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表演策劃方案(精選5篇)
節目表演策劃方案 篇1
為豐富我園文化生活,給我園幼兒搭建一個培養能力,展現才華的舞臺,激發幼兒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熱愛幼兒園的情感,提高幼兒的全面素質,讓幼兒度過一個快樂、祥和、向上的“六一”國際兒童節。我園特將慶“六一”才藝展示活動做如下安排:
一、活動主題:
歡慶“六一”快樂成長童心飛揚
二、組織方法:
1、以班級為展示單位,每個單位至少出3-4個節目(一個教師2個節目),展示節目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協調進行指導訓練。
2、為了保證節目的質量,各單位在4月10日前將節目內容、參演人數上報園務辦公室以便園務統一安排。
三、節目要求及節目推薦:
1、本次節目內容以反映“六一”兒童節歡樂為題材,要健康向上、主題鮮明、題材新穎、富有感染力,突出少年兒童天真、活潑的年齡特點。
2、節目形式以歌曲、舞蹈、健美操、童話劇、課本劇、小品、講故事、詩朗誦、快板、武術、雜技及語言類為主要節目,由每班兩個老師共同創作編排。
3、每個節目要體現“精”、“新”,每個節目時長不超過6分鐘。
4、展示服裝、伴奏帶、道具由節目負責人自行協商解決。園務不做具體規定或安排。
5、各班于5月1日前把參賽節目、節目串詞、伴奏帶交到園務辦公室匯總。
四、評分標準及要求:
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為了更客觀地做好本次活動的的評分工作,特制本標準。
(一)每個節目滿分10分。其中:表演狀態2分;節目內容取材2分;表演藝術水平2分;節目背景設計1分;節目時間控制1分;節目整體感覺2分。評分為一位小數,取平均分為最后得分。
(二)活動評比細則:
(1)表演狀態(2分):演出服裝、化妝到位0.5分,表演者動作恰當得體0.5分,表情自然大方0.5分;整體狀態控制較佳0.5分。
(2)節目內容取材(2分):創意新穎0.5分,自然健康0.5分,能展現幼兒的精神風貌1分。
(3)表演藝術水平(2分):朗誦、相聲、順口溜、小品,表演者:吐字清晰0.5分;語言流暢0.5分;整體水平感覺1分。歌曲演唱者:聲調準確0.5分,音量控制適中0.5分;整體水平感覺1分。
(4)節目背景設計(1分):以背景音樂的選取與節目內容的整體搭配為主,應酌情扣分。
(5)節目時間控制(1分):整體時間要求3--6分鐘;不夠3分為太短,節目時間太短應酌情扣分。
(6)節目整體感覺(2分):此項在以上各項評分的基礎上進行評分。以上各項整體結構合理,整體布局較佳者酌情給分。(主題突出、思想性強、形式新穎、臺風嚴謹大方、富有藝術感染力、服裝整齊美觀、動作協調、整體效果好、組織有序、遵守紀律、服從指揮)
(三)評分要求:
采取10分制,所有評委的打分,去掉最高和最低分,按總分多少排列名次。如果在總分同等情況下,節目有創新,能使人耳目一新者優勝;演員中男生比例高者優勝;學生參與面大的優勝。
五、獎勵辦法:
本次演出設一等獎節目2個獎100元;二等獎節目3個獎80元;三等獎4個獎60元。
六、活動匯演時間及地點:
20xx年5月底(具體時間以園務通知為準),在園內操場。
七、組織機構
(一)、領導小組
組長:
成員:
職責:組織研究“六一”才藝展示活動方案的制定,全程安排整個活動組織程序,做好整個活動的策劃。
(二)、籌備組
組長:
成員:
職責:負責方案的制定、會議的全盤落實,檢查、落實各班節目的訓練、服裝的設計、彩排、化妝。
(三)、后勤服務組:
組長:郭曉飛
成員:
職責:負責整個活動過程中的音響設備、道具、用電、場地、舞臺設計、必要的物資供應。
(四)、安全保衛組
組長:郭曉飛
成員:
職責:負責整個藝術展示活動過程中的幼兒紀律、安全,保證藝術展示的順利、圓滿完成。
(五)、活動協調組:
組長:徐立玉
成員:
(六)、活動主持人:
(七)、評委組:外聘人員
(八)、音響調試組:
節目表演策劃方案 篇2
活動背景
“六一”節就要到了。過去,為了讓孩子排出好節目,教師會精心選擇表演內容、演員和服裝,設計隊形、動作,讓孩子們來排練,孩子們始終是在被動地接受。現在.我們是這樣做的:讓孩子說出自己想演的內容和角色;和孩子一起討論,確定節目和分配角色;讓孩子嘗試為自己設計制作服裝道具,為自己設計動作造型……孩子們有了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的空間和機會后.他們的興趣始終很濃,活動的主動性也增強了。與過去相比,我們感到自己在整個過程中關注的點不同了:過去我們想的是如何排好節目,關注的是結果。現在我們意識到幼兒作為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表現方式.因此就更加關注孩子在過程中能否主動參與.孩子有沒有獲得發展。
在“六一”活動中。教師只要將眼光放到孩子身上,讓孩子自己做主,也能使原本枯燥的排練節目發揮其最大價值,促進孩子的發展。
活動一:演什么
活動目標
1.理解“時裝表演”。能用動作和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2.能積極參與討論交流。
活動過程
1.活動前讓幼兒關注電視中的時裝表演.積累有關經驗。
2.先讓幼兒說說自己理解的“時裝表演”是什么樣的。教師引導幼兒關注動作、服裝、道具等要素,并讓幼兒表演,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
3.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是我們自己進行“時裝表演”給幼兒園的小朋友看,表演什么呢?為什么?
4.教師適當引導幼兒將說的內容分成若干小主題.并從組合、服裝上考慮是否合適。讓幼兒知道要整體考慮,不能只顧自己的想法。
5.教師利用海報.將幼兒的討論記錄下來,讓幼兒用圖畫輔助說明。
活動二:我想演……
活動目標
1.通過相互交流.感受自己是節日的主人,愿意主動參與節目。
2.在同伴與教師的鼓勵下,能夠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共同回憶做好的海報或列表中的內容,讓幼兒進一步明確所要演的節目。
2.教師:你想參加哪個節目呢?為什么?(教師引導幼兒用“我想演……,因為……”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
3.幼兒自主報名,教師將名單寫在海報上進行統計。
4.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討論:有的節目演的人少,有的節目演的人多,怎么辦?
5.教師可引導幼兒想出多種方法解決問題.要注意讓幼兒理解公平合理的原則。
節目表演策劃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積極參與表演游戲活動,在游戲中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并按意愿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
2、通過扮演角色,加深幼兒對角色的認識,學習角色的優良品德。
【活動準備】
錄音機,故事中小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回顧上周故事內容,使幼兒對各角色進一步認識。
師:出示手偶,你們看這是誰啊,(小老虎)你們還記不記得上個星期老師給你們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
幼:《小老虎找朋友》
師:是的,今天小老虎又要來找朋友了,那小朋友記不記得上個星期小老虎找了誰做朋友啊?(小羊,小猴,小象)剛開始時候有沒有和他們做朋友啊?(沒有)為什么啊?(因為它態度不好很兇)后來遇到誰了啊?(大象媽媽和小象)大象媽媽怎樣和它說的啊?(交朋友時態度要好一些對待朋友態度要友善一些)小老虎終于明白了。后來小象答應和它做朋友了,小猴,小山羊也和它一起玩游戲。
突然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啊?(出來一只饑餓的大灰狼)大灰狼要吃掉小象。小老虎怎么樣做的啊?(勇敢的和大灰狼搏斗,用它的小尖牙咬大灰狼的背,大灰狼被打跑了)。小動物們是怎樣問候它的啊,小老虎心情怎么樣啊?(高興)說了一句什么話啊?(有朋友真快樂)
二、與生活老師一起示范表演,讓幼兒仔細觀察情節的發展。
分角色練習對話:帶頭飾老師扮演小老虎角色小朋友扮演所有小動物和老師對話練習。
三、戴頭飾分角色:可以讓幼兒自由選擇角色。
四、讓小朋友一起聽錄音進行角色對話練習。
【活動結束】
對幼兒角色對話的練習進行評價。
節目表演策劃方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音樂的旋律及節奏。
2.在老師的啟發下,探索各自“出手”的時間,嘗試不需要教師引領,自主完成動作。
3.愿意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問題.并能接納他人合理的意見。
活動準備
已學會千手觀音的手型。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傾聽“千手觀音”的音樂。觀看碟片,感知動作,并通過問題“如果你們來做這些動作會有什么困難”進行預測。
2.第一次嘗試做動作,通過一看鏡子。發現過程中的問題與困難.并說說解決困難的方法。
3.運用幼兒說“出手”的方法進行動作練習。
4.讓幼兒聽音樂做動作。重點解決太陽花的組合動作與音樂配合的困難。
5.聽音樂完整地進行表演。
節目表演策劃方案 篇5
游戲目標
1.能與異齡同伴合作表演故事的基本情節。
2.能自主分配角色,解決游戲中的矛盾。
3.體驗與異齡同伴交往、表演的樂趣。
游戲準備
1.創設游戲場景:房子、大樹等。
2.動物頭飾:貓、畫眉鳥、公雞、狐貍若干。
3.幼兒分為四組,每組提供數量為幼兒人數一半的頭飾。
游戲過程
一、鞏同故事內容,掌握角色對話
1.大、中、小班異齡幼兒結伴圍坐在一起。
2.教師旁白,幼兒集體復述貓、畫眉鳥、公雞、狐貍的對話。
3.重點練習公雞對話:“狐貍把我抓住了,走過黑幽幽的森林,跨過急騰騰的河流,翻過高聳聳的山頭,貓呀,畫眉鳥呀,快來救救我吧!”
二、幼兒分四組表演游戲
異齡幼兒自由結伴,組合為四個小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鼓勵小班幼兒大膽去和中、大班的哥哥、姐姐做朋友,引導大班幼兒主動和弟弟、妹妹做朋友。
1.每組推薦兩名幼兒當小老師,分配角色、頭飾。
(1)教師注意觀察大齡幼兒是否會讓小齡幼兒先選擇角色,先帶頭飾。
(2)在頭飾不夠的情況下,大齡幼兒是否會和小齡幼兒共演一個角色。
2.游戲過程,教師引導“小老師”除負責維持“候場幼兒”紀律外,還要負責監督在表演的幼兒是否按規則開展游戲。
(1)表演過程中,當弟弟妹妹不會說對話時,和他們共演一個角色的哥哥姐姐或“小老師”應主動站出來帶著弟弟妹妹學說對話。
(2)表演結束后,“小老師”做適當小結。
3.游戲過程中出現沖突時,教師引導幼兒想出解決沖突的辦法,如合作、謙讓、輪流等。
三、集體觀摩并評價
1.教師選擇游戲過程中沖突最多的一組,在集體面前表演。
2.當別的幼兒在表演時,要求其余幼兒安靜地觀看,相互學習。
3.觀看后,請不同年齡的幼兒說說同伴表演得怎么樣,并請表演的小朋友簡單說一說,他們是怎樣解決矛盾的。(如:當頭飾數量不夠時,哥哥姐姐是怎樣分配角色和頭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