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馬白墨洞導游詞(精選3篇)
巴馬白墨洞導游詞 篇1
白墨洞位于巴馬瑤族自治縣甲川鄉。從縣城開車到那里大約需要一個小時。白墨洞穴有一個非常寬敞的入口平臺,供人們放松和停車。來到洞口,一股涼風從洞內吹來,讓人心曠神怡。走進山洞,一個人看起來像觀音菩薩。巨大的鐘乳石矗立在我們面前,給人一種神奇的感覺。旁路觀音菩薩。眼前豁然開朗。只見洞庭寬闊,燈火閃爍,景色壯麗壯觀,仿佛是一個天然的大舞臺,十分美麗!
我們跟著導游,沿著山洞里蜿蜒的小路走。走了三四分鐘,來到一個很寬的天窗。天窗真漂亮!好像是一顆群山環繞的星星。通過一個狹窄的洞,我們來到地下城堡 ,大洞內美。山洞里有很多洞,洞與洞相連,真的是四通八達!環顧洞穴中的風景,大多數都是美麗的形狀。閻娜的頂部呈大拱門的形狀,仿佛是一個從天而降的大鍋蓋。洞內鐘乳石眾多,洞內巨大空間裝飾精美。在七彩燈光的照射下,各種姿勢的鐘乳石盡收眼底。有的如鷹高飛;有的就像昂首挺胸的士兵;有的像飛龍,有牙有爪;另一些人則像是滿腹詩書的學者。太神奇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我不得不拍手稱快。山洞里有泉水和天窗。有成千上萬個不同形狀的石柱和石筍,就像雨后春筍般四處散落。尤其是一件40多米高的作品直向天空巨大的石柱壯觀而美麗,這是罕見的。在一片泉水旁邊,一只栩栩如生的石獅引起了我的注意。石獅踩到了自己的腳。露臺,正張著大嘴,伸出一條前腿,津津有味地喝著甘泉。抬頭望著天窗,趁著陽光照射在我身上,突然,我發現了一個看起來像狼的鐘乳石,它在抬頭嚎叫,真的很逼真。
夕陽西下,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美麗的魔法洞穴。我愛美麗的魔法洞穴,我愛我的家鄉!
巴馬白墨洞導游詞 篇2
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我是東莞旅行社的導游劉安華。今天,我們參觀了廣西巴馬的白墨洞。
這里有各種各樣的石頭和奇異的花草樹木。這些石頭不是人工制作的,花草樹木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
走進魔法洞穴,他看到了一根巨大的石柱,這是一塊許愿石。可以先對著大石柱許愿,再去摸。再過幾天,你的愿望就會實現。
再向左看,有一個豬八戒我們可以聽到低頭吃西瓜的聲音。當你走上樓梯時,你可能會看到一個幾米長的石頭玉米,高高地站在我們面前。在她旁邊,有一個新娘牽著新郎的手。新郎好像在給遠方的朋友打電話,說:來參加婚禮吧!
繞了半圈,走出了魔法洞穴。再往前走,不遠處有一棵老樹。聽說活了幾百年了。但它仍然保存完好。太神奇了!
現在大家都可以自由活動,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隨意亂扔垃圾,不要故意損壞公共財產。不止這些洞穴。你也可以去其他地方參觀。
我也想和大家說再見,再見!
第二部分:巴馬白墨洞導游詞
歡迎大家來!我是你的導游。我姓x,你可以叫我小x,為了方便大家參觀游玩,我先介紹一下。
數百個惡魔,壯語是泉口由于洞靠近和出水口,入口處有泉水,靠近泉水的莊村稱為村,故洞名為數百個惡魔,也體現了它神奇瑰麗的色彩。
白墨洞位于巴馬縣甲川鄉。1987年,中英喀斯特地質專家走進白墨洞進行聯合考察時,一致認為這個洞穴融合了全世界洞穴的美。
行程可達一萬米,加上上面洞穴和里面洞穴之間蜿蜒的道路。它與森年洞相連,相鄰的瀏陽洞和五仁洞形成一個巨大的洞穴群。這個洞穴分為四個大廳,宏偉多彩,讓人一看就忘了回去。
山洞里霧氣繚繞,變化無窮,使得這壯麗的景觀顯得神秘而多彩。這些巨大的鐘乳石塔是億萬年后巖溶發展的結晶。最大的石筍需要十個人環抱,最高的石柱達到39米,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的。
這個洞里有一個天窗。在南北洞之間,是一個桶狀的田童洞。洞穴周圍的懸崖是垂直的,高達100米。在方圓山洞底部的20英畝的橘子園可以叫做世外桃源。洞穴旁有蜿蜒的小路可供攀爬。寄宿天窗遙望空谷,突然覺得高于頭頂的果樹就像富博的幼苗,依偎在大山古洞的廣袤和深邃中。南洞二、三層的帝宮、忘我宮更為雄偉,有的像出海航行;有的像一群坐在地上的神仙,各有各的情懷;有的比如臥室裝修,枕頭都有,墻上的鏡子閃閃發光,不愧鬼斧神工,天上掉餡餅。
洞底生長著各種中草藥。有世代居住在天窗崖上的高山土瑤,有蜿蜒向上的小徑。白墨洞是窯寨唯一的出口通道。洞前潘陽河源碧綠,洞內天坑白草園郁郁蔥蔥,底部有暗河涌動;頂樓是玉皇大帝的寢宮,富麗堂皇。在已開放的'舞獅、長城、廬山瀑布、龍宮銀柱、霧霾圣地、鳳凰拜觀音等景點。,各種形式的豐富景觀簡直令人眼花繚亂。所有的洞穴都是幾億年喀斯特發育的結晶,堪稱自然藝術宮。
巴馬白墨洞導游詞 篇3
巴馬瑤族自治縣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所轄的一個自治縣,位于廣西西北部,全縣總面積1971平方公里,聚居著瑤、壯、漢等12個民族,總人口24.12萬人。與百色、田陽、田東、平果、大化、東蘭、鳳山、凌云等市縣毗鄰。
巴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土地對于當地農民顯得萬分珍貴和珍惜。巴馬最高處海拔1216米,最低處221米,一般在600至800米之間,境內盤陽河自北向南悠然而下,將石山帶和土山帶一分為二,恰似銀河系牛郎,兩岸相望,很為奇特。巴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典型的喀斯地貌,蘊藏著豐富的溶巖溶洞,年平均氣溫20.4℃,年無霜期337天以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晝夜均小有溫差,人居環境和氣候條件十分宜人。
巴馬是世界五大長壽之鄉中百歲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區,被譽為“世界長壽之鄉·中國人瑞圣地”。1991年11月1日在日本東京召開的國際自然醫學會第13次會議上,被命名為世界第五個長壽之鄉,20xx年11月,國際自然醫學會授予巴馬“世界長壽之鄉”證書。據第二次到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巴馬百歲以上壽星占人口的比例之高都居世界五個長壽區之首。 巴馬也是“中國香豬之鄉”。20xx年,巴馬香豬通過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