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精選33篇)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1
我是這次旅程的導游,我姓張,你們可以叫我張導,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是北京故宮。
現在我們在的位置是在故宮的門口,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里曾居住過二十四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現為‘故宮博物院’。
現在請大家順著我的右手往這邊走,這里是故宮的宮殿建筑。你們知道嗎?故宮的宮殿建筑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總面積達九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這建筑群氣魄宏偉,富麗堂皇,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面布局還是立體效果,都是無與倫比的。現在大家可以在這里休息一下,拍下照片,過個30分鐘再走。
好了,大家跟著我繼續向前走。故宮由一條中軸貫通南北,這條中軸又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都位于這條中軸線上,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故宮的角樓,角樓建造精巧美觀。角樓周圍環繞著高10米,長3400米的宮墻,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大家仔細地看看。
朋友們,因為時間倉促,這次對故宮的介紹就到此結束。下次有機會再帶大家詳細的參觀。謝謝合作!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2
你們好!我叫魏然!從現在開始,我就是你們大家的導游了!我們今天要到北京的故宮游覽!大家準備好了嗎?出發!
故宮,始建于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就是1406~1420年,后經過多次重建和改建,仍保持原來的布局和規模,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木結構宮殿建筑群哦!厲害吧!還有更厲害的呢!最初的設計者是蔡信,阮安等,主持施工者是蒯祥、陸祥等。北京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占地72萬平方米。現存房屋8100余間,總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城設四門,南面正中為午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西門各建有重檐廡殿頂門樓。城四角各有一結構精巧、外觀秀麗的角樓。外墻高10米,護城河寬52米,長3800米。整個建筑群按南南北中軸線對稱布局,層次分明,主次有序。大家看,是不是很大,很壯觀呢?看一下前面那條河,知道那是什麼河嗎?那就是我說的.“護城河”,護城河分為外城護城河、內城護城河和皇城護城河,還有皇宮(故宮)護城河,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護城河就是故宮的護城河。
關于故宮九百九十九間半房還有一個傳說,當初劉伯溫修建北京故宮時,皇上和他的兒子燕王打算把王宮修蓋的房間量多點兒、大點兒,總覺得皇上住的地方應當特別華貴,不然就顯不出天子的尊嚴。這天,皇上正要傳旨宣劉伯溫,就在這個接骨眼上,劉伯溫來了。劉伯溫一見皇上就說:“啟奏萬歲,臣昨夜作了個夢,夢見玉皇大帝把臣召到他面前說:“你朝皇帝要修建皇宮,你告訴他!天宮寶殿是1000間,凡間宮殿萬萬不可超過天宮。”玉帝說完這句話,臣就醒了。皇帝聽了,想了想,就下旨叫劉伯溫造九百九十九間半房,劉伯溫把事全辦好了,就這樣,我們現在的故宮九百九十九間半房。
其實這些文化遺產我們能看得見,都是大家好好保護,好好珍惜的結果,我們也要好好保護,好好珍惜呀!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3
大家好,我叫,是你們的導游,今天我們參觀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于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代建筑群。
為了使我們的故宮保持干凈、整潔,我在這里提以下幾點要求:
第一不要亂扔垃圾,垃圾應放入指定的垃圾桶里;
第二不要在墻上亂涂亂畫。請各位配合遵守!
好了,現在我們正走向午門。午門中有五洞,其平面為凹形,宏偉壯麗;午門后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太和門有廣闊的大庭院,當中有弧形的內金水河,隨河宛轉,形似玉帶。故宮里最吸引人的地方:太和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紫禁城內面積最大的一座。檐角有10只精美的走獸(龍、鳳、獅子、天馬、海馬、斗牛等),屬中國古代建筑之特例,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絢麗,皇帝即位、生日、婚禮、元旦等都在這里慶祝。
謝謝各位,祝大家玩得開心!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4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由我來當大家的導游,我要帶大家參觀故宮博物院。首先我要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叫鄧萍燕,大家可以叫我“小燕子”導游。
走進故宮大門,故宮坐北朝南,開有四個門。各位朋友請看,這就是故宮的正門,叫午門,意思是正午的太陽光芒四射。看,在十米高的城墻上聳立著五座重樓,樓頂飛檐翅起,從上面看像五只展翅欲飛的鳳凰,所以午門又稱鳳凰樓。它于公元1420年建成,氣魄雄偉。
各位朋友們,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故宮。這里是故宮第一院落。首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五座用漢白玉建成的石橋,它們象征五德——仁、義、禮、智、信,意思是皇帝集美好品質為一身。金水橋下是內金水河。
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里就是明代皇帝御門聽政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朋友們,現在我們到了乾清宮,這是皇帝在紫禁城居住和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大家可以拍照留念,但是不要破壞環境喲!
朋友們,現在我們來看一下紫禁城的后花園-——御花園,這里是皇帝皇后休閑娛樂的場所。大家可以從這座叫“堆秀山”的假山前玩玩吧。
好了,故宮的景色說也說不盡。我把時間留給大家,請大家慢慢觀賞吧!
教師點評:小導游仿佛把讀者帶到了故宮盛地,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大家好!我是王帥,大家可以叫我王導。希望大家能玩得開心,過得愉快。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5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劉潤清,接下來,就由我來說說游覽萬里長城的注意事項吧。1安全是游覽萬里長城的生命線,我們堅決反對爬野萬里長城。2慢一些爬萬里長城,留意周圍的提示語,保證自己的安全。3不論上去還是下來,都要低下身段,降低身體重心,以免發生危險。
登上了萬里長城,站在八達嶺上向下望,一輛輛汽車變成了“螞蟻”,行人變成了黑色的小點,在“螞蟻”之間來回穿梭,好似變成了“小人國”十分有趣。向東望去,萬里長城盤旋在連綿起伏的山嶺中。稍微高一點的地方是烽火臺,那是古代打仗的時候用來傳遞信息的“信號站”
萬里長城是有方磚和條石搭建而成的,每一塊石頭都是經過了無數勞動人民的雙手才慢慢成為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氣魄雄偉的萬里萬里長城。萬里長城兩旁還有了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擊用。
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自秦始皇開始,修筑萬里長城一直是一個大工程,秦始皇是用了二十分之一的勞動力呢!可見,沒有大量的勞動人民是不可能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
好了,被刺旅途到此結束了,歡迎大家下次再來光臨。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6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北京。北京有許多名勝古跡,今天我帶領大家參觀的是著名的故宮。我是大家的導游,我姓胡,大家可以叫我胡導,但大家請放心,我決不會給大家“胡導”的。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師傅,也姓胡。所以,本次參觀就由我們“二胡”組合來為大家服務。
我們現在正在去故宮的路上,借著這點時間,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故宮。故宮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宮,在世界上堪稱最為壯麗的古代建筑群,已有近620xx年的歷史。故宮是我國明、清兩代24個皇帝的皇宮。故宮的建筑布局分為外朝和內廷。外朝是皇帝舉行大典和召見大臣的主要場所,內廷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后妃及幼年皇子居住游玩的地方。故宮共有宮殿9000多間,雕梁畫柱,金碧輝煌,非常華麗威嚴。
好,現在我們已經到達停車場,請大家跟隨我進入故宮。在進門之前,我要提醒大家:面對我們祖先留下的這些珍貴文物時,要格外珍惜,不要損壞。
最后,祝大家本次參觀玩的開心。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7
各位游客:
你們好!
歡迎大家來北京故宮游玩,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林,叫我林導好了。希望我的服務能讓您們多一份快樂,也希望您們玩得開心,玩得盡興,玩得滿足。
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故宮,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木結構建造群,它始建于明永樂四年(公元1460年),共有二十四位皇帝先后登基。紫禁城占地七十二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九千多間。它是一座長方形的大城池,東西寬七百五十三米。南北長九百六十一米。有五十三米寬的護城河環繞,構成了城中城。 我們現在的位置時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故宮最吸引人注目的是三大殿。太和殿時最富麗堂皇的建筑,是皇帝舉行大曲的地方;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于紫禁城的主軸線最顯要的位置。它原稱奉天殿,后來,改成皇極殿,再改為大和殿。非常的有意思!中和殿時皇帝去大和殿舉行大曲前,稍事休息的地方。位于大和殿后,保和殿時每年的除夕皇帝賜宴外藩主公的場所。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故宮三大宮:乾清宮、慈寧宮、坤寧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帝后及其年幼子女居住的地方,這幾個字的意思就是乾清宮。大家游覽故宮應注意,一是欣賞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二是觀賞被陳列于室內的文物。紫禁城標志著我們祖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五百多年前的匠師們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大家聽了這些,一定對故宮充滿了期待,今天的講解就到這里。
現在大家自由活動,下午四點來這里集合。請大家不咬亂扔垃圾,保管好自己的.財物,最后祝大家玩得開心!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8
故宮由外朝與內廷兩部分組成。外朝以太和殿(金鑾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東西以文華殿、武英殿為兩翼,是皇帝處理政事、舉行重大慶典的地方。內廷以乾清宮(皇帝臥室)、交泰殿、坤寧殿(皇帝結婚新房)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西六宮(皇紀宮室),輔以養心殿、奉先殿、齋宮、毓慶宮、寧壽宮、慈寧宮以及御花園等,是皇帝平日處理政務及皇帝、皇后、皇太后、紀嬪、皇子、公主居住、禮佛、讀書和游玩的地方。總體布局為中軸對稱,前三殿、后三宮坐落于全城中軸線上,氣勢雄偉,豪華壯觀,為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別具一格,輝煌壯麗,并具中國古典風格和東方格調的建筑物和世界上最大的皇宮。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統治,結束了20__多年的封建王朝,但被廢帝博儀仍居住在故宮后半部分。1912年將外朝辟為“古物陳列所”。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部將鹿鐘麟把博儀驅逐出宮。1925年10月10日成立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9
嗨!大家好,我姓李,你們就叫我李導吧!如果你喜歡故宮,你就跟我來吧!
故宮一共有四個門,正門名叫:午門、東門名叫東華門、西門名叫西華門、北門名叫神武門。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為72500平方米,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9999。5間房子,故宮的宮殿建筑有4各部分: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以及金碧輝煌的彩畫。天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臣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10
大家好!我叫朱芮嫻,是你們的導游,今天我將帶大家參觀故宮博物院,你們可以叫我朱導。
現在我先為大家作個簡單介紹一下,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宮殿建筑群,故宮又叫紫禁城。“紫”是天上君王居住宮殿的顏色,那么人間的帝王當然要與紫字沾邊。“禁”是指當時那里守衛森嚴,不要說是普通老百姓,即使是高官大員沒有皇帝的召見也不能私自入城,否則就會引來殺身之禍,是皇家“禁”地,所以又稱紫禁城,整座城池建成于公元1420年,位于天安門廣場北側。 整個院落分為二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及武英殿為主。“后寢”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們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為主。除此之外,故宮內還有很多其它各式各樣、用途不一的大小宮殿。據說當年紫禁城共有宮殿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夠多吧! 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1912年清帝退位。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首次對外開放。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先后多次對故宮進行修繕,使它更加壯麗輝煌。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家請看,故宮四周有的紫工色的宮墻,它高約10米,長約3.5公里。高墻四面都建有高大的城門,南為午門即故宮正門。北為神武門,城墻四隅各矗立著一座風格獨特、造型綺麗的角樓。宮墻外圍著一條寬為52米的護城河,使故宮成為一座壁壘森嚴的城堡。
接下來,大家隨我一起去看看最富麗堂皇的建筑,被告稱為“金鑾殿”的太和殿。這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大家往里看,大殿高28米,東西寬63米,南北長35米,這里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92根,圍繞御座的6根大柱叫“蟠龍柱”,是用瀝粉金漆做成的。在我們正前方就是皇帝的專座——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上,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寶座是鍍金的,扶手是鍍銀的,4個香爐是用香木做的,可謂是富麗堂皇。后面有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絢麗。
參觀完了太和殿,大家再隨我往后走,一起去看看中和殿和保和殿。這三個殿構造大相徑庭,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皇帝宴請外蕃王公貴族和京中文武大臣之處。保和殿最讓人驚嘆的是殿后有一塊石雕。石雕長16.57米,寬3.07米,厚1.7米,有200多噸重。上面雕著波濤洶涌的大海,騰云駕霧的飛龍。聽到這兒,大家不禁想說故宮真不愧為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呀!
在故宮博物院里收藏著大量珍貴文物,據統計總共達1052653件之多,占全國文物總數的1/6,其中有很多件是絕無僅有的國寶。在幾個宮殿中設立了歷代藝術館、珍寶館、鐘表館等,愛好藝術的人可以去自由觀賞一下,以加深了解故宮。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11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到北京故宮來游玩,我叫王雨桐,是你們今天導游,希在游玩過程中注意安全。
你們看,坐落在首都北京故宮,是明清兩朝皇帝居住地方。那是六百年前遺留下來最完整古建筑群。從公元1046年開始興建,到1420年才建成,共用了14年時間。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有15萬平方米,有房間9900多間。四周有十多米高圍墻,墻外還有寬52米護城河。故宮分為前后兩個部分,正門為天安門,坐北朝南,和正陽門遙遙相望。前半部叫前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一般稱為三大殿。太和殿最宏偉,朝廷重大典禮,如皇帝即位、慶祝新年、宣布重要政事等等,都在太和殿舉行。后半部分叫內廷,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邊各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辦公及他后妃們居住地方。故宮內還收藏著大量歷史文物和珍貴藝術品。故宮,每天以它那豐富多彩文化藝術和雄偉壯麗古建筑藝術吸引著眾多前來觀賞游覽中外客人。
各位游客,今天玩得很不錯吧!歡下次再來。今天旅游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12
大家好,我叫吳,大家叫我吳導吧!現在我們要游覽舉世無雙的北京故宮。
你們看,我們來到了雄偉的故宮,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筑群,為我們國家最大的古建筑群。它使建于明永樂(公元1406年),14年才完工呢,有24位皇帝在此登基。“好了,我們現在準備去大殿里,請游客朋友們跟上隊伍,千萬別掉隊,否則走丟了,就找不到我們了!”
進了故宮,大家首先看見的就是人……為什么這么多人來到這里呢?因為明朝永樂年間,一百萬勞工花了十四年的時間修筑起來的故宮是世界是最大的宮殿,非常有名,每天都有數萬名游客來這里觀光。
故宮的面積約是天安門廣場的兩倍,比凡爾賽宮殿還大,是日本平安神宮的十倍左右。故宮的歷史開始于570年前,請大家把思緒拉回到570年前來游覽故宮吧!這個建筑是故宮朝南的正門,叫作午門。午是正晌午時的午,是位于正中的意思。午門的下面,有五個拱門,正中間的門只有皇帝才能出入,即使地位很高的大臣,也只能使用兩側的門;地方上的諸候只能使用最兩端的小門。這些都是根據身份,等級來嚴格規定的。過去,只有皇后在結婚的時候,才能從午門進入一次,其它女性一律禁止出入午門。當然現在是誰都可以進啦。過去對皇帝的心腹都是這樣嚴厲,一般百姓就更不用提啦。連靠近故宮都不行。所以,這個故宮又被稱作紫禁城。紫是紫色的紫。過去有天帝之子,老子住的地方當然也得是紫色的宮殿才中!于是,用了個紫字。禁就是禁止入內的禁字,也就是禁止隨便進放的意思。
這正中的路是皇帝專用的。這條但是故宮的中軸線,也是整個北京城的中軸線。北京的主要建筑大多都沿著這個中軸線而建,兩邊的建筑也多是對稱的。皇帝的宮殿位于這中軸線的中間,顯示著”普天之下,唯我獨尊”。這條路是用大理石鋪成的。請看,這大理石路比兩邊的路高出一塊兒來。當皇帝將走這段路時,還要在上面鋪上地毯之類的東西,這樣就高了。所以縱然皇帝身材短小,在這上面一走,也顯得高大偉岸!
皇帝是了不起的”爺們兒”,這中間的門也是了不起的”爺門兒”。每當皇帝經過這中間的門時,都要敲響大鐘、大鼓伴奏才行。皇帝就這樣邁著步子: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真戳威嚴無比!皇帝打心眼兒里感覺到:看!還是老子偉大!下面,我們大家也假裝當回皇帝,體會一下皇帝走路的感覺吧!
(在太和門前)這個建筑叫太和門,是故宮里最大的木制大門。在這個大門的前面,放有一對獅子,這是明代用青銅的。獅子強悍,吼聲震天,使百獸懼怕,放在這里,代表著皇帝的威嚴。那里有個石頭做的像郵筒似的東西,那是大臣,諸候求皇帝時,要寫申請書放在里邊,由皇帝的仆人轉達給皇帝:”萬歲,此人求見,可以嗎?””好。””是,遵命。”就可以有進了。如果皇帝獄:”不行!”那求見的人就會被攆走。和它相對稱的那邊,還有一個石頭做成的東西,它的形狀像一個大印,象征著皇帝的權力。也就是說:老子的權力堅如磐石,不管世間有何變動,老子的權力永遠不變!
(經過太和門之后)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是故宮內最大的建筑物,并且是過去北京城最高的建筑物。皇帝下令:任何人的房子也不能高出老子的房子。所以京城只好建了平房,北京過去曾被稱為”平房之都”,下邊的廣場是太和殿廣場,為什么要建這么大的廣場呢?如果不建這個廣場或是建個小廣場,那么,人們就不會感覺到太和殿的雄偉壯觀。只有建這么大的廣場,站在這里向對面看去:藍天之下,黃瓦生輝。再加上下面白色的石臺,給人以豪華絢爛之感。舉行大典的時候,皇帝坐在太和殿正中的御座;文武百官跪伏在廣常那時還要往石臺上的大鼎里放入綠葉松枝燃燒,弄得煙霧繚繞,太和殿直就像云中樓閣一樣,文武百官仰望著云中樓閣呼萬歲,坐在御座上的皇帝感覺是多么良好,就可想而知啦。
(在太和殿廣場)盡管故宮周圍有十米高的城墻和52米寬的護城河,皇帝還是擔心有人挖地道鉆進故宮暗殺他,嚇得睡不好覺,,絞盡腦汁想了個辦法,就是把廣場用十五層磚橫、豎交叉地鋪嚴實了,才終于放下心來。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當時的權力斗爭是何等激烈!當然在大典時,文武百官三呼萬歲,但皇帝還是懷有戒心:這里面,這家伙,那家伙,說不定哪個家伙想暗殺老子,不注意哪行!這廣場的磚層大約有三、四米深。
(在太和殿的石臺上)這個由石頭做成的東西叫嘉量,嘉量是當時的標準度量衡,表示皇帝公平處事,誰半斤,誰八兩,心里自然有數。對面還有一個石頭做成的東西,叫作日晷。發音和日記一樣,但不是日記,是用來看時間的石頭表。皇帝的意思是:重量和時間的基準都在老子這里。
那邊有鶴和龜,”千年仙鶴,萬年龜”,是長壽的象征。不過,中國和日本不同,是顛倒過來說的,叫作”萬年仙鶴,千年龜”。為什么說法不一樣呢?大概是過去日本的留學生在中國學了詞句之后,乘船歸國途中,由于船的顛簸使頭腦產生混亂,記顛倒了。還有許多例子,如:日本講良妻賢母,中國講賢妻良母;日本講平和,中國講和平;日本講-法政大學,而在中國叫作政法大學。文章的意思完全一樣,但只是順序不同,大概就是乘船顛簸所致。那鶴和龜不單是一種裝飾物,也是一種香爐。它們的背都蓋著蓋兒,每當大典時,就把蓋掀起來,放入檀香燃燒,那煙就從它們的嘴里緩緩溢出,就好像它們都在吞云吐霧一樣。
請大家從石臺上回頭看廣常我們進了故宮之后還沒有看見過樹。為什么在這么寬闊的地方連一樹都不種呢?……不是為了防止暗殺,而是為了制造氣氛。如果種了樹,郁郁蔥蔥一片綠,鳥兒在上面又唱又叫的,就會呈現出生活的氣息。如果不種繹,就會產生莊嚴的氣氛。我們來想像一下:過去大臣、諸候要見皇帝時,全都得從天安門走著進來,走在寬闊的路上看著高大的建筑,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大臣、諸候就會越走越感到壓力沉重,當走到皇帝面前時,就會自然地雙腿打著哆嗦跪下來了。
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三歲時當上皇帝的,他即位時的御座就在太和殿的正中。現在開始五分鐘自由活動,五分鐘后在那涼快的地方集合。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13
各位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本次旅游的導游,今天將和大家一起去參觀北京故宮。
故宮,又稱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區中心,它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620xx年的歷史,明清兩朝皇帝曾經在這里生活和處理朝政,故宮的建筑大部分是以黃琉璃瓦為頂,在陽光照耀下,金碧輝煌,極為壯觀。故宮是一組規模宏大,結構精美,布局嚴謹的宮殿式古建筑群。
游客朋友們,這就是金碧輝煌的北京故宮,等一下我將帶領大家一起參觀,參觀請大家注意以下幾點:
1、 不要在墻壁、欄桿等建筑上亂寫亂刻。
2、 不允許拍照的地方請自覺收好照相機(錄音機)。
3、 把隨手垃圾扔在指定地點。
保護世界遺產人人有責,謝謝大家。
故宮被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我們首先參觀的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這里是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它們統稱為內廷,是皇帝處理日常事務及皇帝、皇后居住的地方。
各位游客,今天的參觀雖然勞累,但是收獲很大,我們飽覽故宮,領略了它的輝煌,游覽過程中各位都能遵守規定,現在我給每個人頒發一枚“文明游客”紀念章,謝謝各位,再見。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14
各位游客們,大家好!我是本次帶你們去北京故宮三日游的導游,我姓林,名雨欣,你們可以叫我小林。我先說一下這次去故宮三日游的行程,上午,我們就在故宮外沿看一看,可以拍一些照片。中午12點左右去餐廳吃飯,吃晚飯后,我們進入故宮內部,下午五點左右到餐廳吃完晚飯后,去故宮博物館——希望各位游客能配合工作人員:不要亂扔垃圾,不損壞文物,講文明。
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們稱它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其中有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汗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徽壇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無人對應,所以故宮又稱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地位后,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這座故宮,至明永樂十八年落成。1920年,幸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同年傅儀被逐出宮。
這次旅游故宮很愉快,大家玩的一定很愉快吧,本次行程到此結束,如果下次有機會的話,希望大家還來找我當導游,最后我想送大家一句話:保護文物人人有責。讓我們舉起楥手,一起來維護美麗宏偉有豐富歷史的故宮。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15
家好!我是本次導游趙虹杰,大家必須都明白北京的故宮吧沒錯!北京故宮是享譽世界的歷史遺產,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它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接下來就讓我帶大家去游覽一番吧……
由天安門進入,穿過一片青磚鋪地的廣場,便到達紫禁城的正門——午門。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午門俗稱五鳳樓,穿過午門,有廣闊的大庭院,在3萬多平方米開闊的庭院中,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到了太和門,就進入了故宮的“外朝”,故宮的建筑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過橋經過太和門便是雄偉的太和殿。這座殿堂有著一段曲折的故事,聽說它被天火焚毀過三次,也修好過三次,并且更神奇的是整座宮殿的建造居然沒有一顆釘子!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后三宮為中心,兩翼為養心殿、東、西六宮,繞過內廷,我們最之后到了御花園,御花園里栽滿了奇花異草。一路走來,會聞到一陣陣淡淡的花香。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所。
游覽故宮,能夠從天安門進,也能夠由后門——神武門進經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穿過乾清門,便進入內廷,內廷分中路、東路和西路三條路線。如果是半日游,這三條路線只能游一條,一般可走中路。走中路可看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嬪妃所住的地方和御花園。一般來說,用半天時間游故宮,比較吃力,想要知識更廣,大家就再細細去游賞吧!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16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我是星星導游社的導游王景瑤,也能夠叫我小王。我們這天游覽地方是故宮,期望能夠和大家度過完美的一天。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堪稱當今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建筑杰作。很多人慕名來到故宮,就是為了欣賞中國古代建筑的輝煌與帝王的奢華。
故宮始建于1406年,1420年竣工。這片堪稱世界最宏偉的宮殿建筑群,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建筑面積有15.5萬平方米,內有大小院落九十多座,房屋980間。都是用上等木材、琉璃瓦頂、青白的石座與各種金碧輝煌的彩畫交相輝映,盡顯出故宮的富貴榮華。故宮很大,它的龐大往往超出了人們的想象范疇。
東華門,午門、西華門、神武門分守故宮東南西北4個方向。故宮內部可分為“外朝“與“內廷“兩部分。外朝以太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是皇帝與后妃的住所。后人不遠千里迢迢來到這座紅色城池前瞻仰、游覽、觸摸、感懷……
好了,這天我的導游就到那里結束了,下面請大家自己觀賞這美麗的風景吧!但是大家必須要記住,請大家不要亂扔果皮,謝謝配合。445分鐘后,請大家來那里集合,愿你們開心快樂。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17
大家好!我姓楊,大家就叫我楊導游吧!我們今天要往的目的地是北京故宮,祝愿大家旅游愉快。
大家知道嗎?故宮是用了多少年才建成的?明朝永樂年間,勞動人民用了十四年的時間才修筑成現在的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非常有名!故宮的面積是廣場的二倍,比凡爾賽宮殿還大,是日本平安神宮的十倍左右,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為了我們的故宮,請大家待會在瀏覽時做個文明人,不要亂扔紙屑,不要隨地吐痰,謝謝大家的配合!
故宮又稱紫禁城。大家知道它為什么叫紫禁城嗎?由于古代的人們以為和“紫氣東來”這個詞語有關。傳說老子出函谷關,有紫
氣從東至,被守關人看見,不久老子騎著青牛而來,守關人便知這是圣人。守關人請老子寫下著名的《道德經》。因此紫氣便被以為具有吉祥含義,預示著圣賢和寶物出現。杜甫的《秋興》詩曰:“西看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涵關。”從這以后古人就把祥瑞之氣稱為紫云,傳說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稱為紫海,將神仙稱為紫泉,將城郊外的小路稱為紫陌。紫氣東來,象征吉祥,由此可知紫禁城的“紫”大有來關。天子居住的地方,防御森嚴,平常百姓難以接近,所以為紫禁城。
故宮里的龍可多了!故宮里的龍各式各樣,姿態不一,數也數不清,假如讓你數數這里的龍,你會記住了前面而忘記了后面。不信,你試試?!
今天大家過得開心嗎?希看我的服務能為您帶來方便。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18
各位游客:
你們好!
我們要游覽是聞名中外古代建筑——故宮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世界上五大宮之一,也稱為“紫禁城。”這里本有過二十多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朝朱棣皇帝,最后一位是溥儀皇帝。
故宮是中國最完整古老建筑,有一條中軸,貫通著整個故宮,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都在這條中軸線上。三大殿分別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們位于故宮前方。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面積約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宮中面積最大一座宮殿。太和殿后面就是中和殿,中和殿高有29米,內部是一個正方形。保和殿位于太和殿與中和殿之后,保和殿高27米,內部是一個長方形,到乾隆時代后,這里就成為了一個考試地區。
后三宮分別是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乾清宮是皇帝居住地方,坤寧宮是皇后居住地方。交泰殿并不是住,它也是一座宮殿,只不過是和乾清之、坤寧宮在一起,所以被稱為后三宮。
御花園很大,占地面積是12015平方米,占了故宮四分之一,它附近有慈寧宮花園,建福花園和寧壽花園。在這幾座花園中,御花園是最大。
故宮很美,但游人會將食物包裝袋或者其它垃圾隨手扔到地上,使故宮環境變差,我們應該要好好地保護這美麗古代建筑。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19
絕大多數來北京的游人,尤其是初游者,都會把故宮當作必去之處。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古老中國的標志和象征。悠久的歷史給這里留下大規模的珍貴建筑和無數文物,也成為今天游玩故宮的主要看點。
故宮是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木質結構古建筑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和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其建筑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兩部分的建筑氣氛迥然不同。外朝也稱為“前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尤其太和殿,即影視劇里常說的“金鑾殿”,是整個皇宮的絕對中心,不可錯過。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后三宮為中心,以及東西兩側的東六宮和西六宮,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也就是俗稱的“三宮六院”。
故宮內珍藏有大量珍貴文物,據統計有上百萬件,占全國文物總數的六分之一。以文物的種類不同,分為多個展館,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等展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其中尤以位于寧壽宮區域的珍寶館和位于奉先殿的鐘表館最為引人注目,鐘表館每天11點和14點有鐘表演示,在此可以看到清王朝珍藏的各種造型奇特獨具匠心的珍奇機械鐘表,不可錯過。
珍寶館:位于寧壽宮區域,分養心殿(第一室)、樂壽堂(第二室)、頤和軒(第三室)三處,館藏珍寶極其豐富,涵蓋佛教用品、飾品、日用器具和賞玩珍品等,這些珍寶大都選用金、銀、玉、翠、珍珠及各種寶石等名貴材質,并征調各地著名匠師設計制造。竭盡巧思,不惜工本,其工藝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其中高14厘米的紅珊瑚獅子、長137厘米的東珠朝珠、17.5厘米高的金“奉天之寶”璽等,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鐘表館:位于宮中奉先殿。展出的鐘表以英國產品居多,亦有法國、瑞士等其它西方國家的鐘表。清宮內設置的做鐘處奉旨制造鐘表以供宮中之用。同時,清代廣州、蘇州等地制造的鐘表精品,也被貢入內廷。這些鐘表除計時功能外,還利用機械聯動原理,使上面裝飾的人物、鳥獸、花卉等不斷變化,做出各種動作,堪稱精巧。其中高達231厘米的銅鍍金寫字人鐘、87厘米高的銅鍍金嵌琺瑯葫蘆頂漁樵耕讀鐘、銅鍍金轉花跑人犀牛馱表等最為珍奇。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20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這個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的北京故宮。我是廷佐旅行社的導游侯易辛,很高興今天能帶大家一起領略這美麗的文化遺址。
我們所說的故宮一般指北京故宮,是世界上最壯觀、宏大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俗話說“三島春深云氣暖,九霄地迥月明多”。接下來,讓我們走進這座神秘故宮的正門,去瞧一瞧如今的故宮吧!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宮殿,金碧輝煌,宏大雄偉。它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約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相當于1800多個籃球場!大家覺得不可思議吧?
當年,下令建筑故宮的,是明成祖永樂。故宮是個規模宏大的皇家宮殿,它由永樂四年始建,直至永樂十八年才建成。在天空中俯視故宮,故宮就像一座長方形城池,它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墻,城外沿有寬52米的護城河。整個故宮有外朝和內廷組成。
大家朝那兒看,那就是外朝的三大殿,分別為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古代君王和文武百官商議國家大事的地方。三大殿為漢族宮殿建筑之精華,體現了漢式宮殿建筑的特點:平面布局以大殿(太和殿)為主體,取左右對稱的法式排列諸殿堂、樓閣、臺榭、廊廡、亭軒、門闕等建筑。走進去,我們會發現殿堂建筑以木構架支撐,柱底下有石柱礎,磚修墻體北、西、東三面維護,坐北朝南,上蓋金黃色琉璃瓦屋頂。
內廷的中心則是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統稱后三宮,那里就是皇帝與后妃們住的正宮。大家現在可以休息一下,過一會兒我們去觀賞后宮的美景。
好了,現在請大家跟隨著我的腳步,繼續故宮一日游吧!請大家在參觀過程中不要大聲喧嘩,亂扔垃圾哦!祝大家度過快樂的一天!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21
歌曲“金瓦金鑾殿,皇上看不見,一朝出了五門口,一個名子兩只手!”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們今天參觀的景點是北京故宮。
故宮是北京十大旅游景點之一。據說天上有紫薇星垣,是天帝的居所,皇帝以天帝之子自居,因此稱自己的宮殿為紫薇宮。皇宮又是百姓的禁地稱禁城,故名紫禁城。今天我們稱紫禁城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 故宮是我國文物收藏最多的博物館。來故宮游覽當然要欣賞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和陳列于室內的珍貴文物了。
接下來就讓我們欣賞一下它的建筑藝術。
重重的殿宇,層層的閣樓,千門萬戶的宅院,撲朔迷離的小巷……仿佛永遠也轉不完的故宮,最初建有9999.5間房屋。古人認為天帝居住的天宮為一萬間,皇帝身為天子需自我克制不能超越天帝,于是少建半間。
故宮布局左右對稱,城墻四面各設城門一座,南面的午門,北面是神武門。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可謂是天白燦爛,暗夜肅穆。而文華,武英兩殿為側翼,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稱為前朝。北半部以乾清,交泰,坤寧三宮為中心,東西又有妃嬪居住的六宮,再向外東側是奉先殿和皇極殿,西側是養心殿,雨花閣,慈寧宮等,最后一部分是御花園,這部分整體被稱為是“后寢”或“內廷”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祭祀和居住的地方。
細心的您在參觀這些宏偉的建筑會發現宮殿的垂脊上有一列小獸,其用途首先是為了固定脊瓦,使脊瓦不至脫落,另外還有裝飾的作用,同時也是地位的象征。
這些小獸的最前面都有一位騎著鳳凰的仙人,然后依次排列的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斗牛,小獸的后邊還有一個垂獸殿后。
并不是每座宮殿上都有如此多的小獸,其中太和殿最多,九個小獸的后面還多了一個行十,再加上前導的仙人騎鳳,殿后的垂獸,太和殿上的小獸共有十二個,是所有宮殿中小獸最多的。其他宮殿的小獸總是保持單數。乾清宮是皇帝的正寢地位僅次于太和殿。因此,乾清宮的小獸是九個。坤寧宮是皇帝大婚的洞房,有七個小獸,東西六宮是后妃們居住的場所,有五個小獸,其他的一些宮殿有的是三個,有的是一個,有的甚至沒有。
如此浩繁的建筑,在620xx年里任憑風雨滄桑,主次的分明,左右的對稱,秩序的井然,從未有過一絲一毫的改變。巧奪天工的設計,從大殿的排序到門戶墻壁上的每一處裝飾可謂是殫精竭慮,使這諾大的宮殿如一首跌宕起伏的華麗樂章,彈奏不息。
除了精巧的建筑外,故宮更是一座珍藏無數珍奇的寶庫:上至商周,下至清末的彩陶,玉石器,青銅器,名家書法繪畫,瓷器,琺瑯,文房四寶及竹木牙雕工藝品等可謂是玲瑯滿目。
故宮它融合著中國最古老最智慧最精彩的建筑與歷史,那一磚一瓦一件一物仿佛都在傾訴著明清兩朝帝王的奢華生活。建筑的奇妙,器物的精美,深沉的氛圍,穿梭其中,每踏一步仿佛都在踏著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塵煙,六百年的浩瀚。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22
大家好,我是今天你們大家這次旅游的導游。我姓吳,大家可以叫我吳導。
現在你們面前的是“外朝”的大門——太和門。故宮分“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穿過這扇門,就可以看到故宮三大殿中的最大的一個——太和殿。繞過太和殿,就可以看到中和殿和保和殿。這些就是故宮的三大殿。
看完三大殿,你前面的就是“內廷”的大門——乾清門。這扇門是“外朝”和“內廷”的交點,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穿過這扇門,就可以看到乾清宮。乾清宮后面有交泰殿和坤寧宮。這三座宮殿就是“內廷”中的主要部分。“內廷”的東西翼還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宮妃們住的地方。
好了,現在請大家自由參觀。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23
故宮占地72萬平方米,屋宇9999間半,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為一長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風格綺麗的角樓,墻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建筑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華。”
一進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午門后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我調查了故宮的全景圖,發現故宮宮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內廷之分。內廷與外朝的建筑氣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此外還有文華殿、武英殿、御花園等。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在故宮的中心部位,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約5米高的漢白玉臺基上。
保和殿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
乾清宮在故宮內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處為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后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吏和召見臣下。
交泰殿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滿之意。
故宮面積72萬平方米,共有各式宮室8千余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明清兩代先后有24位皇帝居住在這里。北京政變后,被廢黜的清末代皇帝溥儀出宮,成立了故宮博物院。解放后,故宮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成為我國最大的國家博物館。
今天,我參觀了故宮。我了解了祖國的文化,了解了歷史。今我還要了解,了解一切一切。只有這樣,我才能了解中國,長大為我的祖國做出最大的貢獻!!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24
各位游客:
你們好!
過一會兒我們將參觀故宮博物館,現在我先為大家簡單介紹。
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宮殿建筑群,故宮又叫紫禁城。“紫”是天上君王居住宮殿的顏色,那么人間的帝王當然要與“紫”字沾邊。“禁”是指當時那里守衛森嚴,不要說是普通百姓,即使是高官大員沒有皇帝的召見也不能私自入城,否則就會引來殺身之禍,是皇家“禁”地,所以又稱為紫禁城,整座城池建成于1420年,位于天安門廣場北側。故宮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50米,全面積72萬平方米。整座紫禁城被寬52米的護城河所環繞,城墻高10米,可謂是“城高池寬”。在故宮城樓的四周各有一座被稱為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精美角樓。
故宮開四門,坐北朝南,南門為午門,即正門,北門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整個院落分為兩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及武英殿為主。“后寢”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們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為主。除此之外,故宮內還有很多其它各式各樣、用途不一的大小宮殿。據說當年紫禁城共有宮殿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夠多吧!打個比方說吧,如果一個嬰兒從哇哇墜地開始每晚住不同的房間,等他住遍所有房間后已經是一個27歲的年輕人啦!如此規模的建筑群,所用的人力、物力、財力是可想而知的,故宮自1407年開始籌建,至1420年完工,歷時十余年。
施工中征集全國著名工匠10萬多名,民夫100萬,所用的材料也都是來自全國各地。自故宮建成后先后有明清24位皇帝在此執政。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25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我代表國際旅行社歡旅游觀光,預祝大家旅行愉快身體健康。我叫,是國際旅行社的導游員,今天我們要參觀游覽的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北京。下面請聽我向諸位做個介紹:北京有天安門、地安門、和平門、宣武門、東便門、西便門、東直門、西直門、廣安門、復興門、阜城門、得盛門、安定門、朝陽門、建國門、崇文門、廣渠門、永定門。
主要繁華商業區有:天橋、朱市口、前門大柵欄、王府井、東單、西單、東四、西四、古樓。如果您想上哪請向我提出我都可以帶路。
我還可以帶大家去游覽:北海、頤和園、天壇、動物園、陶然亭、紫竹院、中山公園、文化宮。香山碧云寺、西山八大處。看看周口店的古猿人,十三陵的地下宮殿,長城八達嶺、密云大水庫、故宮博物館、再看看雍合宮、白塔寺、清真寺、大鐘寺。瞧瞧世界上最大的鐘,凈重42噸。您看那邊,所有羅漢都有位置,唯獨濟公沒地兒呆,在屋梁上趴著的羅漢堂。
北京總讓您處處感到民族智慧的結晶,到處閃爍著人類文明的火花!好,我不多說了,還是請各位親自到北京各處走一走吧,請!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26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沈蕾,是你們這次旅行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沈導,在這里首先祝你們旅游愉快!下車時,請大家小心階梯。
下面我給你們介紹介紹故宮吧!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們稱它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它是明朝皇帝朱棣征調無數能工巧匠,用了14年時間建成的宏偉建筑。故宮占地72萬平方米,共有房屋9000多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筑群。宮殿沿著一條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布局嚴整。故宮外沿還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外朝最引人注意的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我也不細細介紹了,過一會兒你們可以自由游賞。
繞過三大殿,我們到了故宮的后半部分,以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側有東六宮和西六宮,主要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與外朝建筑的雄偉壯麗不同,內廷非常富有生活氣息。其中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坤寧宮在明朝是皇后的寢宮。走完了坤寧宮,我們到了后面的御花園,這里是專供皇帝和后妃休息、游玩的場所,園內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和玲瓏別致山石。
好了,我的介紹到這兒結束了,你們可以隨意游賞,17:30分后從東門的東華門出來集合。請注意不要在園內亂扔垃圾、隨意刻寫,祝你們旅途愉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27
各位游客:
你們好!
今天,將有我帶領大家去故宮博物院游覽。一下,我叫,大家也可以叫我小張。
我先簡略介紹一下。故宮又名“紫禁城”曾經居住過24位皇帝,是明、清兩代建造的。故宮坐南朝北,占地72萬平方米,建筑占地15萬平方米。故宮四面有10米的城墻,長961米,寬753米,還有3800米的護城河環繞。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接下來就讓我們來參觀吧!這故宮以太和殿為主體,以左右對稱的方法來裝飾宮殿。中和殿還有一個燦爛奪目的寶頂呢!
哈哈!大家大概已經看到那些精美的圖案。有動物的紋樣如龍、鳳、虎、獅、鳥、魚、蟲;有植物的紋樣如荷、蘭、竹、菊;還有生物的紋樣呢!如電、雷、雨、雪等多種多樣的圖案和紋樣壁畫等。
你們知道什么東西最能表現古代帝王的權力呢?當然是玉璽啦!大家往這看明、清兩代的四十九國寶,怎么樣?精致吧!
今天,小張的解說到此結束,大家可以根據個人喜好來參觀,三小時后在故宮博物院后門集合,祝大家玩的愉快!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28
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們:
你們好!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天馬旅行社的導游,我姓許,大家就叫我許導游吧!今天就讓我帶領大家去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北京故宮游一游吧!
北京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里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現在被稱為"故宮博物館"。旅客們大家請看右邊,那就是故宮。故宮的宮殿建筑是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總面積達到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杰作。
游客們,我們可以下車邊走邊看拉!這一條軸貫著整個故宮,這條中軸又在北京的中軸線上。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都位于這條中軸線上。在中軸宮殿兩旁。還對稱分布著許多殿宇,也都宏偉華麗。這些宮殿可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殿為兩翼。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布局嚴謹有序。好游客們故宮的景色說也說不盡請你們細細游賞。請注意不要亂扔果殼紙屑。下午在故宮午門集合。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29
故宮占地72萬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為16.3萬平方米,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周圍有10米高的城墻環繞,還有寬52米的護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樓。根據1973年的統計,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4間。明朝永樂皇帝朱棣登基不久,在永樂四年,也就是1420xx年下詔營建北京紫禁城。修建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永樂四年開始備料,而第二階段就是在永樂十五年,1420xx年六月開始動工興建,歷時20xx年,在永樂十八年,1420xx年完工。在建造過程中,征集了全國10萬名能工巧匠和民夫100萬人,而建筑材料都來自全國各地,比如漢白玉石來北京房山,金磚來自蘇州,石灰來自河北易州,五色虎皮石來自河北薊縣盤山,殿基所用的精磚石來自山東臨清,松木多來自東北,而楠木多來自四川、云貴、浙江等地,可見當時工程的浩大。故宮基本上是按照明中都皇宮的藍圖而修建的,布局規劃遵循了《周禮·考工計》的都城設計禮制:前朝后寢,左祖右社。大致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南半部位前朝,北半部則為后寢。前朝是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殿和武英殿為東西兩翼,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而后寢則是以乾清、交泰、坤寧這后三殿以及東西六宮、御花園為中心,外東路、外西路的建筑為主,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后宮皇妃居住、祭祀的地方。左祖右社是這樣布局的:在午門外東側是皇帝祭祖的場所太廟,西側則是祭社稷的場所社稷壇。按照這種布局建筑而成的故宮就是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其中明朝14位,清朝10位,統治時間總共長達五個世紀。由于它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精美的建筑群體,所以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到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當中,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現在在北京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中軸線,被梁思成先生稱為偉大的中軸線,全長8.5公里,南起永定門,北到鐘樓,其中包括故宮在內的皇城就占了三分之一。這條中軸線也叫做龍脈,線上的景山是內城的中心點,也是故宮的鎮山。
我們有時候還把故宮叫做紫禁城,而它的名稱是怎樣得來的呢?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的主要恒星分為三垣、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三垣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薇垣居中,是天上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稱為紫宮。封建帝王自稱是天帝的兒子,所以他們也把自己居住的皇宮象征為天上的紫宮。而且皇帝居住的地方戒備森嚴,不許庶民百姓接近,是絕對的禁地,又稱為禁宮,所以這里也被叫做紫禁城。這里共有四道門,分別是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而紫禁城的正門就是午門,因為在羅盤上,上午的代表正南,所以午門也是南大門的意思。它的平面呈“凹”字型,從漢代的門闕形制演變過來。下端有高12米的墩臺,正中的墩臺上面有門樓,兩側還設有鐘鼓亭,東西兩側突出的部分叫觀,上部各有廊廡13間,兩端還建有重檐攢尖方亭。中央的廣場叫闕。在明清兩代,這里是朝廷舉行頒朔大典和獻俘典禮的地方。正中開了三道門,兩側都有掖門,這種做法稱為“明三暗五”。五個門洞都有各自的用途:中門是皇帝專用的,或者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可以從這里入宮,科考三甲也可以從這里入宮;平時,文武百官走左門,宗室王公走右門;掖門只有在大型活動的時候才開,三品以下的官員按照文東武西分別通過東西掖門,外國使節要從西掖門才可以入宮;在殿試的時候,考生分單雙號,從東西掖門中通過。
進入午門,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內金水河,它自西向東蜿蜒流過太和門廣場,上邊還有五座漢白玉石橋,就是內金水橋了。內金水河的作用不僅是故宮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建筑和滅火的主要水源,同時還起到了點綴景觀的作用,使太和門廣場在雄渾中不失秀美。
在太和門兩旁還有兩道門,就是德昭門和貞度門。每逢皇帝出宮,都要在太和門換車,而且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也要從太和門進入皇宮。在光緒四年的時候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在光緒皇帝大婚前夕,太和門突然被火燒毀了,可是大婚當天皇后要從這里經過,所以朝廷就在北京尋找了能工巧匠,連夜用彩綢還有木料搭建了一座假的太和門,才使得婚禮如期進行,而在第二年,太和門才重建完成。
過了太和門我們就進入了太和殿廣場,它面積有3萬多平方米,在每年的元旦、冬至、還有皇帝生日以及一些重大活動的時候,都要在太和殿以及太和殿廣場舉行隆重的朝禮。 第一范文 網整理該文章……
現在我們面前這座宏偉的建筑就是太和殿了,它和中和殿還有保和殿是建立在一個土字型的三層臺基上,臺基南北長230米,高8.13米,在四周圍還建有一些樓閣,其實就是清朝內務府所管轄的庫房。太和殿是故宮中最高最大的建筑,面積有2377平方米,通高35.05米,面闊11間,進深5間。其實在明朝奉天殿的時候,這里市面闊9間,進深5間的大殿,到了清朝年間,將它改為了現在的大小,其實在兩側的夾室是封閉的,不能作為正殿使用,所以實際上還市面闊9間,進深5間,同時,也將它改名為太和殿。太和二字出自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而太和的觀念是上古天人和一觀念的延伸,強調了君臣之間,人與自然之間還有個民族之間的和諧。在太和殿的屋頂正脊上還有一個高3.36米的大吻,往下還有11個垂脊獸,在我國古代,異獸的數量越多,代表了殿宇等級越高。在殿內有72根大住支撐,當中的六根是瀝粉貼金云龍圖案的金柱,上面支撐了藻井,再藻井當中雕刻有蟠龍,龍口中銜有軒轅鏡。軒轅二字出自于我國古代天文學中的軒轅星,意思就是軒轅黃帝之星,也是掌管雷雨之星,在殿頂上建有藻井,一是為了代表當朝的皇帝才是中華民族的正統繼承人,第二則是起到了鎮火的作用。
殿內的陳設也非常的多。金鑾寶座是明代的遺物,清朝的皇帝繼續使用。在袁復辟的時候,曾經將它換成了一個中西合璧,不倫不類類似沙發的座椅,解放以后,專家們在家具庫中發現了原來的寶座,經過一年多的整修,終于恢復了它本來的面貌。
殿內的地平床高6尺多,上面設有屏風,寶座等,在臺面上還有香亭、仙鶴等等。在皇帝上朝的時候,就要點燃檀香,烘托出一種神秘的氣氛。殿中有一只象,身上駝著寶瓶,里面放有五谷,寓意天下太平,吉慶有余。而象身四腳立地,穩如泰山,象征社會和政權的穩固。稱為太平有象。角端,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獸,象征著當今皇帝是圣明之君。仙鶴被古人認為是一種長壽鳥,象征著江山長存。香亭是從香爐演變而來的,放在殿中,象征著國家安定。
在太和殿外還有很多的陳設。日 :是我國古代的計時器,在此處標準的北京時間。 嘉量則是乾隆年間全國的標準化計量器,在乾清宮前也有一個。銅龜銅鶴都是長壽的動物,放置在這里也是寓意長壽。在故宮內有大小水缸308口,用來防火,叫做太平缸。在太和殿外的這兩個鎦金大缸,重2噸,可是上面的黃金卻被八國聯軍用軍刀刮走了。圍繞著太和殿,還有一些故事。在12月,四歲的溥儀在太和殿登基,他的父親跪在寶座下,扶著他,可是溥儀卻哭喊著說:“我不再這兒,我要回家,我不再這兒,我要回家。”他的父親只好說:“別哭了別哭了,快完了。”典禮結束以后,文武百官竊竊私語說這不是個好兆頭。果不其然,三年以后,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勝利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的封建帝制。可是在,袁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自稱“洪憲皇帝”,企圖恢復封建社會,還在太和殿搞了登基典禮,把三大殿中匾額上的滿文統統去掉了。而且還命令京城內的煤鋪把墻上的“元煤”去掉,把元宵改為湯圓。不過他只作了83天的皇帝,就在全國一片倒袁聲中死了。
中和殿在明朝的時候曾經叫做華蓋殿和中極殿,在順治年間改為中和殿,取自《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殿名體現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在明清兩代舉行大潮禮的時候,皇帝在趕赴太和殿之前,都要在中和殿稍作休息,接受官員朝賀。在遇到重大祭典的時候,還要在前一日閱覽祝文或者檢查種子農具。清朝規定每十年都要修一次皇室的家譜,也就是玉牒,在修訂好以后,就要在中和殿內讓皇帝閱覽,并舉行存放儀式。
過了中和殿,我們就來到了保和殿,明朝這里曾經叫做謹身殿,建極殿,順治年間改為中和殿,名稱來源與太和殿相同,都是保合大和之意。保和殿在明清兩代用途不同。明朝的時候,在舉行冊立大典的時候,皇帝都要在保和殿內更衣。在年底,還要在此宴請文武百官。在清朝的時候,每逢正月十五,除夕,也都要在此舉行宴會。而且這里還是清朝舉行殿試的地方。在保和殿后,有一個巨大的云龍石雕,是艾葉青石雕刻而成的。清朝乾隆年間,將原來明代所雕刻的花紋去掉,重新雕琢。石雕高16.57米,寬3.07米,厚1.7米,重達200多噸。在石雕四周都是卷草紋,下端是海水江牙紋,中央是飛云簇擁的九條蛟龍。制作非常精美,是難得的石雕珍品。這塊石頭是來自北京的房山,搬動這塊石頭的時候動用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不過這塊石頭為什么會在保和殿后面,史料上是沒有記載的,根據專家推測,可能是因為這塊石頭運過來以后就放在這里,想要重新移動非常的困難,所以就放在了這里。
游覽完了前三殿,就來到了后寢區的正門乾清門。在后寢區中共有15宮,專家認為,這與天文學中的紫薇垣和八卦都有象征性的關系。
在清朝康熙年間,乾清門就是舉行御門聽政的地方,而在西側還有一排連房,就是軍機處,他是在雍正年間設立的,直到辛亥革命爆發的時候才被廢除。軍機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構,凌駕于內閣之上,但是當時為了防止泄密事件的發生,督察院每天都要派御史到軍機處旁邊的內務府值班,監視這里的活動。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乾清宮了。乾清二字取自唐代韓愈《六合圣德詩》中的詩句:“乾清坤夷”,意思就是天下清和,各地平安。在明朝和清朝初年,皇帝的寢宮一直都是這里,到了雍正皇帝以后,就挪到了養心殿,從此,乾清宮九成了皇帝聽政的地方。在每年過節的時候,皇帝都要在乾清宮舉行慶典活動,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還在宮內舉行了“千叟宴”。而且“康熙智擒鰲拜”的故事也發生在這里。而且皇帝死后,必須要在這里停靈,祭奠15日,表示壽終正寢,之后才可以轉移到其他地方。在乾清宮內正中設有金漆寶座,后面還有屏風,上面刻有先帝的圣訓。在寶座上方還高懸著“正大光明”的匾額。在雍正皇帝即位以后,對于爭奪皇位的種種弊病,他發布了秘密立儲的上諭,從而改變了封建王朝公開冊禮太子的制度。此后,皇帝親自寫儲君諭旨兩份,一份兒放在這塊正大光明的匾額后邊,另一份兒則自己藏起來。在皇帝去世以后,拿出兩份詔書核對無誤以后,即可生效。
在明朝,圍繞著乾清宮還發生了三大疑案。就是壬寅宮變,紅丸案還有移宮案。壬寅宮變就是在明朝嘉靖年間,皇帝正在乾清宮中睡覺,宮女楊金英等16人一起下手,想把皇帝殺死,但是在慌忙之中卻把繩子打成了死結,所以沒有成功。結果這些人就全都被處死了,這年正好是壬寅年,所以稱為壬寅宮變。自此以后,皇帝不敢在乾清宮中居住,直到臨終前一天才回到了這里,但是當天就死了。紅丸案的發生是在明朝萬歷皇帝朱翊君死了以后,他的兒子朱常洛即位。但是不久他就病了,服用了進貢上來的紅丸,吃了一顆感覺很不錯,所以有吃了第二顆,結果就死在了乾清宮內,前后只作了29天的皇帝,所以被人們稱為一月天子。移宮案是在一月天子朱常洛死了以后,他的愛妃李妃有野心相當皇后,所以就堅持要和即將登基的皇太子朱由校一起住在乾清宮,以此要挾群臣。但是這些大臣設計把太子從她手中騙了出來,可是他還是在乾清宮不走。直到太子即位前一天晚上,大臣一起到門口斥責他,就這樣,他才被迫離開了乾清宮。
在乾清宮的后邊就是交泰殿,取自《易經》中的天地交泰,象征著帝后生活和諧。在殿中央放有25顆寶璽,上方高懸著康熙皇帝御書、乾隆臨摹的“無為”匾額。東側陳設著我國古代人民發明的計時器——銅壺滴漏,西側陳設著大自鳴鐘一座。此在,在每年皇后的生日,皇后都要在交泰殿接受慶賀禮,就連皇太后還有皇帝都要來這里慶賀。在每年皇后到先蠶壇舉行儀式的前一天都要在這里檢閱采桑工具。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30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本次游覽故宮的小導游,大家在游覽時要注意安全,愛護環境,不亂丟垃圾。
我們先進入的是午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白色的金水橋,它全部是用漢白玉做成。接著就來到了太和門,一一走過,就來到了整個故宮最大的、等級最高的,也是最重要的宮殿——太和殿。它修筑得非常宏偉。它高29.92米,寬37米,長64米,是以前皇上辦公的地方。大家往太和殿屋檐上看,是不是站立著形態各異的動物雕像。這些動物叫神獸,而且數量都是奇數,最小是五,最大是九,用來表示等級與地位。可是這里卻有十個神獸,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太和殿曾遭三次雷劈,都被大火燒光了,重修三次。
后來的皇上為了祈求太和殿不再被雷公劈到,于是就在九個神獸里又添加了一個神獸——“雷公”,這樣就讓太和殿成為了一個上下五千年里惟一一個擁有十個神獸的古建筑。繼續走,過了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門,就到了皇上睡覺的地方——乾清宮。皇上如果要安心養神,可過交泰殿、坤寧宮,去御花園休心養神。這里植被繁多,假山、水流,空氣清新,是理想的休養所。
過了御花園,我們就出了神武門,故宮游覽就結束了。祝大家玩得開心,以后再來故宮游覽!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31
大家好,我是北京旅行社的導游,名叫成思瑤,歡迎來自濟南的朋友來到北京參觀故宮,我會陪同大家一起游覽故宮,大家在參觀的過程中有疑問的地方可以問我。
故宮建于公元1420xx年,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63米,面積約723600平方米,大小院子有90多座,房屋有980多座,共計7078間。故宮的前半部分建筑形象是嚴肅、莊嚴、壯麗、雄偉的,以象征皇上的至高無上。后半部分叫內廷,則富有生活氣息,建筑多事自成院落,有花園、書齋、館榭、山石等。
現在我們馬上就到乾清宮了。乾清宮是內廷的正殿,高20米,殿的正中央有寶座,內有“正大光明”匾,兩頭有暖閣。清康熙前此處為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后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處批閱奏折、選派官吏和召見下臣。請大家注意,在解散之后,不要隨便觸摸這些古老的文物,以防破損。
下面我們要去御花園,請大家排好隊。
御花園里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山石和亭閣。御花園原名叫宮后苑,占地11000多平方米,有建筑20余處。以欽安殿為中心,園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布局緊湊,古典富麗,可以說是保存的古亭中最為華麗的花園了。注意事項:如果大家有垃圾,請及時扔到垃圾箱里,不要丟在故宮里。
謝謝大家今天的參觀,再見!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32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由我來當大家的導游,我要帶大家參觀故宮博物院。首先我要做一個簡單的,我叫鄧萍燕,大家可以叫我“小燕子”導游。
走進故宮大門,故宮坐北朝南,開有四個門。各位朋友請看,這就是故宮的正門,叫午門,意思是正午的太陽光芒四射。看,在十米高的城墻上聳立著五座重樓,樓頂飛檐翅起,從上面看像五只展翅欲飛的鳳凰,所以午門又稱鳳凰樓。它于公元1420年建成,氣魄雄偉。
各位朋友們,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故宮。這里是故宮第一院落。首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五座用漢白玉建成的石橋,它們象征五德——仁、義、禮、智、信,意思是皇帝集美好品質為一身。金水橋下是內金水河。
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里就是明代皇帝御門聽政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朋友們,現在我們到了乾清宮,這是皇帝在紫禁城居住和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大家可以拍照留念,但是不要破壞環境喲!
朋友們,現在我們來看一下紫禁城的后花園-——御花園,這里是皇帝皇后休閑娛樂的場所。大家可以從這座叫“堆秀山”的假山前玩玩吧。
好了,故宮的景色說也說不盡。我把時間留,請大家慢慢觀賞吧!
教師點評:小導游仿佛把讀者帶到了故宮盛地,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大家好!我是王帥,大家可以叫我王導。希能玩得開心,過得愉快。
北京故宮導游詞匯編 篇33
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北京故宮游玩,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林,叫我林導好了。希望我的服務能讓您們多一份快樂,也希望您們玩得開心,玩得盡興,玩得滿足。
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故宮,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木結構建造群,它始建于明永樂四年(公元1460年),共有二十四位皇帝先后登基。紫禁城占地七十二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九千多間。它是一座長方形的大城池,東西寬七百五十三米。南北長九百六十一米。有五十三米寬的護城河環繞,構成了城中城。我們現在的位置時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故宮最吸引人注目的是三大殿。太和殿時最富麗堂皇的建筑,是皇帝舉行大曲的地方;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于紫禁城的主軸線最顯要的位置。它原稱奉天殿,后來,改成皇極殿,再改為大和殿。非常的有意思!中和殿時皇帝去大和殿舉行大曲前,稍事休息的地方。位于大和殿后,保和殿時每年的除夕皇帝賜宴外藩主公的場所。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故宮三大宮:乾清宮、慈寧宮、坤寧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帝后及其年幼子女居住的地方,這幾個字的意思就是乾清宮。大家游覽故宮應注意,一是欣賞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二是觀賞被陳列于室內的文物。紫禁城標志著我們祖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五百多年前的匠師們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大家聽了這些,一定對故宮充滿了期待,今天的講解就到這里。
現在大家自由活動,下午四點來這里集合。請大家不咬亂扔垃圾,保管好自己的財物,最后祝大家玩得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