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福建九龍谷的導游詞范文(通用3篇)
介紹福建九龍谷的導游詞范文 篇1
九龍谷的主要景點有
霞客古道
福建九龍谷國家森林公園境內霞客古道徐霞客古道是古代寧海通往天臺的要道,約建于唐代,現存古道多為卵石鋪面,古道兩側多為名勝古跡,有茶廊、古井、古橋、庵堂等。
九龍谷漂流
福建九龍谷國家森林公園境內九龍谷漂流全程約2.8千米,途經10余個跌水、10余道彎,順溪漂流,峰奇石秀,泉清谷幽,湖光山色,倒映成趣。溪流中千姿百態的奇石,壁立千刃、崖懸石怪、霞客覽勝、玉兔奔月、神龜朝圣等石景,盡顯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龜山寺
福建九龍谷國家森林公園境內龜山寺是莆田四大名剎之一,依北面南,對面是一列如屏的幾座小山峰,左為筆筒峰,右為筆架山。龜山寺廟于唐穆宗長慶二年(820xx年)由無了禪師創建。現存的建筑物為清光緒三十年()重建。
介紹福建九龍谷的導游詞范文 篇2
連城山水價值連城!地處福建西部的連城縣的冠豸山不連崗以自高,不托勢而自遠,外直中虛,方圓四十里,它于1986年被評為福建省十佳風景區,1994年被確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并于20_年被評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游區,20_年被列入中國國家自然遺產名錄。冠豸山風景區屬丹霞地貌,蒼玉峽逶迤而入,一石若懸,流泉從石間穿過,潺潺不斷,逾半山處,巨石之上立一松風亭。半云亭筑在山間突出部,仰崖上古樹,郁郁蒼蒼,如在半天。至滴珠巖,高壁峭立,獨留一面,明代名儒黃公甫題刻“冠旨”兩字,字徑數尺,蒼勁雄健。旁有乾隆翰林朱陽鐫刻的“上游第一觀”五字,是為閩江、九龍江、汀江發源地之一的佐證。過滴珠巖為芳蘭谷,谷中蘭花香馨遠襲。南面是石園,為清朝林赤章讀書處,巖洞深邃,可容數十人,巖頂石花叢植,雨天水從五老峰崢淙瀉落,又名“天上來”。過修竹徑,越桃源澗,吞紅咽綠,上十余折,即為金字泉。金字泉邊有一水塘,名“清如許”,一線天倒映其中,成天地兩線,更添情趣。上有項南同志題寫的“萬峰朝斗”四個大字,過了一線天,便是“白云深處”,旁有仙人所鑿的玉女池,平日仙水盈池,民間傳說冠豸山五姐妹常在此沐浴,得一冰肌玉骨之身。在白云深處登五老峰,可眺望城區。靈芝峰下為靈芝庵,折北行至小半山,相傳唐歐陽仙曾在此煉丹。
“照天燭”從旁壑中拔地而起,絕無依傍,如紅燭高照,傲然燃空。照天燭旁邊為蓮花洞、五姐妹石。蓮花洞內有石椅石桌。壽星巒上,石欄曲折,長壽亭傲然立于飛云樹影之中。旁有我國著名書法家羅丹篆寫的“人長壽”三字。冠豸山東南有石門湖,潭深壑淺,湖清山秀,酷似一塊翡翠鑲嵌在冠豸山的奇峰險壑之中。登艇游覽,山環水繞,沿途可欣賞“渴馬飲泉”、“大象戲水”、“猴猻撞鐘”、“三姐妹石”、“瘋僧戴帽”等勝景。冠豸山歷代留下許多摩崖石刻和樓臺亭閣及書院等人文景觀。今尚存半云亭、松風亭、東山書院、修竹書院、靈芝庵等以及摩崖石刻40余處。最為珍貴的有林則徐登臨冠豸山,存于東山草堂的手書的橫匾“江左風流”,清乾隆名士《四庫全書》總纂紀曉嵐,在任福建提督學院時題寫的“追步東山”的墨寶。
介紹福建九龍谷的導游詞范文 篇3
各位團友,早上好!歡迎來到綠海明珠的三明市,我是旅行社的導游員,我們的司機師傅姓楊,他是一位很經驗的司機,他可以做到鑰匙一插馬達就響,車輪一動平安送到。今天我們將共同游覽泰寧金湖景區的上清溪。
各位團友,泰寧縣城是一座古老的山城,山川秀麗,文化悠久,曾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譽,這里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尚書第,有被譽為“南方懸空寺”的甘露巖寺,而今天我們將游覽的上清溪位于金湖上游,發源于泰寧縣的一個村里,全長50多公里,幽靜可人。據《泰寧志》記載,300多年前,泰寧貢生陳九疇第一個發現了上清溪,多年來,上清溪猶如一位“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嬌女,默默地隱居在這原始古樸的深山狹谷之中,在這里我就不用什么形容詞來形容今天我們所游覽的上清溪,只告訴大家要乘坐竹排漂過77座峰,88個灘,99個曲,全程33公里,在這水上的時光,我們全靠竹排的艄公,其實聽聽艄公唱山歌,講講故事,說說笑話,一邊看看大好風光,可謂美極了、妙極了。
好,各位團友,上清溪渡口到了,請大家隨我下車,待會乘坐竹排時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啊!別忘了用塑料袋子把包包、鞋子都扎好,以免他們隨波逐流,漂走了。請記住我們車號為閩D12345。 好,各位團友,現在我們前面這是斷石潭,說是上古時期,上清溪有一蝦精,經過千年修煉,化為人形,并與當地一個老實寬厚的小伙子結為恩愛夫妻,且得一子叫文寶,此事被龍王得知,龍顏大怒,用巨石把蝦精沉入深潭。文寶長大成人后,得知母親身世,立誓斷石救母,從此文寶日夜鉆石,風雨無阻,從不間斷,文寶的赤子之心感動了觀音菩薩,她不發慈悲用柳枝劃巨石,讓他們母子團圓,故此潭叫斷石潭。我們一路看來,真可謂一路風景一路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兩岸遍布野花野草,鳥類眾多,這些自在的鳥兒們真用他們淘氣的眼睛一眨一眨地看著你呢,有可能他在想我們是不是他的同類呢?整個金湖就是美在自然,妙在原始。好,各位團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黃龍峽。這兩邊風景我覺得很有種很寧靜美,請各位依自己心境加以欣賞。大家可以深深呼吸一下這里清馨的加有一點水份的空氣,或是閉上眼睛,已好好享受一下或是想想我們周圍清澈見底的水,水中有一條小魚正在很舒服的游著,搖著他的小尾巴。大家是不是感受到了上清溪的自然。我們的游船在這平滑的湖面行駛,猶如在畫中游的感覺。上清溪真可以說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呀。各位朋友,上清溪漂流就要結束了,大家等竹筏停穩后再上岸。各位,你們看在樹梢上有一只知趣的鷓鴣鳥正在再三挽留大家:“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歡迎大家有機會重游上清溪,謝謝!
各位親愛的來賓,大家好!歡迎來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泰寧金湖觀光旅游。我是旅行社的導游員 。愿我用福建人特有的熱情接待您,讓您在福天福地的福建渡過最幸福的日子。
靈秀的金湖位于武夷山脈南端的泰寧縣境內,在這片136平方公里如詩如畫的碧水丹山中,處處都蘊藏著天蹤絕景,短短幾年間金湖已先后獲得了五項國家級榮譽稱號。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金湖勝景之一的甘露巖寺。
甘露巖寺建于宋紹興十六年,是北宋狀元葉祖洽為還母愿而建造的,因其巖穴上方有一形似龍頭的鐘乳石,一年四季間隔滴泉,水質清甜似甘露,故名甘露寺。現在請大家順著我的手勢往前方看,左邊這塊紅色的巖石是不是像一口碩大無比的鐘,而右邊這一塊是不是又像一面獨步天下的鼓呢?甘露寺就建在這鐘鼓之間,真可謂是右鼓左鐘,廟在其中!大家來到甘露寺自然少不了要燒香拜佛,祈求神愿了。甘露寺的香分為八種,上香點共有五處,請大家跟隨我從這兒開始,慢慢往上朝拜。這第一處,就是位于我們左手邊四方竹林中供奉的財神菩薩。在這也出現了甘露寺的第一大奇觀,那就是竹成四方形,竹節長刺,秋天才長筍。俗話說,摸摸四方竹,可得四方財。在財神面前上財旺香,再用手摸摸四方竹,您的財運也很快會從天而降了。在此,我也祝愿大家財運亨通,財源廣進。
沿梯而上,我們來到了甘露寺的山門前。現在,就讓我們進去看個究竟吧。甘露巖是一個天然的內窄外寬呈倒三角形的洞穴。大家請看,它以一根柱子插地,上面建起了四幢樓閣,因此,甘露寺又有南方懸空寺之稱。而且這個寺廟的全部建筑都是以梁木構建而成,用梯型拱頭相連接,沒有使用一根鐵釘,這就是甘露寺一柱插地,不加片瓦的建筑特色。
請大家抬頭仰望,在甘露寺的上方,有一塊黑紅相間的巖壁,那是應身佛,只見它一手持佛珠,一手向天地指點迷津。在應身佛前上平安香就能保佑大家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朋友們,讓我們加把勁,登上101級臺階,我們來到了上香許愿的第三處——拜如意柱。如意柱堪稱甘露寺的又一大奇觀,當地老百姓說呀,男抱得志,女抱得子,小孩抱了是聰明可愛,老人抱了是健康長壽。因此,在如意柱前上龍鳳香、狀元香、平安香和長壽香,再伸出雙手抱抱如意柱,您的心愿很快就能實現了。接下來我們到達的是天王殿,殿內供奉的是彌勒佛及四大天王,在彌勒佛前上歡喜香就能讓我們笑口常開,永遠年輕。再上一層樓,我們就到了甘露寺的最后一個上香點——大雄寶殿,大殿正中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在這呢,也出現了甘露寺的第三大奇觀,那就是佛祖前面拜觀音。相傳甘露寺最早是一個供奉送子觀音的茅庵,當年葉祖洽修建甘露寺時,在主閣樓安排不下觀音殿,只好在大雄寶殿的如來佛祖前面供奉了一尊觀音,這也是甘露寺香火特別旺盛的根本原因。大家在佛祖和觀音前上一柱全家福香,就能祈求佛祖和觀音對您的呵護了。雖然甘露寺已歷經了八百五十多年的風風雨雨,但它古風依舊,游人絡繹不絕,真可謂是“古剎千年歷滄桑,甘露依舊潤游人”。暢游金湖,您可以體會到這里的每一塊丹崖,每一泓清水,每一處名勝都蘊藏著一股靈動的氣韻。各位團友,在感受到金湖天下靈之后,您一定愿意與親朋好友共同分享這里的山山水水,歡迎您帶上您的親友重游金湖,一同來領略這一方佛山秀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