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會議講話稿
質量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建筑質量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下面就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建筑安全會議講話稿,僅供參考。
建筑安全會議講話稿(一):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的全市建筑管理工作會議,是認真貫徹落實胡對重慶工作重要指示,加快重慶建筑業發展的重要會議。通過這次會議,總結20xx年建管工作,進一步謀劃“”建筑業的改革與發展,對20xx年深入推進建管各項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剛才,叢鋼同志作的建管工作報告,對“”開局之年建筑業的發展進行了客觀評價,全面總結了20xx年的建管工作,安排部署了20xx年的重點工作。整個報告內容全面,重點突出,我都贊成,會后請大家抓好貫徹落實工作。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進一步提高對建筑業改革與發展的認識
加快建筑業改革與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胡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寄語:把重慶加快建成西部地區的重要增長極、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城鄉統籌發展的直轄市,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改革開放特別是直轄以來,我市建筑業伴隨著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的快速發展,為國民經濟的健康、快速、協調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作用日益增強,特別是在增加就業、改善城鄉面貌、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城鎮化進程、合理配置社會資源、改善人居環境質量、解決“三農”問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加快建筑業改革與發展,是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和諧重慶的重要環節。構建和諧社會,首先是要構建城鄉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不斷趨于緩解的社會。從我市的實際情況看,我市是一個典型的二元結構,目前,我市的建筑業容納著超過150萬的農民工就業,在進城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總數中所占比重約為三分之一。建筑業已經成為統籌城鄉發展的主要結合點。建筑業能否很好地解決農民工的就業問題,在建筑業中從業的農民工的勞動收入能否及時足額拿到,直接關系到農民能否有更大機會分享城市化、工業化和國民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好處,關系到城鄉之間各種關系的協調。因此,加快建筑業改革與發展,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進入建筑業就業,切實維護建筑領域從業人員的利益,有利于更好地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的社會。
加快建筑業改革與發展,是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必要條件和重要支柱。建筑業對支撐、帶動經濟社會發展有著突出的貢獻。20xx年,全市建安工程總投資達1596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65.1%,并轉化為巨大的固定資產。其中,70%轉化為消費,促進了商品流通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同時,建筑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對改變城市面貌、改善居住環境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擴大就業、增加稅收、拉動建材、裝飾等相關行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20xx年,鴻舉市長在《20xx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新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40萬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打造以主城為核心的城市群和“1小時經濟圈”;完成3大類30項重點工程。這些政府工作目標的確定以及市慶項目的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的全面完成,都與建筑業的改革發展密切相關,既給我市建筑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我市建筑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加快建筑業改革與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體現。建筑業是資源和能源消耗最突出的經濟活動領域,能耗物耗大,建筑施工、各種建材的生產以及建筑產品的使用,對生態環境有很大影響。建筑活動使用了人類使用的自然資源總量的40%,能源總量的40%,而造成的建筑垃圾也占人類活動產生的垃圾總量的40%。在建筑業落實科學發展觀,對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二、認清形勢,全面把握我市建筑業改革與發展的現狀
認清形勢,把握現狀,這是我們制定各項管理政策和推進各項工作的基礎。20xx年,我市建筑業快速發展,總量持續增加,規模不斷擴大,結構進一步優化,實現了“”期間的良好開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建筑市場秩序逐步規范
一是規范建筑市場主體行為,初步建立企業信用管理制度和建筑市場監管體系,加強了對建筑市場主體技術力量、質量情況和市場行為的綜合檢查工作。二是規范行業管理,實行建設行政審批事項的條件、標準、程序的公開和簡化。三是規范工程建設招投標,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均進入有形建筑市場交易,為防止腐敗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四是規范工程造價管理,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探索工程最高限價及低價風險指導實施意見。五是規范政府投資工程建設管理,進一步推進公益性項目建設管理代建制。
(二)工程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
20xx年,全市工程質量穩中有升,有2項工程榮獲魯班獎、7項工程榮獲全國優秀勘察設計獎、34項工程獲得市級優秀勘察設計獎、50項工程獲得巴渝杯優質工程獎、136項工程獲得三峽杯優質結構工程獎。全市建筑業戰高溫、保生產,建筑安全生產形勢繼續好轉,全年共發生建筑施工事故26起,死亡31人,同比分別下降18.8%和11.4%,全年未發生勘察設計質量事故,圓滿完成建設部和市政府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施工揚塵控制也取得明顯成效,促進了我市藍天目標的提前完成。
(三)建筑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
初步形成了建筑企業總量有發展、總承包企業有控制、專業承包企業有增長、勞務分包企業逐漸增多的“金字塔”式產業結構調整態勢。全市特級建筑業企業已達2家,甲級勘察設計企業已達52家,一級總承包建筑業企業104家,一級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71家,形成了我市建筑業改革與發展的主要力量。同時,體制靈活的民營建筑企業蓬勃發展,所占比例超過了60%,已成為建筑業中的生力軍。
(四)建筑業企業競爭力有所提高
我市建筑業企業逐步開始依托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加大科技投入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探索適合建筑業特點的產、學、研合作創新和發展模式,增強資金運作效率,重視企業資本運營,企業技術競爭力和資本競爭力得到提升。對外承包工程開始進入快速、良性發展的軌道,對外承包工程的方式從90年代的勞務分包、土建分包發展為總承包以及BOT等方式,承包工程量不斷增多,市外市場份額有所提高。在“走出去”的隊伍中,我市大型建筑業企業所占比重不斷增加,涌現出建工集團、城建集團、廣廈一建等一批優勢骨干力量。
(五)勘察設計行業技術水平穩步提升
我市勘察設計行業突出山地建筑設計和高邊坡支護設計的傳統優勢,努力構建西部勘察設計技術高地,特別是在消化吸收引進技術和科研成果工程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共取得專利323項。行業人才梯隊初步搭建,勘察設計行業珍視和培育本地人才,構建以“重慶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領軍,勘察設計注冊師為基礎的行業人才梯隊,努力營造人才輩出的溫床。市建委和市人事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重慶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的評選工作,評選出在各自領域具有較高造詣,在行業內享有較高聲望和知名度的行業領軍人物,授予他們為“重慶市首屆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榮譽稱號,并納入“巴渝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工程體系”之“名家大師人才培養計劃”統一管理,將進一步激發勘察設計從業人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促進我市建筑業健康發展。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更要清醒地看到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一是企業誠信體系和工程風險管理制度還沒有全面建立;二是建筑業整體素質不高,產業增值能力有限;三是企業依靠專有技術和企業標準領先市場的意識還不夠強;四是建筑業行業管理需要進一步加強。
三、抓住機遇,扎實開展建筑管理工作,不斷深化建筑業改革與發展
從大環境來看,“”時期是我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機遇期。在這一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環境將有所改變,結構調整將全面展開,經濟增長方式將進一步從外延粗放型向內涵集約型轉變,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達到保護生態,節約能源,發展循環經濟的目的,建筑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老工業基地等戰略,承辦奧運會、世博會、西氣東輸和南水北調、三峽庫區地質災害治理、京滬高速鐵路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為建筑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從我市的實際情況來看,直轄以來,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一些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和公共建筑項目陸續上馬,城市基礎設施和城市功能得以大大地改善和完善,隨著“直轄牌”戰略的深入推進、市慶項目的全面實施、以建設“快捷城市”為建設工作重點的確立,為我市建筑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我市今年固定資產投資要達到2850億元,力爭達到3000億元,按65%的比例計算,在建筑業方面應超過1800億元,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全國一大批世界500強和國內頂尖建筑業企業都在我市承攬大量業務,如中鐵工程總公司、中鐵建、中航司、中建、中冶等等,勘察、設計、施工等業務被外地企業拿走了一大半。因此,做好我市建筑管理工作,對于正確把握方向,繼續深化建筑業改革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深入開展建筑業發展戰略研究
全市各級建設主管部門在抓好各項工作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對建筑業發展戰略的深入研究,充實完善建筑業“”發展規劃。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的先進經驗,全面把握行業發展現狀,科學預測發展變化,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突出規劃的前瞻性、全局性和指導性,使“”規劃有效指導建筑業深化改革、調整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提高經濟效益。同時,要引導建筑業企業制定自身發展戰略。
(二)站在新的起點上提高城市建設水平
黨的xx大提出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目標,要求“”時期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在城鄉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中要實現這個戰略目標,一是貫徹落實為重慶發展“導航定向”的講話精神,正確處理需要和可能、局部和整體、當前和長遠、城市和農村、發展和保護的關系,優化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努力實現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和集約化,提高城市建設質量。二是貫徹執行“適用、經濟、在可能的條件下注意美觀”設計方針,充分發揮勘察設計行業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中的先導作用,充分發揮勘察設計在工程建設中合理配置資源、控制投資效益的作用,充分發揮勘察設計智力密集型產業優勢,大力發展節能、省地型建筑,全力服務構建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相統一的和諧社會。
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加大城鄉統籌力度,以大城市帶動大農村,不斷縮小城鄉差距;加快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農村飲用水安全,應用和推廣清潔型能源,搞好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工作。
(三)大力弘揚創新精神
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在新的發展階段,要抓住新機遇,增強新優勢,贏得新發展,必須大力弘揚創新精神,推進機制體制和技術創新。一是要堅持思路創新。增強宏觀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增強發展意識、機遇意識、風險意識,拓寬發展思路。二是要堅持科技創新。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引進,大力推進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的運用,廣泛開展全行業的科技創新活動,提高科技進步在建筑業發展中的貢獻率,發揮科技進步的先導作用。三是要堅持機制創新。著眼于理順和規范經濟關系,完善經濟制度,進一步深化建筑業的體制機制創新。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搞活企業經營機制的要求,落實建筑業企業改革的政策措施。
(四)繼續深化建筑業體制改革
要抓住當前經濟形勢良好、各方面改革意識增強的有利時機,按照黨的xx大和xx屆十中全會的部署,著力推進建筑業的改革,為我市建筑業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今年的改革,要圍繞解決影響建筑業發展全局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突出重點,積極推進,穩步實施。第一,要繼續推進建筑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形成混合所有制結構。第二,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審時度勢,通盤考慮,正確把握各項改革措施的出臺時機和推行力度,周密部署,精心組織,有序推進改革。第三,把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和各項配套改革結合起來。繼續探索按照管理要素和技術要素參與分配的新模式,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五)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全面提升建筑業綜合實力
按照“扶優、扶強、做專、做精”的原則,加快培養龍頭企業。對全市建筑業企業實行分類指導,支持骨干建筑企業以資產為紐帶,通過改組、聯合、兼并、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形成一批市場競爭力強、資產規模大、科技含量高、跨地區、跨行業的大型企業集團,“”期間要力爭再培育1至2家本地特級建筑業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同時,要發展一批具有較強綜合管理能力的工程總承包企業和項目管理公司,做大做強優勢企業,鼓勵有條件的建筑企業發展房地產、建材、物業管理等業務,延伸產業鏈,要大力發展勞務企業,扶持農民工輸出較多的地區組建勞務公司,引導無資質的勞務隊伍申辦勞務資質,組建勞務企業,進一步規范建筑勞務用工行為,實行勞務隊伍成建制基地化管理。
(六)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深入開展建設領域反腐敗斗爭
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大力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一是認真貫徹執行建筑法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嚴格履行工程建設法定程序,強化建筑市場準入清除制度,嚴格實行招標投標、施工圖設計審查、持證上崗等制度,依法查處陰陽合同、虛假招標、明招暗定、違法分包等行為。二是堅決制止和嚴肅查處各種建筑市場違法違規現象,糾正苛刻無理的合同條款、違背規律的工期要求,廢除名目繁多的檢查評比活動,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三是打造誠信行業,建立行政監管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誠信保障體制,建立建筑業企業不良行為記錄制度和企業信譽檔案,嚴格考核,獎懲分明。四是切實鞏固清理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取得的成果。五是嚴肅查處建設領域商業賄賂案件,打擊權力尋租的腐敗行為,依法行政,清廉從政。六是堅決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清除“霸王條款”、“潛規則”等違法違規行為。
(七)以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文明施工為重點,切實加強施工現場管理
質量和安全是工程項目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工程建設項目社會效益的重要體現,也是建設和諧建筑業的重要內容。要牢固樹立質量安全第一的理念,把質量和安全作為建筑業的立業之本。
首先,要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要把質量工作貫穿于工程建設的全過程,不斷提高工作質量水平。要認真落實質量責任制,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規范、規程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和創新工程質量監督制度、工程監理制度在確保工程質量方面的作用,切實加強管理。重點加強對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各環節執行強制性標準的監督,完善施工許可制度、工程質量監督制度、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制度和施工圖審查制度。
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各地各有關部門按照控制源頭、標本兼治的要求,落實建筑安全生產的各項措施,推動建筑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好轉。進一步加大對重點地區、重點企業、重點環節安全施工的監督檢查,搞好高處墜落、起重機械傷害、坍塌等事故高發的專項治理,減少事故傷亡人數,堅決杜絕二級及以上重特大建筑安全生產事故。
按照市政府藍天行動的工作要求和部署,要繼續加強對主城區建筑施工揚塵的控制,加大學習宣傳的力度,落實施工揚塵控制強制性管理規定,加快建立和完善長效機制,重點抓好一些薄弱環節的揚塵控制,落實好建筑施工揚塵控制的五項強制性規定和六項細化措施。同時,要加強市區聯動、部門配合、齊抓共管,為20xx年實現重慶市藍天目標作出貢獻。
四、加強組織領導,為建筑業改革與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建筑業改革與發展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各地要認真學習xx屆五中、六中全會和市委二屆九次、十次全委會精神,繼續深入開展“執政為民、服務發展”學習整改活動,在解放思想上下功夫,在貫徹落實上見行動,在推動工作上見成效,進一步轉變職能、強化服務、改進管理,扎實推進建筑業改革和發展工作。各地政府要把建筑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把解決城市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作為工作重點,及時研究解決建筑業改革與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切實擔負起責任,深入企業和施工現場調查研究,了解建筑企業發展狀況,研究分析存在問題,謀劃建筑業發展思路,研究落實政策措施,為建筑企業排憂解難,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行政效能,為建筑企業發展提供便捷、高效和優質服務。各有關部門要樹立全局觀念,認真履行各自職責,在建筑企業改革改制、扶持重點建筑企業做大做強、拓展市外市場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政策扶持,積極支持建筑業的發展。
同志們,20xx年全市建筑業改革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在重慶代表團的講話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切實加強工作作風建設,求真務實,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努力開創我市建筑業管理工作的新局面,為重慶直轄十周年獻禮,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