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安全主題活動心得體會(精選3篇)
關于安全主題活動心得體會 篇1
生命僅有一次,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珍愛它。要想生命充滿歡樂,安全則是一切成功與歡樂地保障,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將安全牢記于心。
廣大的朋友們,當你腳步邁出大門時,你是否想到了安全?當你在悠然自得的品嘗香煙時,可曾想到你隨意丟下的煙蒂可能會引起一場不必要的災難?安全隱患時時都潛伏在我們身邊,它隨時都可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所以,生活中我們必須處處留心,心系安全二字,僅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精彩。
去年我偶然在電視上看到一則新聞。一名北大學生跳樓自殺,這則新聞轟動了許許多多的人。一個在眾人眼中前途無量的年輕生命,卻以縱身一躍讓這耀眼光環煙消云散。如今,自殺事件愈來愈多,可見大家對生命是越來越不尊重。無論遇到多大的挫折,只要堅持總會解決的啊。何必采取如此極端的方式呢?選擇輕生,就是選擇放棄,就是對生命的漠視,也是最愚蠢的行為!人生本來就有許多的坎坎坷坷,應對困難我們要進取樂觀,永遠都要愛惜自我,愛惜生命,愛惜家人,心系安全。
20__年5月12日發生的那次大地震使全世界人民都震撼了。不是因為震級高,而是被中國人民在生命面前所體現出的不拋棄、不放棄所感動了。在生命面前其它的一切都不值得一提,當時舉國上下為災區捐款捐物表現出的熱情足以證明生命的重要,感受到人們對生命的珍愛與尊重。
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對別人的提醒與忠告不以為然時,你又怎能想到,你自我一時的疏忽,哪怕是一點小小的失誤都將給他人帶來痛苦,給家庭蒙上陰影,給社會帶來負擔,給國家造成損失。我們都熱愛生命,因為它能讓人領略到幸福與溫暖。尤其對我們青少年來說,生命正處于奮斗之際。珍愛生命,隨時隨地心系安全,善待自我,學會保護自我,讓自我的人生更充實,更幸福歡樂。
走在繁華的城市街道,看著匆匆來往的行人在馬路上穿梭著,我又不得不聯想到一例一例的不幸,交通事故奪去了一條又一條無辜而美麗的生命。就在我們學校旁邊的馬路上就發生了兩次交通事故,慶幸的是這兩次事故都沒有造成大的傷害,如果不幸那就難以想象了。所以,我們應當提高安全防范意識,開開心心出門,快歡樂樂歸家。
我們愉快地歌唱,我們盡情地歡呼,我們努力地拼搏。這一切完美,皆源于有了生命的存在。人們常說:生活因生命而精彩。珍愛生命,讓自我的生命更加有價值;心系安全,讓生命因奮斗而精彩。要始終相信,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人的生命僅有一次。失去了,你就將不再擁有......讓我們共同呼吁吧!珍惜自我的生命,不要再讓安全事故奪去一條條寶貴的生命,不要再讓血一次次沾染這美麗的世界!所以,無論我們做什么事,都要深深銘記:你的生命不僅僅屬于你自我一個人,你的生命更深深地牽連著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以及所有關心你的人。注意安全,心系安全!
只要安全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就不再會有那么多事故發生,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讓我們共同努力,心系安全,心系家人!安全,關聯著你,關聯著我,關聯著所有人。安全在我心中,在你心中,在大家心中。
關于安全主題活動心得體會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秋風送爽,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學年,我們又將開始新一輪的辛勤耕耘。在這樣的日子里,回顧我們的成長經歷,回顧我們曾經取得的那點點滴滴的收獲,一定會有別樣的情懷縈繞在我們的心間。在上一學年,我們學校舉行了以“感恩”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同學們從感恩父母做起,到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社會。我們在一次次的感恩活動中逐漸長大,逐漸懂得如何感恩。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有人說善良的本質就是有一顆感恩的心,有人說一個人如果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他就是一個幸福的人。對別人的幫助,哪怕是一點、一滴,我們都應當懷感恩之心。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應當成為每個人的美德。
感恩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必須長期堅持下去才能讓我們更加懂得感恩。怎樣才能做到這些呢?我們非常幸運的是學校為我們編寫了《學會感恩》這套校本教材。有了這套教材的指引,我們的感恩行為之花就會更加燦爛無比;我們的感恩碩果就會收獲更多;我們的校園就會時刻充滿著感動;我們的家庭就會時刻充滿著溫馨;我們的社會就會時刻充滿著和諧。
所以,我愿意借這次機會給同學們一個建議:請認真學好“感恩”這門必修課,積極參與感恩行動,因為感恩的過程就是心靈提純的過程。給家長多洗幾次腳;幫家長多做幾次家務;把老師布置的作業認真完成;上課認真聽講;和同學友好相處;愛護校園環境;遵守公共秩序等等。這些雖然都是小行動、小目標、小習慣,但是如果我們把這些做好了,我們就是心懷感恩的人。假如人人都永懷感恩之心,美好的人間就春色長駐,風光無限!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感恩吧!
謝謝大家!
關于安全主題活動心得體會 篇3
姥爺去世后,我娘見不得牛。一見牛就會落淚。
姥爺是養牛的行家。我自小模仿姥爺的言談舉止里,十有八九和牛相關。比如我會故意外拐著兩膝學姥爺那老寒腿走路的樣兒,并沖著娘喊:“燕兒她娘,你喂過牛了沒?”“牲靈”是姥爺對牛的稱呼,他說牛是有靈氣的,會給人帶來福氣。除了牛,姥爺還覺得另有一個有靈氣的可以帶來福氣的,就是我。
相比幾個表哥,1978年出生的我,最得姥爺的寵愛。姥姥曾噘著嘴不滿道:“一個丫頭片子,有什么寶的?”姥爺說:“什么年代了還重男輕女?”然后把我舉得高高逗我咯咯笑。
姥爺把我的求學當作極重要的事,他總說我趕上了好年月,可以考上大學。填報大學志愿時,姥爺若有所思地捋了捋胡子說:“燕兒,喜歡當老師不?”我真的選擇了師范專業。姥爺經常跟人說:“俺燕兒的師范選得好啊,自己受了教育,以后還可以教會更多的孩子——關鍵是俺燕兒上大學,國家每月還給她六十多塊的補貼呢……”
1999年大學畢業后,我到一個經濟較落后的小長作,親人們極力反對。姥爺卻呵呵一笑:“俺燕兒的心是很善良的,很大的。再說,教師工資不是已經套改了嗎?和咱這里一樣,都是500塊了呢……”背井離鄉的日子,想起姥爺的笑容我就心里溫暖。高中教學假期短,每次回去看望姥爺,他都會叮囑我認真工作,不要心浮氣躁。他讓我不要老室念:“燕兒,我雖然越來越老了,但國家一直沒有忘記我這樣的老黨員老干部,經常給我發補助——燕兒啊,一定要感謝國家感謝黨啊!”
家里安裝了電話,姥爺和我可以經常通話了。一老一小隔了千里卻無話不談,比如國家取消了農業稅,農民也有了醫療保險。我也告訴姥爺,國家施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后,農村孩子上學再也不用愁學費了;還告訴他國家推行素質教育,高考政策也有了新的變化……娘說,姥姥最怕姥爺和我“煲電話粥”,“燕兒一打電話就啥事都忘了”。
一根電話線,兩地祖孫情。多少年來,雖身在異鄉,但我就像一直依偎在姥爺的身邊。
然而,姥爺愈發地年邁了。娘經常說姥爺想我,她抱了我的小侄女去看姥爺的時候,姥爺喊小侄女“燕兒”。哥哥常從微信上發來姥爺的照片,說每次收到我網購寄去的禮物,姥爺臉上的笑容會掛好多天。
今年春天,我突然接到娘的電話,說姥爺“走了”。姥爺走得很突然,當天還拄著拐棍看村里的旱廁改造,晚上就仙逝了。
我總覺得姥爺其實沒有離開,他定是在一個我看不見的地方牽掛著我,凝望著我。因為我明白,從一個農村娃到成為一名人民教師,我一直是姥爺的心事,也是姥爺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