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山導游詞怎么寫(精選3篇)
白塔山導游詞怎么寫 篇1
大家好,我們的團隊名稱是“三人行”,因為我們的團隊是由三個人組成,而孔子曾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也有俚語說過“三個臭皮匠,頂過諸葛亮”,大屏幕上的是我們的團隊風采。我是你們這次瘦西湖之行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
瘦西湖是揚州湖上園林的代表,所以最好的游覽方式就是坐船游覽,這樣最能體現“船在水中行,人在畫中游”的畫面,現在就請大家上船游覽。我今天帶大家游玩的是瘦西湖最經典的一部分。大家往前看,遠處的景色可謂“小橋流水,風亭直立山巔;明軒石欄,釣渚直插水際”,儼然是一幅江南山水畫。這組四面環水的建筑,它叫鳧莊,建于1921年,因其形狀似浮于湖面的野鴨子而得名。它的建筑非常矮小,布局造型也十分得體,既烘托了五亭橋的高大雄偉,也陪襯了白塔的亭亭玉立,是瘦西湖不可缺少的一處點綴。往南面看去,是一座挺直白塔。
關于這座塔,在揚州流傳著“一夜造塔”的故事。傳說乾隆第六次坐船游覽瘦西湖,忽然對揚州鹽商說:“這一帶的景色很象北京北海的瓊島春陰,可惜少了一座白塔。”皇帝是說者無心,鹽商卻聽者有意,當即花了數十萬銀子買通乾隆左右,得到北海白塔的圖,然后在一夜之間派人用鹽包為基礎,紙扎為表堆成一座白塔,第二天,天公作美,漫天薄霧,乾隆再次游覽時,只見遠處朦朧中矗立著一座白塔,十分驚嘆:“人道揚州鹽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虛傳”。這僅僅是傳說,但這座白塔的確是仿北海白塔而建的,形狀雖沒有北海白塔雄偉壯麗,然而雖瘦不覺寒酸,反窈窕多姿。現在映入眼簾的這座橋是揚州的標志建筑——五亭橋,因其形狀從空中鳥瞰,像是一朵大而美麗的蓮花浮在瘦西湖上,又名蓮花橋。這座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即1757年,是仿造北京北海的五龍亭和北海大橋而建的,設計者別出新裁地將亭和橋結合成一體。“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橋洞正側凡十有五”。
我們請看橋上風亭,靈巧——顯現的是秀美,橋上置五亭,形成亭廊,中亭較高,有眾星捧月之勢,一個個亭挑四角,檐牙高啄,金瓦紅柱;再看橋的基礎,厚重——顯現的是壯美,橋橫跨55。5米,下面是由12個大青石砌成的橋墩,形成草字頭的形制,比普通橋梁多了四翼,便于有人穿橋而過。其建筑風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教授看過這座橋以后作出了這樣的評價:“中國最古老的橋是趙州橋,中國最壯美的橋為盧溝橋,中國最秀氣最具藝術代表性的橋就是揚州的五亭橋了。”它構造的最精妙之處在于下面橋墩的設計,在《揚州畫舫錄》中記載:“每當月滿之時,每洞各銜—月。金色混漾,眾月交輝,莫可名狀。”
由此可見,不僅煙花三月該下揚州,在中秋之夜,大家也可以來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感受“面面清波涵月影,頭頭空洞過云橈,夜聽玉人簫”的絕妙佳境。好了,這一段瘦西湖的主要景點我就先給大家介紹到這里,待會大家可以在前面碼頭下船,慢慢品味剩下的美景。揚州瘦西湖就是一幅一幅在您面前展現出不同風格的山水國畫長卷,游覽瘦西湖,我們可以體會到“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明又一村”的意境,真切地感受瘦西湖的曲折多變和幽雅寧靜。“良時莫需擲,好句須頻讀”,好園林就像好文章需要大家來觀賞品味,而煙花三月這么好的游覽季節您也一定不能錯過,歡迎大家以后再來揚州,再見!
白塔山導游詞怎么寫 篇2
各位游客:
大家早上好,我們今天的地點是白塔山。
白塔山位于蘭州市黃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頭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勢巍峨起伏,蟠結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勢。白塔原為紀念去蒙古謁見成吉思汗而在蘭州病故的一西藏薩迦派喇嘛而建。現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間(1450-1456年),鎮守甘肅內監劉永成重建。清康熙54年(1715年),巡撫綽奇補舊增新,擴大寺址,起名“慈恩寺”。
白塔七級八面,高約17米,下筑圓基,上著綠頂,各面雕有佛像,檐角系有鐵馬鈴。塔外通涂白漿,如白玉砌成。白塔山1958年辟為公園,總建筑面積8,000多平方米,分為三臺建筑群,依山而筑,飛檐紅柱,參差有致,各建筑以亭榭回廊相連,四通八達。山上原有象皮鼓、青銅鐘、紫荊樹,古稱“鎮山三寶”,現紫荊樹已枯死。白塔山經過多年綠化,樹高林密,曲徑通幽。公園三臺大殿內獨特的“黃河奇石館”藏石豐富,獨具風格。
山下為中山橋,二者已連為一體,成為蘭州旅游的必游之地。蘭州市白塔山東約1公里處有元代的王保保城遺址。相傳明初,大將徐達、馮勝奉命攻打元軍王保保,久攻不破,恰至元宵節,徐達命軍士做成又粗又長的鼓,扮成社火隊混入城內,以大旗為號,里應外合,終于攻破了王保保城。為紀念這場戰斗的勝利,這種鼓被命名為“太平鼓”,并成為蘭州社火的主要表演形式。從此,王保保城和太平鼓更加聞名。
白塔山導游詞怎么寫 篇3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各位參加此次呼和浩特之行的旅行團,我是--旅游公司的導游--,是咱們此次活動的全程陪同導游,大家可以叫我--,也可以叫我--。坐在我旁邊的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師傅,在我市旅游期間就由--師傅和我為大家提供服務,我們十分榮幸!
大家在此旅游,可以把兩顆心交給我們:一顆是“放心”,交給師傅,因為他的車技嫻熟,有---年的駕齡,從未出過任何事故;另一顆是“開心”,就交給我好了。旅游期間,請大家認清導游旗的標志,以免跟錯隊伍。請大家記清集中和游覽時間,以免因一人遲到而影響大家的活動。大家有什么問題和要求請盡量提出來,我將盡力解決。最后祝大家這次旅游玩得開心、吃得滿意、住得舒適。謝謝!
現在,我們即將前往呼和浩特白塔,作為呼和浩特的代表性古建筑,白塔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相信此次參觀帶給您的收獲一定會遠超您的預期!最后,請大家到達白塔后,一定要維護建筑內以及周圍的環境,不要亂扔垃圾、亂涂亂畫、以及使用閃光燈拍照,謝謝配合!
在參觀我們此行的目的地白塔之前,我們先要到一個村落,這個村落的名字叫添密灘,大家現在看這座村子可能感覺很普通,但是在過去,這是一個非常富庶的地方。在十九世紀末,這里的客店幾乎都是用石頭砌成的,而且還有高大的圍墻,各位游客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看到這里還有一些圍墻的遺跡。從添密灘再向北走約二十里就到了我們此行的目的地—白塔。現在請大家上車,我們即將前往白塔。大家現在所看到的就是呼和浩特的白塔,這座塔有七層,高二十丈,換算成現在的通用單位米的話,大約是六十七米,大家可以看到,它的臺基是一個蓮花的形狀,上面還雕刻著人和動物的各種形狀,美麗精致,栩栩如生。可能在我們團中的一些游客游覽過北京天寧寺的那座高塔,那座塔已經可以說是非常壯觀,但事實上,我們面前的白塔比天寧寺塔還要高出一截。我們現在距離這么遠已經可以看出白塔的龐大了,我們現在走近看看,是不是能夠更加深切的體會出它的宏偉壯觀了呢。據俄國人波茲德涅耶夫估計,這座塔的高度有四十俄丈高,約等于85。36米,足見其高大宏偉。白塔各層的高度是完全一樣的,總體可將其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塔基。第二是由一層層塔檐分隔開的七層塔身。第三個部分是塔頂。
我們先來看塔基,塔的基座是圓的,形同古時佛像身下的蓮臺。再往上看,我們可以看到,每層塔身都是八面體,而與塔身高度相比之下顯得似乎有點扁平的瓦蓋塔頂則又是圓形的。
根據入口來看,塔的正面朝南,下面兩層塔身各塑有十六尊坐著的佛像和立著的金剛。這些雕塑也可謂是巧奪天工,惟妙惟肖,非常的精美!下面我們進入第一層,第一層的南面是正門,正門上方的白色大理石板上刻著六個篆字即“萬部華嚴經塔”,這是白塔的另一個名字。各位游客可以走近一些,仔細的欣賞一下這幾個字。在白塔初建成的時候,正門前曾有過用磚頭和花崗石石板砌的臺階,但在之后的一段時間這些臺階倒塌,磚頭和石板也都被附近的農民陸續拿光,而且正門離地又太高,因此在那時沒有任何辦法能進入塔內,從而也就無法看到塔里曾被塔里的那些題詞了。而今天我們沒有了這樣的問題,現在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座修葺一新的白塔,過一會兒,我們就要登塔了。下面我們繼續參觀白塔的其他部分。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白塔上雕刻著許許多多巨大、精美的浮雕,還有顏色不同、砌法多樣的磚塊和石塊,大家再向上看,上面還有裝飾奇妙、凹凸有致的塔檐,我們再看白塔的腰線,會發現上面裝飾著一些具有情節的雕塑,向我們傳達著那時人們的生活狀態、日常活動。
大家再看這面墻,上面刻著萬部華嚴經中的名言,包含了大到世界,小到我們個人人生中所蘊含的哲理。而且當您把目光投向地面上的時候,你會感受到這些裝飾的陰影在整個巨塔樸素的畫面上又是那樣地濃淡適宜,參觀完了這一切,您是不是已經被美麗雄偉的白塔深深吸引了呢,但是白塔的美麗不光是外在的,作為呼市的代表性古建筑,內在美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請隨我進入白塔,去探索一下它塔中的天地吧!沿著塔里的階梯我們可以登上最高層,大家在走的過程中可以注意到階梯兩側刻著審閱所刻經文者的姓名。這些文字篆刻的時間可以追溯到金代世宗時期,所以也可以算是歷史久遠了。下面,就請大家自由的參觀白塔,請各位游客結伴而行,不要走散了,一定要注意安全。
眼看我們此次的旅行就要結束了,也要和大家說再見了。常言道“相見時難別亦難”,“送君千里終有別”。在此,我非常感謝各位朋友對我工作的支持。短短幾天時間,大家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謝謝大家的合作!在幾天的游覽過程中,若有不盡人意之處,還請各位批評指正,您的意見將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您的建議將是我們改進的目標。在返程途中,如果有什么不足之處,還請多諒解。希望大家有機會能再來我市,欣賞我們的自然風光,名勝古跡,一年四季的美景等著您,到時我再來給各位當導游。最后祝愿大家一路平安!合家歡樂!身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