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的導游詞(精選15篇)
丹霞山的導游詞 篇1
我去過山清水秀的桂林,去過波瀾壯闊的大海,也去過繁華昌盛的香港,但令我最喜歡、最深刻的還是去登廣東省四大名山之一的丹霞山。
我記得那天,爸爸突然對我們說:“不如我們一起去韶關市丹霞山吧!”我高興的一蹦三丈高,因為我和登山結下了不解之緣。那天晚上我們在凌晨四點鐘就已經摸黑起床,只為了一個目的,那就是―登丹霞山看日出。我們個個精神抖擻的借著微弱的燈光向丹霞山進攻。在剛上山的時候,路還算比較平坦,我們都走得十分輕松,早已把爸爸他們拋在了后面,在媽媽的帶領下,我和表弟們一起率先“進攻”?蓻]過多久,山路變得越來越崎嶇。有的石梯還爛了,我好不容易才看到一個路牌,我嚇了一跳,離山頂還有800多米呢!硬著頭皮繼續前進,我本來還挺有興致的,我看還有這么遠,心里有了半途而廢的想法,自己的速度也漸漸的慢下來。不一會兒,爸爸就追了上來,看見我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就猜出了我的心思。爸爸說:“怎么,想放棄了,做人可不能半途而廢啊!要有恒心、信心和耐心才能做好一件事呀!”我聽得不耐煩了,就大聲吼道:“我沒有半途而廢!卑职謬烂C的說:“不經過一番風雨,怎能目睹彩虹,不經一番寒冷,怎能聞到梅花的撲鼻香!闭纭笆郎蠠o難事,只要肯攀登!卑职终f的一番話,使我恢復了信心,一個勁兒地向上爬。嘩!我的眼前出現了一道“難題”,必須走過一塊在巨石底下的'梯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雙手緊緊的抓住扶手,雙腳則小心翼翼的移動,頭盡量低一點,避免與石頭相碰。我還不時地回頭看,真讓人膽戰心驚。我們整整花了一個多小時才來到山頂上的觀日亭。表弟們在我的帶領下戰勝了重重困難,取得了勝利。天空的四周出現了一片紅霞,在山上眺望,山下的景色盡收眼底,群山連綿不斷,山與山之間籠罩著煙霧,如仙境一般,那些山崖遠看似染紅霞,近看則色彩斑斕,許多懸崖峭壁像刀削斧鑿,直指藍天。過了很久的一段時間,正當我們以為太陽不出來會失望而歸的時候,忽然,人聲鼎沸,我把視線朝東望去,太陽已經悄悄的從山腰露出半笑臉,像一個羞澀的小姑娘,美麗極了,還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蹦!
丹霞山像一首壯麗的詩歌,呼喚著國內、外的游客。丹霞山的景色真美啊!讓我陶醉,讓我深愛不已!
丹霞山的導游詞 篇2
丹霞山位于廣東的韶關市,那里有紅色的砂石礫巖沉積而形成。色如渥丹,燦若名霞,故名丹霞山。
我們到的時候已經快中午了,從看到它那一刻起,我便對它無比向往,從遠處看,整個山都是通紅的,像一團烈火。
我們上山了。來到山上不久便看到有五座造型奇特的山峰,交錯在一起,爸爸說那是五馬歸巢,我聽后決定去挑戰它。我們幾個小孩將自己想象成了勇士,向山上挺進,當我們到達山頂之后,已經是黃昏了。
這個時候的丹霞山是最美的,因為這個時候天地是一片黃色,唯獨丹霞山是一片的火紅,讓人一眼就能看到它。
天完全黑了,我們找了個地方睡下,打算明天參觀丹霞山風景區的景點。
第二天天一亮,我們便出發了,來到了陽元山之后,我們沿著山路向山上走,看到了一個寫著“雄峰初露”路的指路標志作文。抬頭一看,一塊大石頭沖天,生長在花草樹木中,微微顯露。走近一看,它更是神形畢露,我有些吃驚,這是什么石頭啊?爸爸上網查了查,原來這是正是被譽為天下第一奇石的陽元石。我向前一比,發現它比旁邊的樹都要高很多呢。
后來我們還去了坤元山,它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其造型極像一位躺著的少女,我們將風景區看了大半才肯回去,我還買了一件紀念品呢!
回去后我還沉浸在丹霞山的景色之中,現在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廣東一丹霞”了。
丹霞山的導游詞 篇3
丹霞山在距今1.4億年至7000萬年間,丹霞山區是一個大型內陸盆地,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影響,四周山地強烈隆起,盆地內接受大量碎屑沉積,形成了巨厚的紅色地層;在距今7020xx年前后,地殼上升而逐漸受侵蝕。距今600萬年以來,盆地又發生多次間歇上升,平均大約每萬年上升1米,同時流水下切侵蝕,丹霞紅層被切割成一片紅色山群,也就是現在的丹霞山區。
丹霞山發育在南嶺褶皺帶中央的構造盆地中,具有單體類型的多樣性和地貌景觀的珍奇性,是中國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及主要類型和基本特征的模式地,是發育到壯年中晚期簇群式峰叢峰林型丹霞的代表。在系列提名中熱帶物種成分最多,溝谷雨林特征最突出;是丹霞生物譜系、丹霞“孤島效應”與“熱島效應”研究的模式區域。
丹霞山境內有大小石峰、石墻、石柱、天生橋共計680多座;丹霞山在地層、構造、地貌表現、發育過程、營力作用以及自然環境、生態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國丹霞地貌區最為詳細和深入,已經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學實習基地。
丹霞山的導游詞 篇4
丹霞山位于韶關市不遠處,距離東莞也就一百多公里。聽說那兒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鮮花盛開;綠成陰;鮮果飄香;白飄飄,景色美極了。我一直都想讓爸爸媽媽帶我去那里,可是爸爸媽媽一直抽不出時間帶我去,所以去丹霞山就成了我心頭的奢望。
這一次,我們放假三天,不知爸爸哪來的興頭,對我說:“晴兒,你不是一直想去丹霞山嗎?這次我們帶你去好嗎?”“耶,太棒了!太棒了!您真是我的好爸爸!蔽乙种撇蛔刃牡南矏偺似饋。
陪同爸爸、媽媽,帶上行李,帶上笑容,帶上好心情往丹霞山方向出發。一路上,風兒吹進車窗,舒適極了。路旁的樹是那樣的綠,花兒也是開滿了路旁,風景不斷啊。我們情不自禁地哼起歌來。一百多里的路程,不到二個小時就到了。
來丹霞山的人真多啊!丹霞山公園的大門口停滿了車輛,有的車還是從更遠的地方來的。爸爸告訴我,有很多的外省的車呢?磥,這丹霞山真是名聲在外啊。你看,還有不少的外國人,他們面露笑容,不停地豎大拇指,那意思不用猜也知道是說這里的丹霞山景色美?,還有滿頭銀老也來了,那下的銀發更是增添不少的詩意。還有一家三口,興高采烈地朝里走。我們也隨著人流朝大門口走去。
丹霞山有許多高聳入云的山峰,那些山峰常年云霧繚繞,像是有神仙住在那里。我們這次去的是長老峰。進了公園的大門,我們先坐上大巴。大巴開了大概十來分鐘,就來到了纜車臺坐纜車?,那纜車有的紅有的綠有的黃,正徐徐上升,游人坐在里面指指點點,臉上寫滿了喜悅。我們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上,坐上了纜車。纜車向上升了,我們的視野也慢慢開闊了,透過纜車的窗戶可以看到丹霞山全景。丹霞山的景色真是秀麗啊!那蔥綠的樹木占滿了所有的山,所有的山看上去都是綠色的,加上那云霧繚繞,隱隱約約,更是美麗極了。這樣的山里,空氣是那樣的新鮮,深吸一口,感覺肺腑都是濕潤的。丹霞山的樣子真是千姿百態,看,有的像一頂紳士帽子,那肯定是紳士要出門必戴的帽子,能戴上這樣的帽子也必定是風度翩翩的人?,那座山峰像一個筆架,要是有一只大毛筆放在那兒,肯定是神筆馬良的筆,要不,丹霞山怎么會描繪得如此美麗呢。再看,那山峰像一只,一只頑皮的猴子,那向外伸出的一棵松樹不正是向我們招手的手嗎?這座山像七仙女姐妹,她們可是天上下來的神仙?還有的像一匹馬,馬的后面還有一個馬僮呢。左邊的山像一艘帆船,它正等著乘風破浪呢?矗有的像香蕉……看不完的山景,說不盡的驚訝。那時我們都沉浸在驚喜之中,完全忘了坐纜車的害怕。
纜車終于停了下來,離主峰還很遠,那里纜車沒有上去了。
我們開始步行上山了。我們走啊走終于到了觀日亭。這里的人真多啊,他們在那里向遠處眺望,在指點著。遠處,一輪紅日正掛在天邊,仿佛是一個大柿子。聽說,這里的看太陽都是這樣的,不因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只要有太陽,都不會覺得太陽刺眼。爸爸說,那主要是因為這里的霧氣很多,遮住了人們的眼與太陽的距離。從高處往下望,真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那所有的山仿佛都在腳下了,山上的樹是墨綠的,也看見一引起火紅火紅的顏色,那是杜鵑花在縮放。
在觀日亭欣賞完優美的風景后,我們折身向下,扶著石階旁的鐵鏈,小心地一步一步往下走,盡管走得很險,但我還是很興奮的,我欣賞到美景,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了“無限風光在險峰”的道理。走了大概二十分鐘,我們來到了韶音亭,站在韶音亭上看旁邊,就能看見一個石頭像沒有耳的茶壺,所以名叫茶壺峰……
丹霞山還有觀音送子,童子拜觀音……這還需要你的觀察與想像的。
天色漸漸暗下來,我們游興未猶,都感慨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要是讓我再來一次,不再來十次,我都愿意。我更愿意一直呆在這里,這里可是風景迷人,空氣清新的地方。丹霞山,我愛你!
丹霞山的導游詞 篇5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游員,我叫李,大家可以叫我小李,這位是司機,鄧師傅。我們代表我們的旅行社歡迎你們參加這次丹霞山風景名勝區的游覽。大家如果有什么需要盡管提出來,我們將會傾盡全力滿足大家的要求。
昨天晚上,我從全陪那里得知大家不僅對廣東的風景名勝感興趣,而且還對廣東的語言也就是粵語感興趣。因此,我們旅行社特意為大家每人準備了一小本《粵語快易通》,別看它長得小小一本噢,用廣東話說,它可是人細鬼大,里面囊括了大量的粵語信息。有了它,大家就可以輕松地掌握很多粵語的日常用語,而且也可以讓大家在廣東游覽的日子里不再感到陌生啦。說到這,我給大家說兩句簡單的粵語,看大家能否聽明白。(~~~~~~~)哈哈,看來大家在沒有《粵語快易通》之前,表現是一籌莫展啊!是這樣的,我剛才是說,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陶鑄寫過一句詩,“桂林山水甲天下,尚有廣東一丹霞”。何解?大家游覽過便知。下面就由我為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丹霞山以及所在地的概況。
丹霞山風景區位于廣東省韶關市的仁化縣,它與南海的西樵山、肇慶的鼎湖山、博羅的羅浮山一齊被稱為廣東的四大名山,F在,我們即將離開韶關市,向東北方向行駛大概一個小時的車程到達目的地。
韶關市位于廣東省的東北部,它的得名與古代的一個皇帝有關。相傳上古帝王舜帝南巡來到這里,在附近的山上演奏韶樂,所以這里最早叫做“韶州”。到了明清,曾經先后在這里設立關卡,因此,后人就將這里稱為“韶關”丹霞山導游詞丹霞山導游詞。韶關市可以去旅游的地方很多,歷史古跡也很多,有紀念南北朝侯安都的風烈路,唐代名相張九齡的風度路,北宋名相余靖的風采樓(稱“三風”);還有大成殿,中山公園等景觀。由于時間有限,我們的團就不在韶關停留了,等以后大家再來粵北旅游時,再慢慢地欣賞和游覽。
現在我們的旅游車已經進入了仁化縣境內。仁化是在1961年設縣,現在全縣面積有1812平方公里,人口約16.5萬。全縣山地多、平原少,礦產和森林資源比較豐富。我們要去的丹霞山景區就坐落在仁化縣以南9公里的地方。
丹霞山景區在1980年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對外開放,1988年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它以獨特的紅色沙礫巖構成的丹霞地貌、丹山碧水而名揚四海,被譽為中國的紅石公園。丹霞山風景區總面積達180平方公里;包括北部的丹霞山風景區,東南部的韶石山風景區,西部的大石山風景區以及中部的錦江風景區。這次我要陪大家參觀游覽的是景色秀美的丹霞山景區和錦江景區。
“丹霞”是一個很美麗的名字,不知道有沒有朋友猜出來為什么這里的山叫丹霞山呢?是這樣的,是因為這里的山是紅色的。我們可以發現周圍山峰的顏色是紅色的,紅色的石頭,紅色的山崖,給人的感覺就像到了一座布滿紅寶石的古城,而四周的綠樹、碧水、藍天、白云又把這片紅色映襯得更為脫俗。所以古人稱這里是“色渥如丹,燦若明霞”,丹霞山也因此而得名。
其實,這里原來并不是山,而是一片湖泊。根據地質學家的考證,在2500萬年以前,這里原來是一片低平的湖泊,湖水不斷地沖刷砂石,黏土積聚到湖底,匯集了許多含鈣質、石膏的沉積物。后來受到地質運動的影響,地殼上升,湖水退盡,形成高聳的山峰,原來湖底的沉積物受到氧化作用后,逐漸變成紅色,并形成了多種形態的峰林、石蛋、石筍等紅沙礫巖地形。后來考察中又發現,這里的峰林有頂平,身陡,麓緩,巖石裸露的特點,便根據這里的地名,在地理學上將這種地貌定名為“丹霞地貌”。
世界上有丹霞地貌的國家為數不多,目前,只有美國、德國、南斯拉夫等國家的某些地區是屬于這種地形,在我國福建的武夷山、安徽的齊云山、江西的龍虎山以及廣東的金雞嶺都具有丹霞地貌的特征。而我們要參觀的丹霞山景區,則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發育最典型、風景最優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
中國有“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說法,這里也不例外,它的開發和完善,幾乎都與僧人有著密切的關系。據說在隋唐時,就有僧人在山上的天然巖洞里修行、休息;到了南宋,法云居士開始利用錦石巖的天然洞穴構筑庵堂,修金身,頌佛法,這是最早有記載的開發丹霞山的事件。但是,真正開發丹霞山,影響久遠的,被稱為丹霞開山之祖的應該是李永茂、李充茂兩兄弟。
李永茂是河南人,明朝時在現在江西的贛州任巡撫。1644年明朝滅亡后,為了逃避戰亂,也為了等待機會反清復明,他與弟弟李充茂隱居丹霞山導游。他們花費一百多兩金子買下丹霞山,修整關門,開鑿石階,修筑城墻,購置亭臺。經過李氏兄弟的銳意經營,丹霞山的開發基本上具備規模,開始成為明末遺臣的避亂場所,原來不太出名的丹霞山,逐漸聲名遠揚
相傳李氏兄弟的家鄉有一座山叫丹霞山,為了寄托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他們把原來的長老峰改名為丹霞山。后來李充茂到了廣州的海幢寺出家,并將丹霞山施與澹歸和尚請他繼續開發。澹歸和尚在康熙元年來到這里后,刻意開發,成為開辟丹霞山道場之祖。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的旅游車已經到達丹霞山了。請各位朋友拿好自己的行李物品,準備下車游覽吧。
丹霞山的導游詞 篇6
韶關丹霞山是一個美麗的自然遺產公園,一進丹霞山的大門,繞過收費站,就來到了陽元石景區,因有天下奇景陽元石而得名,在北邊,有一座陰元石,一陰一陽遙相對應。在陽元石景區,凡是親眼目睹丹霞山陽元石的人,沒有一個人是不會驚嘆于它那神妙奇功。不少人甚至帶著崇拜的心態來瞻望。
走完陽元石景區就來到長老峰,長老峰上有一座兩層的御風亭,是觀賞日出、日落的好地方,可容納200多人。在亭上可看見周圍的僧帽峰等勝景。
穿過長老峰,就來到了翔龍潭,這湖的輪廓猶如是一條青龍,因此而得名。湖岸上分成了幾個山峰和幾個巖洞有仙居巖等勝景。
在那里的`路是木板鋪成,上面釘著釘子,這些釘子被人們釘得那樣整整齊齊,不會說每個釘子和每個釘子之間間隔的距離是不一樣的。我們走在木板上,那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蕩漾渠道里的水好像聽見了這聲音,泛起層層波紋,好像木琴一樣咚咚--!
著名的丹霞山也叫紅石山,它價值連城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石頭是純天然紅色的。希望你們也可以去韶關丹霞山細細游賞。
丹霞山的導游詞 篇7
“親愛的游客們,你們好!我的名字叫黎嘉豪,你們可以叫我小黎也可以叫我黎導,今天將由我帶領大家去游覽丹霞山,希望我們能一起度過開心、愉快的一天。好,請大家跟我走。我將會一邊走一邊為你們介紹丹霞山。
首先我先把丹霞山的概況簡要地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紅石公園——丹霞山為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遺產提名引地等,位于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和湞江區境內。丹霞山還是廣東四大名山了!
丹霞山的總面積是294平方公里, 丹霞山主峰海拔409米,它與眾多名山相比遠不算高,也不算大,但它集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桂林之秀一身,具有一險、二奇、三美的特點。風景區劃分為上、中、下三層以及錦江風景區、翔龍湖和有被譽為天下第一奇景的陽元山,上層是三峰聳峙;中層以別傳寺為主體;下層以錦石巖為中心。三百多年前澹歸和尚在丹霞山開辟別傳寺時,曾挑出12處風景,命名丹霞十二景:錦水灘聲、玉臺爽氣、杰閣晨鐘、丹梯鐵索、舵石朝曦、竹坡煙雨、雙沼碧荷、乳泉春溜、累頂浮圖、虹橋擁翠、片鱗秋月。主體是陽元山景區和錦江畫廊游覽區這兩個景點,因此我們等會兒也重點參觀這兩個景點。好了,事不宜遲,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飽覽丹霞山的美景吧!
大家請跟我來!走進丹霞山,首先會看到陽元山景區因有天下奇景陽元石高28。5米。直徑7米而得名,景區游覽面積6平方公里,主要景點陽元石,北為坤元山,一陰一陽遙相對應。還有古寺混元洞、七座天生橋、擬禽擬獸的山石造型等。我們現再來到了翔龍湖景區這里,翔龍湖景區位于丹霞山南側谷地,因其湖面輪廓酷似一條騰飛的青龍而得名。沿湖有龍須間、九龍峰、仙居巖、霧隱巖、乘龍臺、祈龍臺等自然十八處美麗的景區。
大家再看!錦江景區的景江似一條玉帶自北而南穿行與丹霞山群峰之中,沿岸赤壁臨江,朱碧輝映,翠竹夾岸……目前開辟水上游程10公里,沿途幾十處景點串珠分布。下游至望江亭,可見仙山瓊閣、遍山石盆美麗的風景直到陽元山景區,經過景點有鯉魚跳龍門、錦巖大赤壁群像過江等。
各位游客,丹霞山的游覽就到此結束了,希望大家玩得愉快,游得開心。
丹霞山的導游詞 篇8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__旅行社的導游員,我叫李_,大家可以叫我小李,這位是司機,鄧師傅。我們代表我們的旅行社歡迎你們參加這次丹霞山風景名勝區的游覽。大家如果有什么需要盡管提出來,我們將會傾盡全力滿足大家的要求。
昨天晚上,我從全陪那里得知大家不僅對廣東的風景名勝感興趣,而且還對廣東的語言也就是粵語感興趣。因此,我們旅行社特意為大家每人準備了一小本《粵語快易通》,別看它長得小小一本噢,用廣東話說,它可是人細鬼大,里面囊括了大量的粵語信息。有了它,大家就可以輕松地掌握很多粵語的日常用語,而且也可以讓大家在廣東游覽的日子里不再感到陌生啦。說到這,我給大家說兩句簡單的粵語,看大家能否聽明白。(~~~~~~~)哈哈,看來大家在沒有《粵語快易通》之前,表現是一籌莫展啊!是這樣的,我剛才是說,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陶鑄寫過一句詩,“桂林山水甲天下,尚有廣東一丹霞”。何解?大家游覽過便知。下面就由我為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丹霞山以及所在地的概況。
丹霞山風景區位于廣東省韶關市的仁化縣,它與南海的西樵山、肇慶的鼎湖山、博羅的羅浮山一齊被稱為廣東的四大名山。現在,我們即將離開韶關市,向東北方向行駛大概一個小時的車程到達目的地。
韶關市位于廣東省的東北部,它的得名與古代的一個皇帝有關。相傳上古帝王舜帝南巡來到這里,在附近的山上演奏韶樂,所以這里最早叫做“韶州”。到了明清,曾經先后在這里設立關卡,因此,后人就將這里稱為“韶關”丹霞山導游詞丹霞山導游詞。韶關市可以去旅游的地方很多,歷史古跡也很多,有紀念南北朝侯安都的風烈路,唐代名相張九齡的風度路,北宋名相余靖的風采樓(稱“三風”);還有大成殿,中山公園等景觀。由于時間有限,我們的團就不在韶關停留了,等以后大家再來粵北旅游時,再慢慢地欣賞和游覽。
現在我們的旅游車已經進入了仁化縣境內。仁化是在1961年設縣,現在全縣面積有1812平方公里,人口約16.5萬。全縣山地多、平原少,礦產和森林資源比較豐富。我們要去的丹霞山景區就坐落在仁化縣以南9公里的地方。
丹霞山景區在1980年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對外開放,1988年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它以獨特的紅色沙礫巖構成的丹霞地貌、丹山碧水而名揚四海,被譽為中國的紅石公園。丹霞山風景區總面積達180平方公里;包括北部的丹霞山風景區,東南部的韶石山風景區,西部的大石山風景區以及中部的錦江風景區。這次我要陪大家參觀游覽的是景色秀美的丹霞山景區和錦江景區。
“丹霞”是一個很美麗的名字,不知道有沒有朋友猜出來為什么這里的山叫丹霞山呢?是這樣的,是因為這里的山是紅色的。我們可以發現周圍山峰的顏色是紅色的,紅色的石頭,紅色的山崖,給人的感覺就像到了一座布滿紅寶石的古城,而四周的綠樹、碧水、藍天、白云又把這片紅色映襯得更為脫俗。所以古人稱這里是“色渥如丹,燦若明霞”,丹霞山也因此而得名。
其實,這里原來并不是山,而是一片湖泊。根據地質學家的考證,在2500萬年以前,這里原來是一片低平的湖泊,湖水不斷地沖刷砂石,黏土積聚到湖底,匯集了許多含鈣質、石膏的沉積物。后來受到地質運動的影響,地殼上升,湖水退盡,形成高聳的山峰,原來湖底的沉積物受到氧化作用后,逐漸變成紅色,并形成了多種形態的峰林、石蛋、石筍等紅沙礫巖地形。后來考察中又發現,這里的峰林有頂平,身陡,麓緩,巖石裸露的特點,便根據這里的地名,在地理學上將這種地貌定名為“丹霞地貌”。
世界上有丹霞地貌的國家為數不多,目前,只有美國、德國、南斯拉夫等國家的某些地區是屬于這種地形,在我國福建的武夷山、安徽的齊云山、江西的龍虎山以及廣東的金雞嶺都具有丹霞地貌的特征。而我們要參觀的丹霞山景區,則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發育最典型、風景最優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
中國有“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說法,這里也不例外,它的開發和完善,幾乎都與僧人有著密切的關系。據說在隋唐時,就有僧人在山上的天然巖洞里修行、休息;到了南宋,法云居士開始利用錦石巖的天然洞穴構筑庵堂,修金身,頌佛法,這是最早有記載的開發丹霞山的事件。但是,真正開發丹霞山,影響久遠的,被稱為丹霞開山之祖的應該是李永茂、李充茂兩兄弟。
李永茂是河南人,明朝時在現在江西的贛州任巡撫。1644年明朝滅亡后,為了逃避戰亂,也為了等待機會反清復明,他與弟弟李充茂隱居丹霞山導游。他們花費一百多兩金子買下丹霞山,修整關門,開鑿石階,修筑城墻,購置亭臺。經過李氏兄弟的銳意經營,丹霞山的開發基本上具備規模,開始成為明末遺臣的避亂場所,原來不太出名的丹霞山,逐漸聲名遠揚
相傳李氏兄弟的家鄉有一座山叫丹霞山,為了寄托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他們把原來的長老峰改名為丹霞山。后來李充茂到了廣州的海幢寺出家,并將丹霞山施與澹歸和尚請他繼續開發。澹歸和尚在康熙元年來到這里后,刻意開發,成為開辟丹霞山道場之祖。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的旅游車已經到達丹霞山了。請各位朋友拿好自己的行李物品,準備下車游覽吧。
丹霞山的導游詞 篇9
親愛的游客朋友,歡迎您來到美麗神奇的中國紅石公園——丹霞山參觀游覽。我是丹霞山的講解員,非常高興能有機會陪同您一起領略丹霞山的秀麗風光,共度美好時光。
親愛的游客朋友,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中國紅石公園——丹霞山的外山門區域金霞小區。這個區域以前有個村子,村子取了一個很特別的名字:石母。也就是石頭的祖宗的意思。我們面前的這個山門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山門。山門是1994年由中山大學教授彭華先生創意設計修建的。山門通高42米,山門的整體是一個巨大的“山”字。右側門柱取形陽元石,左側門柱取形天柱石,中間的拱門象形天生橋。最高的門柱的設計創意則來自僧帽峰,上刻的“丹霞”二字是由嶺南著名畫家關山月先生題寫的。門框上的四個大字請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字?對,自右至左,這是書法家章一平先生用大篆書寫的“萬古金城”。是贊美丹霞山的山石像一座座紅色的城堡。門框的左下方還有“中國紅石公園”幾個隸書大字,是說丹霞山之美堪與美國黃石公園媲美。紅石公園前面的兩塊花崗巖巨石取自錦江上游的仁化縣長江鎮河田村,上面刻寫的是20xx年8月2日廣東丹霞山與中國南方共6省6處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聯合以“中國丹霞”名稱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獲得成功的世界遺產證書和世界遺產標志,并于20xx年10月29日由國際地貌學家協會協會主席邁克爾•克羅澤、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代表保羅•丁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原主任沃爾夫岡•伊德、國際地貌學家協會丹霞地貌工作組主席、中山大學教授彭華共同為中國丹霞世界遺產標志石揭碑。大門的右下方紅砂巖石碑上面刻寫的是20xx年2月13日丹霞山成功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和世界地質公園標志,是20xx年7月5日揭碑開園的。這兩塊合而為一的巨大的紅砂巖則取自韶關境內另一處著名的丹霞地貌景觀樂昌市坪石鎮金雞嶺的附近。大家可以在這兩塊標志石前照相留念。
現在我們正式進入景區游覽。您可以憑購買的景區門票乘坐景區環保車進入我們的各個游覽區,從外山門到陽元石游覽區約2公里,到長老峰游覽區約4公里,到錦江游船碼頭約1.5公里。入口的右側有一條長1500米的進山步道,與陽元石游覽區和錦江沿江步道聯成一體,游客也可以選擇徒步進入山里游覽。丹霞山風景區位于廣東省韶關市東北郊,總面積292平方公里,北大門距韶關市區45公里,風景區的最南端距韶關東火車站僅6公里。因山石“色如渥丹,燦若明霞”,所以稱之為丹霞山。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1980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旅游區之一。我們的丹霞山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95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xx年2月13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xx年8月2日與中國南方共6省6處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以“中國丹霞”名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為中國第八處、也是目前廣東唯一的一處世界自然遺產。丹霞山歷史悠久,風光秀麗,具有雄、險、奇、秀、幽、古、曠七大特點,素有“萬古丹霞冠嶺南”的美譽。
雄:即雄偉、陽剛之美。以赤壁丹崖為特色。丹霞山的山峰均由懸崖峭壁構成,拔起于平川或河岸之上,危崖裸露、光滑齊削、氣勢磅礴,充滿陽剛之美。
險:丹霞山地貌具有“頂平、身陡、麓緩”的特點,古人利用這一特征常在崖頂筑石結寨,以險御敵,如巴寨、細美寨、長老寨、揚州寨、韭菜寨等。每座山寨的攀登之路猶如“天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上山途中用紅色砂石所壘成的道道山門,也可使敵人望而生畏。
奇:丹霞山石之奇特,形態各異,似墻、似堡、似寨,擬人、擬獸、擬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陽元石、陰元石堪稱“天下第一絕景”。天然形成的通泰橋則被譽為“嶺南第一橋”。龍鱗片石、天柱石、觀音石、望夫石與陰、陽元石,并稱丹霞山六大奇石。
秀: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的植被一年四季郁郁蔥蔥,湞江全長32千米和作為湞江一級支流的錦江下游34千米蜿蜒于丹霞山區腹地,如飄帶,似銀練。沿江兩岸,竹樹婆娑,田園錦繡,江清水碧,山石倒影,丹山碧水交相輝映,不是漓江勝似漓江。
幽:沿斷層和節理廣泛發育的線谷、巷谷、溝谷普遍具有狹窄幽深的特點,兩側丹崖赤壁,溝谷幽深,谷底植被茂盛,鳥鳴谷幽。丹霞盆地核心區內的山峰和谷地,大部分為無人區。
古:從湞江河畔的新石器時代的鯰魚轉遺址,從相傳4000多年前虞舜南巡奏韶樂,從錦江岸邊的巖畫,從隋唐以來的韶石、獅子巖、錦石巖的開發,到明清時期別傳寺等的興盛,千百年來,古人為丹霞山留下了豐富的建筑、摩崖碑刻、詩文和古老的傳說。
曠:主要體現在錦江河谷小平原和湞江河谷小平原。站在丹霞山峰上下望成片的夏富小平原和周田小平原,一派美麗的丹霞田園風光。
丹霞山是丹霞地貌命名地。那么什么是丹霞地貌呢?按照當代丹霞地貌泰斗、中山大學教授黃進先生的定義:丹霞地貌是指有陡崖的陸相紅層地貌。這里面有三層含義,第一層是陡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懸崖峭壁,這種峭壁高度一般要求超過5米;第二層是紅層,就是巖石必須是紅色的;第三層含義是巖石是陸相沉積巖,也就是湖相沉積。那么,作為丹霞地貌命名地的丹霞山,如此奇特的山水是怎樣形成的呢?在1.4億年前,也就是恐龍滅絕的年代,丹霞山是南嶺山脈的一個內陸盆地。由于地勢低洼,雨水夾帶著泥沙碎石流到湖泊內堆積。當時地球的氣候非常炎熱,湖里的堆積物所含的鐵質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鐵,形成紅色沉積巖。經過大約7千萬年,湖泊內沉積了厚度約3700米的巨厚紅層。其上部約1300米的較堅硬巖層稱為丹霞組,下部約2400米的較松軟巖層稱為長壩組。到白堊紀末(距今7千萬年前后),整個盆地沉積環境消失。由于地殼運動和受燕山運動影響,逐漸隆起并接受侵蝕,但是這個時期的上升非常緩慢。距今3千萬年前后,受喜瑪拉雅山造山運動影響,湖盆隨著南嶺山脈劇烈抬升,湖內巖層形成許多斷裂和節理,加之長期受流水侵蝕、重力崩塌、差異風化,形成了一座座頂平(或頂斜)、身陡、麓緩的山峰。
丹霞山的導游詞 篇10
中國紅石公園、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山位于廣東省韶關市東北郊,總面積292km2。是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中國生物圈網絡成員。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的地方。
“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丹霞地貌是指有陡崖的陸相紅層地貌。丹霞山以赤壁丹崖為特征,集“雄、險、奇、秀、幽”于一身,是發育最典型、造型最豐富、景色最優美、研究最充分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全山有680多座山峰、石墻、巖堡、巖柱、穿洞、天生橋,最高峰巴寨海拔619.2米,是中國低海拔山岳景區的典型代表。
“曲江山水聞來久”(唐•韓愈),“絕境方知在嶺南”(唐•胡曾)。丹霞山古稱曲紅山、韶石山,因4000多年前舜帝南巡至此奏韶樂而得名,自古就是嶺南名勝和宗教名山,F有別傳禪寺、錦石巖寺、仙居巖道觀以及數十處寺廟遺址,108座古山寨遍布全境。歷代文人在這里留下了許多詩文、傳說,存有300多處摩崖石刻、碑刻、壁畫。
丹霞山由丹霞、巴寨、韶石、飛花水、仙人跡五大園區和錦江、湞江兩條風光帶組成。目前,已開發長老峰游覽區、陽元石游覽區、翔龍湖游覽區、錦江畫廊游覽區、竹筏漂流景區,是以自然觀光為主,集科普、考察、攀巖、探險、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旅游景區。
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造型奇絕、別具一格、超凡脫俗。這里丹崖碧水、絕壑層巒、云霧飄渺,晨鐘暮鼓、竹影婆裟、松濤陣陣,山間民居古樹錯落、阡陌縱橫、炊煙裊裊,山水田園風光優美迷人。
丹霞山的導游詞 篇11
各為游客朋友大家好,很高興能有幸陪同大家一起游覽我們廣東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丹霞山,首先我先把丹霞山的概況簡要地給大家介紹一下。
丹霞山座落于仁化縣城南約9公里處,距韶關市區56公里。丹霞山與南海羅浮山、博羅羅浮山、肇慶鼎湖山并列為廣東四大名山,1988年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山均為紅色砂礫巖,遠眺全山,“色如渥丹,燦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稱之為“紅石花園”。它的地質巖層是由碎屑紅巖,礫石巖和粉狀沙巖所組成,含有鈣質,氧化鐵和少量石膏,呈丹紅色,是砂巖地勢的代表。這種地形和福建的武夷山、韶關的金雞嶺等同屬丹霞地貌。丹霞山古稱燒木佛舊地,又稱長老寨。據《廣東省通志》記載,丹霞山在殘唐五代時期已有佛教居士法云在山上之錦石巖憩息,至南寧時期,有僧伽構造堂室,供奉佛像。明代末年(公元1645 年),虔州巡撫李永茂、李充茂兄弟來山經營,開鑿石階修筑關門,建造房舍,作為隱居之所,并更名為丹霞山。
丹霞山主峰海拔409米,它與眾多名山相比遠不算高,也不算大,但它集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桂林之秀一身,具有一險、二奇、三美的特點。風景區劃分為上、中、下三層以及錦江風景區、翔龍湖和有被譽為天下第一奇景的陽元山,上層是三峰聳峙;中層以別傳寺為主體;下層以錦石巖為中心。三百多年前澹歸和尚在丹霞山開辟別傳寺時,曾挑出12 處風景,命名丹霞十二景:錦水灘聲、玉臺爽氣、杰閣晨鐘、丹梯鐵索、舵石朝曦、竹坡煙雨、雙沼碧荷、乳泉春溜、累頂浮圖、虹橋擁翠、片鱗秋月。
丹霞山的導游詞 篇12
“親愛的游客們,你們好!我的名字叫黎嘉豪,你們可以叫我小黎也可以叫我黎導,今天將由我帶領大家去游覽丹霞山,希望我們能一起度過開心、愉快的一天。好,請大家跟我走。我將會一邊走一邊為你們介紹丹霞山。
首先我先把丹霞山的概況簡要地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紅石公園——丹霞山為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遺產提名引地等,位于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和湞江區境內。丹霞山還是廣東四大名山了!
丹霞山的總面積是294平方公里,丹霞山主峰海拔409米,它與眾多名山相比遠不算高,也不算大,但它集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桂林之秀一身,具有一險、二奇、三美的特點。風景區劃分為上、中、下三層以及錦江風景區、翔龍湖和有被譽為天下第一奇景的陽元山,上層是三峰聳峙;中層以別傳寺為主體;下層以錦石巖為中心。三百多年前澹歸和尚在丹霞山開辟別傳寺時,曾挑出12處風景,命名丹霞十二景:錦水灘聲、玉臺爽氣、杰閣晨鐘、丹梯鐵索、舵石朝曦、竹坡煙雨、雙沼碧荷、乳泉春溜、累頂浮圖、虹橋擁翠、片鱗秋月。主體是陽元山景區和錦江畫廊游覽區這兩個景點,因此我們等會兒也重點參觀這兩個景點。好了,事不宜遲,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飽覽丹霞山的美景吧!
大家請跟我來!走進丹霞山,首先會看到陽元山景區因有天下奇景陽元石高28。5米。直徑7米而得名,景區游覽面積6平方公里,主要景點陽元石,北為坤元山,一陰一陽遙相對應。還有古寺混元洞、七座天生橋、擬禽擬獸的山石造型等。我們現再來到了翔龍湖景區這里,翔龍湖景區位于丹霞山南側谷地,因其湖面輪廓酷似一條騰飛的青龍而得名。沿湖有龍須間、九龍峰、仙居巖、霧隱巖、乘龍臺、祈龍臺等自然十八處美麗的景區。
大家再看!錦江景區的景江似一條玉帶自北而南穿行與丹霞山群峰之中,沿岸赤壁臨江,朱碧輝映,翠竹夾岸……目前開辟水上游程10公里,沿途幾十處景點串珠分布。下游至望江亭,可見仙山瓊閣、遍山石盆美麗的風景直到陽元山景區,經過景點有鯉魚跳龍門、錦巖大赤壁群像過江等。
各位游客,丹霞山的游覽就到此結束了,希望大家玩得愉快,游得開心。
丹霞山的導游詞4
“親愛的游客們,你們好!我的名字叫黎嘉豪,你們可以叫我小黎也可以叫我黎導,今天將由我帶領大家去游覽丹霞山,希望我們能一起度過開心、愉快的一天。好,請大家跟我走。我將會一邊走一邊為你們介紹丹霞山。
首先我先把丹霞山的概況簡要地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紅石公園——丹霞山為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遺產提名引地等,位于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和湞江區境內。丹霞山還是廣東四大名山了!
丹霞山的總面積是294平方公里,丹霞山主峰海拔409米,它與眾多名山相比遠不算高,也不算大,但它集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桂林之秀一身,具有一險、二奇、三美的特點。風景區劃分為上、中、下三層以及錦江風景區、翔龍湖和有被譽為天下第一奇景的陽元山,上層是三峰聳峙;中層以別傳寺為主體;下層以錦石巖為中心。三百多年前澹歸和尚在丹霞山開辟別傳寺時,曾挑出12處風景,命名丹霞十二景:錦水灘聲、玉臺爽氣、杰閣晨鐘、丹梯鐵索、舵石朝曦、竹坡煙雨、雙沼碧荷、乳泉春溜、累頂浮圖、虹橋擁翠、片鱗秋月。主體是陽元山景區和錦江畫廊游覽區這兩個景點,因此我們等會兒也重點參觀這兩個景點。好了,事不宜遲,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飽覽丹霞山的美景吧!
大家請跟我來!走進丹霞山,首先會看到陽元山景區因有天下奇景陽元石高28。5米。直徑7米而得名,景區游覽面積6平方公里,主要景點陽元石,北為坤元山,一陰一陽遙相對應。還有古寺混元洞、七座天生橋、擬禽擬獸的山石造型等。我們現再來到了翔龍湖景區這里,翔龍湖景區位于丹霞山南側谷地,因其湖面輪廓酷似一條騰飛的青龍而得名。沿湖有龍須間、九龍峰、仙居巖、霧隱巖、乘龍臺、祈龍臺等自然十八處美麗的景區。
大家再看!錦江景區的景江似一條玉帶自北而南穿行與丹霞山群峰之中,沿岸赤壁臨江,朱碧輝映,翠竹夾岸……目前開辟水上游程10公里,沿途幾十處景點串珠分布。下游至望江亭,可見仙山瓊閣、遍山石盆美麗的風景直到陽元山景區,經過景點有鯉魚跳龍門、錦巖大赤壁群像過江等。
各位游客,丹霞山的游覽就到此結束了,希望大家玩得愉快,游得開心。
丹霞山的導游詞 篇13
您好!我叫林科均,你們可以叫我“熱帶雨林”。今天由我來帶領大家游覽國家AAAA級風景區——丹霞山
你知道丹霞山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嗎?哈哈,你不知道吧!這山“色如渥丹,燦若明霞”,所以叫丹霞?矗菈K石頭就是景陽元石,像一個高大的巨人挺立在叢山峻嶺之中,昂首東望?匆豢矗诰瓣栐呐赃,有一座山叫“景元石”,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爬的第一座山。一會爬山的時候大家一定要小心哦。因為這山一面是70度,另外一面時90度,非常險峻。為了安全,我們從90度的一面上去,再從70度的這面下來。大家要記住要抓好鐵索,盡量朝前看。
大家到齊了吧?我們現在到了“玉女攔江”。這個“玉女攔江”可是有個美麗的故事的哦!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仙女,她美得像朵花:嫩紅嫩紅的臉蛋,烏黑烏黑的長發和那雪白嬌嫩的皮膚都讓人著迷。一次下凡,仙女看見一位帥氣英俊的小伙子,便愛上了他,并和他結了婚。但是不久就被王母娘娘發現了。仙女私自下凡并和凡人結婚,觸犯了天條,所以命四海龍王發大水淹死他們。玉女用法術把江水攔住了,但是自己變成了江中的一塊石頭——玉女攔江。而小伙子回頭望著水中的玉女,非常傷心,變成了一塊石頭——景陰元石。
哦,天色已晚,大家回酒店好好休息,養精蓄銳,明天我們繼續游玩。
丹霞山的導游詞 篇14
親愛的游客朋友,歡迎您來到美麗神奇的中國紅石公園——丹霞山參觀游覽。我是丹霞山的講解員,非常高興能有機會陪同您一起領略丹霞山的秀麗風光,共度美好時光。
親愛的游客朋友,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中國紅石公園——丹霞山的外山門區域金霞小區。這個區域以前有個村子,村子取了一個很特別的名字:石母。也就是石頭的祖宗的意思。我們面前的這個山門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山門。山門是1994年由中山大學教授彭華先生創意設計修建的。山門通高42米,山門的整體是一個巨大的“山”字。右側門柱取形陽元石,左側門柱取形天柱石,中間的拱門象形天生橋。最高的門柱的設計創意則來自僧帽峰,上刻的“丹霞”二字是由嶺南著名畫家關山月先生題寫的。門框上的四個大字請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字?對,自右至左,這是書法家章一平先生用大篆書寫的“萬古金城”。是贊美丹霞山的山石像一座座紅色的城堡。門框的左下方還有“中國紅石公園”幾個隸書大字,是說丹霞山之美堪與美國黃石公園媲美。紅石公園前面的兩塊花崗巖巨石取自錦江上游的仁化縣長江鎮河田村,上面刻寫的是20_年8月2日廣東丹霞山與中國南方共6省6處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聯合以“中國丹霞”名稱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獲得成功的世界遺產證書和世界遺產標志,并于20_年10月29日由國際地貌學家協會協會主席邁克爾?克羅澤、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代表保羅?丁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原主任沃爾夫岡?伊德、國際地貌學家協會丹霞地貌工作組主席、中山大學教授彭華共同為中國丹霞世界遺產標志石揭碑。大門的右下方紅砂巖石碑上面刻寫的是20_年2月13日丹霞山成功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和世界地質公園標志,是20_年7月5日揭碑開園的。這兩塊合而為一的巨大的紅砂巖則取自韶關境內另一處著名的丹霞地貌景觀樂昌市坪石鎮金雞嶺的附近。大家可以在這兩塊標志石前照相留念。
現在我們正式進入景區游覽。您可以憑購買的景區門票乘坐景區環保車進入我們的各個游覽區,從外山門到陽元石游覽區約2公里,到長老峰游覽區約4公里,到錦江游船碼頭約1.5公里。入口的右側有一條長1500米的進山步道,與陽元石游覽區和錦江沿江步道聯成一體,游客也可以選擇徒步進入山里游覽。丹霞山風景區位于廣東省韶關市東北郊,總面積292平方公里,北大門距韶關市區45公里,風景區的最南端距韶關東火車站僅6公里。因山石“色如渥丹,燦若明霞”,所以稱之為丹霞山。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1980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旅游區之一。我們的丹霞山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95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_年2月13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_年8月2日與中國南方共6省6處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以“中國丹霞”名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為中國第八處、也是目前廣東唯一的一處世界自然遺產。丹霞山歷史悠久,風光秀麗,具有雄、險、奇、秀、幽、古、曠七大特點,素有“萬古丹霞冠嶺南”的美譽。
雄:即雄偉、陽剛之美。以赤壁丹崖為特色。丹霞山的山峰均由懸崖峭壁構成,拔起于平川或河岸之上,危崖裸露、光滑齊削、氣勢磅礴,充滿陽剛之美。
險:丹霞山地貌具有“頂平、身陡、麓緩”的特點,古人利用這一特征常在崖頂筑石結寨,以險御敵,如巴寨、細美寨、長老寨、揚州寨、韭菜寨等。每座山寨的攀登之路猶如“天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上山途中用紅色砂石所壘成的道道山門,也可使敵人望而生畏。
奇:丹霞山石之奇特,形態各異,似墻、似堡、似寨,擬人、擬獸、擬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陽元石、陰元石堪稱“天下第一絕景”。天然形成的通泰橋則被譽為“嶺南第一橋”。龍鱗片石、天柱石、觀音石、望夫石與陰、陽元石,并稱丹霞山六大奇石。
秀: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的植被一年四季郁郁蔥蔥,湞江全長32千米和作為湞江一級支流的錦江下游34千米蜿蜒于丹霞山區腹地,如飄帶,似銀練。沿江兩岸,竹樹婆娑,田園錦繡,江清水碧,山石倒影,丹山碧水交相輝映,不是漓江勝似漓江。
幽:沿斷層和節理廣泛發育的線谷、巷谷、溝谷普遍具有狹窄幽深的特點,兩側丹崖赤壁,溝谷幽深,谷底植被茂盛,鳥鳴谷幽。丹霞盆地核心區內的山峰和谷地,大部分為無人區。
古:從湞江河畔的新石器時代的鯰魚轉遺址,從相傳4000多年前虞舜南巡奏韶樂,從錦江岸邊的巖畫,從隋唐以來的韶石、獅子巖、錦石巖的開發,到明清時期別傳寺等的興盛,千百年來,古人為丹霞山留下了豐富的建筑、摩崖碑刻、詩文和古老的傳說。
曠:主要體現在錦江河谷小平原和湞江河谷小平原。站在丹霞山峰上下望成片的夏富小平原和周田小平原,一派美麗的丹霞田園風光。
丹霞山是丹霞地貌命名地。那么什么是丹霞地貌呢?按照當代丹霞地貌泰斗、中山大學教授黃進先生的定義:丹霞地貌是指有陡崖的陸相紅層地貌。這里面有三層含義,第一層是陡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懸崖峭壁,這種峭壁高度一般要求超過5米;第二層是紅層,就是巖石必須是紅色的;第三層含義是巖石是陸相沉積巖,也就是湖相沉積。那么,作為丹霞地貌命名地的丹霞山,如此奇特的山水是怎樣形成的呢?在1.4億年前,也就是恐龍滅絕的年代,丹霞山是南嶺山脈的一個內陸盆地。由于地勢低洼,雨水夾帶著泥沙碎石流到湖泊內堆積。當時地球的氣候非常炎熱,湖里的堆積物所含的鐵質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鐵,形成紅色沉積巖。經過大約7千萬年,湖泊內沉積了厚度約3700米的巨厚紅層。其上部約1300米的較堅硬巖層稱為丹霞組,下部約2400米的較松軟巖層稱為長壩組。到白堊紀末(距今7千萬年前后),整個盆地沉積環境消失。由于地殼運動和受燕山運動影響,逐漸隆起并接受侵蝕,但是這個時期的上升非常緩慢。距今3千萬年前后,受喜瑪拉雅山造山運動影響,湖盆隨著南嶺山脈劇烈抬升,湖內巖層形成許多斷裂和節理,加之長期受流水侵蝕、重力崩塌、差異風化,形成了一座座頂平(或頂斜)、身陡、麓緩的山峰。
丹霞山的導游詞 篇15
各為游客朋友2113大家好,很高興能有5261幸陪同大家一起游覽我們廣東著名的風景名勝區4102——丹霞1653山,首先我先把丹霞山的概況簡要地給大家介紹一下。
丹霞山座落于仁化縣城南約9公里處,距韶關市區56公里。丹霞山與南海羅浮山、博羅羅浮山、肇慶鼎湖山并列為廣東四大名山,1988年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山均為紅色砂礫巖,遠眺全山,“色如渥丹,燦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稱之為“紅石花園”.丹霞山主峰海拔409米,它與眾多名山相比遠不算高,也不算大,但它集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桂林之秀一身,具有一險、二奇、三美的特點。風景區劃分為上、中、下三層以及錦江風景區、翔龍湖和有被譽為天下第一奇景的陽元山,上層是三峰聳峙;中層以別傳寺為主體;下層以錦石巖為中心。丹霞十二景:錦水灘聲、玉臺爽氣、杰閣晨鐘、丹梯鐵索、舵石朝曦、竹坡煙雨、雙沼碧荷、乳泉春溜、累頂浮圖、虹橋擁翠、片鱗秋月。
丹霞山一年四季無論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游人觀賞。早上,可以在丹霞山看到日出的奇觀和滔滔云海;晚上,可以看到絢麗的晚霞和恬靜的夜色。雨天,極目遠眺,使人胸懷開闊,萬慮頓消。至于春夏秋冬,四時景色的奇妙,則只有身歷其境者,才能體會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