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黨積極分子學習內容
入黨積極分子學習內容范例篇三
(一)黨的報告新思想新觀點新提法
一、首次將“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在報告中強調,科學發展觀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必須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黨的建設各方面。首次將“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報告提出,“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這表明科學發展觀成為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報告還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核心立場、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作了深刻闡述。
將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有利于全黨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對于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黨的建設各方面意義重大而深遠。
報告中關于科學發展觀的表述很值得關注,明確提出將科學發展觀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并列。
科學發展觀提出已近十年,在xx大上就被寫入黨章,但首次將其明確作為指導思想提出,因此重要性和地位大大提升。確立了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把它作為指導思想,是和報告一個最大亮點。賦予科學發展觀這樣一個歷史地位,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決策,是的重大貢獻。
報告最大的亮點和創新是將科學發展觀列入大會的主題,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并列,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這是一個重大的創新問題。我們想繼續開創新的發展局面,就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來指導。
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了新的闡述
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內涵作了深刻闡述,同時指出道路是“實現途徑”,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首次寫入黨的報告。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大會講話中首次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此次寫入黨的報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一步走向成熟的標志之一。
報告還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三、首次提出美麗中國生態文明獨立成篇
雖然xx大報告就提出生態文明,但是報告把生態文明獨立成篇,和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并列,這是一個亮點。報告還第一次提出“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建設美麗中國”。
總體布局:由“四位一體”到“五位一體”。繼xx大報告之后,報告再次論及“生態文明”,并將其提升到更高的戰略層面。由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拓展為包括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這是總攬國內外大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個新部署。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體現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
當前之所以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一個重要原因是只有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才能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制約越來越凸顯,石油、鐵礦石等重要資源對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逼近18億畝紅線;另一方面環境污染嚴重,環境狀況總體惡化趨勢沒有根本遏制,生態系統退化,由此帶來的自然災害頻發。此外,要意識到,資源環境問題的出現,背后有體制政策、發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認識、自然觀方面的原因。
四、全面小康社會:從“建設”到“建成”
報告確定的大會主題中提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這與xx大主題中“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表述不同。從“建設”到“建成”,一字之變,體現了我國發展階段的重大變化。小康社會是鄧小平同志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規劃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藍圖時提出的戰略構想。在上世紀末基本實現小康的情況下,黨的xx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建設”是過程,“建成”是結果。經過數十年的艱苦努力,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已遙遙在望。這一次黨的報告首次明確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是對全世界的鄭重昭告,同時指明了未來五年非同尋常的歷史方位,及其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意義。
五、首次提出“城鄉居民人均收入”20xx年翻番
為確保到20xx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報告提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xx年翻一番。”為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報告還提出了“兩個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這充分體現了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
六、強調發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
報告在“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論述中提出:“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人們注意到,自xx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目標以來,我們黨把保障社會公平正義擺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報告提出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
強調“更公平”,是“以人為本”理念的進一步深化和細化,是將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強社會建設的明確信號。
七、首次將“純潔性建設”列入黨建主線應對新挑戰
報告對黨的建設主線作了新概括。談到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時,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中國共產黨擔負著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形勢的發展、事業的開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