩側侍立二弟子,其中左側的迪葉雕像,刻工十分逼真。他滿臉皺紋、目不斜視、嚴謹持重、深諳世故。左右弟子外側侍立的菩薩,披巾、瓔珞厚重,造型古樸、典雅,具有北魏的風格。在動內的四壁上布滿大小50余個佛龕,其中有隋大業和唐貞觀年的佛龕多個。

        再往北走,就來到了賓陽北洞,此洞完工于唐代初年。洞中所供主像為阿彌陀佛,高進10米,結痂跌坐,雙手平分指天、地。稱作“施無畏印”即天地之間惟我獨尊。就是佛祖釋迦牟尼出生后站在蓮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說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左右兩側南北浮雕二天王。其造型威武,剛強有力。

        再往南走,就來到了賓陽南洞。賓陽南洞體現的藝術風格,上承北魏時期的剛健雄偉,下啟盛唐時期生動活潑。

        各位游客,我們今天的游覽就要結束了。非常高興能與大家度過這美好的時光。對我今天的導游有什么不滿意,請大家提出寶貴意見。祝你們玩得愉快,再見!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7

        大家好,我是本次旅程的導游:張紫菲,大家也可以叫我:小張。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參加洛陽龍門石窟一日游的活動。

        洛陽龍門石窟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龍門石窟還是我國目前保存比較完整的大型石窟群,據統計,現存大小窟龕兩千多個,佛塔七十余座,造像十萬多尊,碑刻題記兩千八百多塊。龍門石窟是佛像雕刻技藝精湛,而石窟中造像題記也不乏藝術精品。龍門石窟造像題記遍布許許多多的洞窟,約有兩千六百多種,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在國內外學術界、書法界有很廣泛的影響。龍門二十品,十九品集中于古陽洞,另有一品在西山中部偏南老龍洞崖壁的慈香窟里。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南十三公里處,它同甘肅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并稱中國古代佛教石窟藝術的三大寶庫。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所以請不要在這美麗的地方留下垃圾!

        龍門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藥、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料。因此,它堪稱為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它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龍門石窟地處中原,是外來佛的教藝術植根于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土壤之中的豐碩成果,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完整體系的集中表現。因此,龍門石窟在我國石窟藝術中有自己特殊的歷史地位。

        好了,今天的;洛陽龍門石窟一日游結束了,明天我們將要旅游的地方更美。明天見!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8

        大家好,我是黃導,歡迎大家來到世界中國文物遺產的龍門石窟,希望大家這次玩得開心、愉快,樂翻天。

        龍門石窟是我國河南的文物遺產之一,可壯觀啦!里邊個個都是用石頭造的大佛祖,有的穿著長袍,拿著神筆,長著長胡子,像個詩人;還有的穿著一身佛裝,在扮著和尚念經,像從天上飛下來的大佛呢;又有的像在斬妖除魔,全看著一個方向。最壯觀的是那立在中間最大的大佛,它大約有二十幾米高,十幾米寬,身體緊貼石墻上,頭后有一個月亮,像一個觀音菩薩來到人間,像是來鏟除妖怪。

        除了觀賞景物外,這里還有幾點要注意:

        1.不要亂涂亂畫。

        2.不要亂扔垃圾。

        3.不要破壞建筑物。因為我們要保留文物遺產。

        讓我們帶著自豪的心情,去參觀它吧!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9

        你們好,我是紅領巾旅行社的劉世元,大家可以叫我小劉。現在,登上大巴,我們要去龍門石窟。離龍門石窟還很遠,所以我先介紹 上龍門石窟。龍門石窟20xx年11月30日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xx年被國家旅局評為了4A級旅游區。它創于北魏(約公元3年)。歷經東魏、西魏、北齊等朝代,開鑿時間達400余年。據不完全統計,現有佛龕2300多個

        ——真巧呀!我說完就下車了!

        這龍門石窟與甘肅敦煌石窟、山西云岡石窟共稱“三大石窟”。石窟始于北魏孝文帝公元471——477年,歷經400余年才建成,至今已有1520xx年的歷史。其中以賓陽中洞、豐先寺和古陽洞最具有代表性,請細細欣賞。龍門也有一個小故事。我講給你們聽:“相傳遠古時期,洛陽有個村,村里有個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聽到從地下傳出‘開不開’的聲音,回到家便把這件事告訴母親,母親想了想后告訴他,如果再聽到問話就說:‘開’。誰知一聲未了,山崩地裂后,龍門山傾刻從中間裂開,洶涌的湖水從裂口傾出;水流之后,兩山崖壁上則出現了無數蜂窩似的窟窿,窟窿內人影綽綽全是石像。”

        好了,現在是自由活動時間,可以拍照,但要注意,首先不能亂寫亂畫,其次如有迷失要及時給我電話聯系;我們五點半再在此集合。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10

        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陽南郊12公里處的伊河兩岸。經過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開鑿,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數量之多位于中國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范。

        龍門石窟青山綠水,萬像生輝,作為佛教藝術寶庫,早在1961年即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__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盧舍那大佛產名錄》。20__年1月被中央文明辦、建設部、國家旅游局聯合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20__年4月,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全國首批“5A級旅游景區”。20__年,龍門石窟被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中國現存窟龕最多的石窟,創造了現存窟龕數量中國之最。

        龍門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溫泉增輝。自古以來,龍門山色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就開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間。它始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遷都洛陽前后。當時孝文帝深感國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統治,而地處中原的洛陽自然條件優越,于是在公元493年遷都洛陽,同時拉開了營建龍門石窟的序幕。龍門石窟經歷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鑿斷斷續續達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規模營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僅占10%左右。據統計,東西兩山現存窟龕2345個、佛塔70余座。龍門石窟是中國古碑刻最多的一處,有古碑林之稱,共有碑刻題記2860多塊,其中久負盛名的龍門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闕佛龕之碑,分別是魏碑體和蓮花洞唐楷的典范,堪稱中國書法藝術的上乘之作。

        龍門全山造像11萬余尊,最大的佛像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最小的佛像在蓮花洞中,每個只有2厘米,稱為微雕......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11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游,我叫張智媛,你們就叫我小張。

        今天我帶你們去游玩龍門石窟,那些佛像可是從唐代初期保護到現在的呀!你們可不能在佛像身上亂涂亂畫呀。

        我告訴你們一個關于龍門石窟的傳說。相傳遠古時期,洛陽南面有一大片煙波浩淼的湖水,周圍青山蒼翠,芳草萋萋。人們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打魚,過著平靜的生活。村里有個勤勞的孩子,天天到山上放牧,常常聽到從地下付出“開不開”的奇怪聲音,牧羊娃喊了一聲開,誰知一聲未了,天崩地裂,龍門山傾刻從中間裂開,洶涌的湖水從裂口傾出,奔騰咆哮地繞過洛陽城,一瀉千里流向東海。

        聽完了這個傳說,我們一起去賓陽洞玩玩吧,你們知道嗎?洞中所供主像為阿彌陀佛,高近10米,結跏跌坐,雙手平分指天、地。稱作“施無畏印”郎天地之間唯我獨尊,就是佛祖釋迦牟尼出生后站在蓮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說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左右兩側南北浮雕天王。其造型威武,剛強有力。

        各位游客們今天的旅游至此結束如果有時間,我一定在做你們的導游,再帶你去瀏覽世界各地的名勝古跡。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12

        歡迎大家來到洛陽龍門石窟,現在我們就在龍門的入口,不要心急,我們立刻就進去領略里面那博大精深的文化藝術。

        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20_年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它們詳實描述了佛教中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大家都知道龍門石窟已經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相信大家都是為了這個慕名而來。

        龍門石窟位于中國中部河南省洛陽市南郊12.5公里處,龍門峽谷東西兩崖的峭壁間。因為這里東、西兩山對峙,伊水從中流過,看上去宛若門厥,所以又被稱為“伊厥”,唐代以后,多稱其為“龍門”。這里地處交通要沖,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觀游勝地。又因為龍門石窟所在的巖體石質優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選擇此處開鑿石窟。遠遠看過去,石窟安靜佇立在那里,前面的湖面跟它挺有默契的,都是靜靜的。我們可以閉上眼睛感受一下,可能會感到從未有過的平靜。

        龍門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石窟始鑿于北魏孝文帝時公元471~477年,歷經400余年才建成,迄今已有1520_年的歷史,龍門石窟南北長約1公里,現存石窟1300多個,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其中以賓陽中洞、奉先寺和古陽洞最具有代表性。

        我們最先看到的是賓陽洞,賓陽中洞是北魏時期大概公元386~520_年的代表性作品。這個洞窟前后用了20_年才建成,是開鑿時間最長的一個洞窟。洞內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釋迦牟尼像,面部清秀,神情自然,堪稱北魏中期石雕藝術的杰作。主像座前刻有兩只姿態雄健的石獅。左右侍立二弟子,二菩薩,菩薩像含笑凝眸,溫柔敦厚。洞中還雕刻著眾菩薩,弟子聽法的浮雕像,栩栩如生。窟頂飛天仙子的刻畫也十分傳神。

        我們沿著棧道繼續前行,會經過珍珠泉、萬佛洞、藥方洞(內有許多濟世藥方)、蓮花洞等洞窟,其中又以蓮花洞為特殊。蓮花洞是繼賓陽三洞之后開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因洞頂雕有大型飛天環繞的大蓮花藻井圖案而得名。此雕刻的非常精美,開鑿于北魏孝昌年間即公元526—520_年前后,屬于北魏后期作品。據說,人大會堂的頂燈就是仿它而做。這里除了大佛造型細膩外,最大的看點是南北它是龍門兩壁上方各有似為“法華經”所指十方分身佛的小千佛浮雕,每個高度僅有2厘米左右。他們就是龍門石窟中雕刻最小的佛像。在堅硬的石壁上雕刻如此小的佛,而又刻得如此精工細作,確實為龍門一絕。好了,我們現在前往奉先寺。它是龍門石窟的精華部分。或許你們曾經在電視上看過,現在讓我們走近它,親自感受一下它的魅力。走到這里遠遠可以看到那邊人很多,我們還可以看到那里有一尊大大的佛像,它是奉先寺那大佛,而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窟,代表了唐代石刻藝術的風格。它長寬各30余米。整個奉先寺的雕塑群是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看!這個就是遠處看到的盧舍那雕像。它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杰作。盧舍那佛像總高約17米,豐腴典雅,栩栩如生。她那智慧的雙眼,稍稍向下俯視,目光正好與朝拜者仰視的目光交匯,令人產生心靈上的震撼,具有無窮的藝術魅力。它的面容豐滿秀麗,雙目寧靜,微露笑意,形象莊嚴又不失睿智慈祥,被譽為東方的“蒙娜麗莎”。一般說來,在佛學的教義里,佛、菩薩均為男性,而在龍門奉先寺的這尊主佛卻被女性化,傳說盧舍那大佛的形象就是按照武則天的容貌雕琢而成。相對云崗石窟,看過龍門后我們都明顯感覺云崗石窟佛像雕刻線條古樸粗獷,龍門則精致細膩的多。奉先寺的天王造像肌肉突出,線條清晰,給人已孔武有力的感覺。我想大家都非常喜歡這里。盡情地享受它的熏陶吧。當然,除了欣賞盧舍那佛像之外,我們也不能忽略旁邊的那些同樣令人震撼的雕像,就像這些,都同樣雕刻得十分傳神的。同樣能令人產生心靈上的震撼。

        好,參觀完奉先寺,我們就到龍門石窟歷史最悠久的古陽洞。

        古陽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的一座,也是北魏時期的另一代表洞窟。古陽洞中有很多佛龕造像,這些佛龕造像多有題記,記錄了當時造像者的姓名,造像年月及緣由,這些都是研究北魏書法和雕刻藝術的珍貴資料。中國書法史上的里程碑“龍門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這里。“龍門二十品”代表了魏碑體,字體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龍門石窟碑刻書法藝術的精華,歷來為世人所推崇。《龍門二十品》是龍門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題記拓本,北魏書風的代表作。《始平公造像記》本是附屬于佛龕的題記,全稱為《比丘慧成為亡父始平公造像題記》,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刻于河南洛陽龍門古陽洞北壁。題記由孟達撰文,朱義章楷書。此碑與其它諸碑不同之處是全碑用陽刻法,逐字界格,為歷代石刻所僅見,在造像記中獨樹一幟。記文內容寄造像者宗教情懷,兼為往生者求福除災。清乾隆年間始被黃易發現,受到書壇重視,列入“龍門二十品”,此碑文方筆斬截,筆畫折處重頓方勒,結體扁方緊密,點劃厚重飽滿,鋒芒畢露,顯得雄峻非凡,被推為魏碑方筆剛健風格的代表。

        看完石窟最精華的部分,讓我們近距離接觸石窟,感受它的每一個細節。就像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洞,一進來就可以感受它濃厚的貴族色彩,是典型的皇家風格。像在這道墻上,我們就可以看出其實石窟的每一處都是古人非常重視的,不容馬虎。好了。大家就自主參觀一下石窟,到晚上我們還要欣賞石窟的夜景。相信大家一定很期待,讓我們吃完晚飯就一起來感受龍門石窟的夜景吧。

        大家請看,石窟晚上看過去是不是跟白天看到的很不一樣?

        是啊,晚上的石窟看起來是非常現代的,好像一座城堡,充滿了神秘感。進去里面看,燈光照到佛像上面,像不像靈光?這些金色的燈光把佛像襯托得更有神圣感。不愧是中國石窟藝術的里程碑。好了,龍門石窟的參觀就到此結束了,相信大家跟我一樣充滿了感慨,覺得真是不枉此行。歡迎大家下次有機會再來感受一下石窟的魅力和震撼。謝謝。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13

        我的家鄉在洛陽,洛陽是九朝古都,它擁有許多的名勝古跡,龍門石窟就是其中之一。今天,爸爸媽媽帶著我去洛陽八大景之首的“龍門石窟”游覽。

        龍門石窟距洛陽市南十公里,依山傍水,景色優美,它全長大約有一公里。

        走進龍門石窟,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由我國十大元帥之一的陳毅元帥親筆題寫的“龍門”二字。前方不遠處有一眼清澈的泉水從山上淙淙地流下來。

        我們邊走邊看,最小的石佛只有兩厘米大小,雕刻得非常精致,叫人驚嘆。隨后,我們來到了龍門最大的石窟——奉先寺。我們先看到的是盧舍那大佛,她大約有十七米高,頭有四米高,耳朵有兩米長。從正面看盧舍那大佛儀表端莊,面帶微笑地俯視著我們,從下面仰望,她威嚴地盤坐在蓮花座臺上,她的手一只在上,手心朝下,另一只手在下,手心朝上,據說:因為它是龍門石窟最大的佛,她的這個動作表示“天下唯我獨尊”的意思。導游說:奉先寺完工于武則天統治的唐朝鼎盛唐時期,所以她的面容與武則天有些相似。在她的身旁還雕刻有七尊佛像,兩尊是她的弟子,五尊是天王,這七尊佛像神形兼備,巧奪天工。

        游覽了龍門石窟,我心中不由得贊嘆:龍門石窟真是我國石雕藝術的寶庫啊!我是個洛陽人,我為洛陽而驕傲!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14

        龍門石窟位于中國河南省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和香山崖壁上,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余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范。 自古以來,龍門山色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所處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景色優美,更是許多石窟難以比擬的。 來龍門游玩,與其說是視覺的盛宴,不如說是一次心靈的朝拜。充滿靈性的石窟靜臥在古老的河畔,沐浴在蔚藍的天空下,歷史的滄桑凝重與藝術的感官沖擊,讓人在感嘆先人的智慧創造的同時,對宗教的信仰與藝術的震撼,也油然而生。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洛陽市,可通過飛機、火車、公交等多種交通方式到達景區。 最為便捷的方式是乘坐火車到洛陽站,再轉乘公交到達景區。 乘坐飛機到達洛陽北郊機場,再轉乘公交,也較為方便。 龍門石窟景區內以電瓶車為主要交通工具,也可乘坐游船代步。

        春季干旱,夏熱多雨,秋季溫和,冬季寒冷。 春天雖然天氣有些干燥,但可欣賞到爭奇斗艷的牡丹花。每年4月15—25日,是洛陽牡丹花會和節日,游客眾多,物價會上漲。酒店、賓館需要提前預定。 對于不湊牡丹熱鬧的游客,龍門石窟的最佳旅游季節無疑是秋天,秋高氣爽,登山而游,實為快事。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15

        各位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這美麗的古都—洛陽觀光旅游。我叫劉溫馨,你們可以叫我劉導游。這次由我帶領大家來游覽世界遺產—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我國三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陽城南12公里。整個龍門石窟由兩山組成,一山為東山(也叫香山),因古時候,山上長有一種含香味的植物而得名。唐代著明大詩人白居易就葬與此。白居易晚年在洛陽居住了20xx年之久,名號為香山居士,逝世之后就葬在這座山的山腳下。

        另一座為西山(又名龍門山),也是我們今天參觀的主要景點。大多數造像、洞窟、刻碑都是建在西山上的。相傳東西兩山原本為一座山,大禹治水時,嫌其阻水淹田,就用一把大斧子把它劈成了兩半,于是就成了兩座山。兩座山遠遠望去,就好象一個天然的門闕,中間又有一條伊河自南向北流過,故你伊闕。

        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間,古代匠師在這兩座山上鑿窟建寺,使這里成了舉世聞名的石雕藝術的寶庫。

        龍門石窟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個石窟。題記和碑刻3600余品。

        首先,我帶大家去參觀觀奉先寺,它是龍門唐代中最大的一個石窟。長寬各30余米。大家請看石窟里最大的佛像,它的名字叫盧舍那像,它身高17。14米,頭高4米,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杰作。大家請看旁邊的金剛力士,它是龍門石窟中的珍品。它的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

        接著,我帶你們去萬佛洞。萬佛洞的石壁上刻滿了小佛像,有1500多尊。在南壁上還有一個觀音菩薩像,手提凈瓶舉塵尾,體態圓潤豐滿,十分傳神。

        現在,我帶你們去今天參觀的最后一站—賓陽洞。這個窟前后用了20xx年才完成。洞內有11尊大佛像,請大家細細欣賞。

        好了,關于龍門石窟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期待與您的下次相逢,再見。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16

        大家好!我是金太陽導游公司的小導游,大名鼎鼎的李雨晴。你們叫我李導好了。

        今天,我帶大家去龍門石窟。請大家注意:在龍門石窟要跟上隊,不要亂丟垃圾,注意安全、環保。還可以拿著紙和筆記上奇景、美景。好,我們現在出發吧!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區南面12公里處,是與大同云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齊名的我國三大石窟之一。

        龍門可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呀,那里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自古以來,已成為游龍六的第一景觀。唐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

        看見那邊的盧舍那偶像兩邊的二弟子了嗎?他們分別叫迦葉和阿難,形態溫順虔誠,我右手那邊的是二菩薩和善開郎。旁邊的天王手托寶塔,顯得魁梧剛勁。

        那邊有四力士,肩托仰蓮。后壁刻有蓮花54枝,每枝花上坐著一菩薩或供養人,壁頂上浮雕伎東人,個個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手提凈瓶舉塵尾,體態圓潤豐滿,姿勢優美,十分傳神。

        龍門石窟風景處處秀美,有時間一定還來哦!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17

        大家好,我是開心旅行社的導演汪若曦。今天我帶大家一起去龍門石窟游覽。在游覽時,我會給大家詳細介紹。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這里是香山和龍門山的對峙,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遠望猶如一座天然門閥,所以古稱“伊灍”。龍門石窟里有成千上萬尊佛像,它們各個姿態不一,精美別致。

        關于龍門石窟,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在隋朝,隋煬帝楊廣曾登上了洛陽北面得邙山。向遠眺望,看見了伊灍,就高興地說:“這不是真龍天子的門戶嗎?”不久,隋煬帝就砸洛陽建起了東都城。因為皇宮的正門正對伊灍,所以人們稱伊灍為龍門。

        雕琢龍門石窟,斷斷續續搭 400 年之久。據統計,東西兩山現存窟 2345 個,佛塔 70 余座。龍門石窟又稱古碑林,共有碑刻題記 2860 多塊。龍門石窟全山造像 11 萬余尊,最大的佛像是盧舍那大佛,通高 17.4 米 ,頭高 4 米 ,耳長 1.9 米 ;最小的佛像在蓮花洞中,每個只有 2 厘米 高,被人們稱為微雕。

        龍門石窟奇特的地方數也數不清,下面就開始游覽。

        在游覽龍門石窟時要注意:

        1. 不能用手去觸碰雕像。

        2. 要講文明,不說臟話。

        3. 輕聲說話不打擾他人。要在外國人面前展示中國人的文明風采。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18

        各位游客們: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龍門石窟風景區。我叫薛明千,大家可以叫我小薛,今天我來做大家的導游,我來自雛鷹旅行社。希望在我的帶領下你們會旅途快樂。

        龍門石窟是中國四大洞窟之一,它位于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這里青山綠水,萬像生輝,作為佛教藝術寶庫早在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xx年11月30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大家請往前看,這就是開鑿最早的古陽洞,它開鑿于公元493年,所供奉的是佛祖釋加牟尼。(書法史上的里程碑“龍門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這里。)

        前面有那個洞便是奉先寺了。它是龍門唐代石窟中最大的石窟。石窟正中的那尊佛像是石窟中最大的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被賦予了女子形象,形態圓滿、安祥、溫存、親切,傳說是武則天的化身。

        萬佛洞中佛像最多,里面的佛像很多僅有一寸,計有15000多尊。前面的藥方洞中,刻有140外藥方。

        由于時間關系,龍門石窟的主要洞窟的講解到此結束。現在給穩中有各位留一點時間照像。

        歡迎大家參與這次旅行,但是旅行馬上就要結束了,在我們最后的一些時間,我邀請大家記住一首有我們洛陽特色的兒歌

        你拍一,我拍一,洛陽牡丹屬第一 ;

        你拍二,我拍二,洛陽水中有魚兒;

        你拍三,我拍三,洛陽美景白云山;

        你拍四,我拍四,洛陽境地白馬寺;

        你拍五,我拍五,洛陽龍門有石窟;

        你拍六,我拍六,洛陽天子能駕六;

        你拍七,我拍七,洛陽美味是水席;

        你拍八,我拍八,洛陽歡迎您來吧;

        你拍九,我拍九,洛陽家家有美酒;

        你拍十,我拍十,洛陽家家有美食。

        好了,我在此感謝大家來到我們洛陽,我希望大家會記住我,記住龍門石窟,記住洛陽,我也希望大家回去后在親朋好友中多多夸夸我們洛陽,贊美我們的洛陽。拜拜!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19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叫李明欣,今天我來介紹我國著名的石窟之一,在介紹之前請大家隨時保持清潔。

        龍門石窟在我國河南省洛陽市。首先我介紹的是石窟中最大的一個,那就是奉先寺,奉先寺長寬各30多米。據碑文記載,此窟開鑿于唐代武則天時期,歷時三年。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的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神情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

        介紹完了奉先寺,現在大家請看那邊,這個洞,叫古陽洞,又稱“石窟寺”,是北魏孝文帝遷都后,貴族顯宦興造佛像較為集中的一個石窟。該洞庭湖利用天然溶洞擴鑿而成,為龍門開鑿最早,雕刻內容豐富。洞內主佛屬北魏風行的清秀型,略帶微笑;二菩薩戴寶冠、著長裙、飾瓔珞寶珠,莊嚴文靜。

        值得一提,魏體書法最有代表性的“龍門二十品”中,十九品在該洞。這些造像題記中往往涉及當年的史實,因此,它們不僅是魏碑書法的代表作,也是具有研究的史料。好啦,快到中午了,我們該吃飯了,等吃飯了我再慢慢講述吧,最后提醒一下大家:“別忘告訴你們的家人,到龍門石窟來!”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20

        各位朋友:大家好!

        歡迎各位到我們美麗的古都洛陽觀光旅游。孔夫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我正是懷著這種心情來接待各位朋友的到來的。請允許我代表某某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道一聲大家一路辛苦了。我是咱們這次洛陽之旅的導游,我叫某某,大家叫我小某就可以了。在我身邊的是某師傅,他有多年的駕駛經驗,所以大家在行車過程中可以完全放心。在洛陽的這兩天里,將由我和某師傅為大家提供服務。我們衷心的希望成為大家的朋友,如果在旅行當中大家有什么問題和要求,請盡管提出來,我們會盡全力去解決。我們中國有句俗話“百年修得同船渡”,今天我們能相聚在這個車上,是我們的緣分,希望大家珍惜這點緣分,相互照顧,并請大家配合我的工作和注意車內衛生。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使我們的這次旅行圓滿成功!

        好了,下面我簡單說一下我們這兩天的行程安排,大家也好作到心中有數。今天上午我們參觀著名的龍門石窟,中午在真不同用餐,品嘗洛陽水席。然后下午去參觀天下第一古剎——白馬寺。明天,到洛陽神州牡丹園欣賞國色天香的牡丹花,欣賞完之后,結束我們的洛陽之旅。

        洛陽,是中外聞名的歷史名城。她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眾多的文物古跡。為使各位來賓在洛陽期間,能對這座古老城市的歷史文化和古跡有進一步的了解,在乘車去景點參觀的途中,我將洛陽的歷史向大家作一下簡單的介紹:

        洛陽,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中下游的南岸,伊落盆地的北緣。它因地處洛河北岸而得名,意為洛水之陽。根據考古發掘和歷史文獻驗證,先后有:(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晉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時間長達1500余年。所以,洛陽是七大古都(安陽、西安、洛陽、北京、開封、南京和杭州)中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時間最長的天下名都。由于洛陽長期作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所以許多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都發生在這里;因此,宋代歷史學家司馬光說:“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這就是說,洛陽是中國歷史的縮影,如果你想了解502019年的中國,那必須來看洛陽。看來大家今天是來對地方了呀!

        洛陽有著豐富的文化遺存和名勝古跡,如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龍門石窟、被稱為天下第一名剎的白馬寺等等。洛陽不僅是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而且是舉足輕重的現代化工業城市。如第一拖拉機廠,軸承廠等一大批全國知名的大企業;還有聞名中外的杜康酒、唐三彩和洛陽水席;還有國色天香的牡丹等。

        龍門石窟快要到了,下面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龍門石窟的情況:

        [大家都知道,我國有四大石刻藝術寶庫。它們分別為甘肅敦煌得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甘肅天水的麥積山石窟,而另一個呢,就是我們今天要去參觀得龍門石窟了。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南13公里處,那里不僅是著名得歷史名勝,而且是自然風光很迷人的地方。整個龍門石窟由兩山組成,一山為東山(也叫香山),因古代得時候,山上長有一種含香味得植物而得名。唐代著名大詩人白居易就長眠與此,白居易晚年在洛陽居住了2019年之久,名號為香山居士,逝世之后就葬在這座山的山腳下。龍門山色,自古就被喻為洛陽八大景之首,是洛陽地區最好的風景。

        而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佳句:“洛都四郊山水之盛,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游之盛,香山首焉。”,聲名遠揚,近誦尤新。另一座為西山(又名龍門山),也是我們今天參觀的主要景點。大多數造像,洞窟,刻碑,都是建在西山上的。相傳東西兩山原本為一座山,大禹治水時,嫌其阻水淹田,就用一把大斧子把它劈成了兩半,于是就成了兩座山,兩座山遠遠望去,就好像一個天然的門闕,中間又有一條伊河自南向北流過,故稱伊闕。可謂兩山對峙,伊水中流。自唐代以來,皇帝被喻為真龍天子,凡是與皇帝有關的東西統統用龍來命名。比如皇帝穿的衣服叫龍袍,皇帝住的地方叫龍庭等等。那么,位于皇宮龍庭南面的門,就得名龍門了。]

        各位朋友,龍門石窟是在北魏太和年間(447-499)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后就在此營建,它不是一個朝代某一個時期興建而成得,而是陸續開鑿,經歷了(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延至北宋等)眾多的朝代,相繼大規模營建的,前后長達400多年之久。我們在龍門石窟參觀約用1.5——2個小時的時間,在此,我們每分鐘可以看到1000余尊大大小小的佛像。據統計,兩山現存窟龕2345個,碑刻題記2800余塊,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萬尊。洞內造像多為唐代河北魏時期開鑿的,其中唐代占三分之二,北魏占三分之一,大家可能會問,朝代不同,我們要怎么區分哪個朝代得呢?洞窟中雖然都是佛或菩薩,但它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跟當時得世俗相結合得,唐代呢,有一個眾所周知得審美觀點,就是以肥為美,當時人們認為胖才是美,像唐代得武則天啊,楊貴妃楊玉環啊,她們都是除了漂亮以為,都有一個共同得特征,就是豐滿。所以,唐代得造像都有圓潤豐滿這樣一個特點。等一下到龍門石窟以后,大家可以找一下,臉龐,肩膀,身材渾厚,圓潤得那種就是唐代典型得造像,而北魏,則以瘦為美,北魏造像的特點是:瘦骨清風。所以高高瘦瘦的,很清秀得那種就是北魏的造像。在這里,我已經清楚得講過了,所以到了龍門以后呢,我要考一考大家,看看你們能否分得出唐代和北魏得造像。

        [龍門石窟是我國古代莫北人民智慧得結晶,藝術實踐得結果,堪稱我國雕刻藝術寶庫,為研究我國古代歷史,文化,佛教,雕刻,服飾提供了極為豐富的資料,它是佛教流傳到我國后,與中國文化相結合得典范。那么,成千上萬的佛像是何人所為呢?他們又為什么要雕像造佛呢?(Ⅰ)事實上,絕大部分得洞窟都是皇帝為自己營造的功德窟。龍門石窟大規模營建于北魏和唐代,那時佛教興盛,帝王將相們深信“輪回報應”,“造佛得佛報”。于是他們不惜花費大量得人力,物力,財力;為自己,父母,親朋好友營造公德窟。(Ⅱ)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統治者出于政治上得需要,利用佛教從思想意識上統治人民,通過開鑿擴大石窟來宣揚佛教。(Ⅲ)第三個原因,開鑿石窟得風尚是沿襲佛教發源地之一得古印度而來得。在中國北方,石窟得開鑿路線基本上是沿絲綢之路而來得。這也是佛教傳入中國得一條主要路線。]

        好了,龍門石窟到了。請大家帶上自己的貴重物品隨我下車,讓我們一起去欣賞雕刻精美,氣勢恢弘的藝術寶庫吧!在參觀石窟的過程中,我給各位朋友重點講解一下龍門石窟中的幾個主要洞窟。

        (在潛溪寺)

        這是潛溪寺,它是我們進入龍門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石窟。潛溪寺洞高,寬9米多,進深近7米,建于唐代初期(唐高宗初年雕鑿),距今約1300多年的歷史,因在鑿洞時地下有源源不斷流出的溪流而得名。據說唐代有位叫李潘(pan)的宰相曾在此建過別墅。洞內所供主像為阿彌陀佛,佛身高7.38米,端坐于須彌座上,面額豐滿,胸部隆起、衣紋斜垂座前,身體各部比例勻稱。神情睿智,整個姿態給人以靜穆慈祥之感。阿禰陀佛意譯為“無量光”和“無量壽”,《阿禰陀佛經》說,他是極樂世界的教主,凡愿往生彼土之人,只要專念他的名字,死時他便會來接引,因此又叫接引佛。一般佛教寺院常與釋迦、藥師佛同供,稱“橫三世佛”。

        其兩側為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特別是南壁的大勢至菩薩,造型豐滿敦厚,豐腴圓潤,雙目俯視,是唐初雕塑藝術中的佳作。阿禰陀佛和兩側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合稱為“西方三圣”,是佛教凈土宗供奉的偶像。洞內前側兩壁各雕一護法天王,高顴大目、體魄雄壯、孔武有力、身披銷(xiao)甲,是唐代高級武將的形象。踩在腳下的夜叉,也塑造的十分生動傳神。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21

        親愛的游客:

        大家好!

        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經過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開鑿,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數量之多位于中國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范。

        龍門石窟青山綠水,萬像生輝,作為佛教藝術寶庫,早在1961年即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__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盧舍那大佛產名錄》。20__年1月被中央文明辦、建設部、國家旅游局聯合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20__年4月,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全國首批“5A級旅游景區”。20__年,龍門石窟被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中國現存窟龕最多的石窟,創造了現存窟龕數量中國之最。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22

        大家好!我叫冰冰,是開心旅游團的一名導游,歡迎大家的到來。大家都知道“洛陽牡丹甲天下”,實際上洛陽還有一處人人都知道,家家都曉得的地方,那就是洛陽的龍門石窟!今天,我就來帶領大家去龍門石窟看一看,但愿我的講解,能讓大家滿意。

        游客們,現在展現在你們面前的就是龍門石窟了。大家請看:中間的就是主像盧舍,像高17。14米,規模之大居龍門石窟所有造像之首,請大家看,右邊那里有5個佛像,左邊也有5個佛像,這些佛像都沒有盧舍高大龍門石窟導游詞300字四年級作文。大家有誰知道龍門石窟開鑿于哪一年呢?沒人知道呀!呵呵,龍門石窟于魏太和十二年(488)開鑿古陽洞開始的。

        大家現在一定想更近距離地欣賞她的雄偉和神奇吧?好,給大家留兩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我們兩個小時后在此集合。請大家注意: 不要攀爬佛像! 不要亂扔垃圾! 更不要亂涂亂畫!請大家注意安全!兩個小時后在再見。

        ……今天的旅行結束了,朋友們,再見。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23

        大家好!歡迎朋友們來到龍門石窟參觀游覽,我叫張甡喆,是你們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小張,如果有什么問題可以來找我,我的電話是63849426,如果走散了我們的隊伍,就可以撥打這個電話,希望大家在龍門石窟玩得愉快。

        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龍門石窟,龍門石窟在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出口處,距市區12.5公里。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至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了,造像以北魏, 隋,唐為主,北魏時期建造石窟有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等,隋代石窟有賓陽南洞,唐代石窟有潛溪寺,賓陽北洞,萬佛洞,奉先寺等。下面我們就一一參觀。

        首先我們來到潛溪寺,窟內頂端有一朵大蓮花,洞內的主要佛像是阿彌陀佛,佛高大約7米,他面腴豐滿,表情慈祥,洞兩旁各有一個護法天王,體格健壯,身披鎧甲,是唐代高級武將的形象。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就是賓陽洞了。賓陽洞是賓陽南洞,賓陽中洞和賓陽北洞的總稱,它是由三個朝代雕刻而成的,所雕刻的佛像造型表情各不相同,生機勃勃,形象逼真。大家可以近距離觀賞,拍照留念。

        現在,我們前往萬佛洞,因洞內有15000尊佛像而得名,洞的形狀是方形平頂,頂上雕有蓮花,主尊佛為阿彌陀佛,他一手貼身斜舉胸前,一手撫膝,正在向弟子們說法。

        前面就是著名的蓮花洞了,因洞頂雕有大型飛天環繞的一朵蓮花而得名。蓮花是佛教的象征,意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大多以蓮花為飾。但這種大型蓮花,雕刻得如此精美,在石窟中還非常少見。

        再登幾十級臺階就到奉先寺了,龍門石窟最大的佛像就在這里,當然也是最引人注目的了。寺東西深約40米,南北寬約36米。主佛為盧舍那,全身高約17米,頭部高約4米,兩耳大約高2米。傳說盧舍那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武則天形象的真實寫照,她面容典雅,眉若新月,雙目含情,笑容慈祥。請大家細細欣賞。

        前方就是古陽洞了,喜歡書法的游客一定不要錯過哦。

        好了,龍門石窟的主要洞窟已經介紹完了,待會兒我們將穿越龍門橋,跨過伊河,到河對岸去觀賞西山龍門石窟的全景,希望大家保護環境,我們11:30在石窟廣場會合,謝謝大家!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24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導游,姓亓,我將要帶大家去龍門石窟的三個景點,祝你們玩的高興。

        我們現在來到的景點是奉先寺。奉先寺是龍門石窟最大的窟,長寬各30余米,大家可以四處走走。奉先寺的不平凡,在于中間那尊巨大的戶舍那雕像,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杰作,戶舍那佛像總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這尊佛像,嘴角微翹,呈微笑狀,大家可以細細觀賞。

        好了,我們又來到了第二個景點,古陽洞,它是龍門石窟開鑿最早的窟,也是最值得欣賞的。它的佛像應有盡有,它也是北魏時期的另一大代表。大家仔細欣賞欣賞,看看豐富多彩的佛像。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今天旅程的最后一個景點,藥方洞。它在奉先寺和古陽洞的中間,里面刻著各種藥方多達140個,大家看不懂就別看啊……哈哈!這里的藥方很多,所以是古代醫學傳藥方給后世的重要方法。

        龍門石窟里還有許多佛像,有慈香洞的線刻佛像、古陽洞高樹龕佛首。近十多年的治理,龍門石窟真正成為山青水秀的景區。

        好了,龍門石窟一日游結束了,大家也該返回家園了,以后想去其它景點就來找我吧,要不然的話,我會生氣啊!今天也謝謝各位游客和我一起欣賞美景,下次再見!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25

        親愛的游客們: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參觀龍門石窟,我感到很高興。這里就是位于中原地帶的“九朝之都”———洛陽。而龍門石窟在距洛陽南十二公里之處,是世界上著名的石刻藝術之一。

        現在從我們眼前流過的是奔騰的伊水。橋上有陳毅同志親筆所題的剛勁有力的“龍門”兩字,它標志著龍門已回到了勤勞勇敢的人民手中。

        沿壁而走,我們現在已經進了千佛洞。洞有一間屋大小,高三四米。不論四壁還是洞頂,滿是高約二十厘米的小佛像。佛像上下頭腳相連,左右并肩而坐,相貌相同,神態安詳。抬頭望洞頂,那一個個佛像如夏日群星,令人眼花繚亂。

        千佛洞已參觀完,我們現在走出洞。大家看,那穿著各色服裝的游人洞順水勢修筑的石梯上下穿行,遠遠望去,猶如一條伏在山間小道上磷光斑斕的巨龍在蜿蜒蠕動。“巨龍”給這純然一色的千年古地增添了無限的生機。

        現在大家又望見了川流不息的伊水。它仍在嘩嘩地流淌著,好像在憧憬著未來,由仿佛在說:朋友們,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建設出成千上萬馳名中外的現代化“龍門”吧!

        關于龍門石窟的導游詞5

        大家好!歡迎光臨世界遺產———龍門石窟,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叫黃鈞,大家可以叫我小黃,很高興為大家服務。現在我帶大家去龍門石窟游覽,跟我來吧!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南12公里處,是我國的5A級景區,與莫高窟和云岡石窟稱為我國三大石窟,20xx年11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始鑿于北魏孝文帝時(471年—477年),歷經400余年才建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龍門石窟南北長約1公里,現存石窟1300個,佛像97000余尊。

        現在,我們來到了奉先寺。看!這里有九座大像,中間主佛為盧舍那大佛,為釋迦牟尼的報身佛。這座佛像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佛像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形的發紋,雙眉如彎月,附著一雙秀目,微微地凝視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容。

        各位游客們,這里就是古陽洞了。傳說,老子曾在這兒煉丹,所以古陽洞又稱老子洞。古陽洞是由天然的石灰巖開鑿成的。主佛為釋迦牟尼,著雙領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詳地坐在方臺上。

        游客們,現在你們可以自由地去游覽龍門石窟,記得要時刻保護文物喲!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26

        各位旅客大師好!

        歡送伴侶們到龍門石窟參不雅旅游。我叫,是游覽社的導游員。很僥幸能為大師供給導游講解辦事。上面,我先為旅客伴侶們引睹一下龍門石窟的概況。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北13千米的的地方。大師請看,這里龍門山、噴鼻山兩岸僵持,伊水從中穿流,遠了望往便像一個自然的門闕,是以被稱為“伊闕”,后因隋煬帝皆鄉洛陽的宮鄉鄉門正對伊闕,而當代帝王以實龍皇帝自稱,是以又被稱為龍門。龍門區域,青山僵持、伊水中流、飛虹臥波,風光壯秀。唐朝著名詩人曾講“洛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山色自古便被譽為洛陽八景之首。環球著名的龍門石窟便雕刻在伊河兩岸的山崖上,北北長約1千米,是北魏和唐朝皇室貴族發愿造像最散合的地方。概略有的伴侶會問:釋教為何要鑿窟造像呢?本因是多方面的,北魏時釋教在我國傳播很是遍及,佛經上說,造佛像可以廣積功德,進進仙人間界,再說,關于泛博的下層老蒼生往說,識字皆很困難,更不要說念什么梵文的經典了,而石窟造像可以把慈悲安詳的佛像和內容形象曲不雅地發揮闡收回往,更能起到宏揚佛法的教化做用。

        是以我國也展現了很多釋教造像藝術。龍門一帶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溶洞,既利于鑿窟造像,又利于經久保存。是以,自北魏孝文帝遷皆洛陽時,龍門石窟便開初營造,前后延盡長達400多年,此中北魏和唐晨是兩次建筑的下潮。北魏造像秀骨渾姿、寬袍大袖,而唐朝造像體軀歉滿,面相圓潤,線條劣美。待會我們參不雅時,大師可以體味一下這兩個晨代造像分歧的風格特性。

        龍門石窟的代表性洞窟有:賓陽洞、古陽洞、蓮花洞、萬佛洞、奉先寺等。好,伴侶們,我們邊走邊說,便往到了龍門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洞窟——奉先寺,它開鑿于龍門山腰之間,完工于唐下宗年間,用時25年,取“奉祀祖先”之意。主佛為盧舍那大佛,是三身佛中的報身佛,指顛終建持而得佛果之身,意義是灼爍普照眾生。

        它通下17.14米,頭下4米,耳長1.9米,結跏跌座于蓮花寶座之上。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因武則天曾以皇后的身份,捐贈脂粉錢兩萬貫,設念者便遵照“佛乃非男非女,亦男亦女”的說法,摩武則天形象,將佛形成女性形象,身披通肩式袈裟,頭上螺形發髻,面目相貌歉滿娟秀,嘴角微翹,成現出坦白而又奧秘的淺笑,是以有人把它稱為“東方的受娜麗莎”。

        大師請看,在東、西兩山上稀散著像蜂窩樣的大小佛龕,此中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余塊,佛塔40余座,以數量之多位列我國三大石窟之首,它不只是國家重點文物護衛單元,借在20xx年11月被列進了《天下遺產名錄》。

        盧舍那佛的兩側是迦葉和阿難兩,迦葉看上往是飽經滄桑,而阿難則是顯得虔誠大方。再往兩側是兩位菩薩,頭戴寶冠,身著素裝,并掛瓔珞,顯得矜重羈絆。

        在北北兩側,各有一天王,一力士。大師概略主意到了,天王、力士的足脖怎么這么烏烏油明呢?官方傳說,抱過天王、力士足脖的人是有福的,是以很多旅客皆曾俯身一試,這不禁使人念起“平常不燒噴鼻,臨時抱佛足”的趣諺。不知講大師感遭到沒有?奉先寺的全數規劃,如同是皇帝在宣召文武百官的排場,反映了唐朝國力的壯大,它既是盛唐雕刻藝術的代表,又是人類美術史上的杰做,具有永恒的藝術魅力和美學價值!

        好了,各位旅客伴侶,龍門石窟便給大師引睹到這兒,感謝各位的撐持!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 篇27

        龍門石窟是我國三大藝術寶庫之一,是世界文化遺產,聞名于世的龍門石窟就坐落在伊河兩岸的山崖上,它始建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營造時長達400余年,在這里您不僅可以看到北魏的清風秀骨、還可以看到唐朝的豐腴之美,龍門石窟不僅是中國佛教藝術的體現,同時也折射出當時的政治、經濟和社會風尚,堪稱是一座巨大的石刻藝術博物館。

        龍門石窟現有佛龕2300多個,佛塔70余座,佛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多塊,其中著名的龍門二十品和唐朝諸遂良的“伊闕佛龕之碑”都是書法藝術的珍品。我國著名的作家余秋雨曾這樣描繪過石窟藝術:它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活了以前年的藝術,一千年始終活著,脈絡相通,呼吸均勻,這是一種何種狀闊的生活。

        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的是龍門石窟中其實最為磅礴,藝術最為精美的洞窟——奉先寺,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這尊大佛呢就是盧舍那大佛,盧舍那梵文音譯,意為光明普照之意,她通告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您有可能會問,為什么不零不整剛好是17.14米呢?這是因為7是佛的數字,天的數字,佛語有曰:“救人一命,生造七級佛徒”那么再讓我們我們來看看17.14,它有一個十,意為十全十美;14含有2個七在加上第一個七,就是3個七,擁有3個7的盧舍那大佛是無限大,無限寬大,功德圓滿的。

        有人說盧舍那大佛是“東方的蒙娜麗莎”是集善良與美貌于一身的,的確如此,不信您看,她嘴角微微上翹,目光下垂,略做俯視態,兩道彎眉如鉤如月,每次看到盧舍那大佛的微笑就有如沐春風之感,無論您從哪個角度看她,她的目光都會和你有所交流,像智者的詢問,長者的關切,母親的慈愛,這種由天上到人家,由出世到入世,從虛幻到現實的轉變不正是中國儒家思想在佛教藝術上的折射嗎?這是藝術的覺醒,人性的覺醒,中國佛教藝術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在唐代終于完成了漢化的過程,因此中國的佛教藝術在洛陽的龍門石窟也達到了一個光輝的頂點,所以李澤厚先生才會說:“盧舍那大佛是中國佛教藝術的最高典范。”

        另外大家請看盧舍那兩側的是二弟子,左為迦葉飽經風霜,莊重嚴謹,有為阿難聰敏溫順,擅長記憶,他們兩側站的是菩薩、天王、力士及供養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奉先寺以其流利的線條,高超的技藝,玄密的宗教幻化出了一首壯麗無比的交響樂動人心魄。

        扶今追昔,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如此寶貴的珍品,伴隨著光榮和驕傲,將被我們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思之、思之、再思之……

        朋友們參觀完這麼雄偉的雕塑,您難道不為之震撼嗎?那么就請您拿出手中的相機把他拍攝下來,留住這份心情,本次的景區講解到這里就結束了,下面給大家自由活動的時間,我們11點在這里集合,由于剛下過雪,地面比較滑,大家在自由活動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龍門石窟的導游詞(精選27篇) 相關內容:
      • 龍門石窟導游詞300字大全(精選33篇)

        大家好!我叫宮顥若,是一個聰明的小男孩。今天有幸當一個小小導游,那么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之龍門石窟。龍門石窟,在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口處,距市區12。5公里,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了。...

      • 龍門石窟導游詞400字(通用35篇)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導游,我們要去的地方是龍門石窟。很高興為大家講解龍門石窟。現在呢,我們已經踏上旅途,行駛在鄭少高速上,途經新密、登封和伊川就會到達咱們今天的目地地龍門石窟了。...

      • 龍門石窟導游詞200字(精選34篇)

        大家好!我叫冰冰,是開心旅游團的一名導游,歡迎大家的到來。大家都知道“洛陽牡丹甲天下”,實際上洛陽還有一處人人都知道,家家都曉得的地方,那就是洛陽的龍門石窟!今天,我就來帶領大家去龍門石窟看一看,但愿我的講解,能讓大家滿意...

      • 龍門石窟導游詞600字(精選31篇)

        大家好!我是金太陽導游公司的小導游,大名鼎鼎的李雨晴。你們叫我李導好了。今天,我帶大家去龍門石窟。請大家注意:在龍門石窟要跟上隊,不要亂丟垃圾,注意安全、環保。還可以拿著紙和筆記上奇景、美景。...

      • 龍門石窟導游詞400字范文(精選30篇)

        安徽的朋友這邊來!大家好,我是本次帶你們游玩洛陽龍門石窟的導游,你們就叫我焦導吧。現在我們正在前往龍門石窟的路上。龍門石窟在20xx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接下來我帶你們去欣賞它的真面目。...

      • 龍門石窟導游詞1000字(精選33篇)

        各位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這美麗的古都洛陽觀光旅游。我叫劉溫馨,你們可以叫我劉導游。這次由我帶領大家來游覽世界遺產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我國三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陽城南12公里。...

      • 龍門石窟導游詞500字(精選34篇)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姓薛,大家就叫我薛導好了。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座繁華的城市就是素有十五朝古都之稱的洛陽,雖然洛陽的牡丹甲天下,但今天我可不是帶大家千里迢迢的來看洛陽的牡丹花,今天我要帶大家參觀洛陽最有名的一處名勝古跡...

      • 龍門石窟導游詞800字(通用32篇)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導游,我們要去的地方是龍門石窟。很高興為大家講解龍門石窟。現在呢,我們已經踏上旅途,行駛在鄭少高速上,途經新密、登封和伊川就會到達咱們今天的目地地龍門石窟了。...

      • 關于龍門石窟導游詞(精選35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劉丹妮。今天讓我帶你們去洛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點之一的龍門石窟游覽。龍門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有非常多的中外游人和國家領導人來到這里游覽。放眼望去,大家眼前看到的這座大橋是龍門橋。...

      • 龍門石窟導游詞作文(精選33篇)

        大家好!我叫小曉,是開心旅游團的一名導游,歡迎大家的到來。大家都知道“洛陽牡丹甲天下”,實際上洛陽還有一處人人都知道,家家都曉得的地方,那就是洛陽的龍門石窟!...

      • 龍門石窟導游詞500字(通用32篇)

        洛陽,原作“雒陽”,古為豫州的一部分,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因境內有伊、洛兩水,也舊稱伊洛。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淵藪和發祥地。遠在五六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 關于龍門石窟導游詞精選范文(精選31篇)

        大家好!有幸讓我為大家解說,我們今天的旅游景點是“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它位于河南省洛陽南郊12公里處得伊河兩岸,它青山綠水,萬象生輝,能讓人有流連忘返的感覺,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經說過一句話...

      • 龍門石窟導游詞400字(精選34篇)

        游客們,大家好,今天由我來當你們的小導游,由我來帶領你們游玩龍門石窟。下面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進入龍門石窟的注意事項。第一不要亂丟垃圾,第二不要在佛像上亂寫亂畫,第三要緊跟隊伍不要掉隊。...

      • 龍門石窟導游詞(精選34篇)

        龍門石窟象一個豐富多彩、包羅萬象的大博物館,為我國的歷史、宗教、文化、藝術、醫藥等研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好了,各位朋友,我們已來到了龍門石窟,現在請大家下車,跟我走,去參觀石窟。...

      • 2024龍門石窟導游詞(精選34篇)

        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你們好!我是導游李茂,初次見面,請多多關照。我們要去游覽世界文化遺產三大石窟之一——龍門石窟。另兩個石窟是云岡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好了,現在我們處于河南洛陽南邊約十三公里處。...

      • 導游詞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麻豆久久天天躁夜夜狠狠躁 | 亚洲日本韩国欧美云霸高清| 一本大道卡一卡二卡三乱码全集资源|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五月婷|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成人污视频| 亚洲天堂视频网| 九九热免费公开视频在线| 欧美精品一产区二产区|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在线播放| 亚洲东京色一区二区三区| 桃花岛亚洲成在人线AV|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国产自拍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乱60一70归性欧老妇| 亚洲全乱码精品一区二区| 五月丁香色综合久久4438| 国产极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被黑人到高潮喷出白浆|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手机| 亚洲av熟女国产一二三| 午夜AAAAA级岛国福利在线| 中国少妇人妻xxxxx| 米泉市| 中文字幕久久人妻熟人妻|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大长腿|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免费|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日韩| 精品午夜久久福利大片|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国产馆| 乱人伦中文字幕成人网站在线| 将乐县| 99久re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