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片《國家監察》觀后感心得(通用3篇)
專題片《國家監察》觀后感心得 篇1
1月12日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制的紀實專題片《國家監察》第一集《擘畫藍圖》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播出后,反響熱烈。
這部反腐大片制作精良,解讀權威,第一次將多名“老虎”查辦的細節公開亮相,尺度不可謂之不大。“暗號、接頭、密談,貴州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長王曉光被調查前往下水道倒年份酒”“帶著涉案款物投案河北省政協原副主席艾文禮先后4次主動交代有關問題”“父子齊立案、全家被調查,全國人大原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云南省委原書記秦光榮萬分糾結后主動投案”等案例的成功查辦,展現出了國家監察成立后的反腐力度和反腐成效,各級監察委員會用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提交了一份滿意答卷。面對鏡頭,曾經的高官追悔莫及,深刻剖析自己嚴重違紀違法的根源,從內心深處深深懺悔……有網友表示,這不僅是一部紀實專題片,更是一部深刻的警示教育片!教訓深刻!直擊人心、撼動靈魂!
黨的十九大以來,反腐敗工作成績斐然。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已對70余名中管干部立案審查調查;全國共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近24萬個,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13.31萬個、處理18.01萬人,追回外逃人員4997人……同時,在反腐敗高壓態勢和政策感召之下,越來越多涉嫌違紀和涉嫌職務違法、職務犯罪的黨員、監察對象選擇主動投案,截至20__年6月,共有8700余名各級黨員干部主動投案。真正把監察體制改革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標本兼治的綜合效應正在日益凸顯。將繼續忠實履行職責,依規依紀依法開展工作,不斷鞏固擴大反腐敗斗爭成果,用實際行動贏得黨心民心。
專題片《國家監察》觀后感心得 篇2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召開鞏固國家衛生縣城工作大會,一方面是對20xx年創“國衛”階段性工作進行總結,另一方面是對20xx年鞏固“創衛”成果,迎接國家愛衛會的考核命名進行再動員、再部署。這個會規模很大,規格也很高,充分表明了縣委、縣政府對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志在必得的決心和信心。剛才,我們授予和表彰了“創衛”工作先進單位,宋原同志對去年創“國衛”階段性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對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立云同志圍繞辦好旅發會,抓好國家衛生縣城的鞏固講了很好的意見,我完全贊同,請大家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對20xx年創“國衛”工作的總體評價
20xx年,我縣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工作總體看是很不錯的,聲勢大、行動快,認識統一、責任到位、措施有力、效果明顯,省級衛生縣城復查順利通過了省愛衛會的考評,創建國家衛生縣城也順利通過了省級考評驗收,正在向國家申報命名。回顧去年我縣“創衛”工作,我認為有三點是可以充分肯定的。
一是干得辛苦。我們感覺到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很苦。“創衛”這項工作雖然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事,但確實是一件很苦的事。在“創衛”期間,我們一些領導包括縣領導和科局領導親自帶頭深入第一線,親自動手搞衛生,親自干臟活累活,有的不分白天黑夜,吃不好、休息不好,全身心投入到“創衛”中去,涌現出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從一般的市民、個體工商戶、企業職工到社區干部、機關職工,大家始終奮戰在一線,同甘共苦,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可以這樣說,我們的衛生縣城是大家辛辛苦苦干出來的。
二是干得實在。常言說:“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然跑悼”。“創衛”工作無捷徑可走,只有實實在在地干,才能出成效。大家都知道,在省檢查組檢查前的一個月,我們的差距都還很大,查找出來的問題還很多,有的一個單位就需要整改幾十項內容,為此,有的還挨了很多批評,受了很多委屈,可是我們用最后的沖刺硬是把工作彌補了,把問題解決了,在省上組織檢查時受到了領導和專家一致好評。
三是成效明顯。在“創衛”過程中,通過大家的努力,縣城的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生態、魅力、和諧”得到充分展現,通過“創衛”,加快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極大地改善了城市面貌,很多偏街小巷和衛生死角得到整治,市容市貌和環境衛生得到改善,居民的衛生意識逐步增強,人人參與創衛,人人支持創衛的風氣初步形成。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大家苦干實干的結果,是“風正心齊,開拓創新,勤儉務實,自強爭優”的精神在“創衛”中的具體體現。實踐證明,對于XX人民來講,只要肯干,沒有什么干不了、干不好的事。在此,我謹代表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縣人武部向各級各部門、社會各界人士對“創衛”給予的支持表示感謝,對大家辛勤勞動所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
二、明確差距,進一步增強“創衛”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同志們,雖然我縣創“國衛”工作順利通過了省級考評和驗收,但并不是說我們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已經成功了,“創衛”工作已經結束了。今天召開這么大規格會的目的,就是要讓大家明白我們創“國衛”工作只是取得階段性成果,“創衛”工作并沒有結束,而且今年的壓力更大,任務更重,不能有絲毫的怠慢和松勁情緒。為此大家要做到三個明確。
(一)要明確我們創“國衛”還沒有經過國家的考核命名。今年將接受旅發大會和國家愛衛會的雙重考驗。
今年第四屆四川旅游發展大會在宜賓、在召開,這對宜賓、對而言都是一個空前的盛會。旅發會的3天活動都安排在,來自各方面各層次的領導、專家和中外來賓、記者將云集竹海、云集,作為國家衛生縣城,也是旅發大會的主要活動場所之一,如果客人們都認為我們的“創衛”名不符實,不僅會影響旅發會的質量,而且也會影響對外形象。同時,按照《國家衛生縣城管理考核辦法》,衛生縣城通過省級考核向國家愛衛會申報后,國家愛衛會將進行抽查或派專家組到實地進行明查暗訪。關鍵是什么時候來、哪些人來,我們不知道,可能連省上也不知道。如果明查暗訪不合格,我們的工作就會前功盡棄,推到重來。因此,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實實在在地干好工作,作好隨時接受檢查和明查暗訪的準備。
(二)要明確我們創“國衛”還是低水平的達標。
我們爭創國家衛生縣城雖然順利通過了省級考評驗收,實事求是講,我們的“國衛”水平即使通過國家認定命名,也只是低水平的達標。為什么這樣講呢?一是我們的基礎設施水平還很低。表現在縣城的總體規劃檔次不高,一些規劃又不盡合理,幾條進場口的道路泥爛,有的街道坑坑洼洼,人行道高底不平,彩磚松動,天晴裝灰,落雨裝水,且主要街道全是水泥路面,防塵設施差,有的街道就連下水道和排污設施都沒有,污水橫流,有的小區衛生設施不完善,臟、亂、差現象較為普遍,加之縣城建設從未停止過,旅發會項目正在強力推進,這為管理增加了工作難度。二是市民的素質不夠高,衛生意識還較差。應該說,這些年我們堅持不懈地抓“創衛”,市民的衛生意識都有較大提高,大家對“創衛”都很擁護,都很支持,但我們少數一些市民的衛生行為與“國衛”標準尚有較大差距,隨地亂丟亂吐、亂堆亂倒、亂擺亂放、亂貼亂畫的不良行為還很普遍,有的單位煙頭遍地,物品擺放零亂,有的小區公共區域污水橫流、臭氣熏天,蚊蠅滿天飛,這都從不同側面反映出我們市民的衛生意識不強。我們既是衛生縣城,也是文明縣城,可有些人的言行很低劣、很愚昧,更令人痛心是,我們的一些干部、一些市民還認為這無礙大局、不傷大雅。改變陋習,是移風易俗的革命性的行動。沒有嚴格的管理措施肯定是不行的,對城市加強管理,市民都可以理解,但我們一些機關干部卻不帶頭遵守,反而講人情,這些都是與我們衛生縣城、文明縣城的稱號和形象格格不入的。要切實維護“國衛”形象,就必須下決心整治一切不文明的行為。
(三)要明確我們“創衛”不僅僅是為了拿牌子。
可以這樣說,不管是傳染病還是慢性病,主要原因都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引起的。毛澤東同志在解放初就倡導開展全民愛國衛生運動,僅用幾年時間就把很多陋習革除,把很多疾病控制住了。創建是載體,是形式,而不是最終目的。我們今天開展“創衛”活動的最終目的在于推動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上水平、上檔次,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質量,為老百姓的生產生活創造優美的環境,切實讓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而不是僅僅為了拿到這塊牌子。因此不能把“創衛”作為階段性的工作任務來對待,更不能畢其功于一役,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下定決心,樹立信心,抓具體,抓深入,持之以恒,否則,即使拿到了國家衛生縣城的牌子,而真正的管理水平上不去,長效的管理機制沒有建立起來,有效的管理辦法沒有拿出來,也僅僅是拿到了牌子,名不符實,最終老百姓也不會認可,相反還要罵我們搞形式主義。吳儀副總理強調說,衛生城市標牌不是終身制,如果重要指標掉下來,照樣會摘牌。因此,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創衛”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長期性和反復性,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撲下身子抓落實,持之以恒抓鞏固。
專題片《國家監察》觀后感心得 篇3
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人類現象,也是非常復雜的學術概念。人們最初談論的文化是指與武力相對的教化。在我國古代,有“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說。經過數千年演化之后,現在我們所說的廣義上的文化,是指人類改造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的活動及其成果的總和,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大類。從狹義上說,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
中華民族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在當代中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又進一步發展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根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文化發展狀況與國運興衰密切相關。國運通常指由一定的社會發展規律和主客觀條件影響和決定的國家發展態勢。物質決定精神,存在決定意識。文化作為一種精神現象,從根本上說源于社會生活,尤其源于一定社會的物質生產活動,文化始終是社會生活、社會存在的反映。一個國家的發展態勢如何,國運是否昌盛,對文化發展程度和質量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我國歷史來看,不同朝代文化有盛有衰,發展錯綜復雜。一般來說,國運昌盛之時,文化也會有較大發展;國運衰微之時,文化也會處于低迷狀態。從世界范圍來看,文化發展狀況也與國運密切相關。一個國家強盛之時,一般都會形成某種文化和文明類型。借助于國家的強盛,這種文化還會擴大傳播范圍,影響其他國家和民族。
為什么文化發展狀況與國運興衰之間密切相關?一是由于在國運昌盛之時,生產力比較發達,經濟活動繁榮活躍,可以提供相對厚實的物質基礎,這為文化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二是在國家發展處于上升期時,有一套適應于當時條件的政治制度和治理體系,這也為促進制度文化、道德倫理和相關學說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三是國運昌盛時人民安居樂業,在精神層面有了更多追求,也有更多閑暇時間享受文化生活,從而形成比較旺盛的文化需求。四是在社會條件較好、文化需求又比較旺盛的情況下,就會有更多人員從事文化活動,文化人才不斷涌現,文化創造的積極性得到充分激發,各種文化成果也便于傳播。反過來講,如果國運衰微、經濟蕭條、社會動蕩,文化發展的環境就會惡化,文化發展往往陷于低潮。
當然,文化發展還受到其他許多因素的制約,特別是國家對文化的態度會直接影響文化的興衰。因此,文化因國運興而興,主要是從大概率、大條件來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