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的開場導游詞范文(精選3篇)
黃河的開場導游詞范文 篇1
我們已經(jīng)進入中國北方最大的水上樂園--黃河小浪底千島湖。向東,我們看到的堤壩就是小浪底大壩,因其是在孟津縣的小浪底村建起,故而被稱為黃河小浪底工程。
這個村,原本是叫丹陽,相傳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經(jīng)過此處,為平息水患,丹陽村村民舍小家顧大家,為紀念它們,就把丹陽村改為小浪底了。
眾所周知,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但每年沖出的泥沙量很大,若堆成l米高1米寬就可繞地球三周。由此可見,其有史以來造成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治理黃河是我國人民幾千年的夢想,而真正治理好黃河,惟有中國共產(chǎn)黨。新中國成立不久,一代偉人從長年戰(zhàn)爭留下的廢墟中走來,望著渾濁的黃河水,發(fā)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指示。從那時起的40多年里,成千上萬的治黃專家為了小浪底工程做了精心勘探設計,從1990年開始動工歷時10年,提前完成了大壩蓄觸電工程。它的建成,不僅鎖住了幾千年桀驁不馴的黃龍,使其充分展示防洪、防澇、減淤、供水、發(fā)電的綜合成效,還為我國增添了一道靚麗的旅游景觀。
前方l公里處水下,是東漢末年曹操與袁紹兩軍交兵的古戰(zhàn)場--赤河灘。
大家往右看,北岸半山腰,就是大山寨,是當年袁紹駐兵囤積草的地方。往左看到的那座山叫黃鹿山,黃鹿山下有凹,叫曹營凹,是當年曹操的軍營所在地,F(xiàn)在我們所處的這個置下面就是赤河灘。
這個赤河灘有4l戶215人,現(xiàn)已移居至孟津縣的送莊鎮(zhèn)。據(jù)說曹操和袁紹,在清河村大漁窯渡口打了一場惡仗 。曹操兵馬駐守的那一凹地,后被稱為曹營凹,營前修轅門,放馬吃果灘,飲馬黃河邊,曹操宴請有功將士的那道溝,叫大宴溝村,將士陣亡被埋葬的地方叫墳坡村。袁紹在黃河那邊的大山寨安營駐扎。古代戰(zhàn)前有戰(zhàn)書,交戰(zhàn)時,袁兵乘船過來就在我們下邊吃果灘,第打完一次仗,現(xiàn)渡河歸營。就這樣,雙方在這里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雙方死傷無數(shù),血流成河,整個吃果灘被染成了赤紅色,原有的300多畝果樹已被毀盡。從此,這里就叫赤河灘。赤河灘村系黃鹿鄉(xiāng)所屬,說起黃鹿山,更有著一段傳奇的色彩。那是唐太宗李世民執(zhí)政時,曾經(jīng)來孟律打獵。一群人前呼后擁著它來到這里。突然在河邊見一頭白鹿,便策馬去追。當追到黃河最后一個峽谷,南岸小浪底村西南的這座山時,發(fā)現(xiàn)白鹿居然變成了黃鹿,李世民驚呼:神鹿也!急令隨從下馬跪拜謝罪。
朋友,你是不是還想知道一個叫周半縣的情況呢?這個周半縣就住在前面那個大宴溝里,就是前面說的曹操宴請有功將土的地方。周半縣名叫周法,是西漢周勃的后裔。周勃因輔佐朝廷有功,被漢高祖劉邦封為西降候。明末周家從山西遷居孟津的白鶴鎮(zhèn)。清朝雍正年間,白鶴遭水災,周法和妻子扶老鐫幼在一只喜鵲引領下來到了這條溝里,安身立命,開荒種地,日子過得很清苦。后來因黃河發(fā)大水,治水有功,被官府賞賜黃金千兩,綢緞百匹,田畝能抵半個縣,并替全縣百姓繳一半賦稅,深受百姓愛戴。如今雖然大宴溝已多被淹沒,但它古老的家容宅貌尚存一些美麗的姿容。
黃河的開場導游詞范文 篇2
黃河石林生成于21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早更新世,由于地殼運動、風化、雨蝕等地質(zhì)作用,形成了以黃色砂礫巖為主,造型千姿百態(tài)的石林地貌奇觀。景區(qū)內(nèi)陡崖凌空,景象萬千,峰回路轉(zhuǎn),步移景變,石柱石筍大多高達80-100米之間,最高可達200多米,其造型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猶如雕塑大師之夢幻杰作。狹谷蜿蜒曲折,如蛇明滅,皆以溝命名,從東南至西北,共有八溝之多。正在開發(fā)的飲馬溝大峽谷內(nèi)有雄獅當關、獵鷹回首、大象吸水、千帆進發(fā)、西天取經(jīng)、月下情侶、屈原問天等眾多景點,形神兼?zhèn)洌蜩蛉缟?/p>
黃河石林景區(qū)將黃河、石林、沙漠、戈壁、綠洲、農(nóng)莊等多種資源巧妙結(jié)合在一起,山水相依,動靜結(jié)合,氣勢磅礴。景區(qū)適宜觀光旅游、探險獵奇、度假休閑、宗教旅游、“絲綢之路”游、會議旅游等。
黃河石林生成于距今四百萬年前的第三紀末和第四紀初的地質(zhì)時代。由于燕山運動、地殼上升、河床下切、加之風化、雨蝕、重力坍塌形成了以黃褐色河湖相砂礫巖為主的石林地貌奇觀。景區(qū)內(nèi)陡崖凌空,造型千姿百態(tài),峰回路轉(zhuǎn),景象步移萬千。石柱、石筍一般在80--200米之間。
黃河石林景區(qū)將黃河、石林、沙漠、戈壁、綠洲、農(nóng)莊等多種資源巧妙組合在一起,山水相依,動靜結(jié)合,氣勢磅礴。該區(qū)適宜探險、獵奇、漂流、攀巖、休閑度假以及地質(zhì)考察并以其雄、險、奇、古、野、幽等特點成為西部影視片、科幻片的外景拍攝基地。在此拍攝的電視連續(xù)劇《天下糧倉》、《西部熱土》、《汗血寶馬》、《驚天傳奇》、《大敦煌》等播出后,更使黃河石林名揚天下。黃河石林和壽鹿山森林公園、五佛沿寺、永泰龜城構成了景泰旅游骨架,西與天祝小三峽、北與中衛(wèi)沙坡頭等旅游景區(qū)相毗鄰,形成黃金旅游線路。
黃河的開場導游詞范文 篇3
蘭州是獨逐一個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都市。在蘭州市里,黃河宛若一條飄落人世的飛天錦帶,蜿蜒東去,依托黃河中國臺灣風物和勝景事業(yè)興建的融山川、人文勝跡于一體的“百里黃河風情線”,則猶如鑲嵌在飛天錦帶上的一串明珠,吸引著來自四周八方的中外旅客。
黃河劈頭于青海,流經(jīng)蘭州城內(nèi)水域并不像其下流那樣坦蕩,但蘭州人連年投入巨資打造的四十里黃河風情線卻成了人們休閑娛樂的首選之地,就連一些南邊的旅客也盛贊其瑰麗。連年才建成的七里河黃河大橋,氣魄宏偉,造型奇異,其主橋墩雖僅有三個,卻依仗橋面上有兩束起牽拉浸染的鋼管,從而使大橋越發(fā)健壯好看。位于大橋不遠的“黃河母親”雕像可謂全國有名,故而天天都吸引著浩瀚游人在此拍照留念。而離“黃河母親”不遠的“蘭州水車園”,那兩輪高達數(shù)十米的水車雖已“失業(yè)”不消,卻似在訴說蘭州黃河的已往。水車系明代蘭州段家臺人段續(xù)所創(chuàng),曾悠悠澆灌了黃河中國臺灣的萬畝良田。然最令人感奮的當屬離“水車園”不遠的黃河索道。遠眺望去,只見載人的電纜車正緩緩從河南岸向河北岸滑去,而滔滔奔涌的黃河則被飛越而過。河對岸的白塔山,巍峨升沉,大有拱抱金城之勢。立白塔下,東北地區(qū),可俯瞰山下的黃河及蘭州全城,雖無“黃河之水天上來”之勢卻如統(tǒng)一幅當代的“晴朗上河圖”,讓人面臨美景,驚嘆不已。蘭州沿河而建的黃河風情線,像一串璀璨精通的珍珠,吸引著來自四周八方的中外旅客。聽說,蘭州為建設“世界優(yōu)越旅游都市”,籌備把“兩山、兩線、兩園”都納入到黃河風情線的建樹議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